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再也不想当班长了

我再也不想当班长了

时间:2022-08-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祺祺回家后和妈妈诉苦,辛辛苦苦,居然被批,这个班长再也不要当了。妈妈心疼女儿又不想孩子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祺祺经历的事情看上去充满负能量,老师、孩子、妈妈都不高兴。肯定孩子的能力,强调他们的努力,激发孩子的成就动机,陪伴他们建设新的归因方式。祺祺的“冤屈”,在老师那里没能充分表达,回家在妈妈面前倾诉,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对于成就的需要,这种需要会驱使他们努力学习或做事、争取出众的表现并在达成目标时感到自豪。但是心理学家认为这种需要是一种习得的动机,也就是说,它是后天教育和培养出来的。

祺祺是班长,六年级,春游活动,需要提前收取同学们的费用,同学们没有准备零钱,有的给得多有的给得少,祺祺和另一位班干部记账,找钱,忙了一个下午,还是没理清楚,总金额没问题,但细节没记清楚。结果被老师狠狠批评了一顿。祺祺回家后和妈妈诉苦,辛辛苦苦,居然被批,这个班长再也不要当了。妈妈心疼女儿又不想孩子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

小凯三年级,放学后经常被老师“开小灶”背课文,妈妈也很苦恼孩子家庭作业需要很多次催促才开始做。

恬恬是一个表现优秀的女孩,四年级,妈妈鼓励她参与学校少先队大队委员竞选,然而她却说:算了,肯定选不上的。

三个孩子,有着各自不同的经历和故事,放在一起的原因是他们都面临着同一个课题——成就动机。因为被老师批评不想当班长,因为学习成绩不够好就不想做作业,因为感觉胜出不容易就不参加竞选,他们,都选择了一种退缩的方式来应对所面临的事件、情境、机会。

祺祺经历的事情看上去充满负能量,老师、孩子、妈妈都不高兴。辞去班长职务也是一时气急下的决定,不能当真,否则,这个负能量将倍增。“引咎和能力不够辞职”和高风亮节给予他人机会的“辞职”性质完全不同,若真的这么做了,等于默认自己能力不够,一般得不到家长的支持,虽然祺妈说自己倒是能放下。这件事的主角不是妈妈,是孩子,如何面对“冤屈”,如何面对冲突,她需要有人帮助她建立新的思维模式,对她授之以渔。

小凯面对的是学习的压力,我们看到他面对学习的状态是消极和被动的,与老师和家长的合作程度也比较低。

恬恬的反应比较隐性,容易被忽视,但依然透露出一些信息:低估自己的能力,成就动机不强。

当我们讨论的对象是孩子的时候,成就动机并不会对应未来的具体成就,而是一种心智反应模式,是孩子自我建设中很重要的板块。也许中老年人要学习的是如何放得下,而孩子要学习的是如何拿得起。世界各地的人都推崇自立尽责、乐享工作、努力达成目标这些个人特质。父母们也鼓励孩子自力更生勇于竞争。虽然东西方文化有一些差异,西方文化倾向于个人主义,东方文化偏重集体主义,即推崇对集体做出贡献,促进群体增加福利。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对成就的需要,这种需要会驱使他们努力学习或做事、争取出众的表现并在达成目标时感到自豪。但是心理学家认为这种需要是一种习得的动机,也就是说,它是后天教育和培养出来的。

孩子表现出来的对成就的需要来自两方面,一个是他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当班长、取得好成绩、参加竞选);第二个是他对做好这件事获得赏识的渴望程度(老师认同班长的工作、获得老师家长的表扬、赢得竞选)。

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赢得重要他人,如父母、老师、同伴的认可这些外在的需要高于为自己带来自豪感的内在需要。这个特点可以用来解释开篇三个案例所表现的现象。既然对成就的需要具备习得性,那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外在需要转化成内在需要。心理学家苏珊·哈特曾做过研究,发现内在动机倾向的孩子更有可能喜欢有挑战性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问题,并认为自己能高度胜任学校作业。内在动机驱动的成年人会更加享受他们达成目标的过程,而不觉得辛苦。

其实,大约7岁之前,孩子是不现实的乐观主义者,认为自己有能力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这个年龄可以对应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年龄。8 —12岁,孩子开始区分“努力”和“能力”,主要原因是他们心智和认知的发展令他们能对物体、事件、结果做多维度的分类和辨析。学校教育的评定倾向于强调对能力的评价而不是努力,分数反映的是学生学习的质量,而不是他们付出努力的多少。很自然地,学生会渐渐地将自己归于不同的能力群体。

暂且将孩子分成两类,一类喜欢将成功归因于自己能力强(稳定的,内在的),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或其他外在客观的因素;另一类喜欢将成功归因于这次比较努力和运气好(不稳定的,外在的),却常常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对于前者,也并不适合直接做个人特质的表扬(如“你真聪明!”),而是更合适用过程表扬;后者对未来成功预期比较低,也容易自我放弃。有个“四年级现象”(部分学生进入四年级后成绩下滑得厉害)也可以部分地用该理论来解释:一部分学生形成比较消极的学业自我概念,不那么看重学习成绩(觉得自己能力不够),成就动机低落,反复发生,形成习得性无助。

如此说来,对于家有年幼孩童的家长可以预防孩子习得性无助,在孩子获得成功时表扬他努力的同时也肯定他的能力,在孩子失败时不要责备他能力不足。

如果孩子已经有习得性无助的倾向,根据以上的形成逻辑,家长和老师需要与孩子做“归因再训练”,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努力能够匹配上目标,进而学习更好地面对失败,形成更具建设性的失败反应模式(代替逃避和放弃)。

小凯和恬恬,在不同的事情上有类似的反应,以上分析更多的是帮助父母了解孩子形成当下反应的原因,从而反思亲子互动方式。家庭教育不会因为孩子进入学校就失去作用,孩子依然非常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引导。肯定孩子的能力,强调他们的努力,激发孩子的成就动机,陪伴他们建设新的归因方式。

祺祺的“冤屈”,在老师那里没能充分表达,回家在妈妈面前倾诉,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很多时候,孩子只需要吐吐槽就好。如果孩子还有进一步的诉求,妈妈再顺势谈谈自己的想法,重点不是指导孩子具体怎么做,而是分享一些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1. 当时,老师的情绪不佳,对老师的情绪状态能接受能理解,耐心听老师讲,这是对老师的尊重,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老师的看法。

2. 思考为什么老师会生气?是老师想要的结果没达成,生气的不是我,是结果。并且,老师的负面情绪来自由于高期待没有实现而导致的失落,在老师的眼里,我本可以做得更好。

3. 以上两点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并不容易,不过这个经历会帮助我们成长。若能如此,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气氛会比较和睦,如果学生对老师不敢顶嘴,但是表情举止都会自然表现出不爽的样子,只会让老师更加火大。老师的情绪被接纳,他也会放松。

4. 尝试着表达自己为这件事情做了多少努力,花了多少时间,很用心地去做。

5. 最后再提个解决方案:下次让同学们带零钱过来,增加一名助手,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