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登鹳雀楼》远眺

《登鹳雀楼》远眺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山西本土的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是他渴望已久的愿望。终于有一天,他如愿登上了鹳雀楼。王之涣或许没有想到,他的一次登鹳雀楼以及留下的《登鹳雀楼》诗作,竟然是如此的千古不朽。即使在元朝鹳雀楼被焚毁的情况下,人们依然会记得住王之涣以及他的诗作《登鹳雀楼》。诗情的渗入,仿佛它有了魂魄一样,每当人们吟咏《登鹳雀楼》时,都会感受到鹳雀楼的神韵,体会到王之涣登鹳雀楼所留下的诗情画意。

登楼远眺,览胜赋诗,是古代许多文人的偏好。王之涣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不仅具有许多诗人登高览胜的喜好、雅兴,而且更具有许多诗人所不具备的才气和底蕴。他用一首意境高远、抒情寓理的诗句,给大唐的诗坛留下了最生动感人的千古绝唱。

鹳雀楼位于今山西永济县境内,原本是北周时兵家修建的军事建筑,几经时代变迁,到了唐代便已成了一个重要的游览胜地。登此楼可立晋望秦,有西为华、东为夏之说。站在楼台上,俯视可观滚滚东流的黄河水,远眺可望莽莽的中条山。独特的景观,曾吸引许多文人墨客来此游览遣兴。作为山西本土的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是他渴望已久的愿望。终于有一天,他如愿登上了鹳雀楼。凭栏远眺,夕阳西下、黄河东流的壮阔景观,令他激动不已,不禁诗兴大发,吟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句诗来。用精辟的诗言丽句,把呈现在眼前的景致,很传神地描绘出来。透过诗句,很自然地会感受到白日西落、依山而没的夕阳之美,会感受到黄河东去、流归入海的宣泄之妙。虽写夕阳西下,却体会不到夕阳西下的凄凉。虽写黄河归海,却体会不到黄河入海的悲哀。相反,会从其依字中感受到落日告别远山时的那种依恋,会从其流字中感受到黄河融入大海时的那种认同。显然,王之涣并没有被眼前所看到的景观所陶醉,他要站到更高的位置上去观赏更远处的景观。当他健步登上更高一层楼时,觉得眼前的视野更为开阔。似乎晋秦大地的山水风光,尽收眼底。于是他又深有感触地吟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句诗来。这是极其富有哲理的两句诗,深刻阐释了“登高者惟愿其愈高,望远者惟求其更远”的蕴涵,可以使人受到引领和启迪,催生不断进取和探索的思想。同时,这也是激发人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两句诗,大凡读过此诗的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内心萌生出,欲穷千里之遥于视野,想揽天下山水入胸襟的追求来。

王之涣或许没有想到,他的一次登鹳雀楼以及留下的《登鹳雀楼》诗作,竟然是如此的千古不朽。即使在元朝鹳雀楼被焚毁的情况下,人们依然会记得住王之涣以及他的诗作《登鹳雀楼》。王之涣被偶像化了,几乎所有背过唐诗的人,都知道王之涣是盛唐时期最具盛名的诗人之一。人们喜爱王之涣,也因此喜欢上了鹳雀楼。与此同时,鹳雀楼被诗化了,人们总爱用这首诗,去表达对鹳雀楼的记忆与赞美。诗情的渗入,仿佛它有了魂魄一样,每当人们吟咏《登鹳雀楼》时,都会感受到鹳雀楼的神韵,体会到王之涣登鹳雀楼所留下的诗情画意。

王之涣在仕途上没有找到登鹳雀楼的感觉,历经坎坷,任冀州衡水主簿,时间不长因被诬而遭罢职。闲居十五年后,有幸复出任文安县尉,却也没干上几年,卒于官舍。他的才华没有在官场上得以展示,历史没有给他更上一层楼的机会。他的抱负没有在人生追求中得以实现,现实中他没有机会站在更高一层楼上去眺望。如果不是有诗作传世,人们或许早就忘却了他的存在。

王之涣虽然去世一千多年了,可他的诗在一千多年中却始终活着。他的诗活着,意味着他的生命价值还在延续着。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