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军控裁军机制

军控裁军机制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军控强调的是“控制”。裁军包括单方面裁军、多边谈判导致的普遍裁军以及全面、彻底裁军。对武器施加高于、等于或低于现有水平的数量限制,是最为普通的军备控制方法。与军备控制和裁军的终极目标相比,目前的进展无法令人满意。联合国军控和裁军机制缺乏权威性和强制性,常常议而不决,面对少数大国公然漠视,甚至践踏有关协议,无能为力。鉴于核查成效与障碍,各国因担忧受到欺诈而质疑军控和裁军的价值。

四、军控裁军机制

所谓军备控制,是指对各国军事力量及其装备的发展、试验、部署和使用的限制和管制。裁军是指裁减军队和军事装备。两者目的均是使军备不要太多,以便降低对抗强度,缓和国际局势,克制冲突发展,减少战争危险。军控有时把裁军作为自己的手段和方式。但两者又有区别,裁军一般是单方面或根据双边、多边国际协议,限制、裁减武装部队、军事装备,即部分裁军、普遍裁军、全面彻底裁军等,也就是说,裁军是把国家军备视为武装冲突的根本原因,因此,通过削减和最终取消军备来谋求防止战争。而军备控制不反对各国保存一定的军备,它把国家间分歧与冲突视为战争根源,承认某些分歧和冲突,也许是不可能解决的,因此,通过减轻军事存在而不是彻底消除军备,来促进国家间关系的稳定,降低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军控强调的是“控制”。军控一般是通过国际协定来完成的,它是通向裁军的重要步骤,其目的是在裁军缺乏足够现实可能性的情况下,减少战争的危险和后果,同时,它还可能促进缓和,消减军事预算,将资源用于发展。

军备控制造成的国际和平与稳定,必须体现在军事稳定上,而军事稳定由战略稳定、危机稳定、军备发展稳定来保障,换言之,军备控制应能加强战略稳定,它以威慑的可信性为基础;军备控制应加强危机稳定,双方达成某些规则和默契,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加以管理;军备控制也应能加强军备发展的稳定,即双方在试验、生产和部署新的武器系统时,避免威胁并破坏战略稳定和危机稳定。

裁军包括单方面裁军、多边谈判导致的普遍裁军以及全面、彻底裁军。单方面裁军,是指一国自愿裁减自己军备,其安全在理论上由它的非威胁性姿态(这将制止外界敌意),它的示范效应(导致他国也裁减军备)和它的一支少而精的军队来保障。单方面裁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和平主义理想,或一种道义的和摒弃战争的思想,也依赖于这样的信仰,即正是高水平军备或军备竞赛引发紧张局势。由于单方面裁军有很大的宣传效应,不少国家竞相实施,以换取政治上的好处。通过多边谈判达到普遍裁军,是当今裁军的主要思路,这有赖于世界战略形势的稳定,向有关各国提供安全保障机制,以及核查制度的完善和可靠。全面、彻底裁军,除了上述态势持久、稳定发展外,还需要在全球化背景下,不断深化全球整合与区域一体化,在全球社会的建构过程中,最终形成全球安全机制。

