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论苏东坡黄州脱困智慧

论苏东坡黄州脱困智慧

时间:2022-03-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黄州的四年多的生活是他人生的第一次大逆转,他解脱困境的智慧方法,至今仍让我们深受启示,也备感亲切有味。他的《东坡八首》前面自叙道: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
论苏东坡黄州脱困智慧_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十辑)

方星移

内容提要:面对“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的贬谪境遇,苏东坡在黄州期间,采用了多种方法解脱经济、精神上的困境,他用儒家的道德提升主体精神境界,用对佛道的务实态度修炼自我,最终他找到了解脱困境之路,达到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境界,度过了在黄州的艰难岁月。他务实地对待生命的方式在宋代是最独特的,苏东坡因而也成为宋代文化最杰出的代表。

关键词:苏东坡;黄州;脱困智慧

苏东坡一生的经历十分丰富,在京任职多年,又外任地方官走遍大半个中国。他曾春风得意,走过一举成名天下知的科考阶段、被人仰慕的翰林学士知制诰的三年,有过了杭、密、徐、湖、扬等州的要员生涯;也曾顶风冒雪,熬过了“度尽劫波”的黄、惠、儋三州的岁月。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他始终以挺拔的人生姿态出现,尤其是逆境人生中的生存与生活智慧显示了作为个体顽强的生命力,对人生抱有热切的希望,表现出坚韧的品格和旷达的态度,是一个脚踏实地的智者。在世人对他的印象里,他是一个极其富有性格魅力、具有精神高度的人。在黄州的四年多的生活是他人生的第一次大逆转,他解脱困境的智慧方法,至今仍让我们深受启示,也备感亲切有味。

一、经济脱困方法

元丰三年(1080)一月一日,苏轼携21岁的长子苏迈离开京城,二月一日到达黄州。五月份,苏辙将他的乳母任彩莲,苏轼夫人王闰之、王朝云等家人送到黄州。所以苏轼一家人口不少,没有了优厚的俸禄作为经济来源,一家人怎么解决基本的生存吃饭的问题?苏轼一家的办法是狠心节流的同时再开源。

第一,“痛自节俭”——量入为出。苏轼在给学生秦观的《答秦太虚书》中说:

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此贾耘老法也。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顾虑,以此胸中都无一事。

他亲自筹划算计,将钱分成三十份,每天一份,切实地用好每一笔钱,让全家不至于饿肚子。

第二,躬耕东坡——自力更生。

现成的钱是有限的,很快就没有了。解决吃饭问题的第二种方法就是开源,他的做法是躬耕东坡,自种自收,解决家人的粮食问题。他的《东坡八首》前面自叙道:

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

他叙述了开垦的艰辛,朴素的语言中含有许多的无奈,但诗中却充满了浪漫的想象,如其四:

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但闻畦陇间,蚱蜢如风雨。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行当知此味,口腹吾已许。

他在种稻之时就开始想象着稻子的抽穗、结实,想象月下看稻穗的美景,秋来稻入筐的踏实,想象着自己面对丰收的喜悦。东坡除了种稻子,还有“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的美味、“想见竹篱间,青黄垂屋角”的美景。可以看出来,他对收获的期许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

东坡上的收获还有大麦红豆等,据《仇池笔记》卷上《二红饭》:

今年东坡收大麦二十余石,卖之价甚贱,而粳米适尽,故日夜课奴婢舂以为饭,嚼之啧啧有声。小儿女相调,云是嚼虱子。然日中腹饥,用浆水淘食之,自然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气味。今日复令庖人杂小豆作饭,尤有味。老妻大笑曰:此新样二红饭也。甘酸浮滑的煮大麦没有让苏轼及其家人皱眉头,新样二红饭中洋溢的是他家的笑声!

苏轼他们虽然努力地开源节流,经济的拮据是始终伴随着这一家人的,苏轼只好采用了“节食少欲”的办法,在《与李公择十一首》之九中,他说:

大约安心调气,节食少欲,思过半矣,余不足言。某见在东坡,作陂种稻,劳苦之中,亦自有乐事。有屋五间,果菜十数畦,桑百余本,身耕妻蚕,聊以卒岁也。

“安心调气,节食少欲”是苏轼养生的一种方法,可也是他解决温饱问题的一种不得已的方法,也是一种精神胜利之法。

二、精神脱困方法

在黄州期间,苏东坡作为一个士大夫,比经济问题更需要解脱的是精神安顿的问题。刚到黄州的他是孤独的,失魂落魄,找不到心灵的归宿。他说自己是个“幽人”,“幽人”是幽居之人,作闲居无事之人解,又作寂寞忧居之人解,既指向主体深居简出的生活状态,又指向心境的寂寞、彷徨和无助,其精神状态也处于忧患与恐惧不安中[116]。而直指他在黄州期间的处境与心境,最具内涵的是《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枫落吴江冷。[117]

