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地坑式窑居村落

地坑式窑居村落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以上地坑窑村落建设发展现实状况来看,除整体迁移的村落外,其余多在原地坑窑住区形态基础上,处于多元演进的过渡状态,空废、分散、混乱成为主要特征。新的村落建设形态图及其对应的原地坑窑居村落建设形态图对比。原有窑居村落空间形态呈线形加散落型(地坑窑),转型后的房居村落形态呈现以3~8户不等的局部分散式。

3.1.3 地坑式窑居村落

地坑窑村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向房居住区转型,经济发达村落已经基本全部变成了房居住区,而转变后的新住区形态出现两种模式:其一,逐步废弃原有窑居老住区,邻近或迁移式异地建设新的房居住区(与关中地区房居住区形态基本类似),原地坑窑住区,除个别村落复垦外,大部分至今荒废;其二,在原有地坑窑老住区的形态格局基础上,各户在各自地坑窑边较开阔处建设永久性新房居宅院,然后填埋地坑窑院,致使现状住区建设形态呈现出独户院落随机散落的形态结构。

经济相对落后村落当前处于窑居房居兼有的状态,从相对比例来看,房居一般已超过半数,其住区宅院建设形式分杂,总体来讲,这些宅院建设转型方式可概括成以下几种:其一,一部分家庭在原地坑窑边开阔处建设临时性房屋,窑院与临建房同时使用;其二,一部分家庭仍单纯居住在地坑窑中;其三,一部分家庭在原地坑窑边开阔处建设永久性房屋,窑院兼储藏用或废弃;其四,一部分家庭在新村成组团建设新房居宅院,废弃原地坑窑院;其五,一部分家庭在苹果园建设临时性房屋,兼生产生活之用,住区窑院处于空闲状态;其六,一部分家庭在苹果园建设永久性宅院,废弃住区窑院。

从以上地坑窑村落建设发展现实状况来看,除整体迁移的村落外,其余多在原地坑窑住区形态基础上,处于多元演进的过渡状态,空废、分散、混乱成为主要特征。

img61

图3.5 乾县韩家堡村由地坑窑居住区向房居住区转变的前后形态对比分析图

img62

图3.6 传统地坑窑住区——淳化县梁家庄村1984年建设形态图

以淳化县十里原乡梁家庄村为例(见图3.6),该村西临宽阔的冲沟(小花沟),沿沟有部分废弃的靠山式窑;北部有一小冲沟(深约9米),沟中原有窑院整体废弃;村中其余窑居均为地坑窑,废弃也近半。新建宅院,除村中部仅有的一排外,其余多在原地坑窑一边散落建设,布局形态随地坑窑形态布局,另有9户在村落外围苹果园中新建宅院(超出下图范围)。该村经济单纯依靠农业,80年代以前村民全部居住地坑窑院及部分靠山窑院,83年集体开始限制建窑,到2001年1月统计,全村人口1 730人,365户,其中住窑90户(占总户数24.7%),住房户275户(占总户数75.3%)。

再以乾县乾陵乡韩家堡村为例,该村窑居向房居的转型采取了分块集中和散落式相结合的方式,村中东部冲沟中靠山式窑废弃(用地已经复耕),其余部分家庭在原地坑窑一边各自建设房居宅院,另一部分则分块异地统建房居。新的村落建设形态图(黑色为建筑)及其对应的原地坑窑居村落建设形态(虚线为原窑居建筑)图对比(见图3.5)。1981年全村34户,其中有32户住窑洞,占总户数的94.1%,只有2户住房;据我们2001年1月调查,全村现有人口175人,52户,耕地402亩,所有家庭全部住房,且除一地坑窑(废弃)未填埋外,其余均已填埋。

原有窑居村落空间形态呈线形(靠山式窑)加散落型(地坑窑),转型后的房居村落形态呈现以3~8户不等的局部分散式。尽管韩家堡村规模很小(实际是一个独立邻里),远不如大型村落分散化明显,但其基本形态态势接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