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丽江市古城区七河镇共和村的语言和谐

丽江市古城区七河镇共和村的语言和谐

时间:2022-03-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戴庆厦 和智利 李旭芳来到古城区七河镇共和村之前,我们就听说这个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方,民族关系和语言关系都很和谐,兼语现象很普遍,值得调查。到实地作了深入调查后,我们调查组发现了许多有关语言和谐的深层次的东西,认为共和村确实是一个稳定的、有深层意味的语言和谐的村子,其形成有其内在的、历史的原因,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一个有代表性的语言和谐范例。这是共和村民族分布的一个重要特点。
丽江市古城区七河镇共和村的语言和谐_语言和谐论集

戴庆厦 和智利 李旭芳

来到古城区七河镇共和村(以下简称共和村)之前,我们就听说这个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方,民族关系和语言关系都很和谐,兼语现象很普遍,值得调查。到实地作了深入调查后,我们调查组发现了许多有关语言和谐的深层次的东西,认为共和村确实是一个稳定的、有深层意味的语言和谐的村子,其形成有其内在的、历史的原因,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一个有代表性的语言和谐范例。下面是我们调查组在实地调查后写出的调查报告。

一、共和村——充满民族和谐的共融区

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语言生活特点,是由该地区的社会人文特点决定的。所以,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共和村管辖地区的社会人文概况。

1.一个以纳西族为主,兼有汉白民族的民族和谐区

七河镇位于古城区南端,距离丽江市古城区17公里。东临金沙江,与永胜县隔江相邻,南面是古城区金江乡及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西与玉龙县相接,北与古城区金江乡相连。全镇土地面积344.3平方公里,辖共和、新民、七河、三义、五峰、金龙、龙潭、羊见、前山、后山10个村委会,13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达20879人(2012年)。

共和村是七河镇最大的一个村,是镇政府所在地。共和村下辖中心一、二、三组,东关一、二组,西关一、二、三组,胜利,太平,瓦窑,华丰一、二、三组,木光一、二、三组,道生,勒马,南溪一、二、三组,套同等23个村民小组,共1005户,4638人。

共和村的居民主要是纳西、白、汉三个民族,不同民族分寨而居。每个村寨以一个民族为主,夹有少量其他民族。这是共和村民族分布的一个重要特点。全村以纳西族人口为最多,除了太平小组为白族,木光一、二、三组部分村民为汉族外,其他各村民小组皆为纳西族的小聚居村。

在共和村这个多民族的聚居区,不同民族和睦共处、互帮互助、互相通婚,构成了一幅民族团结、和谐的生动画面。

村子之间频繁地交际往来,维系着纳西、白族及汉族之间亲密的民族关系和语言关系。共和村村民之间的交际来往主要是集市贸易、请工帮工、婚丧嫁娶、亲朋好友来往等。多年以来,该地区一直保留逢一、六为集市的传统,近在共和村的村民,远至鹤庆的汉族、白族商人都会来到集市上进行贸易。在集市上,人们采购生产、生活用品,或者销售一些自己加工、生产的产品,如村民自己种的时鲜蔬菜、大米,或自己加工的豆腐、凉粉等。农闲季节,村民常常到附近的砖厂打工,或到城里做一些临时工。村里也有一些工匠、木匠,被请到其他村子盖楼、装修房子,与其他民族接触往来。村子之间居民的联系也很频繁。特别是多年来的通婚关系,形成了密切的亲戚关系,无论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还是互帮互助,都交织形成了一张时有往来的联系网。

2.一个与时俱进、蒸蒸日上的经济繁荣区

共和村总面积60平方千米,有耕地5867亩,其中水田3667亩,旱地2200亩。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蚕豆、大麦小麦、玉米等,烤烟是经济作物。近年来已开始推广种植大白菜、青蚕豆、甜糯玉米、豌豆等蔬菜作物。养殖是村民增收的另一重要手段,主要养殖肉猪、母猪、牛羊、鸡鸭。除了种植、养殖外,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外出打工。

这里的纳西族、白族,经济发展水平与当地汉族相当。2011年,共和村人均纯收入达7200元。我们调查组所到的村子,只见路面平整、房舍整洁。几乎每家每户都新盖了楼房。家家都有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沙发、衣柜等家具一应俱全。很多家庭购置了农用车、旋耕机、电动喷雾器等,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我们来到太平村村民李永红家时,只见村民正在准备将烤好的金黄的烟叶运回家。尽管阴雨连绵,村民们干活辛苦,但他们在干活之余都谈笑风生,表现出对如今美好生活的满足感。村民范云娥告诉我们,现在农村生活条件变好了,一日三餐不仅能吃饱,菜品也十分丰富。一家村民的墙上洋洋洒洒地写着“谈笑人生”四个大字,反映出村民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精神生活洋溢出的幸福感。

共和村靠近丽江城区。丽江是一个旅游城市,旅游服务行业发展空间很大,这为共和村村民提供了很多外出就业的机会。共和村不少村民投身于旅游、服务行业之中。就业选择的多样化,既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也拓宽了村民的视野,还对他们学习外族语言文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共和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内都有了平坦坚实的水泥路,甚至田间也修起了宽敞的便道。丽江到昆明的火车途经七河镇,沿着东山山脚直达丽江。2012年,三义飞机场的机场高速公路建成,这条高速路由北向南,贯穿共和村23个村民小组,既给共和村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条件,也为各村居民的交际往来带来了方便。

3.一个包容开放、多元交融的文化共融区

共和村不同民族的婚姻、宗教、文化等社会人文特点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和个性有机地融为一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种多元的特点,制约着民族关系和谐互补的发展方向。

共和村教育基础完善。现有古城区第二中学、七河中心完小和七河中心幼儿园三所学校。村内小孩多在当地完成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则要到县城上。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得到落实,已基本实现学生营养餐的供应。初中学生巩固率较高,毕业生约90%会选择继续接受教育。除了上普通高中,有些学生还会选择职高、民族中专以及一些职业学校。学校老师主要是本地人,其中少数民族占很大比例。如:七河中心完小的教师有18人,其中纳西族10人,白族5人,汉族2人,彝族1人。古城区第二中学一共有教师57人,为白族、纳西族和汉族,其中白族教师占了一半。

我们看到,在当地一些学校,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纳西母语课(包括东巴文),每周一次。少数汉族和白族学生也参加该课程。这对传承纳西族语言文化,以及贯彻国家的民族语言政策,都起着一定的作用。

纳西族和白族的传统服饰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纳西族的“披星戴月”服饰,身着前长后短的大褂外加坎肩,系百褶围腰。白族服饰崇尚白色,体现“以白为贵”的传统。但现在不同民族的服饰界限逐渐淡化。东关村李红润告诉我们,共和村村民除7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还着民族服装外,服饰都与汉族无异,节日庆典时也不穿民族服装,甚至年轻人结婚多数选择婚纱。

多民族多元文化交融在建筑上有了鲜明的反映。当地民居巧妙地融合了白族、纳西族以及汉族的建筑理念,无论是在建筑风格还是建筑艺术上,都有多元交融的特点。共和村不同民族的民居风格高度趋同,多取“三坊一照壁”的风格,即由三面双层楼房加照壁或围墙组成。照壁上绘有花草、瑞兽等图案,再配上诗文,显得清新典雅,充满了文化气息。这种充满文化气息的建筑风格,显示了纳西族、白族在文化生活的文明程度。

民居多为土木结构的两层楼房。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土木结构多被石木结构或砖木结构代替。以石为基,青砖或石头为墙,上筑平衡稳固的木屋架,木屋架以瓦为盖,整幢楼房实用、稳固且不失美观。主楼坐北朝南或坐西朝东,主楼正中一间称为堂屋,堂屋装有六扇雕刻精致的木门,平时只开两扇,只有红白喜事才全开。主楼二楼中间一间用于设供桌,摆放祖先牌位及供品等。

共和村纳西族、白族村民的饮食习惯与汉族无异,喜食大米、面食。每天吃三餐,早上起床后吃早餐,多以面食为主,如馒头、面条等,也有人吃米饭、米线、饵丝等。午餐在12点到下午13点,晚餐在晚上19点左右,以米饭和蔬菜为主。当地还有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食品,如风吹肝、猪肝醡、米血灌肠和江边辣等。

纳西族、白族有自己的传统民族节日。如与藏缅民族共有的火把节,纳西的“三朵节”(共和村白族多称“二月八”)等。纳西族的火把节过得较为隆重,村民们多会将火把插到田里,以期来年粮食满仓。“三朵节”是丽江地区较受重视的节日,现已作为丽江地区法定节日,并规定放假一个星期。白族的“三朵节”,人们三五成群去野外踏青游玩或“打平伙”。

