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众传播的效应

大众传播的效应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大众传播”是以受众为核心的传播学术语。关于建筑的大众传播特性,一些学者们已有相应论述。[15]虽然拉普卜特并没有明确提出大众传播的概念,但他的阐述却特别关注了建筑传播的中后环节,即大众传播环节,并指出了建筑的大众媒体与小众媒体的现实矛盾。然而目前我国建筑界在建筑的大众传播问题上的特点是:不研究,不参与。由于大众媒介的介入,建筑师与大众讨论的对象常常不是同一个事物。

2.3 大众传播的效应

努维尔曾经设计了一个著名的摩天楼,即“无止境塔”(Tours Sans Fins)。关于这一建筑有一张著名的效果图,将建筑的数字模型镶嵌在真实环境中(这是西方建筑师常用的呈现方式)。效果图在一些媒体上刊登,由于它被制作得过于逼真,以至于人们看到后都以为德方斯大拱门旁边真的已经有了新地标,积极地(不无激动地)做出反应。努维尔的朋友,著名导演文德斯又“火上加油”,把“无限塔”用于他的一部电影。这样,该虚拟建筑彻底落脚巴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这个未建成的“无限塔”存在于人们(甚至巴黎本地人)的城市意象中,被欣赏、评价和再传播。这种传播效应当然很容易被理解,但它究竟是在怎样的规律下产生的呢?这就需要把它放在“大众传播”的语境下进行分析。

当我们以建筑元传者建筑继传者建筑受传者的结构,传播经过演绎性复制的建筑信息时,整个过程就具有大众传播的属性,其结果也自然具有大众传播的效应。

“大众传播”是以受众为核心的传播学术语。关于建筑的大众传播特性,一些学者们已有相应论述。意大利符号学教授艾柯(Eco,Umberto)在他的《功能与符号——建筑的符号学》一文中,明确提出建筑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方式,直接面向广大群众,满足他们的需求,并固定了某种广泛赞同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但是,艾柯把研究对象锁定在建筑设计者将建筑符号信息传播给分散的受众这一初始环节,因此这里的受众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大众,而只是为数不定的群众。

然而大众不是群众。

在传播学中,“大众传播”一词的英文原文是mass communication。这里的mass包含了三层意思:

(1)规模庞大的传播机构;

(2)以某种技术批量复制信息;

(3)数量众多且性质不确定的受传者。[14]

可见,所谓大众传播是指媒介组织通过批量复制,迅速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庞杂受众的过程。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批量复制”。“受传者的数量众多”是一种模糊的表达。如何使受传者从量变到质变?关键之处在于,有某个专门的组织对信息进行批量复制,以保证受众人数的激增。艾柯所谓的建筑“大众传播”,却把继传者通过批量复制进行的传播排除在外了。

其实,从建筑传播的艺术传播属性可以看到,它不仅仅包含“建筑师—使用者”的单环节短链传播,更包含了“建筑元传者(建筑师)—继传者—赏用者”的多环节长链传播,在这个更为完整的传播链中会介入各类具有复制功能的媒体,比如杂志、照片、影视等。当建筑艺术经过演绎性传播,进入可复制的媒体时,受众人数激增,建筑传播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环节。

美国建筑理论家拉普卜特(Rapoport,Amos)是较早将传播学思想注入建筑学研究的学者。他曾经发现,非专业媒体所强调的使用者对某建筑的不满,恰恰是专业媒体对之特加赞扬的部分。[15]虽然拉普卜特并没有明确提出大众传播的概念,但他的阐述却特别关注了建筑传播的中后环节,即大众传播环节,并指出了建筑的大众媒体与小众媒体的现实矛盾。

如果我们认可建筑的意义存在于受众的赏用中,就没有理由漠视大众传播环节。因为它决定了大众最终以何种方式接收何种信息。然而目前我国建筑界在建筑的大众传播问题上的特点是:不研究,不参与。不研究,使得建筑师很难真切了解到从他们的作品中发出的信息,究竟是怎样演绎、复制,怎样广泛传播到受众以及受众的反应如何;不参与,使得建筑师放弃了将自己的观念认识传达给广大受众,以寻求理解和沟通的机会。

