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生蛋糕”越切越大

“民生蛋糕”越切越大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4年,聊城市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大幅压减行政支出,全力保障民生事业发展,民生财政支出197亿元,同比增长11.3%,占财政总支出的68.9%。这是聊城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的坚持。为把钱花在“刀刃”上,聊城市把“民声”作为民生工程的“风向标”,下大气力抓好社情民意工作。扎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已落实个人账户资金3.04亿元,惠及被征地农民8.7万人,省人社厅在聊城召开现场会予以经验推广。

乳腺癌的发病因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直接关系,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避免动物脂肪,增加粗纤维,减少肉食,增加新鲜水果或蔬菜,避免吸烟、饮酒、肥胖,适时解压等,是能得到预防的。”在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办事处邓王村来自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的“农民健康服务行动”车前人头攒动,从事妇产科工作30余年的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穆以玲正在为咨询乳腺癌发病原因的刘月娥讲解。

市政府投入300多万元,配置9部健康服务行动专用车,由临床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专业技术骨干组成的专业队伍,到偏远农村免费为群众健康体检、诊断疾病,传授健康知识与自我保健技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这只是聊城市财政惠民的一个小插曲。

这两年,聊城人明显感觉到,免费公共服务越来越多,政府各项补贴标准越来越高,财政“民生蛋糕”越切越大。

“最多”“最大”,随着年份的推移,这些定语所对应的数字也在持续刷新飙升。2014年,聊城市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大幅压减行政支出,全力保障民生事业发展,民生财政支出197亿元,同比增长11.3%,占财政总支出的68.9%。

财政“蛋糕”就那么大,如何切割,根本上取决于执政理念。对于工业化尚处爬坡阶段、城市化欠账很多的聊城市来说,大手笔的民生保障投入,一再拉长的“民生清单”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对于财政“攥拳头”还是“撒芝麻盐”的选择。

更是要“政绩面子”还是要“民生里子”的选择——“在确保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让最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分享发展的‘红利’”,“将钱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将困难人群作为帮扶的重点。”这是聊城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的坚持。

为把钱花在“刀刃”上,聊城市把“民声”作为民生工程的“风向标”,下大气力抓好社情民意工作。依托市长热线、民情走访、信访接待等,确保听取群众呼声不留死角,并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进行专门汇总、梳理,研究政策抓落实。

为把每一件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聊城市委、政府把基层群众呼声作为制定10件实事活动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坚持每年都在年初充分公开征求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选取群众最关心、最密切、最直接的民生问题,列入为民办的10件实事。2014年全市确定了加强就业扶持、提高保障水平、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医疗服务、实施文化惠民“三千”工程、完善生活设施、加强住房建设、抓好扶贫开发等10件实事。

为保证不向群众开空头支票,聊城市要求各县(市区)、各单位对计划实施的民生实事进行系统梳理,做到项目化、数字化。同时,建立健全政务督查机制,将所有督办事项的责任部门、完成时限纳入台账管理,根据轻重缓急设定时间限制、进行实时监控,并定期通报实施进度。

为确保10件实事顺利实施,市委、市政府在优先安排项目资金的同时,积极探索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源向民生实事集聚,加快形成了财政资金、民间资金、社会资金、企业资金等多元化投入的新格局,为建设富裕文明幸福聊城筑牢了根基。

群众最难的,就是民生最要帮的;群众最需的,就是民生最要干的。回望聊城民生路,数字温暖而厚重。

以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支持现代农业。市财政每年列出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农业产业调整扶持资金1000万元,县(市区)制定了土地、水电、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投资2亿元,治理中小河流河道长度80公里;投资9524万元,狠抓了农村饮水安全,解决了20万农村居民和4.53万学校师生的饮水问题;投资21825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9.2万亩。

就业和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创业大学,设立了5000万元市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提高了就业创业补贴标准,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力度,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困难群体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6.3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2.89%,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

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从每人每月65元提高到75元;城乡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80元提高到320元;并为3.14万参保居民解决了6703万元医疗资金;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连增”,月人均增资238.1元,待遇水平从2005年的766元增长到2014年底的2109元,实现了翻番增长;失业保险金标准从每月730元增加到800元;调整了一至四级工伤保险职工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职工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实惠。扎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已落实个人账户资金3.04亿元,惠及被征地农民8.7万人,省人社厅在聊城召开现场会予以经验推广。

提高了7大类社会保障标准,大病保险标准最高达到20万元,全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2200元提高到240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3600元提高到4800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2520元提高到3360元。现有城市低保对象23201人,发放低保资金7396万元;农村低保对象155839人,发放低保资金2.69亿元。全市新建农村幸福院126处,新增社会养老床位6305张。

落实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农村计划生育独子或双女户老年家庭,每人每年给予960元奖励扶助,2014年全市奖励扶助目标人群23950人。推广了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继续实施银龄安康工程,全年,260238位老年人投保,投保总额超过592.22万元;理赔1628人次,理赔总额327.96万元,达到了子女认可、老年人受益、社会满意的效果。

固本强基,大力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学前教育按照在园幼儿10%的比例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和孤残儿童进行资助,每人每年1200元。家庭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按初中1250元、小学1000元执行,受助比例不低于10%。高中贫困生平均每人每年资助1500元,受助比例不低于10%。中职学生每人每年资助1500元。农村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达到710元,初中达到910元。2014年,全市发放学前教育助学金1300余万元;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1524万元,资助学生2万人次;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208万元,受助学生2700余人;发放中职免学费资金1300万元,受助学生9890名;发放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35万元,各类奖学金148万元,还为18706名学生发放助学贷款1.2亿元。

实施文化惠民“三千”工程。为社区、农村等基层单位免费送戏1600多场。举办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聊城市读书朗诵大赛、“魅力聊城”摄影展、“美丽水城·运河风情”文艺晚会、送文化下乡、社区艺术节、少儿文艺调演、“七一”文艺汇演、全市青年歌手大赛等系列活动1000多场;统筹省、市、县三级文化财政经费,为2400个农村文化大院购置了文化设施,把灯光、音响和演出器材配送到基层文化大院;为全市4660个农家书屋补充更新了图书、音像制品、报刊,全面提升了农家书屋服务水平,新建改建1000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总投资突破1000亿元,城镇化率提高1.9个百分点;96个城市改造项目,3.9万户列入全省棚改计划,获得中央和省补助资金17亿元;全市新建改建城乡道路1780公里,新增绿化面积2047公顷,新增供热管道110公里,天然气管道392公里;新增雨水管网365公里,新增污水管网324公里。大力实施“五环聊城”工程,完成100公里的环城道路,贯通34公里的徒骇河滨河大道,新建改建城区主次干道28条、小街巷60多处;日处理能力800吨的市垃圾焚烧发电厂、新水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嘉明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工程投入使用,全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增加到15座,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4.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区新增、更新新能源公交车200部,新辟公交线路5条,增加了11条线路运行频次,5条线路延长运营时间。投资6亿多元,对全市6458个村庄进行全面整治提升,垃圾围村、围镇现象基本消除,“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网络基本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