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梁树发】马哲史的当代书写者

【梁树发】马哲史的当代书写者

时间:2022-09-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76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普通班毕业,1984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哲学硕士学位,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二级)、《教学与研究》杂志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梁树发】马哲史的当代书写者



梁树发,男,1949年7月1日生,河北省滦南县人。1976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普通班毕业,1984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哲学硕士学位,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哲学博士学位。1976﹒07至1982﹒09在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研室任教,1985﹒01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分配至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工作,曾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室副主任,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二级)、《教学与研究》杂志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华侨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兼职教授,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特聘教授,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学科建设顾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学术顾问;《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重庆社会科学》等期刊编委、学术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代表成果

1.新技术革命与唯物史观的发展(与赵家祥合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西方马克思主义辞典(主编之一)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3.马克思主义史第3卷(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唯物史观的坚持与发展(执行主编之一)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6.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光明日报1999年2月26日

7.谈谈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年第6期

8.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0年第10期

9.卢卡奇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评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10.柯尔施的革命马克思主义观及其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4期

11.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体系——一种关于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新的观察视角浙江学刊2004年第6期

12.梅洛-庞蒂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3.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题的几点思考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10期

14.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的若干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7期

15.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实质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8期

16.世界历史、全球化的社会形态意义——兼论世界社会形态概念的合理性哲学研究2005年第12期

17.科学发展观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8.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科内涵及建设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3期

19.西方马克思学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1期

20.马克思逝世周年纪念性话语及其启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18期

21.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路径的思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12期

22.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从划清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民族化与马克思主义“多元论”界限谈起解放军理论学习2009年第2期

23.“以人为本”何以是一个唯物史观的科学命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哈尔滨)2009年第2期

24.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发展——从“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认识谈起(第一作者,合作者黄刚)学术研究2009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16期

25.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变化与发展——从马克思恩格斯关系的认识谈起(第一作者,合作者李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4期

26.理论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形式与可能理论视野2009年第12期

27.学科化——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的互动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第2期

28.马克思恩格斯关系研究方法辨析(第一作者,合作者李慧)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29.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形成的科学基础(第一作者,合作者黄刚)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3期

30.梁树发,于乐军.关于“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J].理论视野,2010,(8).

31.梁树发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潮研究三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2-02(004).

32.梁树发,彭冰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关系的认识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1).

33.梁树发.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路径问题[J].理论视野,2011,(2).

34.梁树发.共产党人要做马克思主义者——写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35.梁树发.科学“马克思学”的意义[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36.梁树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基础理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7).

37.梁树发.具体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J].理论视野,2012,(9).

38.梁树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几个方法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2).

39.梁树发.中国经验、中国式表达中的哲学解读与哲学发现[J].理论视野,2013,(10).

40.梁树发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推进三个结合,拓展两个视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0-28(B02).

41.梁树发.试论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系统[J].教学与研究,2014,(1).

42.梁树发.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书写中的三个关系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1).

43.梁树发.强化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J].河北学刊,2007,(4).《新华文摘》2007年第27期。


获奖成果:

1.《新技术革命与唯物史观的发展》1991年获光明杯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二等奖;

2.《马克思主义史》1997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3.《新技术革命与社会革命》、《评肢解马克思主义的几种形式》、《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分别获中国人民大学论文一等奖。

4.《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题的几点思考》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论文奖

5.《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的若干思考》原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6期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09年9月4日

6.《马克思逝世周年纪念性话语及其启示》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0.


获奖情况

《新技术革命与唯物史观的发展》1991年获光明杯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二等奖;

《马克思主义史》1997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新技术革命与社会革命》、《评肢解马克思主义的几种形式》、《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分别获中国人民大学论文一等奖。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题的几点思考》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论文奖


在研课题

1、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首席专家。课题资助40万元。

2、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课题组子课题“关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一般原理的基本观点研究”首席专家之一。课题资助金额15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