但纳西族、白族还过汉族的节日,如春节、中秋、中元等。春节过得较隆重,从腊月杀年猪、制作当地美食、购置年货,到二十四打扫卫生,大年三十贴春联,大年初一吃汤圆,初二开始走亲访友,十五逛庙会,等等,都与汉族趋同。中秋节常备各类坚果,并制作月饼,晚上全家围坐在一起吃饭、赏月。中元节(当地居民称“鬼节”或“接祖节”)是当地居民另一个重要的节日,但不同民族选择的日期不同,一般都在七月十五前后。白族在七月初十接祖,这一日请亲戚朋友到家里做客;纳西族在七月十三过;汉族则在七月十五。

从上述节日庆典活动中,可以看到当地居民对自己传统节日及文化的固守,也能从中窥见纳西、白、汉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当地居民对婚姻普遍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不同民族组成的族际婚姻家庭在共和村比比皆是,婚姻观念中的民族界限呈模糊状态。不同民族之间都可以自由通婚,并且受到社会舆论的支持。太平村白族村民李万年老人,他的三个子女分别娶了或嫁了汉族、纳西族,在他看来,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我们询问他对族际婚姻的态度时,他的回答是“顺其自然,只要孩子喜欢,就可以”。20世纪60年代,木光村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村子,经过多年的通婚,木光村村民中已有很多纳西族和少量白族,变成了一个多民族杂居的村子。村民洪学胜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族际婚姻家庭,他的父亲是汉族,母亲是白族,其民族成份是汉族。洪学胜后来娶了纳西族的妻子,并将儿子的民族成份也改为纳西族。

上述调查的材料显示,共和村的经济生活已向小康迈进,各民族安居乐业,过上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多元互补;族际婚姻顺势增长,婚姻的民族界限逐步淡化。这一切,都为该地区的民族和谐、语言和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共和村——语言和谐、互补的多语区

语言和谐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不同语言(包括不同的方言)在使用中各就各位,和谐共处,协调有序;在和谐中各尽其责,共同发展;既不相互排斥或歧视,也不发生冲突。语言和谐虽然是个浅显易懂、易被接受的概念,但人们却不容易有理性的认识,往往理不清、说不通,只停留在表面认识上,不易从理论深度、历史角度来分析论述客观事实。

(一)语言和谐面面观

共和村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交际中,互相学习,互帮互助,在经济、文化和语言上水乳交融,构成了一幅民族团结、和谐的画面。我们课题组经过入村入户调查,从大量的事实中认识到,共和村的语言生活是和谐、互补的,属于语言和谐类型。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到共和村的语言和谐。

1.从母语和兼用语的使用情况看语言和谐

共和村不同民族语言使用的基本特点:全民稳定使用母语的同时,大多能兼用其他民族的语言。母语和兼用语在使用功能上形成有序的互补。

我们选择东关、木光和太平村三个村子作为个案,分别对纳西族、汉族和白族的母语和兼用语使用情况进行了量化统计。根据该地区的语言使用特点,我们将村民语言能力的测定标准分为“会”与“不会”两级。下面是三个村子的村民母语和兼用语使用情况。

东关、木光和太平三个个案不同民族语言使用情况总表

东关、木光和太平三个个案纳西族、白族母语保留情况

上表显示了共和村三个个案的纳西族和白族会母语的比例都在99%以上,属于全面高度稳定使用母语型。各民族对自己的母语都充满了异常热爱的情感,而且在使用中洋溢着自豪感。同时,他们也能尊重其他民族使用自己的母语,从不有轻视或排斥的意味。

兼用语使用情况:兼语现象普遍。纳西族和汉族都是双语型,纳西族是“纳西/汉”双语型,汉族是“汉/纳西”双语型。纳西族在238人的调查对象中,百分之百兼用汉语,属于全民兼用汉语型。汉族在290人的调查对象中,229人会纳西语,占调查总数的78.97%,属于大部兼用纳西语型。白族是“白/汉/纳西”三语型。在295人的调查对象中,百分之百兼用汉语,属于全民兼用汉语型;272人兼用纳西语,占总调查人数的92.20%,属于全民兼用纳西语型。如此高比例的双语或三语现象,如果不是对兼用语有客观需求和具备心甘情愿地学习兼用语的心理状态,绝对不可能做到。我们在调查中访问了无数人,问他们为什么能够对兼用语掌握得如此之好,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说:“需要嘛。”这里的各个民族将语言的兼用现象视为理所当然,而且为自己能够兼用别的语言而感到自豪。

在家庭内部甚至村子内部,母语是主要的交际用语。在村民看来,如果在家庭内部或同村的人用其他语言交谈,是不礼貌的行为。外出工作和学习的人回到村里,也说母语。如东关村村民和旭秋现在在昆明上大学,但回到村子里依然使用纳西语。除此之外,嫁进本村的本民族媳妇,也会用母语与本村村民交流。如太平村李劲松的爱人是金山白族乡的白族,虽然两地白语的语音略有不同,但嫁入本村后,她依然使用白语与村民交流。

不同村子同一民族之间进行交际时,倾向于使用本民族语。如共和村委会罗主任是华丰村的纳西族,和主任是中心村的纳西族,二人在平时的沟通交流中都是用纳西语。这样的现象在该地区十分普遍。

不同村子的不同民族之间进行交际时,村民需要寻找共同语来完成交际。对共同语的选择主要基于该种语言的使用人数和地位。在共和地区,汉语是通用语,而纳西语是优势语。因此,当纳西族村民和汉族村民进行交流时,会出现纳西族村民使用汉语的现象,但汉族村民使用纳西语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如瓦窑村村民和自力是当地纳西族,在遇到汉族时,根据对方的纳西语程度,选择使用不同的语言交际,如果对方的纳西语较好便用纳西语,否则用汉语。

总之,共和村各民族村民在对待母语和兼用语的使用和关系上,语言和谐的思想始终贯穿其中。特别是汉族大多能兼用纳西语,部分也能兼用白语,这是难得的现象,是值得称道的。

2.从不同语言在社会交际中的功能互补看语言和谐

该村不同的民族语言,由于社会特点及语言特点的不同,各自在社会交际中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共和村纳西、白、汉三种语言作为该地区主要的社会交际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实现了功能互补,满足了各民族村民在不同场合的交际需求。这是该地区和谐的语言生活的一大表现。

在面向大众的广播、电视等媒体中,汉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除了中央、省级的电视台外,当地电视台也主要使用汉语播放。丽江当地的广播电视重视使用纳西语播送节目。资料显示,2001年,丽江人民广播电台开播正点新闻纳西语节目,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电视台开设纳西语一周要闻回顾。2005年,丽江人民广播电台组织纳西语广播剧配音演员进行纳西语培训;丽江市文广局农村电影管理站组织译制两部纳西语版影片《黄河绝恋》和《暖春》。2007年,丽江市文广局农村电影管理站译制四部纳西语版影片《功夫》《霍元甲》《无影剑》《情癫大圣》和教科片《防治艾滋病》。2008年,玉龙县电视台开播《学习东巴文》栏目。市文广局译制两部纳西语版影片《宝贝计划》和《鬼城碟电》、一部教科片《实用光转农膜》,一部实事片《十七大新闻联播》,一部法制片《丽江古城管理条例》。[2]

在七河镇政府、卫生院等机关单位,汉语和纳西语是主要的交际语言。在政府机关,办公人员之间主要用汉语交流,开会、宣读文件等也用汉语。在面向人民群众时,机关人员同样也倾向于使用汉语,有些当地的机关人员则偶尔使用民族语。在卫生院,医生使用当地汉语方言询问病情,面对年龄较大、理解汉语存在困难的老人,使用纳西语作为辅助。

在共和村,逢周一、周六为集市,几乎当地的各民族都参与到集市贸易中。在买卖的过程中,纳西语、汉语是主要的交际语言。由于集市上参与贸易的人大多来自附近村落,大家都互相认识,因此便使用双方都熟悉的语言进行交易。而来自外地的商贩,大多是鹤庆的汉族或白族,因此交易时村民倾向于使用汉语。

木光村村民洪学胜家是一个典型的多语互补的家庭。洪学胜是汉族,因母亲是白族,会一点白语。妻子是纳西族,儿媳也是纳西族,洪学胜家里人都会说汉语和纳西语,他们之间交流有时候用汉语,有时候用纳西语。“我和妻子交流两种语言都说。我儿子和我说纳西语的时候多。我儿子和他妈妈常说汉语。我儿子和儿媳两种语言都用,用纳西语的时候多点。我孙女再过一个星期才满两岁,但是汉语、纳西语会听会说了。”从洪学胜对家里的语言使用情况的描述来看,在洪家日常生活中,纳西语和汉语在使用功能上互相补充,和谐并存。

太平村李万年家是一个典型的三语家庭。李万年是白族,后娶了来自大理鹤庆的白族,女儿招了木光村的汉族上门女婿。家里除了媳妇不会纳西语外,李万年自己和女儿、女婿都会纳西、汉语和白语三种语言。他们在村寨和家庭内部,主要使用白语交流,而在其他场所,都是“遇汉说汉,遇白讲白,遇纳西用纳西”。

