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可以拒绝引渡的情形

可以拒绝引渡的情形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引渡请求所指的犯罪具有刑事管辖权,并且对被请求引渡人正在进行刑事诉讼或者准备提起刑事诉讼的;第九条第1项:在决定是否拒绝引渡时,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是否更有利于追究犯罪,改造罪犯。比如犯罪地点、被请求引渡人的国籍国都是请求国,犯罪证据也主要在请求国,一般来讲,由请求国追究被请求引渡人的刑事责任可能更有利于追究犯罪,改造罪犯,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考虑决定引渡;二是要考虑

《引渡法》第九条:“外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引渡请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拒绝引渡: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引渡请求所指的犯罪具有刑事管辖权,并且对被请求引渡人正在进行刑事诉讼或者准备提起刑事诉讼的;

“(二)由于被请求引渡人的年龄、健康等原因,根据人道主义原则不宜引渡的。”

第九条第1项:在决定是否拒绝引渡时,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是否更有利于追究犯罪,改造罪犯。比如犯罪地点、被请求引渡人的国籍国都是请求国,犯罪证据也主要在请求国,一般来讲,由请求国追究被请求引渡人的刑事责任可能更有利于追究犯罪,改造罪犯,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考虑决定引渡;二是要考虑请求国与我国一贯的引渡实践情况和两国关系。

第九条第2项,人道主义保护条款往往是被请求国在引渡的所有必要条件都具备;而且不存在任何其他排除条件的情况下使用的拒绝理由。

例如,在皮诺切特引渡案中(西班牙向英国提出引渡前智利总统皮诺切特,西班牙指控皮诺切特在智利执政期间,实施了种族灭绝、酷刑罪,受害人包括西班牙人),皮诺切特的辩护律师提出的一系列反对引渡的理由,都被英国法院驳回,但最后英国政府以皮诺切特的健康状况不适合引渡到西班牙接受审判为由,拒绝了引渡请求。

【注释】

[1][荷]格劳秀斯著(何勤华等译):《战争与和平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8—319页。

[2]周鲠生著:《国际法》(上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304页。

[3]赵理海著:《当代国际法问题》,中国法制出版社1993年版,第207页。

[4][韩]李万熙著(马相哲译》:《引渡与国际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5]黄风著:《引渡制度》,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08页。

[6]黄风著:《引渡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7]黄风:“我国主动引渡制度研究:经验、问题和对策”,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4期。

[8]黄风著:《引渡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9][日]森下忠著(阮齐林译):《国际刑法入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

[10]黄风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评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11]孙昌军:“论国际刑法视野下的职务犯罪问题”,载《求索》2006年第5期。

[12]周鲠生著:《国际法》(上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310页。

[13][英]劳特派特修订(王铁崖等译):《奥本海国际法》(上卷第二分册),商务印书书馆1972年版,第184—185页。

[14][日]森下忠著(阮齐林译):《国际刑法入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

[15]赵秉志、陈一榕:“试论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载《现代法学》2001年第1期。

[16][英]詹宁斯、瓦茨修订(王铁崖等译):《奥本海国际法》(第一卷第二分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4页。

[17]日本国际法学会:《国际法辞典》,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第639页。

[18][韩]李万熙著(马相哲译):《引渡与国际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47页。

[19]黄风著:《引渡制度》,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页。

[20]赵秉志、陈一榕:“试论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载《现代法学》2001年第1期。

[21]黄风著:《引渡制度》,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174页。

[22][英]J.G.斯塔克著(赵维田译):《国际法导论》,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第287页。

[23]赵秉志、陈一榕:“试论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载《现代法学》2001年第1期。

[24][意]恩里科·菲利著(张彬译):《实证派犯罪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6页。

[25]陈忠林:“国际法中的‘政治犯罪’和政治庇护”,载高铭暄、赵秉志主编《当代国际刑法的理论与实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6]黄风著:《中国引渡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9页。

[27]黄风著:《中国引渡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9页。

[28]同上。

[29]同上。

[30]贾晨:“‘免死金牌’还是‘最后丧钟’——如何认识中国和西班牙缔结引渡条约”,载《当代世界》2006年第6期。

[31]刘亚军著:《引渡新论——以国际法为视角》,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6页。

[32]胡康生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95页。

[33]日本国际法学会:《国际法辞典》,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第149页。

[34]A/CN.4/579/Add.1第26段。

[35][韩]李万熙著(马相哲译):《引渡与国际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50页。

[36]同上。

[37]A/R ES/52/88。

[38][韩]李万熙著(马相哲译):《引渡与国际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74页。

[39][韩]李万熙著(马相哲译):《引渡与国际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7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