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摄影曝光与色彩

摄影曝光与色彩

时间:2022-09-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曝光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影像的质感、清晰度、色彩以及数码后期加工的余地。一张采用正确的摄影曝光组合所拍摄的摄影作品,各种颜色和细节会得到准确的色彩还原。有时候我们用数码相机拍摄时就会发现,面对同一个景象,我们换用不同的测光模式时,机器中所获得的曝光数据是不同的,所拍摄出来的照片的效果也有差异。现代的数码相机已经全部拥有了自动测光功能。点测光的范围是以观景窗中央的一极小范围区域作为曝光基准点

第二节 摄影曝光与色彩

一、摄影曝光与色彩还原

曝光(英文名称Exposure)是摄影最基本, 也是最重要的技术。摄影曝光的意义就在于,用我们手中的照相机面对这个五彩缤纷、层次丰富、光线变化无穷的世界,用感光胶片或者数码影像记录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切。而这个影像是否能真实地记录下来,就取决于是否使用了正确的曝光。曝光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影像的质感、清晰度、色彩以及数码后期加工的余地。

曝光过程是让光线通过镜头形成结像光,进入暗箱到达感光片上,使胶片感光乳剂或者是感光元件,在光化作用中产生潜影,并记录影像的过程。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通过照相机来完成和实现这个过程,通过控制镜头的光圈和相机的快门来完成对光的控制。因此,我们在讲摄影曝光数据时,一般会看到一组数据,例如我们测光得到一组数据:1/125,f 5.6,ISO100,这组数据就是说,在感光度为ISO100时,采用了1/125秒的快门和f 5.6的光圈。这三个数据界定了进光量的多少,告诉了我们拍摄这幅作品时所采用的曝光参数,在这样的曝光组合下就可以得到正确的色彩还原。

一张采用正确的摄影曝光组合所拍摄的摄影作品,各种颜色和细节会得到准确的色彩还原。如摄影作品《秋实》(图3-11),作品色彩明亮,蔬菜等色彩还原真实,画面的细节丰富,即使是最暗的暗部也有细节,最亮的亮部也有细节,这就是采用了恰当的摄影曝光组合,因此获得了准确的色彩还原。

img77

图3-11 秋实 夏洪波 摄

二、数码相机的测光与色彩

想获得准确的曝光组合,准确地测光是一个前提。我们知道,只有准确地曝光才能准确地还原景物的色彩。而要获得准确的曝光数据,准确地测光是前提和基础。有时候我们用数码相机拍摄时就会发现,面对同一个景象,我们换用不同的测光模式时,机器中所获得的曝光数据是不同的,所拍摄出来的照片的效果也有差异。这也就说明,只有选择了恰当的测光方式,才能获得准确的曝光数据,才能有准确的色彩还原。因此,了解相机的测光方式和测光模式对画面的色彩再现是非常重要的。

相机在发明之初,并不带测光功能,后来人们发明了测光表,再后来人们把测光表与相机结合起来使用。现代的数码相机已经全部拥有了自动测光功能。对于一个成熟的摄影师而言,对曝光组合的选择是有丰富的经验的,他知道在什么环境下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曝光组合较为合适,这是长时间的积累得来的。但对于相机而言,它不是人,没有大脑,因此它的测光是按照设定的程序方式来完成的,因此我们了解好相机的测光原理就非常重要。

目前,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都采用了TTL测光,所谓TTL是Through The Lens的缩写,也就是测光系统通过镜头来测光的意思。也就是光线经过镜头投射在感光元件上,然后感光元件将光讯号传送给数码相机的CPU作分析,然后根据反射光测定出曝光组合。为了方便消费者的使用,越高级的数码相机,其测光模式的选择也越多。下面,我们就分别来看一下几种常用的测光模式。

(一)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这是采用最多的一种模式,很多相机会默认采用这种测光方式。按照普通的摄影习惯,摄影者通常会把拍摄主体放在取景器的中间,所以这部分拍摄内容是最重要的,而周围的部分一般不重要。所以就根据这种习惯,相机的测光元件在测光时,会将整体的测光值有机地分开,中央部分测得的数据将会占到大部分比例,而画面中央以外的测光数据作为小部分比例起到测光的辅助作用。经过相机的处理器对这两格数值加权平均之后的比例,得到拍摄的相机测光数据。例如尼康的相机采用的就是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尼康相机的中央部分测光占据整个测光比例的75%,其他非中央部分逐渐延伸至边缘的测光数据占据了25%的比例。

