首页 百科知识 条件的含义

条件的含义

时间:2022-10-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安全生产条件基本属于人为因素,且为诸多人为因素的组合。安全生产条件按分布关系分属于内部条件,按逻辑关系分属于充分条件。安全生产所有条件均很重要,均为主要条件,不存在次要条件,所以安全生产条件具有均衡性的特征。理清安全生产条件的反义即生产安全隐患的含义,对正确理解安全生产条件有着很大的帮助。

◆2.1.2 条件的含义

1)条件的解释

(1)《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条件”解释是:①影响事物发生、存在或发展的因素;②为某事而提出的要求或定出的标准。

(2)《辞海》对“条件”的解释是:①广义指制约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诸多因素。通常可区分为主要条件、次要条件、内部条件、外部条件等。其中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内部条件,亦称根据。狭义相对于根据而言,指制约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因素。②在逻辑推理中,指前提和结论、理由和推断的依赖关系。如果某一事物情况依赖于另一事物情况,则称后者为前者的条件。条件有3种: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充分又必要条件。

(3)《辞海》对“充分条件”解释是:亦称“充足条件”。如果有甲必有乙,则甲是乙的充分条件。

(4)《辞海》对“必要条件”解释是:如果无甲必无乙,则甲是乙的必要条件。

(5)既满足“充分条件”又满足“必要条件”在数学或逻辑分析上均称之为“充分又必要条件”或“充分必要条件”,即:如果有甲必有乙,无甲必无乙,那么甲就是乙的充分又必要条件。

根据以上解释,可将“条件”定义为:条件是指影响(或制约)事物发生、存在或发展的因素。

这些因素有的是单个的,有的是诸多因素的组成或共同作用;有的是自然因素,即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因素;有的是人为因素,如“为某事而提出的要求和定出的标准”,它是人们通过实践总结出的因素,称为人为因素。如果人为因素符合事物发生或发展规律的,就能按照人们的意愿影响事物的发生或发展,反之将不能促进事物的发生或发展,甚至阻碍事物的发生或发展。人为因素往往带有强制性的特征。安全生产条件基本属于人为因素,且为诸多人为因素的组合。

2)条件的分类

条件的分类基本上有如下四种形式:

(1)按主次关系分,有主要条件、次要条件;

(2)按分布关系分,有内部条件、外部条件;

(3)按逻辑关系分,有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充分又必要条件;

(4)按自然与人为关系分,有自然条件、人为条件。

3)条件的特征

由于条件类型的不同其特征不尽相同。这些特征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特征:

(1)前置性。条件是影响(或制约)事物发生、存在或发展的前提,这是所有类型条件的共性。它是事物发展结果的前提,或事物分析结论的前提,或是表达思维推理的前提。

(2)重要性。有些条件严重影响(或制约)事物发生、存在或发展,这些条件称之为具有重要性。

(3)充分性。有些条件有了它,所关联的事物一定发生、一定存在或一定发展。反之,没有它,所关联的事物不一定发生、不一定存在或不一定发展。简要地讲:有甲必有乙,则甲是乙的充分条件(注意:没有乙,有可能没有甲,有可能有甲)。这种现象称之为充分性。

(4)必要性。有些条件没有它,所关联的事物一定不会发生、一定不存在或一定不发展。但是,有了它所关联的事物不一定发生、不一定存在或不一定发展。简要地讲:无甲必无乙,则甲是乙的必要条件(注意:有甲,有可能有乙,有可能没有乙)。这种现象称之为必要性。

(5)充分必要性。有些条件有了它,所关联的事物一定发生、一定存在或一定发展;没有它,所关联的事物一定不会发生、一定不存在或一定不发展。简要地讲:有甲必有乙,无甲必无乙,则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这种现象称之为充分必要性。

(6)约束性。一方面是指条件本身具有影响(或制约)事物发生、存在或发展的能力,对事物的发生、存在或发展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另一方面是指有些条件是人们“为某事而提出的要求或定出的标准”,这些要求或标准带有一定的强制要求或约束要求。这种现象称之为约束性。

(7)动态性。影响(或制约)事物发生、存在或发展的因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因素随着环境或时间的改变而变化。尤其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观念发生变化,对于某事的要求或标准也将有新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之为动态性。

(8)可控性。影响(或制约)事物发生、存在或发展的诸多因素虽然具有动态的表现,但这些因素具有一定的规律,随着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对条件规律的掌握也在不断地完善。通过人们的主观努力,影响(或制约)事物发生、存在或发展的诸多因素是可以掌握的。这种现象称之为可控性。