到该地区后我们看到,共和村的语言和谐不只是语言的普遍兼用这么简单,而是几种语言在语言使用功能上互相补充,形成密切不可分的整体。该地区三种语言的通用度是:汉语>纳西语>白语。在这里,决定这三种语言通用度的因素主要是使用人口的多少。虽然三种语言在该地区的通用度不同,但处于弱势的语言并没有因此而明显衰退,强势语言也没有出现代替其他语言成为该地区的单一用语的趋势。反之,三种语言在各自的交际领域内稳定使用,共同满足当地村民在不同交际场所的交际需求,呈现出和谐共生的画面。

3.从语言影响看语言和谐

语言和谐的机制有助于共和村的汉语、纳西语和白语之间长期互相影响、互相借用。特别是纳西语和白语,其语音、词汇和语法受汉语的影响很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纳西语和白语的原有词汇已不能满足日常的交际需要,必须从汉语词汇中吸收养分来丰富自己。纳西语和白语吸收汉语词汇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借入白语和纳西语里没有的词汇。如“电脑”“电视”“电饭锅”“电磁炉”“旋耕机”“烤烟”“化肥”“停车场”等词汇。这些词汇在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为了交际需要而被借入。

二是白语和纳西语词汇中虽有,但为了使用汉语借词更经济或方便借入汉语词汇。如数词、部分名词和形容词等。共和村村民在说电话号码、日期、大的数字、地名以及一些形容词时,往往用汉语代替。

调查组在共和村委会做调查时,听到村民跟村委会和主任用纳西语交谈时使用了下列汉语借词:48万、停车场、零数、整数、严严实实、语言、参考、当兵、合同、盖章、十三号、联系、电话号码等。而太平村白族村民李万年与我们调查组的一位白族成员交谈时,汉语借词用得更多,有文化、冰棒、水果、80岁、白族、粮食局、共产党、汉话、一般、文盲、初中毕业、讲、百分之百、交流、个别、特殊、名称、通话等。在以上汉语借词中,有的是因本语没有而借入,有的则是本语有但也借入。

值得一提的是,汉语借词进入白语和纳西语后,不仅成为白族和纳西族村民日常交际中不可缺少的词汇,有些借词甚至成为基本构词成分,创造出更多的词汇。如汉语的“肝”借入白语后,与白语的“猪”“鸡”等词汇相结合,构成了“猪肝、鸡肝”等半本语半借词的词汇。

来到共和村做调查,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纳西族和白族在说话时都有很多汉语借词。特别是白语,整个句子有一半以上的词是汉语,可是一句话连起来,却很难听懂他们在说什么,正如当地人所说“白族人把汉语说得让人听不懂”。原因有三个:首先,汉语借词进入白语后,其韵母和声调根据白语特点发生变化,从而与白语融为一体。其次,很多借词是不同历史时期借入的,其语音保留了古汉语的特点。再次,白语的语法特点与汉语不同,即便是汉语借词进入了句子后,也带有白语的特点。

在语言接触与语言影响的过程中,不论是纳西语还是白语,都以自己的语法为内核,广泛吸收汉语词汇元素来充实自己,并对汉语借词进行改造,使之能够融入自己的语言,以满足正常的语言交际需要。

4.从语言态度看语言和谐

在该地区,纳西族、白族和汉族村民都能互相尊重并乐于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吸收其他语言的成分来完善自己,持一种开放、包容的语言态度。

在共和村,每一种母语都能受到尊重并能自由使用,村民适应需求选择语言进行交际,纳西语、汉语和白语三种语言,成为当地互补的语言工具。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纳西族村民与汉族村民刚用流利的汉语进行交流,过了一会儿又改用纳西语;一个白族村民跟身边的孩子用白语进行交流,路上遇到纳西人就用纳西语打招呼,遇到汉族便用汉语,语言的转换便捷、自然。在村民们看来,不论使用何种语言进行交际都是能接受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无障碍地沟通。

近年来,丽江地区十分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播,纳西语作为当地的通用语,在推广文化的过程中起了媒介作用。当地电视台经常播放一些纳西语配音的电影和电视节目,深受该地老百姓包括汉族和白族群众的喜爱。纳西语配音电视节目之所以有如此深厚的群众基础,与当地居民对纳西语的认同分不开。当地汉族、白族村民几乎人人都会说一口流利的纳西语,加上对纳西文化的崇敬和认同,自然也就容易接受纳西语配音节目。

村民对于下一代学习、使用什么语言也持包容、开放的态度。村委会和主任与爱人都是纳西族,对孩子开始学习什么语言的问题上出现分歧。和主任想教孩子学习纳西语,原因是认为纳西族学习纳西语是正常的,这种传统应当保留,而且有学习纳西语的大环境,孩子容易学会。和主任的爱人却主张学习汉语,认为这有利于孩子以后的学习和沟通。从这里可以看到,多语地区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语言冲突与竞争,这样的例子在共和村时能见到。在多语地区,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竞争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共和村,这种冲突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结果,即孩子通过调整两种语言的使用,最后学会两种语言。不同语言的冲突在孩子身上得到化解,实现语言的和谐。每一个村民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的语言竞争与冲突,但经过调整最终都掌握了多种语言,取得语言的和谐。而这种成功的调整,是由当地开放、包容的语言观念决定的。

(二)语言和谐的成因

共和村语言和谐的多语生活,有着其深层的现实条件和历史底蕴。深入挖掘形成语言和谐的成因,对于了解语言和谐有着重要意义。

1.民族和谐是语言和谐的前提

语言是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也可以说是民族的第一特征。民族关系如何对语言是否和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共和村和谐的多语生活,是以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为基础的。

纳西族、汉族和白族这三个民族在共和村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生产生活,形成了一个相互交融的整体。在共和村,我们见到三个民族的民居、日常服饰、节日庆祝等方面都高度趋同,不同民族之间界限模糊,交际往来频繁,通婚自由,民族关系十分和谐。虽然各自使用不同的语言,但民族和谐使得他们能够通过尊重对方使用的语言和语言兼用来实现语言关系的和谐。

该地区的居民尊重其他民族,对其他民族持有接受、包容的态度。以纳西村子东关村的余金华等三家汉族为例,据余金华介绍,这三家汉族是从四川盐源迁入,迁入已有三代。在民族成分上,有一家保留汉族,两家改为纳西族。迁入后,他们渐渐学会纳西语,饮食文化、风俗习惯都与当地纳西族无异。当地村民已完全接受了这三家汉族,并把他们看作纳西族。这几户汉族受到尊重,以至于有一家汉族迁回原籍后,又将女儿嫁回本村。

太平村北边土质好、交通便利,多年来办起了多个烧制砖瓦的作坊,作坊的老板多来自四川、浙江等地。这些作坊就近请当地村民来帮忙,纳西族、汉族和白族村民,与老板在一起,一边拉家常一边辛勤劳作,谈笑风生,其乐融融,构成一幅多民族和谐的画面。

纳西族、白族和汉族在历史上早就频繁往来,在文化上互相交融。这种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当地各民族心态开放、包容性强,并愿意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以发展完善自己。发展至今,该地区已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文化。进入共和村调查多日,我们看到当地居民多着汉装,只有个别老人穿民族服装。每逢节日要进行文艺表演时,共和村不论纳西族、汉族还是白族都选择穿纳西服装,表演纳西歌舞。当地建筑多是“三坊一照壁”格局,当问及源自哪个民族时,村民们有的认为是纳西族的传统,有的则说是来自大理白族的建筑风格,但不管是源自哪里,当地居民都乐于采用。

这种多民族团结的心理投射到语言上,表现为对对方语言的尊重和自由选择使用多种语言。

民族和谐决定语言和谐,没有民族和谐,也没有语言和谐。该地区和谐的多民族关系,是当地语言和谐的重要前提。

2.相互依赖决定语言和谐的需要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独立的群体很难求得发展。共和村的村民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在生产生活上互助互利,成为村民发展进步的需要。他们都希望在生活上变得宽裕,希望下一代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过上更好的生活。这种强烈的共同意愿,将当地村民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他们在心理上互相尊重、互相依赖。这种心理上的依赖和情感上的维系,决定了该地区语言和谐的需要。

共和村的白族人口较少,村民们为了能使自己与当地村民在经济发展上获得平等优势,会积极调整自己的语言能力,全民成为兼用纳西语、汉语的多语人。如太平村村民李永红是白族,作为烤烟预检员,他在村里做预检时多用白语交流,而到勒马、瓦窑等纳西族村子便说纳西语,遇到汉族便说汉语。在问及学会多种语言的原因时,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白族在这个地区人口较少,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学会其他语言。比如今年招烤烟预检员,就要求会纳西语和汉语。我们只有学会多种语言,才能在生产生活上不落后于别人。”从这里我们看到该地区的多语生活与村民的发展需求密不可分。

