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的分级以及城镇发展的展望

城市的分级以及城镇发展的展望

时间:2022-10-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北京、上海等直辖市则分为市区、卫星城或新城(含县城)、建制镇。根据北京的规划,区位适中规模较大的建制镇称为中心镇。这种城镇体系的分级,反映了目前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在今后20年内,设市城市的数量将比现在增加1倍,特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规模远未达到极限,均将不同程度有所扩大。

5.1 城市的分级以及城镇发展的展望

各省市尽管提法各有不同,但城市的分级大体上有两种划分方法。

一是按行政等级分,对于一个省来说,有副省级城市(省政府所在地,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含县城)、建制镇四级。

北京、上海等直辖市则分为市区(中心城市)、卫星城或新城(含县城)、建制镇。根据北京的规划,区位适中规模较大的建制镇称为中心镇。

二是按城镇人口的规模划分,可分为特大城市(100万人以上)、大城市(50万至100万人以下)、中等城市(20万至50万人以下)及小城市、镇等四级。

这种城镇体系的分级,反映了目前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在工业化与现代化结合的过程中,实际上是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不断地实施产业与人口的调整与重组,不断地实施城市的增加与升级。

沿海的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五省,1985—1999年15年的城镇体系变化分析,在实施工业化的过程中城镇有很大的发展,城市人口分别增长了1.2~2倍,五省的设市城市从70个增至204个,城市数量平均增加近2倍,各省市分别增加了1.3~2.4倍。尤其是中小城市,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占各省城市人口的比重(除福建省外)普遍下降了5%~10%,中小城市的人口比重均超过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这些都说明经过工业化的初期发展,产业集中在大城市的状况有所改变,中小城市的就业岗位普遍增加,相当多的农村人口就近向中小城市转移(表5.1、表5.2)。

表5.1 五省城市规模结构(人口)比较表

img96

表5.2 五省城镇规模等级结构(个数)比较表

img97

从1999年的统计看,城镇非农业人口约有70%~80%集中在大、中、小各设市城市,约20%~30%的人口分布在县辖建制镇(表5.3)。

表5.3 城镇非农业人口分布状况(1999)

img98

续表5.3

img99

从沿海五省的经济发展阶段看,1995—1999年的5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普遍突破了1000美元的小康标准(表5.4)。再有5~10年时间,这些省将陆续实现初步现代化(人均4000美元)的目标,到2020年将达到人均8000美元,为实现在2050年以前进入经济发达省的目标(人均2万美元)打好基础。

表5.4 1995年与1999年五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单位:美元/人)

img100

今后20年将是城镇体系逐步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城市化的水平将从目前的20%~30%提高到40%~50%,也就是说各省还将有1 000万~1 800万农业人口转入城镇。简言之,2020年的城镇人口规模比1999年增加1倍多,城镇规模倍增才能满足需要。在今后20年内,设市城市的数量将比现在增加1倍,特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规模远未达到极限,均将不同程度有所扩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