中央重点测光是一种传统测光方式,也是最常用的测光方式之一。适合的拍摄题材是旅游和风光等常用题材。从佳能相机的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的图例上(图3-12),我们可以看到其测光的重点区域。当我们在拍摄《吉姆尼》(图3-13)这样的摄影作品时,采用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就是非常适合的方式。

img78

图3-12 中央重点测光图例

img79

图3-13 吉姆尼 张百成 摄

当然,如果需要拍摄的主体不在画面的中央或者是在逆光条件下拍摄,中央重点测光就不适用了。

(二)局部测光

局部测光又称为中央部分测光,是只对画面中央的一块区域进行测光,测光范围在3%~12%之间,具体的数据每个相机不同。这种局部的测光模式,是为了适合一些光线比较复杂的场景而设计的,如拍摄舞台演出或者逆光摄影等。此时需要得到更准确的曝光,采用中央部分测光可以得到拍摄主体准确曝光的照片。可针对一些特殊的恶劣的拍摄环境应用,能更加确保相机处理器计算出画面中央主要表现对象部分所需要的曝光量。我们以佳能相机的局部测光图例(图3-14)为例,可以很好地理解局部测光的范围。

img80

图3-14 局部测光图例

局部测光适合特定条件下的测光需要,例如在拍摄舞台剧或者芭蕾舞时,中间跟四周的光比非常大,而我们拍摄只需要记录舞台的影像,如果采用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很可能平衡后的数据就不能对舞台进行准确曝光了。例如摄影作品《送别》(图3-15)的拍摄就是这样的情况,这时采用局部测光就是非常适合的,这样,作品才能获得准确的色彩效果。

img81

图3-15 送别 田金良 摄

(三)评价测光

所谓评价测光是一种比较新的测光技术。评价测光与中央重点测光最大的不同就是评价测光将取景画面分割为若干个测光区域,每个区域独立测光后再整体整合加权,计算出一个整体的曝光值。因为相机品牌的不同,每个厂家都有自己的划分方式,以佳能相机为例(图3-16),整个画面被分成为了若干的区域,测光元件分区测光获得数值,最后汇总出曝光数值。

img82

图3-16 评价测光图例

这种多区评价测光是目前最先进的智能化测光方式,是模拟人脑对拍摄时经常遇到的均匀或不均匀光照情况的一种判断,即使对测光不熟悉的人,用这种方式一般也能够得到曝光比较准确的片子。这种模式比普通的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所能应付的场景更复杂,是目前许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最常用的测光方式之一。

尤其是在拍摄一些复杂的大场景时,采用这种测光方式会比较好地兼顾到各个方面,例如摄影作品《甘南印象》(3-17),采用评价测光的方式非常的适合。但机器毕竟是机器,不能代替人的大脑,这个测光方式,如果遇到光比很大的逆光时,就不太适合了。

img83

图3-17 甘南印象 夏洪波 摄

(四)点测光

在上一部分我们刚提到,机器毕竟只是机器,不能代替人脑,在拍摄时,很多情况下是很复杂的,用以上的测光方式都不能准确涵盖时,我们就需要用到点测光了。这种测光方式可以说是专门为摄影师准备的。点测光的范围是以观景窗中央的一极小范围区域作为曝光基准点,大多数点测相机的测光区域为1%~3%,相机根据这个较窄区域测得的光线作为曝光依据。这种测光方式的优点是,对局部测光非常准确。但对于一个摄影刚入门的新手而言,马上掌握它还有些困难,因为局部的测光不能代表整体,最后选定的曝光组合,也许是对几个点测光后综合得来的,这个数据就不是相机综合了,而是靠经验了。

在佳能相机的点测光图例(图3-18)上我们可以看到,点测光的区域非常小,如果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区域对局部进行准确的测光,在拍摄人像时,我们可以对人的眼睛进行准确测光,在拍摄微距题材时,我们可以对微小的局部进行测光。如摄影作品《蔬菜艺术》(图3-19)的拍摄,就需要用点测光来辅助。

img84

图3-18 点测光图例

img85

图3-19 蔬菜艺术 王传东 摄

以上我们介绍的这些测光原理和常见的测光方式,就是希望大家根据自己适合的题材和画面需要来选择适合的测光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曝光组合,从而获得准确的色彩还原。这就是测光方式与摄影色彩的联系性。

三、 曝光过度对色彩的影响

从上面的知识我们可以知道,准确的曝光可以获得准确的色彩还原,那么,如果曝光过度会对色彩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通常所说的正确曝光是指采用合适的光量进行拍摄,获得视觉效果良好的亮度。而曝光过度则是在正确曝光的基础上进入了更多的光线到达了感光元件,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原本的暗部因为进光量多了而变得不是非常暗了,而亮部因为进光亮多了而变得更亮,从而失去了层次。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可以想象原来的画面效果色彩也就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随着曝光过度的数量层次依次变化的。

