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型河流概述

大型河流概述

时间:2022-10-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全市境内河流众多,渠道纵横,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各大、中型河流的开发利用、建设治理和实施管理,在此对沈阳市各河流做详细介绍。西辽河在沈阳市康平县辽阳窝堡村入,在三门郭家村附近与东辽河汇合,西辽河流经沈阳市康平县的辽阳窝堡村和三门郭家村,该段河长6.4公里。在昌图县长法乡北部至福德店西,东西辽河汇合口处成为铁岭与沈阳两市的界河,此处开始称辽河干流。

沈阳市作为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城市,也是全国重要产粮区和25座重点防洪城市之一。全市境内河流众多,渠道纵横,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各大、中型河流的开发利用、建设治理和实施管理,在此对沈阳市各河流做详细介绍。

我市境内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型河流共5条,分别为辽河、浑河、绕阳河、柳河和西辽河;另外还有上游吉林省四平境内的东辽河。其中:西辽河由省委托市进行管理,东辽河由四平市管理,其他四条河流由省直接进行管理,东辽河由吉林管理。

我市境内大型河流总长为557.6公里,已修建堤防721.44公里,现有防洪标准10~300年一遇不等(其中:四条省管河流总长为551.2公里,已修建堤防715.04公里,防洪标准10年、300年一遇)。各条河流的基本情况为:

一、辽河:干流河长1390公里,我市河段长290.2公里,允许泄量2050立方米/秒、5500立方米/秒,堤长363.512公里,经整治后的防洪标准已达20~30年一遇。但仍有重点险工32处,是我市应急度汛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西辽河:我市河段河长6.4公里,堤长6.4公里,允许泄量1130立方米/秒,堤防标准为20年一遇,原有4处险工已得到全面治理。

三、东辽河:河长360公里,干流堤长72.2公里,允许泄量1300~1700立方米/秒,堤防标准为20年一遇。

四、浑河:河长415公里,我市河段长156.9公里,堤长177.98公里,允许泄量2300立方米/秒、6000立方米/秒,伴随浑河整治工程的完成,浑河现有防洪标准50和300年,原有农村段险工也得到了根本治理,但仍需对部分重点险工、险段进行必要的维修加固。

五、绕阳河:河长290公里,我市河段长57.1公里,堤长77.35公里,允许泄量1000立方米/秒、2900立方米/秒,原防洪标准10~30年一遇。今年绕阳河整治工程建设已进入第二个年头,已整治段堤防标准基本达到了50年一遇,险工和穿堤建筑物也即将得到治理,但铁路桥上游还有河段需标准仍偏低,无法抵御大洪水。

六、柳河:河流总长297公里,我市河段河长47公里,堤长96.2公里,允许泄量2400立方米/秒,防洪标准20年一遇,共有险工14处。

据统计,我市境内的大型河流上共有穿堤建筑物153座、险工72处、拦河闸1座。现存重点险工35处,为使重点险工完全脱险预计还需投入工程建设资金3677万元。

1.辽河概述

辽河汉时又称大辽水,魏时称辽水,唐时仍称辽水,辽河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地理位置在东经117°00′~125°00′;北纬40°30′~45°10′之间。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4省区,于辽宁省营口市盘山县注入渤海。河流全长1390公里,流域面积21.89万平方公里。

辽河干流始于昌图县福德店北1公里处,为康平、昌图两县界河。其上源主要由两大支流汇合而成,其一西辽河:发源于河北省承德地区七老图山脉之秃头山(海拔1490米),流经河北省进入内蒙古自治区,当地称为老哈河,在开鲁县与西拉木伦河汇合后称之为西辽河,西辽河上游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七老图山、努鲁尔虎山和医巫闾山,海拔500~1500米,自西向东逐渐下降为丘陵和沙丘平原,西辽河上游为风沙草原和土石山区,中下游为黄土沙丘,地形切割破碎,土壤瘠薄,植被稀少,水蚀、风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沿沙丘间低地由西向东流淌。由于受中更新世北向西隐伏断裂构造控制,分水岭缓缓上升,使西辽河在吉林省双辽县转向东南,在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福德店村与东辽河汇合。西辽河,长449公里,流域面积146,960平方公里,(辽宁省3494平方公里仅占2.6%),自然比降3‰。发源有二:一是南源,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北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二是北源,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西南的白岔山北麓的闰槽沟。其中山地44268平方公里,占32.5%(上游);丘陵36095平方公里,占26.5%(上游);沙丘及平原湿地55847平方公里,占41%。西辽河在沈阳市康平县辽阳窝堡村入,在三门郭家村附近与东辽河汇合,西辽河流经沈阳市康平县的辽阳窝堡村和三门郭家村,该段河长6.4公里。其二为东辽河:东辽河长383公里,比降2‰~0.52‰。发源有二:一是北源,发源于宴平乡小寒葱顶山西侧的拉津河,为东辽河的正源;二是东源,发源于辽源乡双泉村萨哈岭西侧的保安河,为东辽河的东源。主要山脉有哈达岭、龙岗山和千山,海拔为500~2000米,山地植被较好,土壤侵蚀较弱。在群山中由东向西,在小梨树河口和头道河口间成为吉林省与辽宁省界河后北折进入吉林省二龙山水库。出水库后先由东南流向西北,后因受中更新世以来,北向西隐伏断裂构造控制,分水岭缓缓上升而改向南流,在辽宁省三江口镇大力村王二模屯至平齐公路东辽河大桥间成为辽宁、吉林两省的界河。在平齐公路东辽河大桥与昌图县长法乡边界成为辽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界河。在昌图县长法乡北部至福德店西,东西辽河汇合口处成为铁岭与沈阳两市的界河,此处开始称辽河干流。东辽河流域面积11306平方公里(辽宁省928平方公里仅占8.1%),其中山地613平方公里,占全流域的5.4%;丘陵3160平方公里,占27.6%;平原及湿地7677平方公里,占67%。在福德店,东、西辽河两大支干汇合后为辽河。辽河从福德店起流向东南,到小塔子村东,南流出境入法库县。在法库县境内,分成东北、东南两段。东北段流经和平、柏家沟两乡镇后出境,入铁岭县。河段长11.84公里,是法库县与昌图县、开原市界河。东南段从依牛堡乡祝家窝堡村入境,经草根泡、三面船西流入新民市。河段长21.86公里,是法库县与新城子区界河。辽河由铁岭县西小河口流入沈阳市境,呈虹形从东北流向西南,经新城子、新民、辽中3县、区,于辽中县于家房子乡狼窝村出境入鞍山市台安县。境内河长213.3公里,河床最宽处370米,最窄处50米,两岸筑有大堤,堤距最宽处6080米,最窄处1240米,平均3000~3500米。流域面积2091.9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4.5%,除新城子区北部有87.6平方公里低山丘陵面积外,均为平原。流域内有新城子区、新民市、辽中县3县区的29个乡镇。河床地质(辽源至石佛寺)由水成岩、冲积相、砂砾、黏土构成。

辽河干流在沈阳境内河段全长290.2公里,在康平县三门郭家村入境沈阳,辽中县于家房镇插拉村出境沈阳。流经五区(县、市)。其中,康平县在三门郭家村入境,郝官屯乡出境,在康平县境内河长52.7公里,河宽80~100米,河道比降为3‰,流域面积89.3平方公里。河道由历史上深窄式变宽浅式。法库县在和平乡神树子村入境,柏家沟乡大六家子村出境,河段长度49.2公里,该段河宽100米左右;新城子区在黄家乡入境,石佛寺乡出境,河段长度20公里,该段河宽170~300米;新民市在罗家房乡团山子村入境,前当铺乡前网户屯村出境,河段长度90公里,该段河宽300米左右;辽中县在冷子堡乡说理街村入境,于家房镇插拉村出境,河段长度78.3公里,该段河宽200米左右。

辽河石佛寺以下至出境河长190.6公里,河床比降由l/4550~1/6620(石佛寺至巨流河)至1/7140(辽柳汇河口)。河道屈曲,险工多,为历年防汛重点。其间得胜台(辽秀汇河口)至王家窝棚(辽柳汇河口),雨季秀、养、柳3河洪水,注入辽河后流速顿减,水势壅高、漫岸破堤、洪涝兼临。

2.辽河洪水灾害

根据水文资料,辽河沈阳段在建国后共发生流量2000立方米/秒以上洪水11次。其中以1995、1953、1994、1964年四年洪水流量为较大,辽河巨流河站实测流量分别为4670立方米/秒、4270立方米/秒、3280立方米/秒、3090立方米/秒。尤以1995年为历史最大。

