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影响粒子种群算法收敛速度的因素

影响粒子种群算法收敛速度的因素

时间:2022-10-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的实验仍然采用第3章介绍的五个经典测试函数,测试函数F1,F2,F3和F4的维数分别取为10、20和30,测试函数F5的维数为2。DPSO算法中两个种群大小均为20,惯性权重ω和速度最大值PSO算法取值完全一致。从表5.1和图5.1中所展现的实验结果,可做出如下分析和判断。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本节的实验仍然采用第3章介绍的五个经典测试函数,测试函数F1,F2,F3和F4的维数分别取为10、20和30,测试函数F5的维数为2。标准PSO算法中,种群大小均设置为40,惯性权重ω从1.0线性递减到0,速度最大值为搜索区间的一半。DPSO算法中两个种群大小均为20,惯性权重ω和速度最大值PSO算法取值完全一致。对于F1,F2,F3和F4四个测试函数,维数分别为10,20和30时,最大迭代次数分别设置为1 000,2 000和3 000。对于测试函数F5,最大迭代次数设置为1 000。DPSO和PSO两种算法在所有的测试函数上都运行50次,所有实验均在一台Pentium4 2.0G CPU/1G内存的计算机上进行。

表5.1列出了在五个测试函数上DPSO算法和PSO算法的性能统计信息,包括成功收敛的比率(算法获得的最优解与真实最优解的值相比小于1E-10即认为收敛),50次中最差的、平均的以及最好的结果和标准差,图5.1给出了在F1,F2,F3和F4四个测试函数维数为30时DPSO算法和PSO算法的最好适应值变化曲线。

从表5.1和图5.1中所展现的实验结果,可做出如下分析和判断。从表5.1可以看出,对于五个测试函数DPSO算法得到的最优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以及收敛比率基本上要优于PSO算法所获的结果,特别是随着维数从10维增加到20维、30维时,DPSO算法的性能明显提高,在测试函数F1和F4上表现尤为明显,在测试函数F2和F3上,随着维数的增加DPSO算法的性能提高虽不是特别显著,但是仍然好于PSO算法;在测试函数F5上,相比于PSO算法,DPSO算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在50次运行中均收敛到全局最优解。图5.1显示在算法执行的中前期,PSO算法和DPSO算法的收敛曲线基本重合,说明二者的收敛速度很接近,然而随着算法逐渐执行到中后期,PSO算法基本上陷入停滞,而DPSO算法还具有一定的进化能力,说明DPSO算法比PSO算法有更大的机会跳出局部最优解,这正是由于DPSO算法引入的扩散机制起到的关键作用。

表5.1 DPSO算法和PSO算法的实验统计结果

img116

续表

img117

img118

图5.1 DPSO算法和PSO算法在测试函数F1,F2,F3,F4上的最佳适应值变化曲线

DPSO算法和PSO算法之所以展现出如图5.1所示的收敛性能,经分析,可以做出如下推断。

(1)扩散现象发生于两种不同的物质系统之间,DPSO算法中使用的双种群均使用的是标准PSO算法,与DPSO算法进行性能对比的PSO算法完全一致,扩散机制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所以在中前期DPSO算法与PSO算法的性能基本一致。

(2)随着算法的迭代执行,DPSO算法中种群A和B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认为是两个不同的种群系统,此时种群A和B之间的扩散机制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在后期PSO算法基本陷入停滞状态时,DPSO算法还有很好的搜索能力,扩散机制实现了种群之间多样性的互补。

综合以上两点,要想进一步提高DPSO算法的性能,可以考虑让种群A和B分别采用不同的PSO算法;另外在扩散机制上可以考虑采用其他的模拟方式,如杂交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