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心理发展受哪些因素的制约,发展的原因和动力究竟是什么,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这些基本问题,虽然许多心理学家作了长期的探索,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
历史上有过遗传决定论,片面强调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先天的遗传决定的,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便是先天遗传自我发展、暴露的过程;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能加速或延缓这些先天遗传能力的实现,而不能改变它。美国心理学家斯坦莱·霍尔是这种论点的代表人物。他曾说过:“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其次,是环境决定论,它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否认遗传的作用,否认儿童心理上年龄特征的作用,否认儿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是这种论点的典型代表。他说:“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强盗”。随之,出现了第三种理论,即二因素论,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这实际是一种调和论,是遗传决定论与环境决定论的混合体。二因素论的代表是德国的斯特恩。她说:“心理的发展,并非单纯天赋本能的逐渐呈现,也非单纯地对外界影响的接受或反映,实为内在的品质及外在的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
我国一些心理学家运用辩证唯物论观点,确认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应遵守这样的基本规律:①应该把遗传和生理发展看作是儿童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②必须注意社会生活条件(即环境)和教育在一定条件下对儿童心理发展上的影响和促进作用;③儿童心理的矛盾和儿童的活动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必须注意调动儿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
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对年轻的父母或其他成人来说,有什么意义呢?首先可以进一步明确对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其次,为把幼儿早期教育进行得更好,将会产生学习一些幼儿心理学常识,以及学习早期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愿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