3.辽河堤防

辽河干流河长1390公里,我市河段长290.2公里,现有堤防363.51公里,其中左岸184.95公里,右岸178.56公里。两堤间距1.3~5公里,堤高4~11米,堤顶宽6~8米,经整治后,现有防洪标准为20~30年一遇,堤防允许泄量2050~5500立方米/秒(通江口以上为2050立方米/秒,通江口以下为5500立方米/秒)。堤防保护耕地151.6万亩,保护人口61.67万人。

4.辽河整治

1985年汛后,省政府再次向国家上报《辽河干流防洪工程设计任务书》,1986年2月经国家计委批复。1986年4月正式开始辽河整治工程建设,1991年4月整治结束并以过验收。

辽河整治工程涉及到我市的新城子、新民、辽中的三个县区。主要任务有:整修干流堤防267.2公里(其中左岸166.1公里,右岸101.1公里);回水堤102.51公里;及穿堤涵、护岸、护坡等多项工程建设项目。5年来,我市共完成干流大堤整修267.2公里,其中左岸166.1公里,右岸101.1公里,完成土方(含清基土方)2637.31万立方米;辽河支流回水堤整修9条,堤防长度102.51公里,完成土方254.92万立方米;完成河道险工治理3l处(其中:护岸工程22处、护堤工程9处),实现护岸长度10836米,护堤长度35799米。动迁河滩地房屋3450间,清除阻水套堤267.5万立方米,围村堤117.18万立方米,清除阻水林木16406亩,调整滩地作物(高棵改矮棵)7.52万亩;跨堤线路加高52处;营造护堤、护坡林267.2公里,造林53425亩(其中护堤林31422亩,护坡林22003亩);建设堤防所27处,防汛器材库6150平方米;完成穿堤涵改扩建41座(干流32座)。

5.辽河险工及穿堤建筑物

在辽河整治期间,虽然对全部河道险工进行了治理,但由于河势的变化和水流的作用,新险工形成,老险工又有新的发展。致使辽河险工一直是我市历年防汛抢险工作的重点,我市每年的应急工程建设资金大都用于辽河险工抢险工程建设。据统计,我市境内辽河上曾出现河道及堤防险工53处,现有重点险工32处,见表4-1。

辽河共有穿堤建筑物56处,多为60、70年代为解决治涝问题而修建。经过辽河整治工程建设,对之进行了改扩建,已达到20年一遇标准,见表4-2。

表4-1 辽河重点险工统计表

续表

表4-2 辽河穿堤建筑物统计表

续表

一、西辽河概况

西辽河发源于河北省七老图山的光头山,海拔1490米,西辽河较大支流有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教来河、乌力吉木仁河等。西辽河由西向东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和辽宁四个省,在辽宁省康平县二道河子与东辽河汇合。福德店站是辽河干流第一个水文控制站,福德店站以上流域面积146962平方公里,河长873公里。流域地形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自然比降为0.759‰,全流域内山地55%,丘陵24%,沙丘8%,平原占13%。年均输沙量539万吨,年最大输沙量6320万吨。

西辽河在我市境内河流较短,仅有河长6.4公里,主槽宽30~80米,两岸堤距为1520~3400米,沿岸土地肥沃,是康平县重要产粮区。

二、西辽河洪水灾害

西辽河历年最大洪峰发生在1890年。1917年次之,为3700立方米/秒。解放后,各站共发生流量在1000立方米/秒的洪峰7次,其中:险情较大的在1949、1962和1998年,郑家屯水文站实测洪峰流量分别达到了2590立方米/秒、1760立方米/秒和1380立方米/秒。尤以1949年灾情严重,沿线多处村屯被淹。1998年8月,西辽河发生了138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使辽阳窝堡、北马铺、张家油坊和水泥船四处险工险象环生,造成累计险段长2210米,由于抢险及时、措施得当,才保证了西辽河大堤安全。

三、西辽河堤防

沈阳市境内,西辽河经整治后,现有堤防225.25公里,其中左岸11.43公里,右岸113.82公里。堤高3~6米,堤顶宽6米,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保证流量1130立方米/秒。

四、西辽河整治

1998年西辽河洪水后,为全面提高西辽河的防洪能力,我市开始对西辽河段进行全面整治,整治工程建设从1998年汛后开始,到2000年基本结束。完成的主要工程量为:大堤整修9.03万立方米;堤顶砂石路改造公里,铺砂石2.85万立方米;回水堤土方3.29万立方米;治理河道险工4处,完成石方6.75万立方米;治理穿堤涵一座,新建抢排涵一处;植护林720亩;征地500亩。工程共投入建设资金2040万元,整修后,堤防标准为20年,允许泄量1130立方米/秒。

五、西辽河险工及穿堤建筑物

西辽河上原有水泥船提水站穿堤涵1处,流量为7立方米/秒,灌溉面积5万亩,涵长20米。在整治过程中,对水泥船提水站穿堤砼矩形涵进行了改建,并新建辽阳窝堡抢排涵闸一座,抢排流量1.42立方米/秒,流速1.5米/秒,穿堤涵长60米,断面为1.2 米×l.2米。另外,西辽河段原有辽阳窝堡、北马铺、张家油坊和水泥船等险工四处,但在西辽河整治期间,全部进行了治理,目前,河道已基本稳定,险工基本脱险。

一、东辽河概述

东辽河,古称南苏水、艾河、赫尔苏河,又称外辽河,河源处俗称拉津河。因作为辽河东源,与西辽河对称,故名东辽河。东辽河发源于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宴平乡哈达岭山脉的小寒葱顶子峰东南五空庙(海拔360米)。流经吉林省辽源市、东辽、梨树、公主岭、双辽县和辽宁省西丰、昌图、康平县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科左后旗,在福德店与西辽河汇流。东辽河干流全长360公里,流域面积11450平方公里,河道比降为1/1400。

东辽河干流出源后南流,左岸有保安河汇入后转向西北,在辽源市附近左岸先后有渭津河,大梨树河汇入,开始成为吉林、辽宁两省界河,此段河长为23公里。干流向北流,进入二龙山水库(注)。出水库后东辽河继续向北,于蔡家附近穿过长大铁路,待卡伦河于右岸汇入后转向西,在桑树台纳人右岸大支流——小辽河之水后折向西南,于昌图县三江口镇大力村王二模屯附近再次成为吉林、辽宁两省界河。干流在三江口附近穿过平齐铁路后成为了辽宁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界河。南流在辽宁省昌图县的福德店村与康平县三门郭家村间与西辽河汇流开始称辽河干流。

东辽河在二龙山水库以上段是穿行在低山丘陵间,河谷开阔,河道弯曲,河槽宽30~70米,河床主要由粗沙、沙砾石组成,槽岸高2~3米,有塌岸现象。西丰县的平岗、天德两乡镇位于东辽河左岸,该地纯属农业经济,3万余亩耕地大都位于梨树河、东辽河、猪咀河沿岸和丘陵坡地之上,所以每年都采取各种措施制止塌岸的进一步发展。70年代以来已修堤防3公里,护岸3处,长约1.5公里。东辽河在长大铁路以下进人平原区,两岸多为耕地,有堤防。主河槽弯曲,槽宽40~90米,滩槽主要由粉、细沙、轻壤组成,岸槽较徒,塌岸严重,由此引发了多次河道变迁:东、西辽河汇合处原在今三江口镇北约1公里处,当时在三江口屯北部有东、西辽河及二道河(现已干涸),三条河汇合后南流,汇流口附近村屯故名三江口。1915年东辽河一场洪水突出岸槽南溢,大部分灾民东迁至高阜处大明屯定居,随将地名带走至今。1924年西辽河大水,洪水再度出槽南溢,使两河的汇流口下拉40余公里,在古榆树屯再度汇流。1949年西辽河再度发生较大洪水,洪水冲决堤岸沿沙地间低洼处南泄,几乎使东、西辽河汇流口下拉80余公里,只是由于解放了的康平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集中全县物力、财力与洪水搏斗,在今辽宁与内蒙的边界附近的三门郭家村马家铺北的大欠口处将西辽河洪水斩断,形成今天的东、西辽河汇流处。这次大洪水的痕迹至今犹存,即现在没有源头的天然河流——公河和大欠口桩木险工。

东辽河在历史上是可以通航的河道,清朝年间,来自营口、牛庄的航船经辽河干流可上溯至当时的水旱码头三江口。只是以后河道淤塞,特别是铁路建成后,航行成本过高而逐渐中断。1950年二龙山水库建成后,下游四平地区建成全国著名的四大灌区之一梨树灌区,而使河道成为灌溉总干渠,使进入下游东辽河的利水日渐减少。但由于水库以下至昌图边界间汇流面积仍有6300平方公里,而其间无大型控制性防洪工程,在此区间两岸为丘陵区,河川密集,各支流比降较大,汛期洪水陡涨陡落,极易给下游平原区带来洪涝灾害。