共同的奋斗目标与心理认同,促进了民族和谐与语言和谐,同时,也使语言和谐成为共同发展的需要。

3.族际婚姻与语言和谐相辅相成

共和村族际婚姻家庭较多并有不断增多的趋势。村民对族际婚姻持认可、包容的态度,在当地村民眼里,婚姻是没有民族界限的。族际婚姻与该地区的民族和谐、语言和谐相辅相成。族际婚姻促进了语言兼用和语言和谐,而语言和谐又反过来推动了族际婚姻的巩固和发展。

族际婚姻为各个村寨之间打开了一道互相联系、密切交往的通道。其他民族的嫁入,意味着另一种文化、语言的进入,如此长期、持续地渗透,有助于本民族了解其他民族并逐渐产生出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学习的态度。

如东关村的村民李红润是白族,1991年由太平村嫁入。在嫁入之前,李红润便基本能用纳西语交流,原因在于其奶奶是嫁进太平村的纳西族,从小她就跟着奶奶学习纳西语。嫁入后,李红润的纳西语越加流利,已与本村纳西族一样。而更有意思的是,婚后其丈夫和飞也能听懂一些白语,但不会说。两个孩子小时候由于经常回外婆家,能用白语进行简单的交流。长大上学后,因不大开口说,成了会听不会说的“半兼语人”。

族际婚姻的语言生活存在两面性。一是不同语言的接触与碰撞,带来的是语言的竞争;二是不同语言的磨合与和谐。族际婚姻的建立也意味着情感的建立和维系,其过程有助于消除语言竞争带来的冲突,实现互相尊重并学习语言、文化。族际婚姻将不同语言带入一个家庭后,不同的语言经过不断的碰撞和磨合,在家庭内部甚至村内得到协调与融合。而从每一个族际婚姻家庭延伸至整个地区,推动了语言和谐的发展。

总之,语言和谐的形成,不仅与当地和谐的民族关系、婚姻关系、民族心理息息相关,而且还受深厚的历史底蕴的制约。

三、共和村——各民族的语言和谐得益于深厚的历史底蕴

上文所描述的共和村语言和谐的现状,都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有其历史的因素。深厚的历史底蕴为共和村语言和谐的现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历史状态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不论是纳西族、白族还是汉族,在历史上都有互相包容、互相学习的传统,而这种传统经过时间的沉淀,成为一种遗传因子溶于各民族的血液之中世代相传。

1.历史上民族和谐源远流长

历史上丽江境内的各民族虽然偶有纷争,但各族人民间和睦相处的关系仍是主流。在长期的共同发展中,各民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纳西族、汉族和白族人民在丽江、香格里拉、大理等地区交错杂居,一直以来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往来频繁。“茶马古道”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时期,是西南地区各民族经济贸易往来的走廊,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宗教、艺术交流的重要渠道。在滇西这段通道上主要活跃的是纳西、藏、白、汉等民族的商人。

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曾用军事力量占领了滇、川、藏等部分地区。木氏土司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理政策,加强与不同民族上层人士的往来,从而在客观上有利于纳西族和其他民族的友好往来。历史上,曾出现不少纳西族融入其他民族的现象,当地人称之为“藏纳西”“白纳西”等。明清时期,中原王朝实行“军屯”“民屯”政策,大量汉族移民涌入西南边疆地区,纳西、汉等民族友好往来,在纳西族地区和谐共生。

早在南诏时期白族地区就与内地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南诏的制度在一些方面是直接或间接仿自内地,内地先进的政治经济对南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理国三百多年间,白族人民与内地的政治经济存在更广泛的交流。滇西白族地区是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多条商道的必经之地。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商贸、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交流。白族的族际交流,主要是与汉族、纳西族的交流。明代大批汉族移入白族地区,与白族通婚,形成了汉族白族化与白族汉族化的和谐局面。

2.各民族文化互相认同、交融发展

纳西、白、汉等民族由于长期居住在一起,加上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交流,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互相认同和交融发展。

历史上,儒家教育与汉文化在丽江地区已广泛传播。明清时期我国西南地区在中央王朝的支持下,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建立书院,兴办义学、社学,兴建新式学堂等。康熙三十年(1700年)任丽江府通判的山东曲阜孔子六十六代孙孔兴询,在丽江兴办府学,推行科举制度,使平民百姓有了上学读书的机会。后来任丽江知府的杨馝、管学宣、万咸燕等人相继在丽江修建学宫、办书院、广设义学馆、聘请名师,使丽江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3]流官在丽江明确规定“有子弟不赴学,严惩父兄者;又有百姓不赴学,究责乡保者”,至光绪末年(1908年)丽江已建成雪山、玉河、天鸡三大书院,义学馆三十一所,不少人登科及第,出现了一些有较高水平的文人学士。[4]据光绪《丽江府志》记载,自1723年“改土归流”开科到清末共一百八十多年间,丽江纳西族中产生了翰林二人、进士七人、举人六十多人,还有副榜、优贡以及其他贡生二百多人。明清时期丽江古城内还产生了一些带有浓厚汉文化特点的社团,如明代木氏土司木青组织的汉文学社团“莲社”,清初由纳西族维新派诗人创设了“桂香诗社”。[5]丽江市古城区木府门口,石牌坊上刻了“天雨流芳”四个大字。“天雨流芳”为纳西语中“去读书”的谐音,这一牌坊反映了纳西族人民积极学习汉文化的心理。

各种官学机构的建立,使元、明、清时期云南白族子弟能有机会解经明义,能有更直接的途径与汉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唐代的南诏文化主要源于晋、南北朝的爨文化,爨文化继承着滇文化,而滇文化受到了周秦时期楚、蜀文化的影响。大理国时期,白族知识分子已学会使用汉文,用汉文翻译佛经和写诗词文章等。汉文化在白族士大夫知识分子中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白族诗人、词客辈出。迁来的汉族中不少人在长期与白族人生活交流后逐渐学会了白语,与白族人互通婚姻。元、明、清时期,白族的优秀文化也传入内地,融入汉文化中,一些白族学者深入内地讲学。他们在内地讲学或仕宦,使云南白族与内地在思想、文化上水乳交融,联为一体。

无论是纳西族还是白族,都以《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作为教材,加强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汉文化在本民族中的传播。如今,丽江地区许多乡镇保留有清代建立的文庙、武庙、忠义祠等儒学建筑物。

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中,不同民族的音乐、舞蹈相互融汇。纳西族的古乐分两部分:一是白沙细乐,这是当年忽必烈攻打大理国途经丽江时,由蒙古族音乐结合纳西族音乐发展而来的;再就是道教音乐,即念诵道教经文时演奏的音乐,主要在明清之际由内地传入,其本源是汉族地区的道教音乐经过数百年的流传成为纳西古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被誉为“音乐的活化石”。[6]纳西古乐的乐器有纳西族传统的直笛、芦笙、树叶、芦管,还有传自藏族的板铃、法鼓,汉族的二胡、琵琶、三弦等。流行于丽江纳西族地区的“麒麟蹉”,是在纳西族传统畜牧文化“牦牛蹉”的基础上吸收汉族麒麟文化形成的,麒麟取代了牦牛等纳西族的原有崇拜物,成了纳西族春节民俗活动中的重要角色。

白族自创的古老剧种“吹吹腔”源于江南一带的弋阳腔,是在弋阳腔的基础上融合白族的语言、文学、音乐、舞蹈特点而成。“吹吹腔”的唱词和道白都用汉语,但其音乐具有与汉族完全不同的色彩。展示白族民族歌舞特点的霸王鞭,原是从中原传过去的。它是在60~70厘米长的竹棍上穿若干个金属片,随着音乐在身上拍打发出哗哗的声音。

从歌曲中,我们也看到不同民族的民族情谊。如茶马古道时期的纳西民歌《相会在一起》:“茶叶没有脚,茶叶没有脚。经过马帮驮,来到了船边。西藏的酥油,一包捆五饼。经过马帮驮,来到了船边。茶叶和酥油,来到丽江城,两族两颗心,相会在一起。”藏族舞蹈相会舞的歌词这样唱道:“东南西北五彩云,此次云头各一方,有福欢聚在蓝天。雪山泉草原河和山涧水,彼此源头各一方,有福欢聚在良天。藏族、蒙古族和纳西族,彼此生长各一方,有福欢聚在舞场。”

图书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在大理国时期,白族人在原有天象知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吸取了内地的天文知识,从中原引进了专门讲历法的《集圣历》等书。元明清时期白族还从中原采购许多书籍。白族大本曲的曲本,有许多是由汉族历史故事改编而成的,如汉族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梁、祝,在改编后的白族民间故事、大本曲、打歌中成了身着白族服装的“金花”“阿鹏”。曲本的说白部分多用汉文书写,唱词部分则用白文记录。

