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镇老旧住区的特点

城镇老旧住区的特点

时间:2022-03-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早期建成的保障房在城市中逐步形成了小规模、零散式的保障房住区。因此,研究保障房住区对城市社会空间的影响机制、准确评估保障房住区产生的城市社会空间影响、妥善解决保障房住区引发的内外部后遗症,成为我国城市研究领域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同时,本章以南京市保障房住区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成果对国内同类城市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研究背景及意义_PPP模式的蚁族保障房建设研究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要求”,这是“保障性住房建设”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李克强指出,大规模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十二五”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标志性工程,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实践,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可见,保障房建设仍将是我国未来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为解决拆迁安置户和部分困难人群的住房问题,我国于20世纪末期开始兴建保障性住房。早期建成的保障房在城市中逐步形成了小规模、零散式的保障房住区。近年来,为适应紧迫的社会需求,大多城市采取了大规模集中式的保障房建设模式,“造城运动”式地形成了许多大规模的中低收入群体聚居区,如1500万m2的天津滨海新区项目、总面积近1000万m2的南京市四大保障房住区等。但是,无论是早期的散点式建设,还是近几年的大规模集中式建设,均缺乏前期充分的理论研究和系统论证,尤其是对由此带来的对城市社会空间的冲击和可能不断加重的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对城市“贫民窟”“文化沙漠”的形成,对被保障群体就业、交通、教育、养老、治安等方面的影响,对社会稳定构成的潜在威胁等关注度不高,研究深度有限。欧美发达国家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起步较早,其保障房住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产生过诸如社会隔离、贫困聚集等严重城市社会问题。我国在建设发展保障房住区的过程中应考虑如何避免类似问题在我国的重现。因此,研究保障房住区对城市社会空间的影响机制、准确评估保障房住区产生的城市社会空间影响、妥善解决保障房住区引发的内外部后遗症,成为我国城市研究领域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

研究保障房住区对城市社会空间的影响机制,其核心的问题是研究社会过程与空间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方面,保障房住区会对城市原有的社会空间形成强烈、持续的冲击,使城市原有的社会空间环境与中低收入群体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活动产生必然的碰撞;另一方面,早期以及近几年新建的各类保障房住区,必定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到城市运行当中。保障房住区不仅是人们的生活家园,而且作为促进城市发展、保障社会稳定、优化城市空间的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必将越来越多地影响和改变着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和空间结构。因而,有必要将保障房住区的发展演变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深入研究各类保障房住区的社会空间特征,系统分析保障房住区与城市社会空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合理有效的技术手段指导城市空间规划和管理工作,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城市未来发展和转型提供动力。

本章旨在研究分析、评估保障房住区引发的城市社会空间影响,针对相关的居住、通勤、就业、养老等社会活动展开研究,分析其影响机理,可提出科学的城市规划建议。因此,本章将能指引保障房住区健康和谐的发展,建立城市和住区之间的友好互动关系,更好地发挥保障房住区在城市系统结构与功能优化过程中的作用,更好地在规划、管理、决策等环节把握住区及整个城市的发展,有效规避可能引发的各类社会经济问题,提升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的社会保障功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同时,本章以南京市保障房住区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成果对国内同类城市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