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青海省防沙治沙情况介绍

青海省防沙治沙情况介绍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青海省沙化土地面积调查最早是在1958年,由中科院治沙队组织调查,沙化土地面积为597万公顷。据第四次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青海省现有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250.4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7.4%,占沙化土地监测区总面积的26.5%。环青海湖沙区及其周边持平,流动沙地减少量与固定、半固定沙地的增加量相等,说明沙化土地在逆转,沙化程度也在减轻。青海省沙产业始于2002年。

青海防沙治沙暨沙产业协会

钱学森将沙产业称为人类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其理论是以太阳为直接能源,靠植物光合作用来进行产品生产的体系。这并不要从根本上改变沙漠戈壁的自然地理特征,而是主张利用它的阳光优势。太阳能被人类大量浪费,没有被充分利用。他预言,沙产业将创造上千亿的产值。钱学森以历史的责任感和坚定的信念进行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理论阐述和实践推进。他提出“第六次产业革命作为一个大项目,组织全国力量进行研究”,“要注意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看到由此引起的又一次产业革命,我们要为第六次产业革命作准备”,他不断阐明“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核心思想是创建知识密集型大农业,包括农产业、林产业、草产业、海产业、沙产业,而核心是将传统的第一产业改造成类似现代的第二产业”。

钱学森认为,广袤的沙漠戈壁有着天赋的阳光优势,蕴涵着发展农业型产业的潜力,需要高新技术支撑,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产业效率。他说:“沙产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大事,让沙漠为我们服务。”

青海是我国沙化土地分布的重点省份之一,我省的沙化土地治理工作的形势,可以用几句话概括:沙化土地分布面积广,沙化危害程度深,治理难度大,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青海省沙化土地集中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青海湖环湖周围、黄河源头和长江源头区,按照地貌单元和区域划分为柴达木盆地沙区、共和盆地沙区、青海湖环湖沙区和三江源沙区。

(一)历次沙化土地调查

青海省沙化土地面积调查最早是在1958年,由中科院治沙队组织调查,沙化土地面积为597万公顷。1999年青海省开展了第二次全省荒漠化监测,沙化土地面积为1341.9万公顷。2004年青海省开展第三次全省荒漠化监测,监测结果为沙化土地面积1255.8万公顷,与1999年相比增加了12.3万公顷。2009年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监测结果是荒漠化土地面积为1913.8万公顷;沙化土地面积为1250.4万公顷。

(二)沙化土地现状

据第四次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青海省现有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250.4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7.4%,占沙化土地监测区总面积的26.5%。

荒漠化土地面积由2004年的1916.6万公顷减少到现在的1913.8万公顷,5年减少2.8万公顷,年均减少0.6万公顷,年减率0.03%。即青海荒漠化区域内的2.8万公顷荒漠化土地逆转为非荒漠化土地。

(一)全面超额完成防沙治沙目标任务

“十一五”期间,是青海省防沙治沙工作开展最好的时期,在沙区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的基础上,先后启动实施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青海湖流域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林业工程,全省沙区依托国家林业重点工程,超额完成了“十一五”防沙治沙目标责任书签订的10万公顷的治理任务。

(二)沙区生态条件持续好转,实现了沙化土地扩张与治理相持平的历史性转变

青海省沙化土地面积由2004年的1255.8万公顷减少到现在的1250.4万公顷,5年减少5.4万公顷,年均减少1.1万公顷,柴达木盆地、三江源、共和盆地沙区的沙化土地发生逆转,其中黄河源头沙化土地减少量最大,为4.1万公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成效凸显。环青海湖沙区及其周边持平,流动沙地减少量与固定、半固定沙地的增加量相等,说明沙化土地在逆转,沙化程度也在减轻。

(三)治沙工作促进了沙产业的发展,拓展了农牧民增收渠道

青海省沙区具有良好的土地、光热资源,适宜种植枸杞,发展枸杞产业,其果实颗粒饱满、色泽鲜艳、营养成分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已经建成德令哈、格尔木、诺木洪万亩枸杞基地,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带动了农民增收,实现了治沙、经济效益双赢。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已有7万多亩进入盛果期,年产枸杞干果达700万公斤。每年有1200户农户、1万余人次从中受益,人均年收入增加2000元,占年人均纯收入的50%。

(四)科学治沙迈上新台阶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青海省针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充分发挥科技在防沙治沙中的支撑作用,提高了治沙科技水平。首次在柴达木盆地青藏铁路沿线采用滴灌造林技术营造护路林127公里,造林成活率95%以上,打造了铁路绿色窗口精品,为沙区造林提供了示范样板。

(五)防沙治沙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青海省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治沙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国务院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省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紧紧围绕“治沙造林,改善环境,营造沙区绿洲,推动沙产业发展”这一目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六)投资

自1992年治沙工程启动以来,至2003年,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治沙资金共6531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823万元,地方配套623万元,林业贴息贷款3085万元。

(一)科学治沙是推进治沙工作的可靠支撑

青海省沙化土地属于高海拔沙地,类型多,治理难度大,必须走科学治沙的路子。

(二)大力发展沙产业是治沙工作不竭的活力

青海省沙产业始于2002年。结合三北防护林四期和退耕还林工程,我们在柴达木盆地沙区绿洲及周边,充分利用盆地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干物质积累多,适宜发展枸杞经济林的特点,在盆地内大面积地人工营造枸杞经济林,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行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基地建设,发展枸杞产业。

(三)创新机制是推动治沙工作的强大动力

在造林机制方面青海省始终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谁造谁有的方针,治沙造林实行“谁承包、谁治理,谁开发、谁受益,可以继承、转让、拍卖,长期不变”的政策。同时还提出“三放开”,即对造林绿化,开发治理荒山、荒滩、荒沙的投资对象,投资渠道,投资形式放开,无论国家、集体、个人都一样对待,充分调动了沙区农牧民群众和企事业单位治沙造林的积极性。

(四)大力发展沙产业

在柴达木、共和盆地等沙区大力发展以枸杞种植为主的枸杞沙产业,计划建枸杞基地10万亩。基地建设要与精深加工密切结合,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附加值。为加工企业提供丰富的优质原料,保证企业的原料供应。为提高基地建设质量,大力推行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生产,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生产绿色、有机的枸杞原料,发挥枸杞等青藏高原特有生物资源优势,促进生物加工项目的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