白族一些优秀的工艺技术如造纸、雕漆、雕刻等,是在元代时传入中原的,促进了汉族漆器、雕刻等手工业的发展。白族还把建筑和制铁技术传到彝、纳西等地区,同时也吸取了彝、纳西等民族在建筑和制铁技术上的长处。大理崇圣寺三塔及剑川石窟既保留了白族的建筑风格,同时也吸收了佛教建筑的特点,是多元文化结合的艺术品。

在丽江地区,不同民族的宗教互补共生。东巴教吸收藏、汉佛教和道教的教义、经典、法术等。汉传佛教约在明初传入丽江纳西族地区,先后出现了普则、圆空等高僧。佛教、道教传入纳西族地区后,多种宗教信仰在民间流行,祭祀东巴、巫师桑尼、和尚、喇嘛、道士在民间都各有影响。当地人请喇嘛、和尚、道士为新生儿取名,请和尚或喇嘛主持丧葬仪式,也有的请东巴、桑尼来举行法事祛除病痛。此外出现了诸教寺庙融合一体、不同宗教教徒同堂的现象,如古城区北门坡上建有一进两院的寺庙,前院为佛教的地藏菩萨庙,后院为道教城隍庙。丽江震青山脚的东山庙,殿堂正中供奉的是当地白族崇奉的本主东山老爷神像,此外还塑着猎神、药王、鸡神等神像。每逢庙会,来朝拜的纳西、白族民众络绎不绝。东巴教的轴幅神话——神路图中也糅合了汉传佛教、道教的精华。神路图中关于死后转世的观念受佛教的“三界六道”说的影响形成纳西族人对死后生命世界的理解,呈现出了多元的形态。

著名的白沙壁画可谓丽江多民族宗教文化融合的艺术结晶。它是明代到清初三百多年间,先后由汉、藏、白、纳西等民族的画师们陆续创作完成的,其内容不仅有汉族的释、道像,还有藏族喇嘛教的密宗佛像,创作手法不但具有纳西东巴画的特色,而且还吸收了汉族、藏族的绘画艺术风格。

本主崇拜是白族特有的一种宗教信仰。本主崇拜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不仅仅反映在作为个体的人身上,同时也反映在白族与汉、彝等民族之间和平共处和密切的文化交流中。佛教和道教对白族也有较大的影响。本主、佛教、道教的相互影响和融合成为白族宗教信仰鲜明和重要的特点。在白族地区,本主庙和佛寺、道观建在一起是较常见的。如佛教名山——鸡足山上就有大量的佛教寺院和本主庙宇。白族的中老年人多在信仰本主的同时崇信佛教。如今白族妇女每逢庙会期间,还保留着吃斋拜佛的习俗。本主崇拜的人物中不仅有本族人,而且有许多外族人,例如诸葛亮、傅友德等。

3.民众眼中的历时和谐

七河镇共和村各民族历史上的民族和谐,还能从民众的讲述中得到。在访谈过程中,当问及现时的族际婚姻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被访谈者说不清楚具体时间,但是都说自己的爷爷奶奶辈就已经有白族找纳西族、汉族,纳西族找白族、汉族的婚配了。族际婚姻为家庭成员使用多语奠定了良好的语言环境。据村民回忆,自己村子里的老人(上两代)已经存在不少兼用汉语或者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现象。我们实地看到村里上至年逾古稀的老人,下至咿呀学语的孩童,都能够使用本民族的民族语言和汉语。问及纳西族和白族、汉族什么时候开始往来,乡民们笑答:“交往时间就得追溯历史了,我们都不清楚是几代以前的事情。只记得各民族互相通婚、交往是允许的。”

纳西族文献材料中有许多广为流传的关于纳西、白、藏族的故事。创世史诗《崇般图》中说:从大洪水中唯一幸免于难的人崇仁利恩在黑白交界处遇到了天女衬红褒伯咪,他们一见钟情。结婚三年后,在白蝙蝠和狗的帮助下,他们生下了三个儿子。起初这三个儿子不会说话,于是他们又请白蝙蝠和狗上天去向天神请教。天神说要让小孩说话,就得举行抵挡天上恶神所降灾难的仪式。他们照做了。有一天,三个儿子去蔓菁地玩,突然遇到一匹马到蔓菁地吃蔓菁。三个儿子着急了,大儿子喊了一声:达尼芋玛早!次子喊了一声:软尼阿肯开!小儿子叫了一句:满尼左果由!这三句是三种语言,大儿子说的是藏语,二儿子说的是纳西语,小儿子讲的是白语。这三句话都是“马来吃蔓菁了”的意思。后来大儿子成了藏族,老二成了纳西族,小儿子成了白族。东巴经《虎的来历》中,人们向去世的勇武贤能之人求福泽,这些勇武贤能之人的顺序也是按藏、纳、白排列的。《禳垛鬼大仪式·禳垛鬼祭仪概述经》中也有关于崇仁利恩夫妇三个儿子长大后成为藏族、纳西族和白族的叙述。

历史上随着民族和谐的不断发展,不同民族的衣食住行都逐渐趋同。在服饰上,过去纳西族男子长领布衣外加羊皮坎肩,妇女穿宽腰大袖、前幅短、后幅及胫的大褂,外加坎肩,腰系百褶围腰,背披羊皮披肩。新中国成立后,男子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老年妇女多穿着传统纳西服饰,年轻女性也与汉族相同。在饮食上,纳西族喜欢藏族的酥油茶,也学会吃白族的酸、辣味食物。共和村瓦窑小组范云娥在访谈中说:“现在纳西族的烹调学习了汉族的做菜花样,形成米、面食品及‘八大碗’‘五碗四盘’‘六碗六盘’等花样,而且还分婚事菜谱和丧事菜谱。”在住宅建筑上,纳西族古代居住的是“木楞房”,后来深受汉、白住房格局影响,其建筑改为“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的土木或砖木结构瓦房。在节日方面,纳西族除了过本民族节日——三多节、龙王庙会、七月骡马会等节日外,还过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汉族节日。此外丽江地区纳西族、白族也同彝族一样过火把节。

共和村的纳西人、白族人早已普遍接受汉族式婚礼,在接亲、宴客、回门等婚礼程序中融进了汉式习俗。纳西族的丧葬在清以前实行的是火葬,“改土归流”后,纳西族民众改行土葬,丧葬的礼俗也逐渐汉化,并遵循以头七、二七、三七、四七、百日、一年斋、三年斋为主要内容的汉族守孝习俗。

4.民族和谐决定了语言和谐

共和村的几个民族在历史上早就具有开放包容的语言文字观,这从东巴文和白文的创制和演变特点中就能看到。

东巴文是纳西族先民创制的象形表意文字,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受到汉字、藏文、梵文等文字的影响,体现了纳西族文化的多元性。东巴文献古籍中存在一些藏语音字,这是纳西族与藏族间文化交流、语言接触的产物。藏语音字主要用来表属相、记数字、东巴教专用词读音标注、藏语音读文献标音字、形声字声符等;其类型可分为有标志藏语音字和无标志藏语音字两类;读音基本保留康方言香格里拉藏语土语读音特征,声调按纳西语声调系统拼读。东巴文献中不仅记载了大量关于纳西族古代社会方方面面的知识,而且还包含白、汉、藏、傈僳等民族的宗教经典及梵文经咒的译作等。

白文是借用汉字来记录白语的文字符号,大多由常用的、与白语读音相同的汉字构成。白文作为汉字式文字之一,汉字假借字是白文最主要的书写手段。如用“宽”来表示“狗”(白语读作[khua33])、“杯”来表示“走”(白语读作[pe44])等。白文的出现,是白族传承白文化、学习汉文化的需要,其在民间使用时间长达1000多年。白文的创制和使用,对白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及与汉族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分析说明,历史上丽江地区的纳西、白、汉等民族早已形成了友好的民族关系和和谐的语言关系。历史上的语言和谐一代代地沿袭至今,形成了今日的语言和谐景象。我们深深感到,今日的语言和谐必须追根溯源,将现实和历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得到科学的结论。

四、共和村——语言不和谐因素也是客观存在的

在看到共和村语言和谐是主流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语言不和谐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客观认识并解决这些不和谐的因素,有助于我们更理性地看待语言和谐,并遏制语言不和谐现象的产生。

1.语言竞争中的语言不和谐

语言竞争是语言发展演变中的客观规律,是多语地区常见的现象,也是语言不和谐因素的反映。共和村共使用纳西语、汉语和白语三种语言,由于语言地位和语言特点的差异,存在语言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在语言竞争中,语言地位的差异容易造成语言不和谐。一个地区的强势语言往往会受到重视,人们无论在观念上还是使用中都会对它产生比较偏重的感情;而使用范围小、人口少的语言,就会相对地不受重视。就共和村来说,纳西语使用范围广、人口多,加上丽江东巴文化受到国内外重视,是该地区的强势语言,容易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汉语作为国家通用语,近年来汉语普通话得到大力推广与普及,加上与汉族接触增多以及传媒工具的弥补作用,其优势地位是自然形成的;而白语在该地区使用范围小、人口少,是弱势语言,其功能容易出现下降,需要特别加以重视。