二、东辽河降雨和洪水

据统计分析水库以下的四平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660毫米,而4~9月份降雨量为581毫米,占全年的88%,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7~8月的几次降雨过程中,因而对下游的威胁极大。据史料记载,20世纪东辽河最大洪水发生于1915年,洪峰流量3480立方米/秒。1985年8月22日,吉林、辽宁省边界的太平水文站实测东辽河洪峰流量达610立方米/秒,使昌图县三江口镇瓦盆窑处堤防溃决,9个村1.5万亩耕地被淹;1986年7月30日,东辽河在太平水文站上游200米处吉林侧决口,淹没双辽县王奔乡及科左后旗东大荒数万亩良田,倒房数以万计。经吉林省水文局洪峰过后的回归计算,太平水文站还原洪峰流量为1800立方米/秒,为建国以来最大。1989年7月23日太平水文站洪峰流量达1060立方米/秒;1994年7月14日为1080立方米/秒。如此频繁的洪水给沿河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983年水利部流域机构松辽水利委员会成立。1986年松辽水利委员会成立了防汛办公室。协调流域内各地的防汛工作,同年成立了含三省区三市(盟)七县(市、旗)的东西辽河三江口地带联防指挥部,统一指挥上下游、左右岸的防汛工作。在国务院的关怀下,经水利部批准,在1987年6月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以管字第8号文件正式批复了由铁岭地区编制的东西辽河干流防洪工程初步设计,开始实施东辽河全面整治工程。

三、东辽河堤防及整治

1985年汛后开始的修复水毁工程以及相连续的昌图县三河整治工程。对东辽河而言是松辽委批复的,东、西辽河干流防洪工程施工的一部分,该文件批复的内容如下:

1.工程范围。东辽河自吉林省界起至福德店止,干流堤防72.3公里,干流回水堤防、河道险工整治等。

2.防洪标准。遵照水利电力部指示精神,关于东、西辽河堤防加固标准,按防御20年一遇洪水,堤防超高按(1987)水电水管字第9号文件要求东辽河下游左岸辽宁省要低于右岸堤防0.5米。

3.堤防标准和流量:太平、福德店的设计洪峰流量分别为1390立方米/秒、1700立方米/秒。该工程初步设计总概算为2103.6万元。1989年底,资金只下达了1300万元。直到1991年把批复的工程全部完成。累积完成土石方770.78万立方米。加高培厚东辽7河大堤70.8公里,达到顶宽4米,迎水侧边坡比l∶2.5,背水侧为1∶3;迎水侧设护堤地宽30米,全部栽植防浪林3186亩;背水侧划出10米宽护堤地,全部栽护堤林1061亩,共植树35万株(杨、柳)。1994年东辽河发生了建国以来第二位的洪水,洪峰流量(1080立方米/秒)超过当时的安全泄量(900立方米/秒),局部段堤顶距水位仅0.4~0.7米,背水侧发生散渗,只是洪水水位下降较快,险情才没有进一步发展。1998年长江大水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加强了整治大江大河的决心,加大了对治理大江大河的投入,东辽河列为1999年防洪应急工程,以松辽规计(1999)230号文件《关于辽宁省东辽河防洪应急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批准实施,工期1年,堤防加固工程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工程范围包括:干流堤防加高培厚73.5公里,回水堤加高培后69.8公里,核定主要工程量;土方252.8万立方米;石方3.92万立方米;工程总投资为7211.5万元。当年5月至8月历时90天的机械化施工,完成73.5公里的堤防加固土方工程152.88万立方米,完成投资2213万元,经辽宁省江河施工监理公司的监理工程师认定:该工程当年竣工,施工质量优良。

四、东辽河跨河工程

从东辽河进入辽宁省界至东、西辽河汇流的128公里河道上仅2处3座跨河工程。

1.苏龙启公路桥。连接吉林省四平市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303国道在昌图县三江口镇西北3公里处跨越东辽河,因左岸村名日苏龙启,故名苏龙启大桥。该桥系重力墩台简支梁混凝土公路桥,共12孔,桥长203.7米,设计过流能力为1097立方米/秒。引道占据河床,有明显的阻水现象。

2.平齐铁路三江口大桥。1913年日本帝国主义勾结北洋军阀袁世凯签定《满蒙五路秘密换文》,取得了修筑“四洮铁路”(四平至洮南)的权利。1915年起,南满铁路株式会社与民国政府修筑“四郑线”时在昌图县三江口镇西隅修建跨东辽河重力墩台钢衍架铁路桥。该桥共5孔,单跨44.8米,桥长240.9米,设计过流能力1470立方米/秒。

3.三江口农场东辽河节制闸。为有效地利用东辽河水发展低洼易涝区的农田灌溉,于1957年6月在平齐铁路三江口大桥下游约180米处建一立轴自动翻板节制闸。翻板闸共20孔,每孔宽3.5米,闸板高1.1米,两侧设垂直启闭冲沙闸和引水闸。三江口农场采用电力机械提水,灌溉面积1.3万亩。由于东辽河推移质量较大,特别是建闸后30多年没有发生大洪水,翻板闸没能启动而被淤死,直到1989年强行打开闸板,也只能开启昌图侧七扇闸板。

一、浑河概述

浑河,汉唐以前称辽水、小辽水,辽以后始称浑河。沈水,是浑河流经沈阳段的名称。

浑河,发源于抚顺市清原县长白山支脉滚马岭,流经抚顺市、沈阳市、辽阳市、鞍山市等十一个市、县(区),至三岔河与太子河汇流后,经营口市入渤海。浑河是辽河流域较大的河流之一,河流全长415公里,流域面积11481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7233平方公里,占63%,平原区面积4018平方公里,占35%,丘陵区面积为230平方公里,占2%。

浑河,自沈阳市正东抚顺老达地于东陵区旧站乡入境。西南流,至前高坎南右出支津,并有李石寨河汇入。支津西南流至下伯官左受小沙河后于刘付屯北归入本流。本流又西南流,经东陵南又西南至榆树屯南右受 牛河。又西南至木厂。1913年建浑北灌区渠首工程于此。西南行于张官屯北受小深井子来水。近几年,东陵大桥至沈大铁路间建有王家湾和砂山两座橡胶坝。曹仲屯西受白塔堡河。仍西南经谟家堡北,浑河入苏家屯境。浑沙灌区渠首设在此处。1958年4月建有22孔拦河闸,5孔进水闸,是沈(阳)、辽(阳)两市40万亩水田供水工程。过谟家堡后西北折南、折西,至土台子村南再转西南至王纲堡北,左侧有南新开河排水闸汇入。又西南入辽中界,至王秀台村南左岸过辽阳界。又西南经长滩东南转西北,至土台子南转西,于黄腊坨子东右受细河。左岸再入辽中界。仍西南至七台子西南河转西北,妈妈街南折转西南而南,至苏家窝堡东左岸再过辽阳界。于小西地西右受蒲河。又屈曲西南经高墙子、后蒲河村西右受深井子水。仍西南至于家房子村左岸入辽中境,再西南于上顶子村南出境入台安县。境内河长172.6公里。流域面积4 572平方公里,占沈阳市土地总面积的53.69%。境内流域面积中低山丘陵395.05平方公里,在苏家屯区、东陵区东部。其余均为平原。河道主槽宽100~200米,河床质为细沙、粉沙。河道比降,浑北灌区(东陵)拦河坝至长大铁桥为1/1000,铁桥以下为1/4 000~1/5000。洪水最大流量,沈阳站建国前5550立方米/秒(1935年7月30日),建国后5010立方米/秒(1995年7月30日),含沙量,沈阳站1957~1979年0.39公斤/立方米,1981年0.5公斤/立方米,邢家窝堡站0.63公斤/立方米。境内堤长158公里,其中左岸由东陵区曹仲屯至苏家屯区马头浪止30公里,右岸东陵区马官桥至辽中县上顶子村128公里。

浑河干流建有控制性工程大伙房水库,水库位于浑河上游抚顺县章党附近,距沈阳市约60公里。大伙房水库于1954年开工,1956年10月拦洪,1958年竣工。水库控制面积5437平方公里,占浑河流域面积的47.4%,是浑河干流上控制性综合利用骨干工程。水库承担了沈阳、抚顺及下游平原区的防洪任务。其总库容为21.87亿立方米,在城市、农业供水和调节浑河洪峰上发挥着巨大作用。水库建成后,下游堤防的防洪标准明显提高。使沈阳水文站300年一遇标准洪水流量达到6260立方米/秒,100年一遇流量4780立方米/秒,50年一遇标准洪峰流量达4000立方米/秒。

