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注浆对桩端土层作用机理的理论分析

注浆对桩端土层作用机理的理论分析

时间:2022-10-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其他土层可采用球穴扩张理论来分析浆液对土层的挤密作用。根据上述的注浆对桩端土层作用机理分析,浆液虽然是由一点或多点扩散,但孔底沉渣的存在,使浆液的扩散类似于自整个桩端向外扩散。随着浆液压力的增大,桩端土逐渐由弹性状态进入弹塑性状态,此时桩端土既满足弹性变形条件,又满足摩尔-库伦破坏准则。

在强渗透性土层中,浆液渗透扩散范围可采用球面扩散公式(2-1-6)进行计算。对于其他土层可采用球穴扩张理论来分析浆液对土层的挤密作用。

2.5.1 基本假定

根据上述的注浆对桩端土层作用机理分析,浆液虽然是由一点或多点扩散,但孔底沉渣的存在,使浆液的扩散类似于自整个桩端向外扩散。同时,由于钻孔施工一般用锥形钻头,使桩底呈圆锥状,可将桩端简化为半球体。

为简化计算,做如下假定:①土体是弹塑性体,服从摩尔-库伦(Mohr-Coulomb)破坏准则;②浆液扩散是某一初始半径为r0的半球形孔在土层中的扩张过程,浆液扩散的体积等于半球状孔穴体积的变化量;③桩端土体为半无限空间,并不考虑介质质量。

2.5.2 桩端土的球穴扩张问题

图2-15表示一球形孔穴的下半部分在均匀分布的内压作用下的扩张情况。当内压增加时,初始球穴的周围区域将由弹性状态进入塑性状态,塑性区随内压力的增加而不断扩大。设球形孔穴的初始半径为r0,球形孔穴扩张后的半径为ru,塑性区最大半径为rp,相应的浆液压力为p,在半径rp以外的土体仍保持弹性状态。将球形孔穴视为球对称问题,采用球坐标(r,θ,φ)表示,球穴周围土体单元仅发生径向位移。参照弹塑性力学问题的一般解法,列出3组基本方程(平衡方程、几何方程及本构方程),并给出破坏准则和边界条件来进行求解。

图2-15 球形孔穴扩张示意图

2.5.2.1 弹性状态

对空间问题的应力状态,其平衡方程式用球坐标可表示为:

式中:σr为径向应力;σθ为沿θ方向的正应力;σφ为沿φ方向的正应力;τ和τ剪应力;Fr为体力。

对空间球对称问题,上式可简化为:

几何方程为:

本构方程为:

由εθ=εφ得:由式(2-5-3)、式(2-5-4)、式(2-5-8)、式(2-5-9)得:

将式(2-5-10)、式(2-5-11)代入式(2-5-2)得:

将式(2-5-13)、式(2-5-14)代入式(2-5-12)得:

其解为:

则:

求解条件:①r=r0,u=ur;②r=r0,σr=p。

将式(2-5-17)、式(2-5-18)代入式(2-5-10)、式(2-5-11),得:

由求解条件及ur=0,σr=σ0可求得:

式(2-5-21)即为弹性状态,在浆液压力作用下桩端土的位移。

2.5.2.2 弹塑性状态

1)桩端土临塑荷载

随着浆液压力的增大,桩端土逐渐由弹性状态进入弹塑性状态,此时桩端土既满足弹性变形条件,又满足摩尔-库伦(Mohr-Coulomb)破坏准则。

由式(2-5-19)和式(2-5-20)可得:

2)桩端土的径向位移

当浆液压力超过桩顶临塑荷载时,桩端土中开始出现塑性区,其最大扩张半径为rp,设弹塑性边界的径向位移为up

根据孔的体积变化等于弹性区的体积变化加上塑性区的体积变化,得:

式中:ΔVe为弹性区体积变化;ΔVp为塑性区体积变化。

(1)弹性区体积变化:弹性区体积变化ΔVp可按式(2-5-25)计算:

略去高阶项后,得:

当r=rp,ur=up,则由式(2-5-21)求得:

将式(2-527)代入式(2526),得:

(2)塑性区体积变化:塑性区的体积变形参照Vesic的做法,引入体积变化系数Δ进行描述,其表达式为:

式中:Δ为塑性区平均体积变化系数。

塑性区的径向应力要结合平衡方程及屈服条件求解。由平衡方程式(2-5-2)及屈服条件式(2-3-11)得:

求解条件:r=rp,σr=σpc;r=r0,σr=p

求解式(2-5-30)并由求解条件,可得:

将式(2-5-31)代入式(2-5-29),得:

(3)桩端土的径向位移计算:将式(2-5-28)、式(2-5-32)代入式(2-5-24),并略去高阶项,得以下表达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