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在『文化建园』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

在『文化建园』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请允许我对北京市园林局主持召开的“文化建园研讨会”表示诚挚的和热烈的祝贺。今天文化建园研讨会开幕了,我衷心地祝愿大会成功。文化需要园林,园林需要文化。(此文写于2001年,原载五洲文化传播出版社出版、北京园林局编著的《文化建园》一书,是在“文化建园”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此书编选时略有删改。

在『文化建园』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

首先,请允许我对北京市园林局主持召开的“文化建园研讨会”表示诚挚的和热烈的祝贺。由北京市园林局拟定,以文化建园为主题举行研讨会,是贯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是体现“三个代表”的活动内容之一,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正本清源,从物质生活和文化熏陶两方面去满足人民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对自然环境的需求,符合现代城市园林发展的客观需要。把园林在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的、良性循环的和基本平衡的生态环境、优美的园林艺术环境和提供人民借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游览活动的休息环境融为一体。以一种特殊的社会福利的名义为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和提高平均寿命,从而通过游览活动调剂紧张工作后的疲劳,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新的工作中。这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不仅生产力不断增涨,而且与之协调发展的人居自然环境也同步改善,综合形成先进的思想和文化艺术,使我们的国家通过物质和文化积累走向富强。主办单位策划良久,邀请北京的园林专家撰写论文并付梓成册,共出版了37篇论文,其中很多作者是我国著名的专家。罗哲文先生挥毫题字和作序,全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翔实的。今天文化建园研讨会开幕了,我衷心地祝愿大会成功。

大千世界包罗万象,唯有人类创造了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财富。精神财富也专指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文化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无到有,从少积多,由浅至深。文化是人与自然环境结合的产物,中国的文化总纲是“天人合一”。我国很早就提出人要与自然协调的理论,春秋初的哲学家管子就说:“人与天调,而后天下之美生。”由于与自然相关,因此文化也具有地方性和民族性。民族文化相传成统,形成文化传统以后又不断创新和发展。文化是人类文治和教化的成果,也是知识积累,特别是文学艺术的成果。而中国园林是文学艺术和绘画艺术的载体

先有文化而后有园林,但园林正是作为人类社会生活文化内容应运而生的。园林的产生和发展更加充实了文化。古写的“艺”字象形人跪在地上种树苗。人不能脱离自然生态环境,人又不满足于自然的恩赐,要人造自然,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第二自然。园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生态环境的三个基本因子是水、土壤与空气,而园林中的主要因素植物是与三个主要因子有密切关系的。植物有助于水的自然循环,植物可以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结构,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从而更换了新鲜空气。大树底下岂止好乘凉,其改善城市小气候条件和减少各种污染的功能均被无数实践所证明。植物也是观赏的对象,千变万化的植物色彩都统一在绿色的基调上,加以四时季相的变化与自然人化的文学艺术描写,那是够我们尽情享受的。何况还包含山水文化、建筑文化、工程技术和小品艺术等。但园林的文化层次并不限于园林和园景本身,园林中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都可以引发各种文化序列。饮茶有茶文化,包括茶室与环境的统一、室内陈设、茶具、茶诗、茶画等艺术。茶具中的茶壶又可引发一专门系列。我们始终要把握住园林文化的根本,满足人对自然环境日益提高的要求和改善人居环境是最根本的文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着眼于创新。没有园林文化的创新就没有园林文化的持续发展。我们要创造符合中国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北京地方风格的园林。北京要创造新北京的园林。新世纪要从城市园林发展到园林城市。文化需要园林,园林需要文化。我们要致力于把北京建成生态健全、环境优美的园林城市,一座历史文化与现代化交映生辉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谢谢大家,也特别感谢北京市园林局对我的邀请。

2001年6月7日

(此文写于2001年,原载五洲文化传播出版社出版、北京园林局编著的《文化建园》一书,是在“文化建园”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此书编选时略有删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