浑河自东陵区旧站乡下伯官拦河坝处进入沈阳市区,至下游大埃金屯全长56.94公里的河段为沈阳市城市防洪控制河段。浑河自下伯官拦河坝始进入平原区,浑河沈阳段右岸主要支流有细河、蒲河和 牛河;左岸主要支流有小沙河、杨官河、张官河和白塔堡河。于辽中县于家房上顶子村出境,共流经我市的东陵区、于洪区、苏家屯区、辽中县的59个乡镇。河长156.9公里(其中于洪区37.2公里,辽中县75.6公里,苏家屯区36.5公里)

二、浑河暴雨洪水特性

浑河地区发生大暴雨的天气系统,根据其发生的频次顺序为华北气旋、低压冷锋、台风、高空槽等。上述天气系统一般可出现l~3天暴雨天气,并具有雨量大、强度高、面积广等特点。暴雨多发生在七、八月,占全年的78%~90%,尤以七月下旬、八月上旬为最大,占全年的45%~57%。洪水由暴雨产生,亦发生在七、八月,尤其集中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洪水即有单峰形又有双峰或多峰形。单峰洪水历时7天左右,双峰形洪水历时13天左右。浑河洪水主要来自沈阳以上,大伙房、抚顺、沈阳三站同次洪水的洪峰值一般都是沿程递增的;沈阳至黄腊坨之间由于无较大支流汇入,故黄腊坨的洪峰均小于沈阳;黄腊坨至邢家窝铺之间虽有蒲河汇入,但蒲河属平原性河流,洪水过程较平缓,干支流洪峰不遭遇,沈阳以上洪水经河道调蓄作用后,洪峰已坦化较多,与蒲河洪水汇合后,其洪峰值亦不大于沈阳的洪峰值。

根据水文资料分析,浑河是发生洪水较频繁的河流。百余年来,已发生10次较大洪水,其中以1888年、1935年、1960年、1995年四次洪水灾害最为严重。大伙房水库建库前的1888年洪水为历史最大,洪峰流量11900立方米/秒。1995年发生的洪水为建国以来最大,洪峰流量5010立方米/秒,洪峰流量超过100年一遇标准,给我市造成巨大损失。

浑河流域洪水一般历时7天左右,大伙房下泄流量到达我市的时间为13个小时。根据建国以来的水文资料显示,浑河发生大洪水的频率为10年左右,最近的三次分别是1975年、1985年和1995年。见表4-3。

表4-3 浑河沈阳站洪水频率表

三、浑河堤防

沈阳市境内,浑河现有堤防177.98公里,其中左岸63公里,右岸114.98公里。两堤间距0.4~3.5公里,堤高2.8米,现有防洪标准为50~300年一遇,允许泄量4074~6083立方米/秒,共保护耕地76万亩,保护人口311万人。

按保护范围划分,堤防分为农村段和城市段。其中农村段包括于洪区、苏家屯区和辽中县。经1996~2000年浑河整治,浑河农村段现有防洪标准已达50年一遇。农村段大堤为标准均质土堤,顶宽达6米,迎水坡度1∶2.5,背水坡1∶3.5。自沈、抚交界的下伯官拦河坝至谟家堡大闸,为城市防洪控制段。总长39.49公里。城市段右岸为城区已建成的右堤(亦称北堤),其金家屯至谟家堡大闸27.68公里堤防防洪标准为300年一遇。左岸现有不连续土堤,标准不足5年一遇。城市段南堤根本无法抵御一般标准洪水,更谈不到超标准洪水。已建成长青桥至浑河桥段4.3公里长左堤(亦称南堤)规划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已建成50年一遇标准,现已达23公里。浑河城市段两堤间距最大处为1860米,最小为600米,平均宽1100米。河道宽度最大为964米,最小处为270米,平均宽400米。平滩流量1500~1800立方米/秒。

四、浑河整治和城市段概况

1994、1995年大水,暴露了我省中部地区防洪体系的不完善,防洪标准不足河堤,特别是浑河堤防标准不足10年一遇,与地区的经济发展要求很不相适应。因此,1996年5月3日省长办公会议决定从1996年开始,对浑河、大辽河进行全面整治。经过几年的整治工程和城市段的堤防建设,我市浑河堤防标准有较大的提高,普遍达50年一遇以上,为全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1.浑河整治

1996年至2000年,由省政府确定实施的浑河、大辽河整治工程项目包括我市于洪区、苏家屯区和辽中县的13个乡镇,堤防总长129公里,共计划投入工程建设资金2.3亿元,目前共到位工程资金18508.8万元,仍需投入5538万元(包括贷款偿还),其中区县自筹未到位资金309万元。

目前,全部浑河整治工程建设已全部结束。整治期间,我市共完成大堤土方846万立方米,砂石护顶129公里,堤防砂基处理1000米,回水堤加固211.7万立方米,河道险工治理17处,穿堤建筑物改扩建43处,堤防绿化15123亩,清除严重阻水的套堤共140万立方米,工程占地11099亩,林木清障3907亩,房屋动迁11070.5间。

2.浑河城市段建设

浑河自东陵区旧站乡下伯官拦河坝处进入沈阳市区,至下游大埃金屯全长56.94公里的河段为沈阳市城市防洪控制河段。从下伯官拦河坝至浑河闸(又称谟家堡闸)为浑河沈阳城市段上游部分;浑河闸至大埃金为下游部分。全河段长为56.94公里。其中下伯官拦河坝至东陵桥河长9.6公里;东陵桥至长大铁路桥为22.38公里;长大铁路桥至浑河闸为7.26公里;浑河闸至大埃金为17.7公里。

3.浑河城市段滩地概况

根据1997年有关部门进行的调查,浑河沈阳城区段上游部分,右岸以现有大堤为界,左岸以距河200米规划左堤为计算范围,两岸河滩地总面积为40.97平方公里,其中右岸为20.79平方公里,左岸为20.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2.141×104亩,其中右岸为0.875×104亩,左岸为1.266×104亩。林地面积为1.047×104亩,其中右岸为0.239×104亩,左岸为0.808×104亩。在两堤间河滩地的村屯,主要集中在右岸的长青村、王家庄罗士圈,工农桥南德一条街和零散分布的村屯,总人口为7.98×104人,房屋建筑面积为175.57万平方米,其中村民住房126.9万平方米,企事业单位用房48.67万平方米,工农业总产值为69468.96×104元。

浑河沈阳城区段下游部分,以现有左右两岸大堤为界,两岸河滩地总面积为17.18平方公里,其中右岸为12.62平方公里,左岸为4.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8301×104亩,其中右岸为1.38× 104亩,左岸为0.45×104亩。林地面积为1747亩,其中右岸为897亩,左岸为850亩。在两堤间的村屯,主要集中在右岸的后谟家堡、郎家堡、大埃金屯。总人口为6725人,房屋建筑面积为17.9万平方米,其中村民住房14.4万平方米,企事业单位用房3.49万平方米。

4.浑河城市段堤防工程

浑河沈阳城区段河道自上游沈抚交界的下伯官坝到下游大埃金屯,全长56.94公里。1992年以来,沈阳市依据批复的有关规划设计陆续进行了防洪工程建设。

浑河右岸金家屯至浑河闸段长27.68公里,现有右堤从1935年开始修建,1960年大水后又进行了整修,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1992年开始,沈阳市经过三年对浑河右岸堤防进行了整修加固。目前马官桥至长大铁桥段20.18公里长的堤防,高度已达到4.0~7.5米,项宽22~32米,一部分堤段已进行草皮护坡,具备防御300年一遇洪水的工程规模。同时,堤项已修建了6车道的沥清路面,成为缓解市内交通拥挤的二环快速干线南段大堤路。长大铁路桥至浑河闸段右岸堤防目前正在施工,堤高已达6.0~7.5米,项宽8~22米,工程竣工后可抵御300年一遇洪水。右岸金家屯至马官桥段堤防防洪标准较低,且堤脚多冲沟和积水洼地,每遇洪水则淘刷堤脚,堤防中沙堤、沙基渗水严重,危害堤防安全。目前马官桥上游部分段结合 牛河治理对堤脚冲沟和积水洼地进行了一些处理。

左岸长青桥至浑河桥段4.3公里堤防作为应急工程现已建成,结构型式为混凝土箱型防洪墙,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基础按100年一遇设计。左岸其他各段仅有群众自发修建的断续小堤,高约1.0米,项宽约70厘米,防洪能力较低。

浑河沈阳城市段下游浑河闸至大埃金屯两岸堤防工程是在原有民堤的基础上经1964年整修,1975年地震后部分抢修加固而形成的,两岸堤防共长21.06公里。1995年洪水后,辽宁省根据已批复的《浑河河道防洪工程初步设计》对该段堤防按50年一遇洪水防洪标准整修加固,2003年完成了竣工验收,现已达到设计标准。浑河沈阳城市段左右岸堤防工程现状情况见表4-4。

