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人民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推进医改,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这是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庄严承诺。中国共有2万多所医院,其中公立医院1.5万多家。新一轮医改以来,公立医院改革选择基层突破的路径,围绕县级公立医院大做文章。然而,集纳着全国最优质医疗资源的公立大医院,在改革中几乎“作壁上观”,引发了医改只改“下游”、不改“上游”的质疑。

〔报告摘要〕

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破除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创新社会资本办医机制。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让群众能够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提高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防治能力,人均基本公共服务经费补助标准增加到35元。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落实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解读〕

“为了人民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推进医改,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这是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庄严承诺。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中国式办法”,陈仲强委员认为有两层涵义,“第一层,中国解决医疗健康的问题不能照搬欧洲的模式,也不能照搬美国的模式。第二层含义,在医改目标和政府主导提出的要求上,要满足几个要素:一是医改要全民公平,人人享有;二是能提供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能基本解决健康和保障问题;三是百姓比较满意;最后是国家财政能实现可持续投入。”

中国共有2万多所医院,其中公立医院1.5万多家。在这些公立医院中,政府投入为医院收入的7%~15%,剩下的运营费用都要靠医院去挣。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公立医院“以药补医”的情况较为普遍,不但演变成医改棘手的难题,而且给社会留下“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等后遗症。新一轮医改以来,公立医院改革选择基层突破的路径,围绕县级公立医院大做文章。然而,集纳着全国最优质医疗资源的公立大医院,在改革中几乎“作壁上观”,引发了医改只改“下游”、不改“上游”的质疑。人们看到,公立大医院通过建立分院等措施吸引越来越多的患者,“虹吸”效应日趋明显。公立大医院并没有太多改革的动力。对此,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开出创新社会资本办医机制、推进医师多点执业两剂药方。众所周知,公立医院是医疗服务供应的主力军,在强调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调下,不少人认为公立医院一定要以政府办医为主,只有政府结结实实地把医院办起来,才能让老百姓病有所医,才算尽到政府责任。但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升为“决定性作用”,无疑表明政府将更为强调市场的作用。在新的理论框架下,推进社会资本办医和医师多点执业可能获得更为开阔的空间。人们期待,民营医院能够在制度、人才等方面被彻底“松绑”,进而给当前公立医院的垄断格局带来新鲜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