据统计,单在美国,近30年的建筑纪录片有600多部,其中建筑师和学者参与拍摄的建筑纪录片就有400多部,大都用于建筑文化的大众普及[16]。而中国的为数不多的建筑专业纪录片却绝大部分由非专业人士制作。建筑师与大众对话的渠道被阻隔,建筑传播,传而不通。

由于大众媒介的介入,建筑师与大众讨论的对象常常不是同一个事物。相同的命名与概念下隐藏着巨大的认知差异。在各大艺术门类中,建筑领域的创作者与接受者之间最为隔阂。有学者认为,建筑专业人士与受众的不共识是由于他们缺乏共同的符号储备系统。然而,更深入的问题在于,建筑师们是否愿意像勒·柯布西耶、矶崎新和库哈斯那样研究并参与作品的大众化传播?是否愿意努力将自己储备的符号传达到受众,并悉心了解受众的符号储备以促进共识平台的建立?

在了解建筑传播的三个特征,即演绎性的复制、艺术传播的结构、大众传播的效应之后,我们可以将建筑传播界定为“艺术传播与大众传播复合的,具有很强演绎性的传播”。正是这三种特征的共同作用,催生了建筑传播的独特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建筑的“像”逐渐取代“物”,成为受众感知的对象,并进一步成为我们思考和判断的参照。那么建筑作为感知对象,在怎样一种传播模式(抑或是作用机制)下完成了从“物”到“像”的转移?怎样的“像”被优先选择?在这种选择中建筑与人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这将是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

【注释】

[1]该片被提名2003奥斯卡纪录片候选影片,并在建筑界引起极大反响。

[2]在纪录片术语中专指通过人工设计的情节、场景和人物活动,来呈现貌似随意捕捉到的场所与人物的自然状态,在纪录片的真实性和纪录片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方面,“摆拍”的制作方式常常引起业界的争议和讨论。

[3]曼·雷是法国当时杰出的先锋派艺术家,长期从事抽象摄影创作,善于捕捉光与影的运动变化,他的许多实验电影也体现了这种的创作思路。

[4]陈鸣.艺术传播——心灵之谜.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26

[5]Ma,即“间”,是日本传统文化中有关时空传达的观念:环境体验的要素——空间与时间不是割裂的、固定的,而是互动相连的,同步发生并相互依存。最初Ma一词被用于定义两个点或两个音之间的间隔。因而,相比较点和音本身,日本人更重视两点之间的空白或两音之间的沉默。由此演化出的“时间等于空间”的概念则成为日本艺术的基本观念。在矶崎新看来,空间元素通过时间进行编辑,不同的编辑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空间效果。

[6]祖姆托尔访谈:我按照我对世界的体验来建筑…….建筑细部,2003(01):1

[7]“舆论领袖”(opinion leader)是传播学先驱、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Lazarsfeld)在两级传播论中提出的概念,是指积极主动地将某方面专门信息扩散到广大受众那里,并加以主观评断的人。

[8]“把关”(gatekeeping)一词是传播学先驱、心理学家卢因首创的传播概念,意指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

[9][德]本雅明著;王才勇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10

[10]周诗岩.居住变革:西方现代派住宅发展回顾.时代建筑,2002(06):20

[11]建筑继传者正好处于大规模复制品传播的起点,也就是由具有唯一性的建筑原作变为增量复制品的激变点。

[12][美]哈维著;阎嘉译.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62

[13]转引自:[美]哈维著;阎嘉译.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63

[14][美]赛弗林,坦卡德著;陈韵昭译.传播学的起源、研究和应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15][美]拉普卜特著;黄兰谷译.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9

[16]The Program for Art on Film.Architecture on Screen:a Directory of Films and Videos.New York:G K Hall &Co,199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