表4-4 沈阳市浑河城市段现有堤防表

5.枢纽工程

在沈阳市浑河城市段内,现已建成拦河闸、坝七座,分别是下伯官拦河坝、干河子拦河坝、浑北拦河坝、王家湾橡胶坝、浑南拦河坝、砂山橡胶坝和浑河闸。七座拦河闸、坝分别在1959年至2004年之间建成。其中王家湾和砂山橡胶坝是依据1989年编制的《可研报告》的规划安排修建的,其功能是扩大城市河段的水域面积,抬高地下水位,美化环境。其余四坝一闸均为满足灌溉要求修建的枢纽工程,设计灌溉面积见表4-5。

浑南拦河坝因1995年洪水超过其设计防洪标准而被冲毁,于1996年汛前修复。下伯官拦河坝也在1995年洪水中被冲毁,于1997年汛前修复。干河子拦河坝分别在1994年和1995年洪水中被冲毁,于1996年汛后修复。

王家湾橡胶坝工程坝址位于干河子拦河坝下游6.86公里处(王家湾子村附近),长401米,共六跨,坝高3.5米,由拦河橡胶坝、管理房等组成。橡胶坝基础为砂砾料填筑体,回水至干河子拦河坝消力坎前,回水长度约7.0公里,控制水面面积约28.8万平方米。上述7座拦河闸、坝工程控制了浑河沈阳河段的河床高程,其工程特性见表4-5。

表4-5 设计灌溉面积

6.桥涵工程

浑河沈阳城市段现有桥梁13座,其中铁路桥4座,公路桥9座。另外有穿河建筑物八三隧道一座,修建时主要考虑战时交通需要,隧道下设有输油管道。这些桥、隧道成为连接两岸的纽带,但部分修建较早的桥梁引道较长,洪水时壅水严重,影响河道行洪,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进行改扩建。目前工农桥已完成扩建,旧浑河桥也于2003年拆除。尚有东陵旧桥需进行改扩建。2003年在浑河沈阳段又修建了富民桥和高坎桥。桥涵工程见表4-6。

表4-6 浑河沈阳城市段跨河建筑物情况表

7.穿堤建筑物

浑河沈阳城市段现有穿堤建筑物较多,除了引排水闸外,尚有多处地下管道和通讯电缆,据不完全统计,右堤现有穿堤工程30处,其中引水7处,排水13处,通讯电缆6处,灌溉工程4处。左堤现有穿堤工程10处,其中引水工程3处,排水工程4处,灌溉工程3处。穿堤建筑物具体位置及工程特性见表4-7。

表4-7 沈阳市浑河城市段穿堤建筑物情况表

续表

沈阳市浑河城市段共修护岸工程28950米。八三隧道上至长大铁路桥段已修建基本连续的平顺护岸工程24780米,其中左岸长13740米,右岸长11040米。河段分布为:砂山橡胶坝下约300米处至浑河桥段左岸已建护岸工程6140米,右岸已建护岸工程6270米;浑河桥至长青桥段左岸已建护岸工程4500米,右岸已建护岸工程4770米;长青桥上游左岸已建护岸工程1170米;八三隧道上游左岸已建护岸工程1930米。护岸的结构形式有石笼丁坝、干砌块石、浆砌块石和混凝土板等。

8.险工、护岸

浑河沈阳城市段谟家堡上游段险工,主要在丰乐、干河子、七间房、王家弯、八三隧洞、长青桥、铁匠屯、浑河桥、公相屯、曹仲屯、谟家堡等地段,险工段全长约13.5公里。谟家堡下游段共有险工4处,全长约7.64公里。

浑河城市段防洪工程建设规划工作开始的比较早。1990年8月 10日水利部下达了《对沈阳市浑河城市防洪及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复函》(水规【1990】22号);1989年9月完成了《沈阳市浑河沈阳城市段防洪及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于1990年获得水利部批准(水规【1990】22号);1994年3月3日,国家计委下达了《关于沈阳市浑河综合治理工程规划的批复》(计农经【1994】249号);1995年发生大洪水后,按照国家防总、计委、建设部、水利部的要求(国汛【1995】4号),于1997年6月编制了《沈阳市浑河城市段防洪及综合治理工程补充规划报告》,通过了省政府批准(辽政【1998】151号)。依据《可研报告》和《补充规划》,我市先后组织建设了长青桥、五爱桥、砂山橡胶坝和浑河左堤长青桥至浑河桥段、二环路、浑南冲砂闸等多项工程,总计投入建设资金5.84亿元。

根据省政府的批准,沈阳市城市段南堤工程已开工建设,批复标准为左岸防御100年,已完成浑河桥—长青桥4.3公里混凝土箱涵堤防建设,标准为50年一遇。

浑河右堤1935年开始修建,1960年大水后又重新进行了整修,达到20年一遇标准;1992年后,经过三年对右岸的整修加固,初步形成了300年一遇标准堤防。

截止到2005年汛前,我市浑河城市段南堤的建设标准已达到50年一遇。

五、浑河的险工及穿堤建筑物

浑河上原有河道及堤防险工在整治后受河床下切等多种原因影响,部分老险工又有新的发展,目前共有险工15处,穿堤工程82处,跨河桥15座,拦河工程7处。

农村段:整治后穿堤建筑物都达到了50年一遇标准。现有重点跨河公路、铁路桥3座。在浑河整治期间,对重点河道险工18处进行了全面整治。

浑河险工及穿堤建筑物见表4-8和表4-9。

表4-8 浑河险工统计表

表4-9 浑河重点穿堤建筑物统计表

续表

续表

一、柳河概况

柳河是辽河的一级支流,流经内蒙古自治区、彰武、新民三地,上游建有闹德海水库,属季节性河流,汛期洪水量大、水位高,枯水期断流。柳河的特点是多沙,柳河泥沙为辽河泥沙的主要来源,据新民站实测,进入辽河的年均输沙量979万吨,新民站含沙量达26.61公斤。因河口附近河床比降柳陡辽缓,柳水入辽后泥沙大量淤积,多次致使辽河改道。柳河沿岸也是我市重要产粮区,由于淤积严重,目前柳河滩地平均高于堤内耕地2米,己成为地上河。

柳河发源于内蒙古奈曼旗。流经内蒙和辽宁的彰武、新民等地,在新民市镇郊乡关家窝铺入辽河。河长共297公里,河宽1500~2500米,流域面积5725平方公里。柳河自新民市于家窝堡北边入我市,镇郊乡关家窝堡入辽河。流经我市的新民市5个乡镇。我市河段长47公里,主槽宽80150米,流域面积915.5平方公里。

二、柳河洪水

建国以来,我市境内柳河共发生较大洪水7次,新民站实测洪峰流量分别为2340立方米/秒、900立方米/秒、826立方米/秒、822立方米/秒、778立方米/秒、727立方米/秒、656立方米/秒、627立方米/秒,发生年份为1963年、1969年、1967年、1968年、1994年、1965年、1966年和1986年,其中以1969年为最大。

三、柳河堤防

沈阳市境内,柳河现有堤防96.2公里,其中左岸48.9公里,右岸47.3公里。两堤间距0.5~1公里,堤高2~4米,堤顶宽2~3米,现有防洪标准不足20年一遇,堤防允许泄量2400立方米/秒。堤防保护耕地45.9万亩,保护人口17.18万人。

四、柳河的险工及穿堤建筑物

柳河堤防年久失修,险工众多。据统计,我市段共有险工14处,其中以哈拉岗子、韩坨子、茨榆坨子三处险工险情较重,特别是哈拉岗子险情最为严重。哈拉岗子险工已投入资金110万元,完成了丁坝7座。为使3处险工脱险仍需继续投入工程建设资金260万元。柳河在我市范围内原有穿堤工程8处,基本已废弃不用。另外,柳河上还有跨河桥梁2座。柳河穿堤建筑物统计表和柳河险工统计表见表4-10和4-11。

表4-10 柳河穿堤建筑物统计表

表4-11 柳河险工统计表

一、绕阳河概况

绕阳河是辽河水系重要河流之一,流经省中部平原区的西侧,绕阳河干流原有防洪标准较低,尚不能抵御较大洪水,防洪标准有待提高。地处绕阳河中下游的中部平原区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下游的辽河油田是我国重要的原油产区,其原油产量居全国第三。沿河居民长期受洪水的影响,防洪问题突出,洪涝灾害严重阻碍两岸经济发展。

绕阳河发源于阜新查尔山。流经阜新、沈阳、盘锦三个市,在盘山汇入双台子河后入渤海。河长共290公里,河宽20~50米,流域面积10348平方公里。

绕阳河由新民姚堡进入我市,于辽中大黑马家岗子村出境。流经新民市和辽中县的6个乡镇。我市段绕阳河河长共57.1公里(新民县50公里,辽中县7.5公里),流域面积1484平方公里,均为平原。河道主槽宽30~120米,新民段平均宽50米,辽中段20~30米,河道比降l/1000~1/2000。河床质为细沙、粉沙。

