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现比地球更适合生命的行星

发现比地球更适合生命的行星

时间:2022-09-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家们随即提出“宇宙平等原理”,认为地球并不比其他星体特殊,它是众多天体中普通的一个。今天,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类探索外星智慧人提供了可能的条件,使这项工作由纯粹的理论推测逐渐转入实际工作。世界上许多科学家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事实上,地球原始生命是形成于无氧环境中的。虽然地球生物如昆虫、鱼类甚至人类在进化中适应了在氧气中生存,但这并不能否认氧气有毒性的一面。

地球人并不孤独

在浩渺无际的茫茫宇宙中,除了地球人之外,是否还有智慧和生命,这是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也是一个十分古老的问题。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米特·罗德洛斯就曾说过:“认为在无边无际的空间里只有地球上才有人居住的想法,就像整块播种了谷子的土地上只长出了独苗一样可笑”。

16世纪,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打破了地球人将地球视为宇宙中至高无上的心理。科学家们随即提出“宇宙平等原理”,认为地球并不比其他星体特殊,它是众多天体中普通的一个。从哥白尼到布鲁诺,从布鲁诺到伽利略,人们逐步懂得了宇宙是无限的世界,地球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小个体。那么在茫茫宇宙中,是否还有与地球类似的星球,是否还有智慧和生命,成为人们苦苦探索的问题。

今天,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类探索外星智慧人提供了可能的条件,使这项工作由纯粹的理论推测逐渐转入实际工作。世界上许多科学家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从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就在天外来客——陨石中找到了组成生命的最基本物质氨基酸。最为著名的是麦启逊陨石,它是1969年9月28日降落在澳大利亚麦启逊镇附近的。天体物理学家对它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令人十分振奋,竟然从陨石中发现了52种非光学活性的氨基酸。结论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生命的种子广泛存在于广阔的宇宙之中。这一发现为人们探索宇宙生命增添了信心。

1961年11月,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格林斑克国家射电天文台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卡尔·萨根等11位科学家。会议的主题是地球以外是否存在智能生物问题。会议的秘密现在已经公开,而且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

会上,天体物理学家弗兰克·德拉克提出了著名的“绿岸公式”(也称为“格林班克”公式),科学家们通力合作进行研究,肯定并通过了这个公式,该公式的表达式为:

N=R*fpnefefcL

公式的各项分别表示:

N:表示银河系中存在的有智能生物的天体数量;

R*:表示一年内银河系中形成类似太阳的恒星数量的平均数;

fp:表示在恒星系中行星所占的比例;

ne:表示在恒星系中适合于生物生存的行星平均数;

fc:表示住有已进化到智能生物的行星数;

fc:表示住有已掌握发达技术的智能生物的行星数;

L:表示具有高度发达技术的文明社会能在宇宙中生存的时间。

格林班克公式的各个参数制定,充分考虑了外星智慧可能存在的方方面面因素。为了慎重起见,科学家们对等号右侧的每个参数,根据其实际可能出现的情况分别赋予一个正常值和一个最小值。

如果根据我们现在对宇宙的认识能力赋予每个参数正常值,那么:

N=50 000 000

如果对参数中的每一项都从最不利的角度赋值,那么:

N=40

也就是说,假定这个公式是合理的,即使按最不利的情况计算,在我们银河系中有40个星球上面居住着智能生物。而这种估计是最保守的,实际情况也许多很多。这个消息实在是太令人振奋了。每当我们想到在茫茫宇宙中,还有许多的星体上居住着各种各样的生灵,而且他们也许正在向我们接近,或者期待着我们去访问,心情就会激动不已。

