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巨鹿之战显示的战略智慧

巨鹿之战显示的战略智慧

时间:2022-09-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巨鹿之战是军事史上的奇迹,项羽用区区几万兵力击溃秦军四十万精锐,从而让秦王朝名存实亡。钱钟书的《管锥编·史记会注考证》对这次战争做了学术上的探究,发现破釜沉舟的做法在中国兵法以及商周时代已经有先例。孟明视这一战的范例作用很大,后来的巨鹿之战和韩信的背水一战,客观上都取法于此。工具是用来达成目标的,而不是作为累赘存在的。

巨鹿之战是军事史上的奇迹,项羽用区区几万兵力击溃秦军四十万精锐,从而让秦王朝名存实亡。司马迁对秦楚两军交战的描述十分感性,“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画面很生动,但到底用了什么阵法,什么妙计,阙如也。

钱钟书的《管锥编·史记会注考证》对这次战争做了学术上的探究,发现破釜沉舟的做法在中国兵法以及商周时代已经有先例。《六韬》就描述过类似的战例:“武王伐殷,乘舟济河,兵车出,坏船于河中。太公曰:‘太子为父报仇,今死无生。’所过津梁,皆悉烧之。”武王伐纣的时候,姜太公命令军队过河之后,将运兵船尽行烧毁,过桥之后,将桥梁也毁掉,以示必胜决心。看来在项羽之前,姜太公已干过这么一票,早了一千年左右。 

巨鹿之战

稍晚一点,公元前625年,秦穆公派孟明视攻打晋国。孟明视率军在茅津渡河之后,下令焚烧船只,与晋军背水一战,大胜晋军,凯旋而还,此即“济河焚舟”。这是第二回,比项羽早了四百多年。孟明视这一战的范例作用很大,后来的巨鹿之战和韩信的背水一战,客观上都取法于此。

破釜沉舟的战术在兵法上也有理论依据,钱钟书举出了《孙子兵法》中的“如登高而去其梯”,“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来,驱而往,莫知所之”。当然,三次战例,从姜太公积累到项羽,越来越成熟,取得的战果越来越大。

不论是济河焚舟,还是破釜沉舟,姜太公、孟明视和项羽烧掉的不只是退路,更是顾虑,和战役决胜无关的累赘。这有如一次商业经营,把所有的智慧、人力、资金全盘投入到主营业务上去,而不是用来维持那些暂时无关的业务。工具是用来达成目标的,而不是作为累赘存在的。做学问也是如此,钱钟书举了章学诚的例子,章学诚的《文史通义》说记诵就是学问的“舟车”,一旦掌握学问,就不要纠结在记诵上面,就好像到达目的地之后要舍弃“舟车”。钱钟书敏锐地感觉到了兵法与学问的关联。

至于楚军具体的制胜之道,个人认为楚国在灭于秦国之后,发愤图强,努力探索克秦之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不只是一句口号而已,楚民更有战略战术上的准备。楚国在灭亡之前也有过大胜秦军的记录,曾经连杀秦军七都尉,在这个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到项羽出来的时候,克秦的战法已经很成熟。可以说,一次奇迹的出现,可能要经过很多年的酝酿与积累。

(来源:历史探秘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