绕阳河流域属季风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450~550毫米。年降水量区间分布不均,丰水年最大为928毫米,枯水年最小为269毫米。汛期降雨量占全年的70%,年平均蒸发量1790毫米。流域内春、夏季多西南风,冬季多西北风。主汛期最大风速20米/秒。

二、绕阳河洪水

根据水文资料统计,建国后绕阳河我市段共发生1000立方米/秒以上洪水年份6次,分别为1962年、1975年、1963年、1984年、1969年和1994年。东白城子站实测洪峰流量分别达到2110立方米/秒、1810立方米/秒、1600立方米/秒、1330立方米/秒、1300立方米/秒、1110立方米/秒。其中以1962年洪水为最大。

三、绕阳河市辖堤防状况

我市境内,绕阳河堤防总长77.35公里,其中左岸59.35公里,右岸1.8公里,两堤间距0.2~3公里。原有堤高2.5米,堤顶宽2.5~3.5米,现有防洪标准为10~30年一遇,堤防允许泄量1000~2900立方米/秒。堤防保护耕地24.28万亩,保护人口14.8万人。目前,绕阳河整治段堤防25.1公里的加固工程已基本完成,防洪标准达到了50年。

四、绕阳河整治

随着辽河干流、浑河、太子河、大辽河整治工程的基本完工,为完善我省中部平原区的防洪体系,2000年12月15日,杨新华副省长组织召开了第244次省长办公会议,审议绕阳河防洪整治问题。会议决定将绕阳河防洪工程列入省十五计划,期间重点工程项目,采用分段实施的方案,首先进行沈山铁路桥至河口段的整治工程建设,工程标准定为50年。工程建设任务涉及我市的新民、辽中两县(市)的4个乡镇。我市整治河段是沈山铁路桥—辽中大黑乡茨梅花村。整治主要任务是整修干流堤防25.1公里(左岸16.21公里,右岸8.89公里),需完成筑堤土方177万立方米;大堤砂石护堤顶25.1公里;改扩建穿堤建筑物11座;治理河道险工1.1公里;砂基防渗处理10.25公里;营造护堤护坡林2142亩;建河道堤防管理所及防汛器材库7处;清除阻水套堤7.3公里,土方12.95万立方米,阻水林地3700亩,动迁河滩地房屋530间;实现工程永久占地1406亩,临时占地2405亩。

辽宁省绕阳河整治工程“十五”期间计划完成资金7.58亿元(省以上投入3.79亿元)。沈阳市概算资金7154万元(其中:新民5879万元,辽中1275万元),我市配套资金3607万元,按市县投入比例,需市投2404.7万元,两县(市)自筹1202.3万元。工程资金主要来源为河道工程修建维护费。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筑堤土方103.65万立方米,清土方50.32万立方米,填坑土方34.79万立方米,植树林台土方25.98万立方米,清除阻水林木664.5亩,完成工程占地5797.6亩(其中永久占地2474.6亩,临时占地3323亩)。

五、绕阳河的险工及穿堤建筑物

绕阳河沈阳市段共有穿堤建筑物5座,因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其中沈山铁路桥下游有穿堤建筑物4处,已列入2002绕阳河整治工程改造范围之内。

绕阳河我市段有险工13处,位于新民市境内,险情主要表现为兑岸。此次已被列入整治范围之内的险工共2处。

绕阳河我市段滩地都位于新民市境内,滩地面积为平方公里。滩地内共有套堤7.3公里,堤内耕地7699亩。另外,滩地内有河滩林10146亩和居民88户,人口306人,房屋330间。

具体险工及穿堤建筑物见表4-12和表4-13。

表4-12 绕阳河险工统计表

表4-13 绕阳河穿堤建筑物统计表

沈阳市境内共有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至5000平方公里之间的中型河流4条,分别为蒲河、养息牧河、秀水河、北沙河,全部为市管。中型河流总长为38743公里,已修建堤防409.05公里,防洪标准10~20年一遇不等。各条河流的具体情况如下。

一、蒲河

河长205公里,我市河段长174.8公里,堤长225.25公里,允许泄量470立方米/秒,防洪标准10~20年一遇。

二、养息牧河

我市河段长35公里,堤长32.2公里,允许泄量800立方米/秒,防洪标准10年一遇。

三、北沙河

我市河段长47.4公里,堤长15.5公里,允许泄量800立方米/秒,防洪标准10年一遇。

四、秀水河

河长184公里,我市河段长130.23公里,堤长136.1公里,允许泄量160~420立方米/秒,防洪标准10年一遇。

随着我市蒲河整治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和北沙河综合治理工作的即将展开,沈阳市中部防洪体系建设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城市中部河流堤防的防洪标准也将得到充分提高。蒲河现有险工将得到全面治理。所以,影响我市安全的重点险工就将主要集中在北沙河上游和秀水河、养息牧河三条河流上。

据统计,我市中型河流上现有穿堤建筑物203座。北沙河上游、秀水河、养息牧河上还有险工32处,其中重点险工7处。为使重点险工脱险,预计仍需投入工程建设资金216.5万元。

一、蒲河概况

蒲河是浑河支流,也是我市境内市管中型河流中最大的一条,河流贯穿我市中部产粮区。在上游棋盘山水库建成后,蒲河洪水基本上得到控制,但易受浑河洪水顶托,发生超标准洪水。

蒲河发源于铁岭横道河子想儿山,于新城子区望滨乡石砬子村入境。经新城子区、东陵区、于洪区、新民县、辽中县,于辽中县老观坨乡墨鱼沟村入浑河。全长205公里。流域面积2610平方公里。境内河长178.75公里,流域面积2496.8平方公里。河道弯曲,主槽宽窄相差悬殊,最宽处(辽中县大桥)197米,最窄处(于洪区边台排水站)24米,平均宽度49.49米。河床地质为卵石、细砂、黏土构成。河于源头想儿山西而西南流,经武家沟、石碑山、百贯屯于新城子区望滨乡石砬子村入沈阳境。仍西南流,经四家子、石台子、莲花池。以上地区多低山,流域面积133平方公里,植被较好,陵高谷深,河床狭窄,比降为1/300,水流湍急,对下游威胁大。1975~1977年于棋盘山山谷建坝筑库蓄水调洪,水势始安。并依库水资源棋盘山灌区。河又南流,绕辉山西麓屈曲西北。经黄泥河至大蔡台子,右受马泉沟水。河又西北经望花再西流,过长大铁路至东岗子南转西北而西,至佟古家子转西南,于孝信屯北转西出道义屯街中偏北流,经黄土坎南转西南,经平罗堡南。堡南建有石桥1座,桥系由明朝所建永利闸石材改建。自水库以下至此流域面积303平方公里,属丘陵地带,沟壑遍布,岗峦起伏,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是蒲河泥沙主要来源。河床窄而深,为地下河,河道比降为1/2000。河再西南经刘家窝堡村南进入浑北灌区北干渠。转西北行,过小三家子、马三家子、东甸子南,于北甸子出总干折转西南,经大房身西,右受九龙河。又西南经静安堡西、后边台北折西北入新民境。于老什牛南转西南,经晏海营子东、王家河套东仍西南。经兴王庙西至五道沟北折西、西北,至后大河仍西南。自此,西界北起大古城子南至养士堡子,东界北起法哈牛南至潘家堡。1969年于蒲河村西建成团结大闸(可蓄1000万立方米)拦蓄调洪暨灌溉,下行河身渐形稳定。河沿集贤屯东、人和村东西南流,至滕家窝堡西折东南至马家窝堡西转西南。至辽中县城东河转南流,经化家村东转东南,经蒲河沿村东。1982年为发展浑蒲灌区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闸结合拦河闸于此。再南流于小西地东入浑河。平罗堡以下全属平原,流域面积2060.8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河道比降为1/4000,河床宽浅,河道摆幅较大。汛期常因上游及辽浑两河洪水影响漫溢成灾。

全河流域历年平均降水量660毫米,径流深120毫米,平均地表径流量3亿吨,平均年输沙37万吨。自郭大桥以下至河口两岸已建有大堤共228.5公里。由于堤距宽处1500米,窄处100米,相差悬殊,泄洪能力受到影响。

蒲河流域平均长120公里,平均宽22公里。山丘地区436平方公里,已有133平方公里为棋盘山水库所控制。水库以下至平罗间303平方公里为丘陵区,河道弯曲坡降陡。平更堡以下均为平原区。至新民境进入辽浑河“谷”,地势卑洼,河道摆幅大,水少时泡沼散布,水大时则散落失束漫逸汪洋,土地湿冷盐(碱)渍。耕地220万余亩,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1/3,产量占全市粮食总产的1/2。有人口56.07万人。本流域无大水大患,平均地表径流3亿吨。最大洪水流量904立方米/秒。但因堤距宽窄相差悬殊,行洪能力大为降低。蒲河之为害,主要受制于辽浑两河。两河洪水量小时,蒲河洪水流畅易消,沿岸相安,两河洪水量大或持续时间长,蒲河洪水则难泄难消,淹涝沿岸土地。