他用孤鸿自喻。孤鸿惊魂未定、冤诉无门,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往来”。这首词创作于元丰三年三至五月间[118]。虽绝望到极点时他会说:“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寒食雨》二首)。他的脱困办法很多。

第一,家乡认同感。

人处在他乡,很容易产生漂泊感,有着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苏轼则有着独到的家乡观念,就是“此心安处是吾乡”(《定风波》)。黄州时期他就是这么践行的,如《与范子丰》:“临皋亭下不数十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他说流经黄州的长江水有一半来自峨眉山的雪水,携带者锦江的春色。那住在黄州也没那么痛苦,就像在家乡一样,这样就去掉了漂泊感,有了家乡安定感,心灵就会比较容易平静。

第二,价值认同感。

要找到价值认同感就要转变思维方式,苏轼找到了“譬如”法。苏东坡在晚年曾用一种无奈自嘲交织的复杂心态感叹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京山画像》)他在三贬地的信与诗中曾谈及自己对待贬谪的态度,“某谪居既久,安土忘怀,一如本是黄州人,元不出仕而已”(《与赵晦之四首》),“譬如元是惠州人,累举不第,虽不欲老于此邦,岂可得哉!”(《与程正辅尺牍七十一首》)“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别海南黎民表》)譬如自己就是黄州、惠州人,自己未曾出仕,又譬如自己就是儋州人,是到西蜀州远游,现在回来了。

苏东坡从在黄州期间就开始有了一种以“譬如”法这种回到生命的原点的方式,从零重新开始人生之旅的思维方式,惠州、儋州延续了这种思维方式。苏轼是从生活情景中建构一种心情、意绪,或者说是一种生存状态,能够在沉浮不定的人世间获得精神的自由。他不执著于苦难本身,而执著于如何消解苦难、如何相对自在地面对苦难,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王水照先生说得精辟,“从生活实践而不是从纯粹思辨去探索人生底蕴,这是苏轼思维的特点”[119]

第三,修道养生。

灵活、务实、通达是苏轼修道态度,佛道思想对于他而言已经具有肯定生命意义、积极生存的作用,具体表现为随缘自娱和养生。随缘自娱是居黄期间苏轼所写书信的话题之一:

轼凡百如昨,愚暗少虑,辄复随缘自娱。(《答李琮书》)

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无别胜解。(《与子由弟十首》之三)

吾兄弟俱老矣,当以时自娱。世事万端,皆不足介意。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中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是供吾家乐事也。(《与子明兄》)

窃恐著书讲道,驰骋百氏,而游于艺学,有以自娱,忘其穷约也。(《与李通叔四首》之一)

在对人生的空幻有了清醒的认识之后,心胸开阔、自得其乐就是最好的选择,就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养生同样是他书信的主要话题:

道术多方,难得其要,然以某观之,惟能静心闭目,以渐习之,但闭得百十息,为益甚大,寻常静夜,以脉候得百二三十至,乃是百二三十息尔。数为之,似觉有功。幸信此语,使真气云行体中,瘴冷安能近人也。(《与王定国四十一首》之八)

吾侪渐衰,不可复作少年调度,当速用道书方士之言,厚自养炼……已借得本州天庆观道堂三间,冬至后,当入此室,四十九日乃出,自非废放,安得就此。(《答秦太虚书七首》之四)

但废放之中,病患相仍,默坐观者,虽无所得,而向之浮念杂好,尽脱落矣。(《与张天觉四首》之二)

《避暑录话》中也记载他曾“自言有三养,曰:安分以养福,宽胃以养气,省费以养财”。养生是顺时保命的方法,做法有静心养神、斋居等,以强身健体、抵御瘴冷、剔除杂念为目的。

第四,爱国泽民。

强化儒家道德,爱国泽民。儒家生命价值观是建立在儒家伦理道德基础上的,要求个体应该将自己置于社会伦理的整体中,承担起社会对个体职责的要求,这是济世泽民、载道弘义的人生观,能促人积极奋发进取。在《与李公择》中他表示:“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若见仆困穷便相于邑,则与不学道者大不相远矣……虽怀坎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于造物。”直到元符元年(1098)的《千秋岁》中,苏轼仍庄严地表示:“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吾已老,乘桴且恁浮于海。”尊崇气节又了悟人生,同时作诗《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得,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其尚在藤也,旦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莫嫌琼雷隔云海,圣恩尚许遥相望。平生学道真实意,岂与穷达俱存亡。”此诗再次表明心迹,可作《千秋岁》词的注解。陆游总结苏轼一生:“公不以一生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120]他在《留侯论》中有一段很著名的论述:“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苏轼一生就是这样实践的。

如其诗《喜王定国北归第五桥》:

白露凄风洗瘴烟,梦回相对两凄然。雀罗廷尉非当日,鸠杖先生愈少年。世事饱谙思缩手,主恩未报耻归田。谁怜第五桥东水,独照台州老郑虔。

此诗作于元丰六年(1083)。王巩,字定国,东坡好友,在“乌台诗案”中受东坡牵连而南贬,北返后东坡作此诗以赠。面对这位命运相连的朋友,东坡感慨万千,他说:“白露凄风洗瘴烟,梦回相对两凄然。”同时表露自己的心志说:“世事饱谙思缩手,主恩未报耻归田。”细细思量这句诗,有三层意思:第一,自己熟知世事险恶,心有余悸,所以“思缩手”;第二,他明确了自己对待君主的态度——要报恩。第三,将报恩作为归隐的前提。他曾多次说到要归隐,还说“有田不归如江水”(《游金山寺》),意思是我对江水发誓:如有田可耕,一定归隐。可在黄州的这样一首诗里却将二者解释成了因果关系,这就说明报恩在他此时心目中的地位。

“泽民”的具体表现就是为官一方安定一方。为民谋利应该是为臣的分内职责,可东坡在黄州并没有守土之责,那么身为“罪臣”在贬谪之地也能有所作为,就很难能可贵。有些事例是学者经常提及的,例如,他虽不得签署公事,但当他看到当地百姓因生计问题而扼杀女婴,导致少女而多鳏夫的情形时。为了遏制这种陋习,他一方面上书鄂州太守朱寿昌(《与朱鄂州书》),希望官府能出面制止,另一方面,他出面组织救护,募集钱物,自己也捐款十千,给予孕育愿养者以资助,当地民风为之一变。作为黄州人,现在能作的合理的推断是,他拯救了许多人的祖先,没有苏轼就没有他们,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黄州人。这早已成为黄州人的永久记忆,还必将流芳万世。

他还从切身感受出发,推己及人,表达对百姓的深切同情。《浣溪沙》五首作于元丰四年(1081)[121],其四:“空腹有诗衣有结,湿薪如桂米如珠。冻冷谁伴燃髭须”,写自己在大雪天“空腹”“湿薪”的艰难生活。其五:“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词写尽管大风雪席卷了自己在苏州的田产,词人却并不在意,而想象瑞星兆来年的丰收。“但令人饱我愁无”体现出高尚的情怀,其中的“但令人饱我愁无”(《浣溪沙》)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新制布裘》)三者可相提并论,是从不同角度对民生的深切关怀[122]

第五,杂处渔樵出游。

杂处渔樵是为了去声明之累。据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记载,“子瞻在黄州及岭表,每旦起,不招客相与语,则必出而访客;所与游者,亦不尽择,各随其人高下,谈谐放荡,不复为畛畦。……设一日无客,则歉然若有疾。”[123]苏辙描述东坡在黄州“幅巾芒,与田父野老,相从溪谷之间”[124]。苏东坡庆幸自己“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屡,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答李端叔书》,《苏轼文集》卷四十八)。混迹人群中,做个普通人,并非自降身份,而是自我精神认同的一种方式。他与黄州太守徐君猷、鄂州知州朱寿昌等成为知己。他们“远致珍物,劳人重费”(《与朱康叔二十首》之十五,《苏轼文集》卷五十九),送来羊面酒果等。也正是有了朱寿昌的斡旋帮助,东坡一家才在元丰三年(1080)得以全家迁往临皋亭。东坡在黄州拯救溺婴之时,就是给朱寿昌写信,请求立法制止这种陋习。东坡又与潘丙、郭兴宗和古耕道等当地人成为好友,一同开垦东坡。“潘子久不调,沽酒江南村。郭生本将种,卖药西市垣。古生亦好事,恐是押牙孙。家有十亩竹,无时客叩门。我穷交旧绝,三子独见存。”(《东坡八首》,《苏轼诗集》卷二十一)他们还一起赏竹、踏春、饮酒,一起建造雪堂。在东坡“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答李端叔书》,《苏轼文集》卷四十九)的艰难岁月,他们仨的淳厚和质朴温暖着他,给他无数的帮助和欢乐,使他在黄州的日子充满了人情的温暖。故东坡离开黄州后仍感慨道:“某向者流落,非诸君相伴,何以度日。”(《与潘彦明十首》之三,《苏轼文集》卷五十三)人情的温暖让东坡体会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而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了东坡良好的情绪、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当然,苏东坡在黄州还进行文学艺术创作,今存约200首诗,500篇左右的散文,约80首词,赋3篇等等,这些创作宣泄了自己的痛苦,消解了部分困境中负面情绪,在此不赘言。

综上所述,苏东坡在黄州期间面对“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的贬谪境遇,他采用了开源节流、少食等方法解脱经济困境,采用提升道德精神修养,爱国泽民,找回家乡认同感、价值认同感、修道养生、杂处渔樵出游等方式解脱精神上的困境,最终找到了人生的价值,达到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度过了艰难的岁月。他务实地对待生命的方式在宋代是最独特的,苏东坡因而也成为宋代文化最杰出的代表。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