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产服务单元提价

生产服务单元提价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在中国的市场现实中,“涨”声总是响起来,洋奶粉、受到限“三公”消费调控前的白酒价格连年翻番更是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三)对生产服务单元提价的制约因素。这种“越用越便宜”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大,就越可以“中和”其他易提价行业的物价上涨,从而在整体拉低通胀水平,这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通胀高而发达国家通胀低的又一重要原因。

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理念是通过竞争,迫使生产和服务提供者更优质、快捷和低廉地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囚徒困境”的存在,提价应是较为困难的,如果集体通谋涨价则涉嫌违法。但是在中国的市场现实中,“涨”声总是响起来,洋奶粉、受到限“三公”消费调控前的白酒价格连年翻番更是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

(一)通胀循环带来的成本压力。包括人力、原材料和租金、融资费用等各项运营成本,企业所感到的压力的大小与上述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很有关系。其中,刚性、单向传导的人力成本造成的压力最大,而可以双向传导的原材料等造成的压力则较小,所谓“双向”是指原材料等产品价格不是单纯由上游企业向下游传导上涨,下游若业绩不佳也会反作用于上游迫使原材料降价。可以发现,生产服务单元提价表现出很强的结构性特征,人力成本占比大的行业提价倾向更强,如餐饮、娱乐等服务业,而占比小的行业则相对较弱,更多地向供应商谈判压价或不得不牺牲本企业利润以释放压力。过去二十年间发达国家通胀程度较低,与将人力密集的低端制造业向海外转移,本国保留的工厂常高度自动化、少人或无人值守有一定关系,这有效降低了制造业的提价压力,发展中国家则恰好相反。

(二)主动提价增利。这是生产服务单元的“自激振荡”。一是具有垄断或优势禀赋。垄断者提价不需赘述,优势禀赋指产品在一定背景条件下获得特殊地位,比如,因国产奶粉存在安全问题,洋奶粉因产自国外便受到中国消费者的格外青睐,借机大肆提价;利用公务消费的“刚性”,中高端白酒“不约而同”地涨价,有的白酒毛利竟至高达90%。二是利用供求关系。包括客观的供不应求,如汽车行业里一些受欢迎的品牌需要加价、等待数月才能提车,以及主观制造的饥渴营销,通过限量、限时营造“物以稀为贵”的主观感受,比如众多奢侈品等。三是利用产品更新换代。在推陈出新中宣称产品质量升级、功能增加以提高价格,比如保险产品利用新保险法实施之机、空调企业利用“去PM2.5”、“智能变频”等概念升级涨价,连方便面也利用“新包装”为噱头上调售价。四是小额商品暗度陈仓。PC行业中毛利最高的不是电脑、打印机等大额产品,而是键盘、鼠标垫等小额商品,消费者很容易关注绝对价格的变化而忽视相对价格的涨幅。比如,一台2000元的电视加价200元,消费者会认为贵了太多,而一罐啤酒从2元涨到2.5元,5角钱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容易忽视,但实际上前者仅涨价10%,后者却涨价25%。

(三)对生产服务单元提价的制约因素。一是竞争情况。2007年前后是物价上涨较快的时期,在物资丰富的“天府之国”,成都各“苍蝇馆子”(小吃店)门口也普遍竖起小告示,表示“物价上涨不得不调整菜价”云云,此即担心即使被动涨价也因竞争失去市场。美国耕地广袤、粮食充足,要提价更难,这也是其能低通胀的一大国情特殊性。二是产品的国际化程度。有的商品与国际市场联动很强,比如煤炭、基本金属、大宗工业品和农产品,在理论上,跨境套利活动会迅速将价格差消弭,单一地区的生产者无法随意提价。三是商品自身特性。比如集成电路存在摩尔定律,电路性能的翻番带来原产品价格的持续下降,同类现象在软件、无线通信、互联网等其他信息产业中也广泛存在。这种“越用越便宜”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大,就越可以“中和”其他易提价行业的物价上涨,从而在整体拉低通胀水平,这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通胀高而发达国家通胀低的又一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