沈阳市境内河长共174.8公里,主槽宽10~80米,流域面积2496.8平方公里。

二、蒲河洪水

根据水文资料,蒲河建国后共发生流量300立方米/秒的洪水4次,分别在1975年、1995年、1985年和1994年,大河泡站实测相应流量为514立方米/秒、397立方米/秒、320立方米/秒、316立方米/秒。其中以1975年为最大,为514立方米/秒,造成于洪区、新民县、辽中县多个乡镇被淹。

三、蒲河堤防

沈阳市境内,蒲河现有堤防225.25公里,其中左岸111.43公里,右岸113.82公里。堤间距200~800米,堤高3~6米,堤顶宽3~5米,现有防洪标准为10~20年一遇,堤防允许泄量470立方米/秒,堤防保护耕地125.21万亩,保护人口58,44万人。

四、蒲河的整治

蒲河贯穿沈阳市中部,具有流经地经济最发达,流经地最多,防汛任务最重等特点。因原有防洪标准偏低,与我市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相适应。伴随着浑河整治工程的完成,蒲河整治工程由市人大以议案形式提出,由我市独立进行投资的第一项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建设项目。整治范围从棋盘山水库出口至辽中县入浑河口处。

根据蒲河整治规划的总体安排,整个整治工程共需投入资金1.619亿元(其中:市投1.389亿元,区县自筹0.23亿元)。计划完成的主要工程量为:堤防土方1349.3万立方米、穿堤建筑物122处、回水堤土方348万立方米、河道裁弯98万立方米、整治河道险工22处、护坡10000延长米、建堤防管理所16处、防汛器材仓库3处、堤防绿化228公里、植护林22350亩、砂石护顶1228公里、跨河桥改造10座、清障85.6万立方米。从而使蒲河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以上。

沿河各区县(市)相关段整治情况如下:

1.农业高新区;蒲河沈阳农业高新区段全长7公里,流域面积23平方公里。整治前,河床宽窄不均,河道弯曲迂回,兑岸、淤积现象十分严重,致使水流不畅,已无法满足行洪要求。沈阳农业高新区成立后,把蒲河整治列为开发区的头等大事,对蒲河整治请省市专家进行多次论证,按照建设绿色、环保、生态新城区的总体思路确立了开发区的治水方略,编制了蒲河治理规划。

蒲河整治过程中,农业高新区工程完成市级投资230万元,完成了河道的裁弯取直,上下游段护坡等3项工程。并将市投资金与世界银行贷款紧密结合起来,进行了高标准的河道整治工程建设,使蒲河的防洪标准从原来的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标准,从而保证了开发区14个村屯、5.25万亩耕地、1.21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新城子区;蒲河在新城子区段全长34.7公里,两岸无堤。河道弯曲较大,河道狭窄,离居民区较近,生活垃圾阻塞河道严重。汛期河水出槽,直接威胁沿河群众安全,淹地现象时有发生。加上沿河桥梁标准偏低,年久失修,汛期曾发生人员伤亡,给当地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所以,河道亟需治理,提高其防洪能力。

新城子区河道治理工程自2000年开工建设,当年完成木家护岸和道义护岸工程2项,解决了两处防洪安全问题。并在后续的时间里,陆续完成了河道裁弯、险工治理、桥梁改造等工程建设项目,彻底解决了新城子区段的防洪薄弱环节。5年来,共完成工程建设项目16项。其中,河道疏凌裁弯工程3项,桥梁工程4处,险工智力7处,支流回水堤穿堤涵工程1处,建堤防管理所1座。共完成资金874万元,全部为市投资。

整治工程指挥部是区级整治工程建设的管理机构,办公室设在新城子区水利局,负责日常的工程建设管理。新城子区工程指挥部作为项目法人单位在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施工管理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控制,保证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单位工程合格率达到了100%。而且,在进行工程建设的同时,新城子区还兼顾了特殊部位的环境要求,形成了吴三蓄水工程,道义桥景观护坡等精品工程2处,改善了当地的景观条件,为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于洪区:蒲河于洪区段全长30.8公里,堤防长度54.4公里,其中郭大桥以上3.5公里为无堤段,以下27.3公里,为有堤段。原来堤防堤身窄小,标准不足10年一遇。蒲河整治工程于洪取段于2000年开工,在工程建设工程中,区整治工程指挥部按照市工程指挥部的要求,严把质量关,至今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整治后的堤防达到了20年一遇的防洪设计标准。

几年来,于洪区蒲河整治工程共完成险工险段治理6处,完成石方5339立方米,混凝土浇筑465.2立方米;完成穿堤涵改扩建30座,土方57220立方米,混凝土浇筑2326.75立方米,完成桥维修、改建2座2处河道整治工程。混凝土浇筑751立方米,完成集体防洪墙1处,混凝土浇筑112.8立方米。完成蒲河于洪区段堤防全长49.313公里,堤防整治任务。其中右堤23.463公里,左堤25.85公里,堤防整修土方190万立方米。永久占地887.56亩,临时占地1266.50亩,综上所述,共完成投资2015.5万元,其中市投1557.4万元,区自筹458.1万元。

4.新民市:蒲河新民市段全长30公里,流域面积538.48平方公里,两岸堤防长65.02公里,原来防洪标准为5~10年一遇。

新民市蒲河整治工程从2000~2002年主要是以河道险工治理和穿堤建筑物改扩建工程为重点进行治理,2003~2004年主要对右岸29.59公里大堤和左岸29.72公里大堤加高培厚及蒲河51处穿堤建筑物改扩建工程。从2000~2004年,共完成投资4254万元。其中市投3594.3万元,新民市配套659.7万元。共治理河道险工7处,完成护岸长度5080米,46处穿堤建筑物改扩建。对蒲河59.31公里大堤进行加高培厚。险工治理累计完成土方85087立方米,石方40424立方米,穿堤建筑物改扩建工程累计完成土方开挖34455立方米,土方回填73831立方米,混凝土6417.5立方米,浆砌石4 118.09立方米,干砌石207立方米,钢筋742吨,更换铸铁闸门54套,木闸门2套。启闭机56台。堤防加厚累计完成土方276.05万立方米。其中筑堤土方176.82万立方米,清基土方447.665万立方米,堤炕土方39.26万立方米,整形土方7.11万立方米,道口土方4.92万立方米,覆土土方1.27万立方米。

蒲河经过5年整治,两岸堤防从原来防洪标准5~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大大提高了蒲河两岸堤防的防洪标准,同时41处提水站和排水站的改建工程有效解决了所在地区灌溉和排涝问题。是沿岸五个乡镇6.9万人口,17.34万亩耕地及102国道,辽河油田沈阳采油厂和辽河油田众多油井得到有效保护。

5.辽中:蒲河辽中段全长53.5公里,两岸堤防长106.7公里。除公路桥以下段在浑河整治过程中达到了设计标准外,其余部分堤防未达到20年一遇设计标准,加上河道险工众多,穿堤涵年久失修,急需全面整治。2000年市人大第十二届三次会议通过辽中县代表团提出《关于对蒲河整治的议案》后,蒲河整治工程正式开始。

至2004年末共完成计划建筑物改建工程21座,护堤、护岸工程共10处,堤防险段加固1处4200米,左岸堤防整修工程52.74公里,右岸堤防整修工程19.6公里,涉及临时占地728.1亩,永久占地185.7亩。完成总投资2193.2万元,其中市投1853.8万元,县自筹305.9万元。共完成土方231.3万立方米,石方2.07万立方米,混凝土2305立方米。

在工程建设中,辽中县严格履行工程建设程序,于2000年8 月25日成立县蒲河整治指挥部,作为工程项目法人,负责工程建设,办理工程招投标、工程协调、组织施工、签订各项合同等一系列工作。2000年马家窝堡站、北长站和刘南站穿堤涵;2002年马家窝堡引水涵、金山二站穿堤涵、贺家窝堡和北岗站引水涵、贺家窝堡护岸、西荒地护岸、蒲河沿大堤护坡;2003年蒲河右岸堤防整修工程,2004年的蒲河左岸堤防整修工程和集贤、郭家窝堡、邵家村、藤家窝堡、阎家窝堡、黄旗堡、细河沿、大闸东涵洞、德兴南站、黑鱼泡等10处穿堤工程,均实行了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和监理制。其余建筑物改建工程8处,护堤、护岸公称处及1处堤防险段加固工程实行项目法人制,监理制和合同制管理。