在语言竞争中,强势语言往往会影响弱势语言的地位。如太平村村民刘文秀,是由新民村委会的下坡子村嫁入的白族,在调查户口时我们发现,刘文秀的第一语言是纳西语,而非白语,且她的纳西语比白语说得更加流利。后经进一步了解得知,她原来所在的下坡子村,其中姓刘的人家都是白族,周围纳西族较多,现在那个村里只有老人说白语,年轻一代都改说纳西语和汉语了。在临近的太平村也有类似的现象,如白族儿童李浩楠和李雨楠兄妹的父亲是汉族,二人都因小时候脱离了太平村这个白语环境而出现了母语转用。两人的第一语言皆为汉语,虽能听懂白语,但都不愿意说。现李浩楠已经上初二,通过与伙伴和村里人的长时间接触,又渐渐开始说白语。这种由语言竞争引起的母语转用,在太平村已开始出现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由于学校教育的发展和国家对普通话的普及,加上传媒工具的影响和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汉语的地位逐渐上升,有些时候会影响到民族语的地位。今年刚到昆明上大一的李佳林是太平村的白族,其弟在城里读高三,姐弟俩都会白语、纳西语和汉语三种语言。几年前因父母在城里开出租车,搬到城里居住。李佳林告诉我们,现在父亲与自己和弟弟交流除了用白语,也会使用汉语。

语言竞争带来的后果是两面性的:一是弱势语言逐渐衰退甚至消失;二是强势语言与弱势语言通过调整,形成使用功能上的互补。共和村属于后者,如太平村是共和村唯一的白族村子,由于该地区使用白语的人口少,太平村村民在进行社会交际时必须学会纳西语和汉语,从而取得语言交际需要的平衡。

在共和村,各族村民尊重并乐于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由此将语言竞争带来的失衡进行调整,实现了语言的和谐。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语言竞争是一种隐性的客观存在,人们往往不能直接觉察到,因而应该引起重视,防患于未然。

2.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民族文化、民族语言的冲击

近年来,在丽江旅游业的带动下,共和村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过去任何一个时期。但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出现的失衡现象日益突出。

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共和村村民除了在家务农外,逐渐将劳力向外转移。村民们有的开车跑起了运输,有的进城打工,有的自己借助地理位置的优势,在家里办起了农家乐。近几年来,村民的生活水平大有提高,衣食住行条件都有了很大改善。物质条件变得优越是好事,但民族文化、民族语言的保存和发展都受到一定程度地冲击,如有的家庭进入了城镇,下一代的母语能力大幅度下降,有的对传统文化逐渐淡漠,还有的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这些问题的产生不容忽视。

追求物质、淡化精神修养的观念进入家庭教育,也影响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古城区第二中学的洪林老师说,过去孩子辍学是因为家里经济困难,没有条件上学,现在的小孩辍学不是因为经济原因。我们调查组在学校附近的小超市停留时,也时不时能看到学生出来买东西,他们身着名牌衣服,手里拿着手机,三五成群买一大袋零食回学校。经询问,村里的小孩辍学后,多去城里打工,或是继承父业继续开车。

对旅游业的不适当开发同样会影响当地传统文化的保留,甚至造成破坏。为了宣传旅游、吸引游客,丽江发展猎奇文化,而缺少真正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心态。如东巴文是纳西族的文字,用来记录历史、传说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传承价值,但现在东巴文成为了吸引游客的工具,更多是为了旅游业服务。由于依靠旅游业支撑,东巴文传承的根基并不牢靠,很多人学习东巴文都带有功利性,认为学习东巴文可以换一个“饭碗”。据当地一位老师介绍,她应邀到一所学校给学生上东巴文课时,学生热情度不高,并不愿意学习东巴文。

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失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留冲击很大,也会深深地影响民族和谐、语言和谐。

通过实地调查和与当地村民的面对面接触,我们深深为共和村这个多语区不同民族的民族和谐、语言和谐所感动。既看到了语言和谐的各种表现,又从现实、历史中挖掘了其根由,还看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的客观存在。这些认识如果不经过实地调查,是难以获得的。从这个个案研究中,我们还体会到语言和谐研究大有可为,其中有大量生动的语言事实和深邃的理论问题值得语言工作者去深入挖掘。

附录一 访谈记录

共和村委会东关小组李红润访谈

访谈对象:李红润,女,42岁,白族,共和村委会妇女主任

访谈时间:9月5日上午10点

访谈地点:共和村委会东关小组李红润家中

访谈、整理者:和智利

问:李主任您好!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东关小组的情况。

答:东关小组是共和村委会下设的一个村小组。村里主要居住着纳西族。东关小组周边的小组大多都是纳西族村小组,只有一个汉族村小组。整个小组共78户居民,其中77户是纳西族,只有1户是汉族。

问:请您介绍您个人及家庭的基本情况。

答:我1971年出生在共和村委会太平小组。我是在本地上的小学和中学。中学毕业后到学校做了三年的饭。1991年我嫁到了共和村委会东关小组。我们家现有5个人。我是白族,其他4个人都是纳西族。我公公(爱人的父亲)今年61岁,是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金庄乡卫生院的退休职工。他会说纳西语和汉语。我有两个孩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在昆明上大学,今年大三。小儿子上到高中二年级就没上学了。他们俩都会说纳西语、汉语。小时候两个孩子还会说白语,现在只会听不太会说了。

问:为什么两个孩子现在不太会说白语呢?

答:我娘家太平小组主要以白族为主。两个孩子小时候经常到外婆家去玩。他们同我娘家人和太平小组的人接触时间长了,就会说白语。但是上学后,七河镇中心完小里纳西族小孩比白族小孩多。接着上高中、大学,就很少有时间去外婆家了。慢慢地不太用白语,白语自然就生疏了。不过听还是能听懂,只是说起来不流利了。

问:请介绍您使用三种语言的具体环境和能力。

答:我最先会说的是白语,五六岁时同时学会纳西语和汉语。我说三种语言都还可以。婚前,在娘家我都只讲白语。我奶奶是纳西族,我的纳西语是从奶奶那里学会的。上小学后,在学校我们说汉语和纳西语的时间多。婚后因为丈夫家是纳西族并且东关小组以纳西族为主,所以,我在家里和村里说纳西语的时间多。

问:刚才您提到东关小组里只有一户是汉族,这家人是从外面迁来的吗?

答:是的。整个小组里只有余金华家是汉族。听说是三代以前从四川盐源县迁来的。虽然他们家是汉族,但是他们家人都会说汉语和纳西语。并且现在他们家人自己说话或和村小组里其他居民说话都讲纳西语。他们的纳西语说得特别好,听不出来是汉族人。

问:现在村里有外族媳妇吗?

答:有啊。我们这里没有限定说只能找哪个民族的人。从我们上两代开始,村里就有汉族、白族媳妇了。跟我同一时期从太平嫁过来的白族人就有4个。她们现在也会说纳西语。虽然我们是白族,但是现在我们在村里碰面,多不用白语交谈,用纳西语啦。

问:村里不同民族结婚的家庭,她们的孩子在户口上选择的是什么民族成分呢?

答:这里汉族和纳西族结婚、纳西族和白族结婚的比较多。这些家庭的孩子一般都填纳西族。民族成分和姓都是跟着父亲的。

问:您会说三种语言,您觉得纳西语和白语哪一种语言更难学?

答:我觉得白语更难学。因为我们这里的白族人都会说纳西语,但是只有部分纳西人会说白语。比如我爱人是纳西族,他就只会听白语,不会说。有些纳西人也说白族话不好学。

问:村里人交流都只使用纳西语,为什么说汉语也说得很流利?

答:汉语不难。出了村子不管到哪都还是用得上汉语的。一旦进入学校,老师都教汉语。现在电视、广播等都是用汉语播的。我们小组附近的观音峡景区开发出来了,很多村民都加入到旅游业发展的队伍中。到景区卖农产品都需要用汉语了。所以不会说汉语,在社会上走一步路都很困难。不会说是不行的。

问:您是村委会干部,村民到村委会办事都用什么语言呢?

答:我们共和村委会是整个七河镇最大的村委会。共有23个村小组。这23个村小组里纳西族村小组占多数。几乎整个村委会的人都会说纳西语。到村委会办事村民也用纳西语。

问:村民到镇政府办事用什么语言?

答:现在镇政府里多是年轻干部。上级文件等都是用汉字写的,一些政策性的消息用汉语表达起来才顺畅。把这些文件转成白语或者纳西语都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所以村民到镇政府办事通常都使用汉语。

问:您担任妇女主任以来,是否碰到不同民族居民纠纷的事件?