例如我们拍摄的水仙花的图例中,正常曝光时(图3-20),画面的各种细节都有,无论是暗部还是亮部。当我们曝光过度1挡时(图3-21),画面的色彩开始整体变得亮起来,水仙花的亮部的白色花瓣有些细节没有了。当我们曝光过度2挡时(图3-22),整个画面明显变白,而且亮部完全失去细节。由此可见,当我们曝光过度时,会提高画面的整体亮度,曝光过度越多这个情况越明显。曝光过度可以使色彩变得更加明快起来,但是有可能会失去画面亮部的细节,曝光过度越多越明显。

img86

图3-20 正常曝光拍摄

img87

图3-21 曝光过度1挡

img88

图3-22 曝光过度2挡

在摄影的创作中,有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光线比较极端的情况,例如窗前逆光的人像,如果我们按照相机的正常曝光拍摄,则人脸就是一片漆黑,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增加曝光量,用曝光过度来提亮色彩。再比如在一些建筑摄影中,如摄影作品《风景构成》(图3-23),屋檐下的光线是非常暗淡的,如果正常曝光,拍摄出的可能比较暗淡,在这幅摄影作品中,摄影家就增加了曝光量,使得内部的细节也有了一定的表现,视觉效果非常好。

img89

图3-23 风景构成 王传东 摄

四、曝光不足对色彩的影响

摄影的曝光不足也会对色彩产生深刻的影响。所谓曝光不足,就是在正确曝光的基础上,减少了光线到达感光元件的数量。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原本的暗部因为进光量的减少而变得更暗,更没有细节,而亮部因为进光亮减少而变暗了。这种变化也是随着曝光不足的数量层次依次变化的。

为了验证曝光不足对色彩的影响,我们拍摄几张图例对比一下。第一张图是正常曝光(图3-24)情况下拍的,细节比较多。当曝光不足1挡时(图3-25),画面的色彩开始整体暗起来,当我们曝光不足2挡时(图3-26),整个画面明显变暗,而且很多地方开始失去细节。由此可见,当我们曝光不足时,会整体让画面变暗,曝光不足越多这个情况越明显。曝光不足可以使色彩变得更加暗淡,当曝光不足到一定程度时,会完全失去细节。

img90

图3-24 正常曝光拍摄

img91

图3-25 曝光不足1挡

img92

图3-26 曝光不足2挡

摄影的创作需要非常灵活的处理技巧,有时曝光不足可能是作品的缺陷,但摄影师也可以利用曝光不足省去一些多余的细节!例如摄影作品《校园风光》(图3-27)中,前景中有很多人物,如果按照正常曝光,这些人物也会被拍摄出细节来,但摄影师在拍摄这幅作品时,就利用了曝光不足可以使景物失去细节的特点,刻意减弱了曝光,由于曝光不足,这些前景最终变成了剪影效果,这样,背景中充满阳光的墙就更显得耀眼夺目了。

img93

图3-27 校园风光 田金良 摄

五、巧用曝光补偿调整色彩

前面我们讲了曝光过度和曝光不足对色彩的影响。有的摄影者可能会说,自己的机器是卡片机,机器无法实现手动曝光调节,无法自由地控制光圈和快门,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这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曝光补偿功能了。曝光补偿其实就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普通的卡片相机一般都能提供上下2挡或3挡的曝光补偿调节。而且这种调节是比较细节化的,一般是1/3EV挡位级别的调整。从上面的讲解我们可知,曝光过度和曝光不足都会对色彩造成影响。因此控制曝光补偿,也就可以适当地调整画面的色彩。因为曝光补偿调节的范围不大,因此对修正机器的曝光非常有效!

总结起来,摄影者常用“白加黑减”四个字来阐述曝光补偿的要领。这些都是根据拍摄景物的反光率的不同所总结出的经验。

(一)遇到整体白色的高反光时,要适当增加曝光量

当我们拍摄的物体整体颜色偏白时,例如拍摄雪景,这时候如果我们用机器提供的曝光组合拍摄,很可能拍摄出来的雪花不够白。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适当地增加一些曝光量。这就是所谓的“白加”。摄影作品《凝视》(图3-28)就是典型的雪景作品,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在机器测光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加曝光量。其实不仅是雪景,在拍摄一些白色的物体,或者静物时,这个原则也适用。

img94

图3-28 凝视 夏洪波 摄

(二)遇到整个画面黑色的物体较多时,要适当减少曝光量

当我们去拍摄煤炭堆或者黑板等题材时,通常会发现,如果用我们相机内的测光拍出的照片,煤炭颜色会变得不够黑,黑板也是。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减一些曝光量了,在减低曝光量以后,黑色物体颜色就比较容易达到我们需要的表现效果。