五、蒲河的险工及穿堤建筑物

蒲河上共有穿堤建筑物187处,河道险工28处,跨河桥10座。由于年久失修,原有穿堤建筑物破损严重。在2000年开始的蒲河整治工程建设过程中,计划对原20座穿堤建筑物进行拆除并对112座穿堤建筑物进行接长加固。对全部险工进行治理,使蒲河整体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以上(见表4-14和表4-15)。

表4-14 蒲河险工治理表

续表

表4-15 蒲河穿堤建筑物改扩建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一、秀水河概况

秀水河是我市境内的辽河主要支流之一,河长共184公里,流域面积1994平方公里,河床比降较陡,为1/1000~1/1500。河流的特点是枯水期流量小,汛期洪水下泄较快,但易受辽河洪水顶脱,使该河段发生大洪水。

秀水河位于法库县西部,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科左后旗,流经康平南部,在法库县西部卧牛石乡哈户硕村入境,从登仕堡镇张家堡村进入新民市界,由辽滨塔入辽河。共流经我市的康平、法库、新民三个县(市)的13个乡镇。流域面积1591.5平方公里,河长130.23公里。法库县境内流域面积833.15平方公里。境内河道长43.8公里,堤防长度62.2公里(左堤20.6公里、右堤41.6公里),且河床多为沙壤土,抗冲刷能力较弱。秀水河流域地形是东、西两侧为山丘、中间为河谷平原区。该河主要由上游大广宁排干、南小凌河、西马莲河和中下游的四家子河、新开河等15条支流汇合而成。1958年以来的近30年间,秀水河多次发生洪水溃堤泛滥成灾。经过10多年的整治,先后修建了三合成、尖山子、拉马章、獾子洞4座中型水库,七家子小(一)型水库,双台子小(二)型水库,使秀水河干流,受到了控制,发展了农业生产,确保了安全渡汛。

二、秀水河洪水灾害

据水文资料统计,秀水河发生洪量300立方米/秒的较大洪水5次,其中以1951年和1954年流量最大,彭家堡站实测洪峰流量分别达924立方米/秒和731立方米/秒。

三、秀水河堤防

沈阳市境内,秀水河现有堤防136.056公里,其中左岸75.386公里,右岸60.67公里。堤间距35~1000米,堤高1.5~5米,堤顶宽3~4.5米,防洪标准为5~20年一遇,允许泄量160~420立方米/秒,保护耕地30.59万亩,保护人口9.12万人。

四、秀水河的险工及穿堤建筑物

秀水河上共有险工8处,其中法库县5处,分别为李家卜、哈户硕、转山子、侯家堡和金家窝堡;新民市3处,分别为柳叶山、河东和关家窝堡险工、险情以法库县侯家堡、金家窝堡两处险工较重,为使该两处险工脱险,预计需投入工程建设资金40万元。秀水河上现有穿堤工程9处,跨河桥3座。另外,在秀水河支流上已建有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3座(具体见表4-16和表4-17)。

表4-16 秀水河险工统计表

表4-17 秀水河穿堤建筑物统计表

一、养息牧河概况

养息牧河是辽河我市段主要支流之一。河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河流特点,枯水期河道基本断流,河床比降较大,主汛期流量较大,水量下泄快。养息牧河发源于我省阜新市彰武县,流经彰武和我市的新民两地,在新民市镇郊乡程屯村入辽河。养息牧河自新民市于家窝堡进入我市,于新民市镇郊乡程屯村入辽河,共流经新民的3个乡镇。河长35公里,河宽50~100米,流域面积375.61平方公里。

二、养息牧河洪水

建国后,养息牧河共发生流量在600立方米/秒以上的洪水4次,分别在1969年、1991年、1964年和1977年。小荒地站实测洪峰流量相应为1991年720立方米/秒、1964年658立方米/秒和1977年653立方米/秒,其中以1991年洪水为最大。1969年为调查的洪峰流量,洪峰为1290立方米/秒。

三、养息牧河堤防

沈阳市境内,养息牧河现有堤防32.2公里,其中左岸6.3公里,右岸25.9公里。两堤间距200~400米,堤高4~5米,堤顶宽4米,现有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允许泄量800立方米/秒,保护耕地14万亩,保护人口6.3万人。

四、养息牧河险工及穿堤建筑物

由于市、县两级基本没有投入,原有工程年久失修。目前,共有河道险工11处,但因近几年来水量不大,险工没有出现大的险情。另外,在新民市境内,养息牧河上还有穿堤工程一处,为孤树子排水站,位于新民市大柳乡,设计流量3.6立方米/秒。见表4-18。

表4-18 养息牧河险工统计表

一、北沙河概况

北沙河,古称沙河。源有二,南支由本溪县西境石桥子于边牛堡后西北流至达子堡于苏家屯唐家台入境。仍西北流,经姚千户屯至中小堡屯汇北支。北支由本溪斑猫岭西南历海浪南、杨木林子南入境,西南流与南支汇,汇后西行至奉集堡东折行西南,于堡南再曲屈西北,至孤家子左纳田水。又西北经陈相屯北过沈丹铁路。仍西北,历沙河屯南、新立村南至后桑兰子转西南,至小孤家子转西北,穿南北乱木屯,过长大铁路至林盛堡东南转而西南,绕南树林子,出南北红菱堡间,至烟台村东转南,村南4里出境入辽阳界。

北沙河流经境内苏家屯区姚千、陈相、沙河、林盛、红菱等乡。河全长117公里,流域面积1534平方公里。境内河长47.4公里,流域面积42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35亿立方米。河床上游主槽宽200米,下游60米,河道比降平均为1/483。上游为山丘地区,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暴雨时径流汇集快、流量大、流速急;下游河道弯曲,河槽狭窄,易发生洪水灾害;泥沙沉积严重,河床抬高,1980年姚千境内8.1公里长河道平均淤高0.75米。北沙河从入境至红菱乡秀匠屯之间均无河堤,耕地与河底高差小,常受河水淹没。秀匠屯以下筑有堤防,防洪能力为800立方米/秒,不足10年一遇(1100立方米/秒)。属季节性河流,汛期洪水流急,易成灾害,枯水季节断流。

由于北沙河河道比降大,暴雨时径流汇流快,且河道曲折,河床为砂质,极不稳定,易造成冲刷改道。

二、北沙河洪水

根据水文资料,北沙河共发生流量在800立方米/秒以上的洪水7次。分别发生在1995年、1960年、1975年、1971年、1985年、1994年和1959年,大东山堡站实测洪峰流量相应为1540立方米/秒、990立方米/秒、872立方米/秒、857立方米/秒、837立方米/秒、825立方米/秒和808立方米/秒。其中尤以1995年为历史最大,洪峰流量达1540立方米/秒,造成红菱镇决口三处,苏家屯区14个乡镇和部分城区被水一靠,直接经济损失24亿元。

三、北沙河堤防

沈阳市境内,北沙河上游41公里为无堤河段。至姚千镇沈大高速公路秀匠桥以下为有堤河段。两侧现有堤防15.5公里,其中左岸9.5公里,右岸6公里。堤间距100~300米,堤高3.5~8米,堤顶宽2.5米,现有防洪标准10年一遇,堤防允许泄量800立方米/秒。堤防保护耕地3.51万亩,保护人口4.52万人。

四、北沙河整治

1995年洪水过后,北沙河的综合治理工作正式提上日程。但由于北沙河属跨市河流,考虑上下游的衔接,整治工作需在省领导下统一进行,我市一直在进行与省有关部门的沟通工作。2001年末,省水利厅组织召开了全省14个市参加的跨市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库建设工作会议。会上明确提出,北沙河将作为省跨市中型河流治理的重点项目之一,计划将其在工程建设项目中首先进行安排。目前,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已完成了北沙河整治规划的编制,已列入省项目库范围内,省批准后,即可开工建设,我市段的整治范围从沈大高速公路至出境止,河长6.4公里。整治后的堤防标准将达到20年一遇(1600立方米/秒)。

五、北沙河险工及穿堤建筑物

北沙河历年来未经大规模整治,只是由市、区投入部分资金对重点险工进行了除险加固,已对杨后房、姚千、小堡屯等9处险工采取了工程措施,总计完成护岸5600延长米。但由于资金一次性投入不足,导致原有部分险工还未完全脱险。目前,应对北沙河上游段施以工程措施的河道险工共13处,其中尤以杨后房、小陈相、沙河屯、奉集堡4处险工险情严重。这些险工的特点是离村庄距离近,兑岸严重,洪水直接威胁沿河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需修建护岸1600米,预计还需投入工程建设资金200万元(见表4-19)。

表4-19 北沙河险工统计表

北沙河上还有穿堤建筑物6处(详见表4-20)及跨河桥梁12座,跨河桥基本达到行洪要求,穿堤建筑物都在此次整治范围之内。

表4-20 北沙河穿堤涵统计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