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发展简要历程

城市发展简要历程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据《中国城市手册》载,合肥在汉代即为“全国18个较大城市之一”。至明弘治十年重筑为“陆门七、水关二”,此时合肥城已具有今天合肥城环城马路之规模。人民政府组织市民整修街道,加固桥梁,拆除旧城墙,并在旧城墙的基址上修筑环城马路,营造环城林带。选择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和中心城市,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尊重历史和地理位置则是两个最基本的因素。

1.4.3 城市发展简要历程

合肥有2 000多年的建城史。据《中国城市手册》载,合肥在汉代即为“全国18个较大城市之一”(程东亮,1995)。合肥城池多次变迁,东汉建安年间刘馥筑土城(水西门外约1km处)(图1-4),南滨施水(今南淝河),西临四里河。三国时期(220-265),魏吴两国在合肥交战长达32年之久,使合肥城毁;后依鸡鸣山筑合肥“新城”(今老城西北15km古城村一带)。东晋时期(317-420),“新城”毁废。隋开皇五年(585)筑土城(今老城区南半部,跨南城墙)。唐贞观年间(627-649),在南淝河南岸岗阜高地扩城,名“金斗城”;南宋(1127-1279)时淮西帅郭振又拓其北,建“斗梁城”,“筑斗梁城横切旧城之半,跨金斗河北而阻绝旧城于斗梁之外”,此为后来合肥城的基础。当时的庐州,城高池坚,“周围二十六里,城墙高两丈八尺有余,城基宽百尺以上”,该城于元初被毁。明初曾筑城垣,后又毁。至明弘治十年重筑为“陆门七、水关二”,此时合肥城已具有今天合肥城环城马路之规模。明正德七年,刘七起义进入江淮之间,“议者以金斗河东西贯城,虑水关难守,乃闭水关筑埭以障之”。从此以后,原流经城区的金斗河(由今杏花村至淮河路西段、鼓楼桥下、中菜市、九狮桥等),改道绕由城北经过(笪厥来,1980)。乾隆二十八年(1763),清政府为防御农民起义,重修庐州府城,将城墙全部用大块青砖砌成。解放前夕,城墙内的老城区面积为5.3km2,实际建成区面积不足2km2,除少数2~3层砖木结构楼房外,大部分是土墙草顶或砖墙小瓦的平房。

img4

图1-3 研究区域位置图

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人民政府组织市民整修街道,加固桥梁,拆除旧城墙,并在旧城墙的基址上修筑环城马路,营造环城林带。1951年兴建了第一座人民公园——逍遥津公园。1952年,又按省会城市要求绘制了《街道计划图》,确立了“重点改造老区,逐年向外发展”的方针,翻修了淮河路东段和安庆路东段,维修、拓宽了宿州路中段,将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9.8km2,道路总长度增加到27.2km。

img5

图1-4 合肥古城址变迁示意图

从有文字可查的资料来看,自汉初在水西门外建合肥故城,到三国时期刘馥造合肥“新城”,再到唐筑金斗城、南宋建斗梁城以及明清在斗梁城基础上加修砖城,这2 000多年间,合肥古城变迁及较大的修建工程大体上有五六次之多,但由于屡遭兵燹,硝烟过后,往往庐舍成墟,发展十分缓慢。

选择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和中心城市,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尊重历史和地理位置则是两个最基本的因素。秦汉之际(公元前206年前后),正式建立了合肥县,属九江郡;三国时期(220-280),受曹操青睐,成为大行政区扬州(州治寿春)和二级行政区淮南郡的政治中心。隋代(581-618)开始,改合州为庐州,州府设于肥。历经唐、宋、元、明、清,直至民国12年,持续了1300余年,合肥一直是州一级府治所在地。

合肥作为省一级行政区划的首府,除三国时期外,解放前还有三次:一次是南宋初年将淮西路领导机构由寿州(今寿县)迁往庐州(今合肥);一次是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安徽巡府一度驻在庐州;最后一次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安徽省政府由金寨县迁往合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