军备控制和裁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又是相关的,有时重叠或互换使用。

军备控制方法包括:限制武器的数量,限制武器的研究、开发和部署,限制武器的种类,限制武器的转让。对武器施加高于、等于或低于现有水平的数量限制,是最为普通的军备控制方法。这种方法详细规定了每一方所拥有部队和武器的数量和能力。比如,第一和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和2002年签署的莫斯科条约,都大大削减了美俄(苏)两国核武器的数量。军备控制的第二种方法,就是限制或取消一定种类的武器。《中程核力量条约》削减了美苏整整一类武器——中程核导弹。新的《禁止杀伤人员地雷公约》,禁止生产、研制、使用、储存和转让杀伤人员地雷。第三种限制军备的方法,是一种军事计划生育方法,即确保武器系统永远不会进入到发展和测试阶段,或者即使武器进入了发展和测试阶段,也不会得到部署。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它能在某些军备扩张之前,就阻止其发生。比如,那些不拥有核武器,并且签署了《核不扩散条约》的国家,就同意不发展核武器。与此相类似的,就是一些已经被部署了的武器系统,被禁止部署于一些特定的地理区域。如此,在南极洲、海床、外层空间以及其他地方就禁止部署军事武器。军备控制的第四种方法,就是禁止或限制武器和武器技术的跨国流动。比如,根据《核不扩散条约》,那些拥有核武器及其制造技术的国家,就承诺不把核武器及其制造技术转让给非核国家[5]。根据1991年12月第46届联大通过的决议,建立常规武器的普遍性和非歧视性登记制度,它要求会员国每年向秘书长报告其国际武器转让的数据,以及关于通过国家生产和有关政策而获得的军事持有物和采购情况的资料。

自199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安全形式总体趋于缓和,中小国家和非政府组织积极推动,联合国维和行动提供了成功经验,军备控制和裁军取得了重大进展。联合国已经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裁军和军备控制工作机制,包括审议、执行、研究和核查机构。联大是联合国审议裁军的最高机构,它有处理裁军问题的下属机构,联合国秘书处设有裁军事务处理部、裁军事务中心以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裁军中心,联合国裁军研究所是一个独立机构,再加上作为当前国际上唯一的多边裁军谈判机构——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以及作为独立政府间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以上这些机构构成了联合国军备控制与裁军机制的基本框架,推动了军控和裁军的进程。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等表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裁减、控制和禁止都取得实质性成果,在推动无核区建立、促进常规武器裁减、削减和禁止地雷等小型武器和轻型武器方面也取得了不少实质性进展。

与军备控制和裁军的终极目标相比,目前的进展无法令人满意。联合国军控和裁军机制缺乏权威性和强制性,常常议而不决,面对少数大国公然漠视,甚至践踏有关协议,无能为力。迄今为止,世界未能提供足够的机制性安全保障,是军控和裁军面临的最大障碍。既然安全困境未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顾虑始终使人们对军控和裁军持怀疑态度。鉴于核查成效与障碍,各国因担忧受到欺诈而质疑军控和裁军的价值。何况不少协议只限制数量,不限制质量,致使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军备竞赛并未停止,防止核扩散只限制水平扩散,不限制垂直扩散,就是一个例证,少数大国坚持威慑战略,加剧了这一发展趋势。它们还向外大量倾销武器。障碍还来自于国内因素。利益集团、官僚机构和议员形成铁三角,构成了军火工业(及受益地方)——军队——国会的利益复合体,在军控和裁军问题上对政府施加压力。高技术的发展也使军控和裁军成为错综复杂、技术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受技术制约日益突出,且难以对某项高技术作出明确的“军用”与“民用”的界定,从而使得武器技术、装备的扩散变得更加容易。此外,频繁的国内与地区武装冲突,为小型武器扩散提供了市场,跨国武器走私和国际恐怖主义泛滥,已经成为国际防扩散的新挑战。

展望21世纪,军备控制和裁军任重而道远,有可能发生重大变化。2000年9月,出席千年首脑会议的各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千年宣言》中表示,决心“努力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是核武器,并保持为达此目标而作出的所有选择,包括召开确认消除核危险的国际会议的可能性。”防止核扩散是新世纪军备控制的中心问题。美国推行单边主义、先发制人战略,加剧了某些国家的安全困境,使得核扩散问题变得尖锐起来。鉴于广大无核国家放弃核选择,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一些核武器国家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这将有助于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列入核裁军议程,使之成为控制核军备的重要手段。现有无核武器区的地理范围及禁止范围将予以扩大,并将在世界各地建立新的无核武器区。同时,限制小型武器和轻武器的非法生产和转让,有望成为常规军备控制的重点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