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仁元王后七旬纪念之际英祖仁元王后毓祥宫(淑嫔

仁元王后七旬纪念之际英祖仁元王后毓祥宫(淑嫔

时间:2022-03-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2月8日,大王大妃下旨要求英祖加封尊号。最后,英祖以不能再犯不孝之罪为由,接受了慈圣的谕旨,并于当天开始讨论仪式程序。这是仁元王后第十次加封的徽号。1月3日,英祖前往昌庆宫明政殿,下达大赦令,赦免犯人,意在与百姓同庆王室的喜庆之事。英祖32年正月初一的尊崇仪式结束后,尊崇都监将其过程整理出来,编纂成由2册构成的《〈英祖仁元后淑嫔贞圣后〉尊崇都监仪轨》。
仁元王后七旬纪念之际英祖仁元王后毓祥宫(淑嫔_朝鲜王朝仪轨

英祖30年(1754),英祖迎来了花甲之年。次年,即英祖31年(1755),英祖又迎来了进甲[1]之年。不过,因为英祖29年时,60岁的英祖已经加封了尊号,所以,花甲与进甲时也就没有再另外加封尊号。当然,其原因在于英祖尽量不为自己举行喜庆活动。

不过,英祖32年(1756),肃宗继妃——仁元王后,作为大王大妃迎来了七旬之年。对此,英祖31年(1755)起,大臣们便开始议论要给大王大妃加封尊号,同时也要给英祖一并加封尊号。这主要是因为英祖31年3月,英祖下旨追究少论派大臣赵泰耈、金一镜一党的逆忤法律之罪,他们曾于景宗即位当年,导致率先主张将延礽君(英祖)册封为世弟的老论四大臣被赐死。其实,英祖元年时就已经削掉了他们的官爵,无须再以逆忤法律之罪进行处理。

英祖31年11月26日,老论派大臣金在鲁等人奉王命编纂了《阐义昭鉴》。[2]从英祖4年的戊申之乱,到英祖31年春天赵泰耈一党的逆忤法律,均为少论派所引起的祸乱。《阐义昭鉴》所记录的正是镇压这些祸乱的实际情况。换言之,可以说英祖是借《阐义昭鉴》明确表示了自己对少论派的政治立场。

主张为大王大妃和英祖加封尊号的议论开始于《阐义昭鉴》编纂结束后的第三天,即11月29日。这天,英祖曾向大臣们宣布要于明年春节时为大王大妃的七旬加封纪念尊号,并声明要省去繁琐的仪式过程,册文与宝印由自己亲自献上。

12月5日,宗亲洛昌君李樘上疏,率先主张为大王大妃加封尊号的同时,也应该为英祖加封尊号。此后,大臣们集体向英祖请奏加封尊号,理由是英祖“破朋党”,功绩大,有资格加封尊号。其实,真正的内情是大臣们意欲高度评价英祖镇压少论派的这一功劳。

几天之间,大臣们的奏请接连不断。12月8日,大王大妃下旨要求英祖加封尊号。英祖接到慈圣的谕旨后,马上于当天晚上在飘雪的大阙院内伏跪不起。大臣们都很惊慌,问其事由。英祖出示了大王大妃(慈圣)的谕旨,同时吐诉无法遵从慈圣的旨命。对此,慈圣三番五次下旨劝说英祖,大臣们也都恳请英祖接受慈圣的谕旨。最后,英祖以不能再犯不孝之罪为由,接受了慈圣的谕旨,并于当天开始讨论仪式程序。

尊号的加封仪式最终按英祖旨意于次年(英祖32年,1756)的正月初一举行。这天,英祖带领百官前往昌德宫仁政殿,举行仪式,向大王大妃献上了载有“隆化”徽号的玉册与金宝。这是仁元王后第十次加封的徽号。

之后,英祖亲自前往生母淑嫔崔氏的祠堂——毓祥宫,供奉上载有“徽德”徽号的竹册与银印。英祖又来到景福宫勤政殿所在地,受领载有自己徽号的册宝。徽号的内容为“体天建极圣功神化”八字。这是英祖第三次加封徽号,所以前后加在一起,共为二十四字。

英祖随后又给王妃,即中宫——贞圣王后徐氏献上了载有“康宣”徽号的玉册和玉宝。与之前献给毓祥宫的竹册和银印相比,其规制要高上一等。这是因为徐氏不是后宫,而是王妃。

初一举行的尊崇仪式全部结束后,英祖为其间受累的尊崇都监都提调以下的众官员按等级赐予了奖赏,还为70岁以上的朝廷大臣和80岁以上的士大夫、庶人赐赏提升了官衔。

次日,英祖召集领议政李天辅等大臣,说到昨日之事时,英祖表明自己的功德并非来自“无为而化”,对此坦白表露了自己的惋惜之情。换言之,英祖是在感叹朋党的弊端尚未消失,对此只能依靠权势来加以压制的这一现实。

1月3日,英祖前往昌庆宫明政殿,下达大赦令,赦免犯人,意在与百姓同庆王室的喜庆之事。这时,英祖命令在王世子的书筵上儒家经典史书的讲席。" class="calibre10">[3]与自己的经筵[4]上讲论自己亲自著述的《自省篇》,这显示出英祖无论是在权势上,还是在学问上,都掌握着主导权。另外,这也表明了英祖意欲通过将“君臣义理”转换成“父子伦理”,从而将王权提升到家长权这一层次上。

英祖32年正月初一的尊崇仪式结束后,尊崇都监将其过程整理出来,编纂成由2册构成的《〈英祖•仁元后•淑嫔•贞圣后〉尊崇都监仪轨》。该仪轨共制作了8件,现有5件尚存。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上揭书,276-279页)。" class="calibre10">[5]仪轨为都厅、一房(负责玉册)、二房(负责玉宝与金宝)、三房(负责辇车与仪仗)及特别工作组等各部门所编仪轨的合订本,仪轨中收录了有关宝册等的彩色图说。

注释

[1]译注:“进甲”又称“晋甲”,指61周岁。

[2]《阐义昭鉴》编纂之后所制作的仪轨为《阐义昭鉴纂修厅仪轨》,该仪轨有礼曹本(49章)1件尚存,现藏于奎章阁内。

[3]译注:“书筵”指对世子传授儒家经典史书的讲席。

[4]译注:“经筵”指古代皇帝研读经史而举行的御前讲席。

[5]藏书阁藏有御览本(119/173章)和赤裳山本(286章)。奎章阁藏有五台山本(111/134章)、太白山本(116/133章)和收藏处不详本(下册无)。其余3件行踪不明。有关仪轨的名称,不同的图书馆记录的也有所不同,易造成混乱,所以希望参考利用时要予以注意。有关藏书阁所藏仪轨,请参考权奇元的简单题解(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上揭书,276-27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