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争臣论(韩愈)

争臣论(韩愈)

时间:2022-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争(一作诤)臣:能谏诤之臣。这是一篇有的放矢的重要政论文,韩愈主要是从当时的政治出发,论述如何做一名真正的谏议大夫。阳城在谏议大夫这个重要的位置上连任五年,不但不认真履行职责,对于朝廷大事也不闻不问,韩愈就针对此事直言不讳地发表意见。韩愈很好地继承了儒学的名位观念。三年后,阳城上书反对奸臣裴延龄,维护贤相陆贽,声名大振。贬官道州时,又坚决反对上司催迫赋税,取消向皇宫进贡矮人。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

愈应之曰:“是《易》所谓恒其德贞而夫子凶者也〔2〕。恶得为有道之士乎哉?在《易·蛊》之上九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蹇》之六二则曰:‘王臣蹇蹇〔3〕,匪躬之故。’夫亦以所居之时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也。若《蛊》之上九,居无用之地,而致匪躬之节;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冒进之患生,旷官之刺兴。志不可则,而尤不终无也。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而未尝一言及于政。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且吾闻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今阳子以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与不得其言而不去,无一可者也。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4〕。盖孔子尝为委吏矣〔5〕,尝为乘田矣,亦不敢旷其职,必曰:‘会计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或曰:“否,非若此也。夫阳子恶讪上者,恶为人臣招其君之过,而以为名者。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书》曰:‘尔有嘉谟嘉猷,则入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谟斯猷,惟我后之德。’夫阳子之用心,亦若此者。”

愈应之曰:“若阳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谓惑者矣。入则谏其君,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夫阳子本以布衣隐于蓬蒿之下,主上嘉其行谊,擢在此位。官以谏为名,诚宜有以奉其职,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僭赏从谏如流之美。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束带结发,愿进于阙下而伸其辞说,致吾君于尧舜,熙鸿号于无穷也。若《书》所谓,则大臣宰相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且阳子之心,将使君人者恶闻其过乎?是启之也。”

或曰:“阳子之不求闻而人闻之,不求用而君用之,不得已而起,守其道不变,何子过之深也?”

愈曰:“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乂〔6〕,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孜孜矻矻〔7〕,死而后已。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时人者,圣贤之身也。且阳子之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

或曰:“吾闻君子不欲加诸人,而恶讦以为直者〔8〕。若吾子之论,直则直矣,无乃伤于德而费于辞乎?好尽言以招人过,国武子之所以见杀于齐也〔9〕,吾子其亦闻乎?”

愈曰:“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明道也,非以为直而加人也。且国武子不能得善人,而好尽言于乱国,是以见杀。《传》曰:‘惟善人能受尽言。’谓其闻而能改之也。子告我曰:‘阳子可以为有道之士也。’今虽不能及已,阳子将不得为善人乎哉?”

【注释】

〔1〕争(一作诤)臣:能谏诤之臣。本文批评的阳城(736—805),在此文写成后三年,因反对奸相裴延龄,贬道州(今湖南道县)刺史。

〔2〕夫子凶:《易》原文为:“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指妇人从夫,其德不可不恒;丈夫因事制宜,其道多多,其德不可恒。

〔3〕蹇蹇:困难很多。

〔4〕抱关:指守关人。击柝:指打更巡夜人。

〔5〕委吏:管粮仓的小吏。乘田:放养牲畜的小吏。

〔6〕乂:治理,安定。

〔7〕孜孜矻矻:勤奋不懈。孔:孔子。墨:墨翟。突:烟囱。

〔8〕讦:攻击别人的短处。

〔9〕国武子:春秋时齐卿,名国佐,因揭露齐国太后的奸情被害。

美文共赏

这是一篇有的放矢的重要政论文,韩愈主要是从当时的政治出发,论述如何做一名真正的谏议大夫。阳城在谏议大夫这个重要的位置上连任五年,不但不认真履行职责,对于朝廷大事也不闻不问,韩愈就针对此事直言不讳地发表意见。文章反复论述“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提倡人们忠于职守,反对因循敷衍,无所事事。韩愈很好地继承了儒学的名位观念。这一点表现了他敢于面对现实,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

文章采用的结构别具一格,截然的四问四答,又能紧密衔接,首尾呼应。并有驳有议,时开时阖,目的都在于督促阳子诤谏,在批评中含有鼓励,而不是恶意的讥刺,这是值得今人借鉴的。

三年后,阳城上书反对奸臣裴延龄,维护贤相陆贽,声名大振。贬官道州时,又坚决反对上司催迫赋税,取消向皇宫进贡矮人。可见本文是产生了积极的效果的。

本篇名句

“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

君子做了官,就要准备以身殉职;没有做官,就应该考虑著书立说来阐明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