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响心理素质的因素

影响心理素质的因素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想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了解在成长过程中影响其心理素质的因素,才能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帮助他们纠正不良的性格倾向。影响少年儿童心理素质的因素十分复杂,它是生理、心理、社会诸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的结果,这里从客观、主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保障他们健康成长,形成完善的人格,以及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要想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了解在成长过程中影响其心理素质的因素,才能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帮助他们纠正不良的性格倾向。

影响少年儿童心理素质的因素十分复杂,它是生理、心理、社会诸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的结果,这里从客观、主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客观因素

1.社会因素

当今是知识信息时代,广播、电视、报刊、信息高速公路发展日新月异,大众传播手段越来越丰富,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更加便利快捷,大量的新的社会刺激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威胁越来越大。在拓宽视野、丰富知识面娱乐生活的同时,一些大众信息内容并不适合孩子(如言情戏说的影视作品、打打杀杀的动画片、流氓兔、流氓猪等),这给身心稚嫩、辨别是非能力较差的少年儿童的思想及行为带来了消极的影响。美国精神分析专家哈内认为,许多心理变态是由于对环境的不良适应而引起的。所以,家长、教师在给少年儿童提供信息资料时一定要注意,要为孩子选择积极健康的知识信息资料,要强调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孩子,用优秀的作品鼓舞孩子,让孩子尽量远离文化垃圾,以免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2.学校因素

(1)教育指导思想的偏差。有些中小学校片面强调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特别是心理素质的培养,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这些指导思想的偏差导致有的学生盲目追求高分数,而对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教育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比较冷漠。在学校的各项评奖过程中,往往重视分数,这又强化了一些学生只重智育的思想,从而淡化了他们适应集体生活、参与各种有益活动的积极性,变得自我封闭。另外,当一些学生承受不了学习的压力时,就会走向厌学的极端。

(2)教师的因素。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小学教师整日与学生在一起生活和活动,教师的言行和情绪状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师稳定的情绪和完整的人格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的行为。

3.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长期生活的场所,也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环境。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家长素养和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方式等,以一种多因素、多侧面的复杂方式影响着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

生活在家庭关系紧张或父母关系破裂的家庭中的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和照顾,缺少欢乐和睦的家庭气氛,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好奇心及探索行为被阻,容易表现为孤独、胆怯、 自私、嫉妒、逆反、 自卑,不易形成健全的人格。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过分严厉、打骂、训斥,会使孩子脾气暴躁,对人粗野无礼或胆小、羞怯、屈从、说谎等;相反,若对少儿过分溺爱,百依百顺,则容易导致少儿依赖性强、生活体验少、以自我为中心、主观任性、缺乏同情心、不尊重他人,很难适应集体生活,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缺乏自制能力和自信心。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个性塑造、人格形成、智力发展、价值观念的取向等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父母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心理成熟和生长发育。父母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行为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而不是言辞说教。

4.遗传因素

一般说来,人的心理素质不能遗传,心理素质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人作为一个整体,与遗传因素的关系仍十分密切,尤其是人的体形、气质、性格、能力、神经结构的活动特点的某些成分都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二)主观因素

少年儿童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心理冲突时有发生,影响少年儿童心理素质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1. 自我评价不客观

少年儿童的自我意识不全面, 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自我评价易受情感波动的影响,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容易片面化、理想化。因此,客观上他们的心理并不成熟。这主要表现在:有的只看到自身的长处, 自以为是,我行我素,遇事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有时甚至显得十分傲慢;有的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心灰意冷,信心不足;有的甚至根本一无所知,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缺点。 自我评价不客观、不实际,对提高心理素质是极端不利的,不仅不能很好地发展自己,还严重影响与他人交往。

2.人际交往狭隘

当今社会,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规模小,使人际关系变得简单。而独门独户的单元住宅,给少儿儿童交往带来了不便,使一些孩子缺少与人交往的机会,不会与同伴友好相处,经常发生冲突或攻击性行为。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消除自卑、孤独感和焦虑情绪,有助于建立自信和成就感、安全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因此,让少儿儿童学会在群体中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与周围的人友好共事,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也是个体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3.性的成熟

中学生到了青春期,性生理的逐渐成熟必然带来性心理的变化。他们渴望接近异性,但由于经验不足,阅历太浅,理智性差,因而增加了对性爱意识和欲望表露的盲目性和欠严肃性,很容易进入低级情感渲泄的误区而无法自拔,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心理冲突甚至行为异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