(9)均衡性。影响(或制约)事物发生、存在或发展的诸多因素,其影响(或制约)的作用大小和形式可能各不相同。但既然都是影响(或制约)事物发生、存在或发展的因素,无论大小或形式不同,如果任其因素发展不加控制,某一个很小的因素所产生的作用有可能会影响(或制约)整个事物的发生、存在或发展,所以对于任何因素均应引起重视。以发展的眼光看,因素之间不存在大小,其作用的趋势是均衡相等的。这一现象称之为均衡性。(注:《辞海》中的均衡是指矛盾暂时的相对的统一协调。事物发展稳定性和有序性的标志之一。平衡是相对的,它与不平衡是可相互转化的。)

◆2.1.3 安全生产条件的含义

1)安全生产条件定义

从条件的含义可推出安全生产条件的定义。关于安全生产条件可从以下三个角度考虑:

(1)影响(或制约)生产安全的所有因素。

(2)为满足安全生产而提出的要求或为此而提出的标准。

(3)安全生产所依赖的各种因素。

所以,可将安全生产条件定义为:安全生产条件是指满足安全生产的各种因素及其组合或影响(或制约)生产安全的所有因素。

安全生产条件是条件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所以它也具备条件的众多特征,如前置性、充分性和均衡性等均是评价安全生产条件的重要理念。

安全生产条件可以从正面去理解,即“满足安全生产的各种因素及其组合”;有时也可以从负面去理解,即“影响(或制约)生产安全的所有因素”。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均是从负面去理解,即从消除“安全生产隐患”或防范“安全生产风险”考虑设置安全生产条件。

2)安全生产条件之间的关系

安全生产条件按分布关系分属于内部条件,按逻辑关系分属于充分条件。安全生产所有条件均很重要,均为主要条件,不存在次要条件,所以安全生产条件具有均衡性的特征。

满足安全生产的因素很多,但均可分成两大基本因素,即指人的安全行为因素和物的安全状态因素。这两大基本因素有可能单独存在,也有可能是两者同时存在。两种基本因素同时存在,可称之为人的安全行为和物的安全状态组合因素,或简称基本组合因素。

所以,安全生产条件由3种基本因素组成,其含义分别为:

(1)人的安全行为因素。符合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各种行为,包括安全意识、安全观念及由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所约束的各种个人行为和组织行为。

(2)物的安全状态因素。符合安全生产管理有关标准规范要求的机器设备、物质材料和作业环境(包括作业的周边环境)等。

(3)人的安全行为和物的安全状态的组合因素。人的安全行为与机器设备、物质材料和作业环境(包括作业的周边环境)等共同存在并符合安全生产管理及有关标准。

与安全生产条件3种基本组合因素相反的含义是我们通常所称的“生产安全隐患”。理清安全生产条件的反义即生产安全隐患的含义,对正确理解安全生产条件有着很大的帮助。生产安全隐患亦分成三种类型:

(1)人的不安全行为。不符合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各种行为,包括不安全的意识、不安全的观念及没有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达不到管理要求等人的行为和组织行为。

(2)物的不安全状态。机器设备、物质材料和作业环境(包括作业的周边环境)等不符合或达不到安全生产管理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对人及生产活动造成一定的威胁。

(3)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组合。人的不安全行为与机器设备、物质材料和作业环境(包括作业的周边环境)等不安全状态等共同存在,形成对人及生产活动造成一定的威胁。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不少文章中把“物的不安全状态因素”称之为“环境不安全因素”,或把“物的不安全状态因素”分解成“物的不安全状态因素”和“环境不安全因素”两部分,都有各自的道理。但将“环境”也看作“物”更能说明问题,因为往往有的“环境”状态表现出的就是一种“物”态,“环境”和“物”有时是难以区分的。

实际安全生产条件最终归结为“人”与“物”两个最基本的元素。但“人”的元素是最活跃的一个元素,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在于对人的管理。所以,安全生产条件中有关“人的安全行为”的因素占据了大部分。再深入探讨,有关“物的安全状态因素”绝大部分也是在“人”的作用下形成的。因此,安全生产条件的关键是对“人”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或约束。国务院颁发实施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六条提出的13项安全生产条件中,85%是与人的安全行为因素有关的条件。这是安全生产条件最鲜明的一个特征。有专家研究证明,生产安全事故与人有关的因素为88%,与物有关的为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