答: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遇到过。我们这边纳西族、白族和汉族都十分团结。互相说话都是客客气气的。村民之间的纠纷就特别少,更不用说是不同民族之间的纠纷了。不但如此,不同民族的人相互之间还会经常帮忙。白族人有纳西族、汉族的亲戚,纳西人有白族、汉族的亲戚,是很常见的。

问:平时村里人穿民族服装吗?

答:村子里现在穿民族服装的人少了。只有70岁以上的一些老人穿,或者逢年过节到镇里、区里表演节目的时候穿。平时穿的和汉族也一样。过去结婚的新郎新娘都穿纳西服装;现在结婚,新郎新娘都时兴和汉族一样穿旗袍、婚纱了。

问:纳西族、白族和汉族过的节日一样吗?

答:纳西族、白族除了过汉族的节日外,还有自己的节日。纳西族过三多节。白族过中元节。不过纳西族也过其他民族的节日,比如火把节、中元节等。

问:纳西族信奉东巴教吗?

答:以前信。现在大家都不怎么信啦。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祭祖了。

问:耽误您的时间了,谢谢您!

答:不客气,有空常来家里坐坐。

共和村委会木光小组洪学胜访谈

访谈对象:洪学胜,男,汉族,61岁,木光小组村民

访谈时间:9月6日下午3点半

访谈地点:共和村委会木光小组洪学胜家中

访谈者、整理者:和智利

问:叔叔,您好!您是纳西族吗?

答:不是。我是汉族。我们木光有纳西族、白族和汉族。木光一组主要是纳西族、汉族,二组是汉族,三组主要是汉族。我们三组有姓洪、施、王、杨、李的,但多数是姓洪、施。

问:听您说纳西语,我以为您是纳西族。

答:虽然我们木光三组主要是汉族,但是我们基本都会说汉语和纳西语。我还会听白语,也会说一点。因为我母亲是白族人。她刚嫁到我们村时,一句汉语都听不懂,过了一两年才开始会汉语。所以我大姐讲白语也很流利。等我出生后,我母亲已经会说汉语,在家里她也不说白语,只说汉语了。所以我就只会听点白语,说起来还是会觉得有点蹩口。

问:那您家里交谈使用什么语言呢?

答:我家情况比较特殊。我们家人都会说汉语和纳西语。我们之间交流有时候用汉语,有时候用纳西语。我家有五口人:妻子、儿子、儿媳、孙女和我。我妻子是纳西族,我儿媳妇是白沙嫁来的纳西族,我是汉族,儿子是纳西族。我和妻子交流两种语言都说。我儿子和我说纳西语的时候多。我儿子和他妈妈常说汉语。我儿子和儿媳两种语言都用,用纳西语的时候多点。我孙女再过一个星期才满两岁,但是汉语、纳西语会听会说了。

问:您认为村里人在找媳妇时是否觉得找本民族的更好?

答:过去应该是吧,现在根本就不会这么想了。我们木光三组有42户,没有哪家所有的人都是同一民族的,每户都有一个纳西媳妇。找对象就看子女喜欢谁,对方的品格如何,民族就不讲究了。我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们俩都是纳西族。大儿子娶的是纳西族,小女儿嫁的是大研镇的纳西族。

问:那在汉族和纳西族这样的族际婚姻家庭中,孩子的民族是随谁呢?

答:孩子的民族随父亲或者母亲都是可以的。在汉族和纳西族结婚的家庭,不管母亲或者父亲哪个是纳西族,孩子的民族成分通常都是填纳西族的。

问:您家里人都是双语人啦。那村子里交流用什么语言?

答:村子里的人基本都会纳西语和汉语。但是我们本村人还是习惯用汉语交流。除非有外村人在,我们才会讲纳西语。

问:现在村子里有不会说纳西语的吗?

答:还是有一两个。但这些不会说的都是那些年纪大的老人。他们那个时候出门少,接触外面的人也少,所以就不会讲纳西语了。

问:七河镇主要以纳西族为主,您村里怎么都是汉族聚居呢?您知道村子是从哪来的吗?

答:听老人说我们是从南京柳树湾来的。估计搬到丽江这里已经十几代了吧。

问:我发现您村里家家户户院子里都种了花花草草,房屋基本也是“三房一照壁”。

答:我们丽江人比较重视家园建设。所以只要经济条件允许,都会把家里建设得好好的。院子里种点花花草草,不仅看起来舒服,而且觉得凉爽。“三房一照壁”,我们也说不出来究竟属于哪个民族了,丽江这边基本家家户户、各个民族都是这样的设计。我们家这个主楼都是祖辈留下来的。

问:集市上的情况您应该很熟悉的,集市上使用什么语言呢?

答:过去做生意的一般都是汉族和白族人。所以集市上买东西不管什么民族,如果不会说白语就用汉语交流了。现在做生意的纳西族也有了,所以集市上讲什么语言的人都有。东桥街上讲纳西语的多,三义街上讲汉语的多,移民村那边讲纳西语的多。

问:村里会有不同民族间的纠纷吗?

答:没有。我在村委会工作过,在我任职的那几年从来没有过。现在也没有听说过有。我们这里不同民族的人都可以结婚。亲戚里边什么族的人都有。纳西族、白族和汉族之间都还是十分和气的。往来多了,我们都不会在意谁是什么民族。

问:村里的汉族、纳西族、白族有什么不同的风俗习惯吗?

答:现在各民族都差不多了。从饮食来说,吃的口味都一样。节日方面就有点区别:纳西族有“塔比”,但是这个节日现在有些人家已不过了。木光的汉族和纳西族都过彝族的火把节。过去村子里火把节特别热闹。大家会聚集到村子里的球场,听着音乐,围在一起打跳。“化”是丽江特有的一种聚会形式,不分什么民族的人都可以参加。主要是几个亲朋好友定下固定的“费”,然后邀约每月定期聚在一起休闲娱乐。做东的人称为“主”,参加“化”的人称为“友”。“友”轮流当“主”。固定的“费”可以由“主”自由支配。这样经常往来,亲朋好友间的关系也十分亲密。我儿子、儿媳他们都有各自的“友”。

问:打跳,跳的是什么民族的舞?

答:现在村里有妇女打跳队。以前还有吹弹者,现在没有吹弹者,大家改放碟子了。以前主要是纳西打跳,现在跳什么舞的都有。藏族舞、傈僳舞什么都有。村里有人结婚,晚上我们就会到那家人集中打跳两个晚上。特别热闹!

问:洪叔叔,给您添了不少麻烦,谢谢您!

答:不客气。你们来家里我们都觉得十分高兴。

共和村委会太平小组杨丽辉访谈

访谈对象:杨丽辉,男,40岁,汉族,太平小组村民

访谈时间:9月2日下午3点半

访谈地点:共和村委会太平小组杨丽辉家中

访谈、整理者:和智利

问:您好!请问您一直都住在这个村寨吗?

答:我1973年5月出生在共和村委会木光村,今年40岁。1997年我入赘到太平小组。现在我有两个儿子:大儿子15岁,小儿子11岁。我来到太平小组都已16年了。

问:我听村里人介绍说您不是白族?

答:对啊,我是汉族。我们木光村的居民以汉族为主。木光村和太平村只隔着一道田埂。

问:哦,您能介绍一下您个人的语言使用情况和使用能力吗?

答:我会说汉语、纳西语和白语,三种语言的使用都十分熟练。我最先学会的是汉语,第二语言是纳西语,白语是我的第三语言。在我没结婚之前,我在木光村家里和村寨都主要使用汉语交流。在学校里或者与其他村寨的人交流时主要使用纳西语。因为我媳妇家是白族,所以结婚后在家主要使用白语与家人交流。

问:村子里的纳西媳妇、女婿们也都会说白语吗?

答:纳西族媳妇、女婿到村子两三年后基本会说白语,即使不会说也都能听懂白语。所以你们会遇到十分有意思的情况:村里纳西族媳妇、女婿用纳西语和村里白族人交流,白族人则用白语回答,尽管他们各自使用各自的民族语言,但是丝毫不影响他们之间的沟通。

问:那您是怎样学会这三种语言的呢?

答:木光村家中,家里人除了我奶奶外都是汉族,所以我的母语是汉语。上学时,学校里老师都使用汉语普通话教学。因而家庭和学校是我习得汉语的主要场所和途径。木光村周围的村子多是纳西族村寨,学校里有很多纳西族同学,所以我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就能熟练使用纳西语和纳西族同学交流。后来不上学了,经常到丽江城里买东西、看病等大都使用纳西语。我奶奶是白族人,虽然小时候常听奶奶说白语,但我只能听部分常用语,不会说。结婚后,我媳妇家都是白族,家里都使用白语,结婚两年后我能听懂所有白语,第三年我能使用白语和家里人、村里人交流。

问:那现在您的两个孩子分别会使用什么语言呢?

