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独立式窑居村落

独立式窑居村落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总体来讲,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宅院的发展,独立式窑居住区空间形态呈现以“摊大饼”的方式向外围扩张,与此同时,新的邻里却表现出散离的趋势。老村空废及其引发的“向外扩张、向内分散”是独立式窑居住区建设形态结构的主要特征。

3.1.2 独立式窑居村落

独立式窑居村落以过境交通道路或对外交通主干道路为空间骨架,以行政、学校、商业、服务业等公共建筑与交通骨架的结点为中心,以相对成团的新老两层“基层居住邻里单元”(村民小组)四周围绕(老邻里单元在内层、新邻里单元在外层),并通过各个邻里单元与各自农业用地相连(农业用地与邻里单元之间分布农业附属用地),建立住区建筑生活系统与农业生产系统的结构关系,住区内部绿色空间形态主要呈现以宅院内树木绿化和巷道宅前树木绿化所形成的带状形态结构(受独立式窑居成排列式建设的形态特征影响),这是独立式窑居聚落形态结构现实的基本模式(见图3.2)。

img58

图3.2 独立式窑居村落现状形态结构基本模式图

img59

图3.3 雷家洼村落形态现状图

首先以典型研究对象雷家洼村为例(见图3.3),村落老公共中心区退化,新的公共中心区以东西过境道路及南北主干道十字路口为中心已经形成,其住区居住生活基层邻里单元现已形成明显的五个片区:南片(老村,其中可以分为三小片,)、东南片(第一村民小组和第五村民小组,可以分为南北两条)、北片(第二、六村民小组,可以在分为东西两小片)、东片(第三村民小组)和西片(第四村民小组)。其中,南片现已几乎全部空废(见图中黑色空间),而从东南片到西片或北片约有1.5公里路程(这是一个仅有987口人的村落)。雷家洼村与理论模式有所差别,主要由两条外在特殊因素造成:其一是住区西南方向紧邻沟壑自然屏障,导致第二和第六村民小组(原居住地在老村西南处)只能向最北部发展;其二是1978年过境公路的建设引发住区公共中心向北搬迁。从发展的角度来讲,雷家洼村现状形态结构正在趋向基本模式调整。

再以澄城县柏门村独立式窑居村落形态现状为例,柏门村东临沟壑,共8个村民小组,442户,1 776口人,村落老公共中心及周边绝大部分宅院处于空废状态,新的基层邻里单元呈分散状态分布于北、西和南三个方位,共约大小9片。

乡村如此,建制镇也表现出同样的规律,以澄城县冯源镇为例,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对其村落公共中心、老邻里(已退化空废)、新邻里(采用独立式窑居及房居形式)空间现状分布形态进行结构性分析,在此不多具体描述(见图3.4)。

img60

图3.4 冯源镇现状建设形态结构图

总体来讲,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宅院的发展,独立式窑居住区空间形态呈现以“摊大饼”的方式向外围扩张,与此同时,新的邻里却表现出散离的趋势。老村空废及其引发的“向外扩张、向内分散”是独立式窑居住区建设形态结构的主要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