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钓鱼岛问题对中国海权的损伤与危害

钓鱼岛问题对中国海权的损伤与危害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人民对日本占领钓鱼岛表示强烈抗议。对美国而言,钓鱼岛是其旨在围堵、遏制中国的西太平洋岛链战略的重要一环。于是,美国对中国制定了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军事上遏制的政策。如果钓鱼岛真被日本长期霸占并建成军事基地,那么必将对我国沿海及台湾的安全构成巨大威胁。首先,它关系到中国的主权问题,关系到中国对自己主权的态度问题。

四、钓鱼岛问题对中国海权的损伤与危害

(一)钓鱼岛争端的表现

1.日本单方面宣示对钓鱼岛的领土主权。从历史上看,钓鱼岛群岛甚至琉球群岛都是中国的领土。但从1969年5月,日本政府企图钻国际法中“事实有效占领”规定的空子,派出水警和工程队登上钓鱼岛树立了水泥桩。1970年8月,日本冲绳地方立法机构通过法律,决定钓鱼岛群岛隶属该县石垣市,亦即单方面宣示钓鱼岛主权属于日本。1970年9月,日本水警将树立在钓鱼岛上的“中华民国国旗”拔下并予以撕毁。

2.日本对钓鱼岛进行了实际控制。日本在军事防务方面频频动作,特别是宣布日本将把美军的“防空识别圈”包括对琉球群岛、钓鱼岛群岛的“防空识别圈”原封不动地接受下来,这意味着将钓鱼岛群岛划入日本的“防空识别圈”内,即将钓鱼岛群岛纳入了日本军事管制范围。中国人民对日本占领钓鱼岛表示强烈抗议。面对日本单方面非法占领钓鱼岛群岛的恶劣行径,我国政府以及海峡两岸人民、海外华人华侨都表示了极大愤慨。1971年12月,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钓鱼岛等岛屿是我国台湾的附属岛屿,它们和台湾一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旅居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留学生和华人以及香港、台湾同胞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持续不断的“保钓运动”,并发生过中国“保钓人士”试图登上钓鱼岛但被日本军舰拦截等冲突事件。

(二)钓鱼岛争端的缘由

1.钓鱼岛对中、日、美三国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对日本而言,因为它是一个地形狭长的岛国,军事战略纵深相当有限。一旦发生战争,它容易遭受来自各个方向空中与海上的轰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日本就吃过这种国土地形之亏,首都东京和冲绳县饱受美军空袭之害。因此,从军事地理学角度来看,日本一直梦想增加国土面积,扩大军事防御范围。假若占领了钓鱼岛,日本就可以将其防御范围从冲绳向西推进400多公里,并能够对我国沿海及台湾地区实施逼近侦察监视。

对美国而言,钓鱼岛是其旨在围堵、遏制中国的西太平洋岛链战略的重要一环。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美苏对抗的加剧,以及新中国确立了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外交方针,让美国政府咬牙切齿、恨之入骨。于是,美国对中国制定了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军事上遏制的政策。同时,美国调整了远东军事战略,将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并向琉球派驻大量军队。此后不久,美国又出于“扶日反共、以日制华”的军事战略考虑,将琉球、钓鱼岛诸岛的“施政权”私自转给日本,以联合日本力量来建立遏制、围堵中国的西太平洋岛链战略。

对中国而言,琉球群岛距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仅有300~500海里。而钓鱼岛群岛位于我国台湾东北,处于我国大陆与日本冲绳列岛之间,无论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安全,还是对台湾地区的安全都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已把冲绳、琉球、钓鱼岛建成为其西太平洋军事“岛屿锁链”的中心环节之一,作为战争期间进攻远东地区尤其是中国大陆的“桥头堡”。如果钓鱼岛真被日本长期霸占并建成军事基地,那么必将对我国沿海及台湾的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2.钓鱼岛海域蕴藏着惊人的石油储量。

1967年,经过认真勘察研究,美国海洋地质学家埃默利等人语出惊人:在日本九州与中国台湾之间的巨大海底带上蕴藏着大量的石油。1968年,联合国亚洲经济委员会又对该海域进行了勘察,发现钓鱼岛群岛周围50万平方海里的海底片区就是石油富储区。

