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悼念抗战初期牺牲的小方

悼念抗战初期牺牲的小方

时间:2022-07-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方大曾在河北战场失踪时,年仅25岁。纪念小方的文章,应由范长江、孟秋江同志来写,比较全面。当天下午,保定又遭敌机狂炸,孙连仲部队陆续开赴前线,接替二十九军防线。长江和我当晚即搭车回南方,留小方在保定,继续采访平汉路北段战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北京多次见到小方的妹妹方澄敏同志,证实我所敬爱的小方同志已英勇牺牲在抗日前线。

◎陆 诒

本文的“小方”指方大曾,他作为战地记者,留下了关于卢沟桥亊变和抗战前线的大批新闻照片,以及大量报道文字,对伟大的抗战作了忠实的纪录。方大曾在河北战场失踪时,年仅25岁。

纪念小方的文章,应由范长江、孟秋江同志来写,比较全面。因为他们早在一九三六年绥远抗战时,已经在前线相识了。但不幸他们两人都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这一道义上的责任就落在我的肩上。

小方原名方德曾,又名方大曾,一九一二年出生于北京。“小方”是他当记者发表作品时使用的笔名。他从小爱好摄影艺术,一九二九年八月,当他还在北平市立第一中学念书时,就在北平第二○一期《世界画报》上发表《少年影社征求社员宣言》,发起组织少年摄影团体。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小方考入北平中法大学经济系读书。这时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侵略促使他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经受实际斗争的锻炼。一九三二年,他曾任北平少先队的机关刊物《少年先锋》周刊编辑。这个秘密刊物当时仅有他和方殷同志负责,从写稿、编辑、校对,一直到印刷、发行,都由他们两人承担。据后来任《全民通讯社》记者方殷同志和我谈起,当时北平在白色恐怖之下,他与小方每次到印刷厂发排付印时,总要先看看前后左右有没有特务盯梢,到了出版发行的时候,又要分头奔走到各个书摊上去努力推销。由于经费困难,这个刊物出不了几期就停刊了。

某地救护伤员,方大曾摄

一九三五年他从大学毕业后,先应聘到北平基督教青年会当干事,以后又转到天津青年会工作,一面仍致力于当地抗日救亡工作。当天津中共地下党员组织“中外新闻社”时,即聘任小方为该社摄影记者。从一九三六年到一九三七年,那是他采访报道与摄影创作最旺盛的时期。他曾任上海《生活星期刊》《世界知识》和《大公报》的特约记者,在平津一带活动,继至河北、山西、察哈尔、绥远等地奔波采访,是一位抗日救亡运动中活跃的青年记者。他所写的通讯报道与拍摄的照片,都在国内各著名报刊上发表。如韬奋同志于一九三六年六月在香港主编的《生活日报》,曾刊载他所写的《张垣一瞥》《从张垣到大同》《晋北煤业现状》等通讯(见该报二十、二十一、二十二期)。上海《申报》每周增刊登载他所写的《绥远的鸦片问题》《冀东视察记》《集宁见闻起》《四子王府见闻记》等通讯(见该刊一卷四十、四十一期和二卷一期、十八期)。这些通讯报道都写得文笔流畅、观察深刻,又配以形象生动的新闻照片,深受读者欢迎。

我和小方相识,时在抗战初的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八日,我们从保定去长辛店前线采访。范长江特赴车站送别,并为我们作郑重介绍。当时小方已任上海《大公报》特约记者,年少、英俊,头上戴一顶白色的帆布帽,身穿白衬衫和黄短裤,足登跑鞋,挎一架照相机,显得精力充沛,朝气蓬勃。我们搭平汉路上的兵车到长辛店后,即直奔三十七师戴旅旅部访问,戴旅长已到前沿阵地指挥去了。走回长辛店的路上,小方为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士兵照相,他身上背着自己的步枪和大刀,手执日本军官的指挥刀、望远镜之类的战利品,笑嘻嘻地凯旋。这时,一颗炮弹正在附近爆炸,小方不屑一顾地对我说:“今天收获不小!”当晚,宛平县政府秘书长洪大中接待我们住在长辛店县政府办事处,前线枪炮声彻夜不息。

二十九日上午,我们随军撤退。三十日早上回到保定,长江为我们庆幸生还。当天下午,保定又遭敌机狂炸,孙连仲部队陆续开赴前线,接替二十九军防线。长江和我当晚即搭车回南方,留小方在保定,继续采访平汉路北段战讯。

九月十七日、二十五日、三十日上海《大公报》上,还连续刊载小方寄来的最后三篇通讯:《从娘子关出雁门关》《血战居庸关》《平汉北段的变化》,从此即音讯中断。四年之后,长江在一篇《未成功的杰作》文章中满怀深情地提到小方:“……我们一位很有希望的同事方大曾(小方)先生特为此自石家庄赶往保定,欲追随卫立煌部队,为报纸写‘永定河上的游击战争’。因为在当时我们的预料中,在永定河上游,内长城青白口一带,如果双方进行大战,是非常雄伟的场面。万分不幸的是卫之远征落了空,而方先生亦因此失去踪迹,至今四年有余,仍然下落不明!”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北京多次见到小方的妹妹方澄敏同志,证实我所敬爱的小方同志已英勇牺牲在抗日前线。值此抗战爆发五十五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悼念这位革命的摄影记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