摄影作品《路漫漫》(图3-29)就是这样的例子,深色的物体占了很大的面积,这正符合我们前面所提到的遇到整个画面黑色的物体较多时,要适当减少曝光量的原则。

img95

图3-29 路漫漫

六、感光度与色彩

感光度是一个对摄影来讲十分重要的指标,也是我们时常忽略的一个问题。在胶片摄影时代,感光度指的是胶片对光线的化学反应的速度,感光度越高则对光越灵敏。但是,每种胶片出厂时就设定好了胶卷的感光度。后来到了数码摄影时代,这个概念又被移植到数码摄影领域,是指感光元件的光线灵敏程度指标。这时,我们就可以自己调节感光度了。那么,感光度的大小,跟摄影成像有什么关系呢?感光度的大小是直接与画面的成像效果联系在一起的。在胶片摄影中,感光度越高则成像的颗粒越大,画面的效果越粗糙。在数码摄影中,感光度的数值越大,则产生的噪点就越多,成像质量就越差!

(一) 低感光度区

为了量化这个感光度指标,有多种制式标准,现在多数采用的是ISO制式。当感光度指数低于ISO100时,我们称为低感光度。在这样的情况下,获得的拍摄效果极为平滑、细腻。在胶片摄影中,专业风光胶片的感光度都比较低,就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影像效果。

因此,如果你拍摄的是风光题材,就要尽量地选择低感光度,在设定曝光组合时,宁可降低快门速度或者增大光圈,也要选择低感光度来保证成像质量。例如,当我们拍摄《湖边小景》(图3-30)这种风光作品时,就一定尽可能地选择低感光度的设定,以此来保证成像质量。

img96

图3-30 湖边小景 张百成 摄

(二)中感光度区

一般而言,ISO200~800范围就属于中感光度。这也是我们最常用的一个感光度段。基本可以应付大部分的情况,而且对于普通的卡片机而言,这个范围的成像还可以保证。超过这个感光度范围之后,通常照片就会看到明显的噪点了。专业的数码相机控制噪点的能力相对好些。选择这个范围的感光度主要的优势是:在一些低照明的情况下,快门的速度会比较低,如果手持拍摄,经常会出现照片虚化的情况,适当地提高感光度可以提高低照度条件下拍摄的安全系数,使成功率提高。

例如,在一些楼道内拍摄,灯光相对比较暗淡,如摄影作品《楼梯幻想》(图3-31)中,这种光线条件下就需要提高一些感光度了,否则相机在手持状态下就很难拿稳,致使最后照片发虚,而中感光度对成像的影响还不是非常严重。

img97

图3-31 楼梯幻想 田金良 摄

(三)高感光度区

通常感光度高于ISO1600以上时,就是高感光度区域了。在这一段感光度时,噪点是明显的,尤其是卡片机!对于专业相机而言,在高感光度区的成像也是衡量相机水平的重要指标。我们使用这样的感光度多数情况下是没有办法选择的。使用这样的设置时,拍摄的题材内容的重要性,往往超过了影像的质量。如在室内拍摄体育比赛时,激烈的比赛动作非常快,这也就需要我们用高速快门去捕捉动作,但室内的光线往往不足,这种矛盾,只能通过提高感光度来解决。另外,拍摄室内的服装表演或者舞台剧时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摄影作品《马戏团》(图3-32),如果用低感光度,则快门速度就会比较慢,记录动作时就会出现虚影现象。当然,如果是摄影师有意追求这个效果不在其列。如果要定格画面,就只能提高感光度了。

img98

图3-32 马戏团 田金良 摄

如在摄影作品《空中飞人》(图3-33)的拍摄中,舞台上的光线同样是非常昏暗的,要想在这样有限的光线条件下定格一个动作,就只能是提高相机的感光度了。当然,这样带来的缺点是噪点的上升。另外,有的时候受拍摄条件限制,我们无法选择,比如当去昏暗的教堂拍摄时,教堂通常是不允许使用闪光灯的,这时候只能选择调高感光度了,而且有的时候甚至调到很高后,拍摄的照片仍然显得昏暗,如摄影作品《教堂》(图3-34)中显示的画面就是如此,所以说,提高感光度不是万能的,最关键的还是光线本身,摄影是离不开光线的。但在有限的光线条件下,摄影师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img99

图3-33 空中飞人 田金良 摄

img100

图3-34 教堂 王传东 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