伴着钓鱼岛蕴藏着惊人石油储量消息的传播,这一区域一改默默无闻的境地,一时之间,就成为了众人注目、世界瞩目的“黄金之岛”。美国人、中国人、日本人都深切地凝视着钓鱼列岛,特别是国内资源贫乏、常受资源短缺困扰的日本不仅对钓鱼岛产生了浓厚兴趣,而且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先发制人,事实上对钓鱼岛实施了占领。

3.美国不遗余力扶助日本扩大国土面积。

1951年9月,由美国主持,在旧金山召开了有51个国家参加的“对日和约会议”。中国没被邀请,印度、缅甸拒绝出席,苏联、波兰、捷克参会但拒绝签字。该和约规定:将北纬29°以南之南西诸岛,包括琉球群岛、大东群岛、钓鱼群岛等置于联合国托管之下……美国将有权对此等岛屿之领土及其居民,包括其领海,行使任何行政、立法与司法权力……但日本对琉球群岛等拥有“潜在主权”。对此,中国政府总理周恩来发表严正声明:中国绝不能承认该和约。1970年前后,美国把这些群岛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方面的一切权力移交给了日本”。

4.抗战胜利之际丧失了收复良机。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获得了收复琉球的良机。可惜的是,内战爆发,良机丧失了。新中国诞生后,中央政府不仅想武力收复台湾,也想努力收回琉球。但朝鲜战争爆发了,我国无力也无条件去收复台湾、琉球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日在琉球、钓鱼诸岛主权上大做文章时,我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高峰,也无力、无条件去遏制、挫败美日的丑恶勾当。

5.“台独”分子在帮日本的忙。李登辉有着深厚的亲日情结,他发表卖国谬论:钓鱼岛属于日本。民进党代表人物之一吕秀莲在当“立委”时曾对日本人说:“因为日本与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台湾才脱离了中国,让我甚感不幸中的大幸。”李登辉、吕秀莲等“独派”人士的卖国言论,以及台湾当局的媚日政策与行为,虽然遭到了正直的中国人的强烈反对,但他们这些言行毕竟帮了日本人的忙,为日本人提供了说词,增加了外交上的难度。

(三)解决钓鱼岛争端的意义

钓鱼岛虽小,但它关系重大。

首先,它关系到中国的主权问题,关系到中国对自己主权的态度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这样一个法理观点:自古以来,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而且,这是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的。中国关于钓鱼岛的记载,可追溯到千年前的隋朝。到了14世纪,琉球王已正式进贡中原朝廷,成为我国的藩邦属国。1372年,中国人杨载首先驻足钓鱼岛。台湾、福建等地人民常到岛上采药及在附近海域捕鱼。明朝中叶,戚继光率队抗击倭寇时,就曾以钓鱼岛为战略防线。明朝期间的多幅海疆图都清楚标明钓鱼岛为中国的一部分。中日甲午战争后,虽然清王朝与日本签订了割让台湾的《马关条约》,但并没有割让钓鱼岛群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投降,连台湾也回归了中国。

其次,它关系到中国的地位问题,关系到中国的大国威望和影响问题。如今的中国,已经成长为一个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军事大国,已经可以对国际关系、国际事务发挥重要作用。“虽然我们不能也没必要像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样四面出击、空耗国力,但是属于自己的权利、属于自己的利益一定要毫不犹豫地去争取。”为了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特别是为了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我国可作一定的容忍和让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的提出,就是中国的一种容忍和让步。但容忍和让步必须是相互的、公平的、合理的,必须是真心的、真诚的、讲信义的。如果对方蛮不讲理、阳奉阴违、公然挑衅,那么我们也绝对不能手软和示弱,必须采取可用的办法、强硬的方式来对待、来还击。

再次,它关系到中日关系,关系到亚太地区长远利益问题。尽管历史上中日两国积怨甚多,但两国同处亚洲、同是亚洲强国,对亚太战略格局影响甚大。而且,两国关系友好,则两国可以双赢;反之,则会两败俱伤。若两国都能从东亚和平与发展、亚太地区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寻求一条非战争道路妥善解决钓鱼岛争端,那中日幸甚、东亚幸甚、亚太幸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