如果我们将视域越过格林班克公式。看得再远一些,就会得到更奇妙的结论。现代天文学知识告诉我们,地球只是太阳系大家族中的一个“小兄弟”,而太阳系也不过是银河系中的一个小角落,在银河系200亿颗星体中显得微不足道。在银河系外,还有河外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等无穷无尽。在这里地球不过是一个微小的成员而已。因此,我们可以从容地做出结论:宇宙中地球以外智慧生物的存在是不可怀疑的。如此浩渺的宇宙,如此众多的行星,如果没有智慧生物会让人不可理解。

尽管格林班克公式早已得到科学家们和公众的认可,但仍然有人保守地认为宇宙中存在智慧生物的可能性太小。他们提出了种种理由来为此辩解。

有人断言:如果没有氧气,生命就无法存在。这种观念显得过于狭隘了。事实上,地球原始生命是形成于无氧环境中的。从另一个角度说,难道氧就不是一种有毒物质吗?氧可以和有机分子化合并破坏它们。地球上存在着不靠氧而生存的有机体,还有像厌氧菌这类可被氧气所毒害的有机体。虽然地球生物如昆虫、鱼类甚至人类在进化中适应了在氧气中生存,但这并不能否认氧气有毒性的一面。其他星球上的生命也许正是由于厌氧而适应于其他气体的。

紫外线在某些人眼里也是生命存在的一大障碍。地球生命是因为有了大气中的臭氧层才得以繁衍。其实,他们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地球生命是在臭氧层形成之后进化而来的,进化过程中由于紫外线并不造成伤害,所以他们的机体中才没有进化出抵御紫外线的器官。试想,如果某个行星上有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它上面的生命在进化中就会形成一个类似“防护单”的器官。实际上,地球人皮肤晒黑和不同肤色与早期活动的地理位置相关就说明了这一点。更大的可能是,这个行星上的生命离开了强烈的紫外线反倒不能生存了。

对于地球生命来说,水是赖以生存的物质,因为生命发端于海洋,而且生命体中也含有50%—90%的水。如果就此做简单推理,在没有水或水被永远冻结着的行星上就应该是冥冥世界了。是否可以找到一种能替代水的物质呢?

人们对氨进行了研究。发现氨和水有许多相似性。它在常温下是气态,当温度低达-34.44℃左右时,才变成液体,要使它变成固态,温度需低达-73.33℃左右。目前,许多行星上都已发现存在着大量的氨混合物,也就是说,在那里即使温度极低,水即使已经完全结冰,却存在着液态氨的海洋,在那里,生命是在与地球截然不同的方式发展着。

实际上,氨在溶解物质方面与水有很大的共性,完全有可能产生依存于氨的生命物质。

不难理解,那一定是个令人难以想象的世界。

据说,我国黑龙江省一位名叫李明新的科技工作者经过多年探索,据称已培养出“非蛋白质生命体”,这是一种形状介于放线菌和真菌之间的微生物。这些生命的“异类”,可以在特殊的环境中生长,有些生命体甚至能在浓硫酸中生存。这表明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生命去适应它。

所以我们说地球人绝不孤独,我们的朋友遍布宇宙。

让人激动的是,1996年1月,新华社播发了“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被发现”的消息。这则消息说:“美国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距离地球35光年室女座第70号恒星和大熊座第47号恒星附近发现了两颗比较温暖,有液态水存在的行星,其条件适合生命开始的化学过程。”

“室女座70号恒星与太阳极其相似,可能仅比太阳的温度低数百度,比太阳的年龄长30亿年。围绕它运行的这颗行星大约为木星的9倍,每116天旋转一周,推测该行星的表而温度约为85℃。”

“另一颗是绕大熊座第47号恒星运行的行星,大小约为木星的3倍,公转周期为1 100天,和大熊座第47号恒星的距离约为日地距离的两倍,表面温度据推测为-80℃。”

“这两颗行星和木星一样没有坚硬的外壳但都包裹着厚厚的大气层,它们也许都有卫星,在其卫星上也可能存在着某些可以构成生命的物质。”

也许,人类找到地外生命的时候已不再遥远了,我们期待着这一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