答:我两个小孩使用语言的情况基本相同。他们俩都能使用白语、汉语、纳西语。家里长辈们交流都使用白语,所以两个孩子最先学会的语言是白语。现在当地的幼儿园一入学老师就开始教孩子们说普通话,而且现在的小孩爱看电视,加上我个人及孩子的爷爷奶奶是汉族,所以五六岁时他俩都会说汉语当地方言和汉语普通话了。共和村委会23个小组中只有太平小组一个白族小组,所以学校里纳西族的小孩居多,两个孩子都在学校习得了纳西语。但由于大儿子比小儿子大四岁,大儿子接触纳西小孩的时间比小儿子长,所以大儿子的纳西语比小儿子的纳西语熟练。

问:您的两个儿子都是三语人,那么他们在什么场合使用什么语言?您对此持什么态度?

答:两个孩子在家里和村子里使用白语,回爷爷奶奶家说汉语,在学校使用普通话和纳西语。我认为这样特别好,孩子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相应较强。如果一个人只会使用一种语言,那么他到一个新的环境中,碰到使用其他语言的人就很难沟通,适应过程也会随之变长。比如:我侄子他是在丽江城里长大的,他只会说丽江汉语方言和普通话,每次他回到家里看爷爷奶奶,都听不懂家里和村子里长辈们说的话,所以他现在都不太喜欢回老家了。此外,过去几年我们去丽江古城,向纳西大妈问路,如果用纳西语问,纳西大妈会很热情地告诉我们怎么走,但如果用白语或其他语言问,纳西大妈就表现得不那么热情了。虽然这几年这种情况少了,但是,我觉得一个人能使用多种语言总是好的。

问:您对语言使用的观念和您家里人的观念相同吗?

答:虽然我是汉族,我妻子和老丈人、丈母娘都是白族,但是我们都觉得能够使用多种语言是一种本领,都认为这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

问:您的婚姻属于汉族和白族结合的族际婚姻,您村里类似的情况多吗?

答:现在我们村子里不同民族结合的人越来越多了。现在村子里汉族、纳西族媳妇和女婿都很多,甚至还有几家人娶了藏族媳妇。我觉得族际婚姻挺好的。将来我两个儿子娶什么民族的儿媳妇我们都不介意,只要孩子们互相之间感情好就好。

问:您会使用白族文字吗?

答:自我记事起我从来没有见过所谓的白文,我们都写的是汉字。究竟白文存不存在,我也不太清楚。但我认为应该没有白族文字这种字吧。

问:我来太平小组的路上发现村子里十分干净,家家户户都建得挺好的。您家里也建得特别好。

答:我家建得算不上好的。我们这里的人们都坚信勤劳致富。靠自己的双手把自己家的房屋建设得漂漂亮亮是我们值得骄傲的事情。现在烤烟是我们村经济作物之一,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了烤烟,大家的经济条件也好了。经济支出中除了供孩子上学外,通常都用来建设。

问:您家的整个建筑风格主要是根据什么设计的呢?

答:我们家的建筑是传统的“三房一照壁”,这是纳西族建筑的风格。虽然大理白族地区的建筑也是“三房一照壁”,但我们的建筑更接近于纳西族的建筑。你或许看不出来差别,但我们的主楼和大理白族地区的主楼是不一样的。

问:七河镇有固定的集市吗?大家在集市上一般使用什么语言呢?

答:我们这边逢1、6都有集市。集市上聚集了各地的商贩,买东西的人来自镇里各个村,所以白、汉、纳西都有。通常是本民族人在一起使用本民族语,不同民族人在一起就使用汉语或者纳西语。

问:村里人开会或者到村委会、镇政府办事具体使用什么语言?

答:我们是白族村,村里开会一般都使用白语。村委会干部有不同的民族,我们遇到白族干部或会说白语的干部就使用白语,遇到不会白语的干部我们通常使用纳西语或汉语。现在镇政府的干部多是年轻人,他们多数喜欢讲汉语,所以到镇政府办事通常使用汉语。

问:谢谢您给我提供了那么多有价值的信息!

答:不客气,欢迎你常到家里做客。

共和村委会瓦窑小组范云娥访谈

访谈对象:范云娥,女,61岁,纳西族,瓦窑小组村民

访谈时间:9月3日下午5点

访谈地点:共和村委会太平小组李永红家中

访谈者、整理者:和智利

问:阿姨您好!您是哪个村小组的居民?

答:我是共和村委会瓦窑小组的。我今年61岁。我是从鹤庆县辛屯镇三合村委会下排村嫁到瓦窑的。在瓦窑都已经居住了40年了。

问:那您是鹤庆的白族吗?您会说哪几种语言?

答:我们鹤庆人大多是白族,但我们下排村是汉族村。我是汉族。我会说汉语、白语和纳西语。我先会说汉语,后来初中毕业到外面打工学会了白语。纳西语是我嫁到瓦窑两年后才学会的。

问:这三种语言水平如何?您在什么情况下选用哪种语言呢?

答:我用这三种语言交流的水平都差不多,每种都很流利。结婚前,我在娘家和家里人说话都用汉语。等到初中毕业,我开始和白族人接触,慢慢地学会说白语。遇到白族人我能够用白语交谈。21岁我嫁到瓦窑。瓦窑以纳西族为主。初到瓦窑,我一句纳西语都听不懂,更不用说讲了。刚嫁过来时丈夫家里人都和我讲汉语。后来生了两个孩子,家里老人和丈夫都教小孩纳西语。大儿子三岁时我就能听懂纳西语,小儿子两岁时我已经可以用纳西语和家里、村子里的纳西人交谈了。后来,一直到现在我们家人在家都只说纳西语。

问:请您介绍其他家庭成员的语言使用情况。

答:我的两个儿子分家后,我和丈夫分别住在两个儿子家。现在我家共5人:大儿子、大儿媳、两个孙子和我。他们4人都是纳西族。大儿子会说汉语、白语和纳西语。大儿媳会说纳西语和汉语。两个孙子会说纳西语和汉语。因为我是汉族,我丈夫是纳西族,所以大儿子自然会汉语和纳西语。我妹妹嫁到太平小组,太平小组是白族小组。我常带儿子到我妹妹家帮忙干活,所以我大儿子就在和我妹妹家接触的过程中学会了白语。

问:您和您儿子都能使用三种语言,您的两个孙子为什么不会说白语呢?

答:因为两个孙子在家里和村子里都只用说纳西语,上学说汉语。学校里白族同学也少,他们也就很少听到白语,自然也就只会说纳西语和汉语了。

问:您是否担心您孙子这代人会说的语言越来越少?

答:这个问题完全不用去担心。现在的孩子在家说纳西语,学校里边教普通话。放学的路上还会听到他们用普通话说话,说得特别好。我们小组五六岁的孩子,纳西语、汉语都说得好。

问:您觉得会说多种语言好不好?为什么?

答:会说多种语言当然是好事。瓦窑小组有些80岁以上的老人只会说纳西语,甚至有个别老人都听不懂汉语。也有些老人会听汉语但说不出口。只会讲一种语言就像老古董一样,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了。有时候我去丽江,大家看我穿鹤庆白族服装,经常会有人问:这个鹤庆人,怎么会说纳西话啊?每当这个时候我就觉得很高兴。

问:您是汉族,您觉得纳西语和白语哪种语言更好学呢?

答:我觉得纳西语和白语这两种语言,任何一种都不难学。跟这些说民族语言的人接触,两种语言都是自然而然就会说了。

问:您是在鹤庆学的白语,那么鹤庆白语和七河白语一样吗?

答:基本上一样,两种话都是相同的。

问:您穿的是白族服装吗?

答:是的,我这个服装是鹤庆白族服装。

问:瓦窑小组是纳西村小组。作为纳西族的媳妇,您为什么不穿纳西服装呢?

答:我们以前在鹤庆,鹤庆白族多,我们都穿鹤庆白族服装。服装穿在身上习惯才舒服。我有好几套纳西服装和5件羊皮披肩,但是我还是觉得白族打扮舒服。穿着纳西服装,总觉得不习惯。所以除了村子里举行活动“打跳”(纳西族的一种舞蹈)穿纳西服装外,我平时都只穿白族服装。

问:您在白族地区生活过,现在生活在纳西族地区。您觉得两个民族节日和风俗习惯有区别吗?

答:两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的。比如服装不同。饮食就基本一样了,都喜欢咸的和辣的。两个民族除了过汉族的那些节日外,也过自己民族的节日:比如白族的中元节,纳西族的三多节。

问:白族和纳西族的房屋有区别吗?为什么?

答:有啊。虽然白族和纳西族的房屋都建得很好看,但是我觉得总体上来说白族的要比纳西族的建得更好。

问:那在您的孩子或者孙子找对象的时候,有没有偏向某个民族的时候?

答:以前可能会存在本民族更喜欢本民族的情况。毕竟语言、习惯相通好交流。现在就没有了。找对象这件事情是没有办法限制的。缘分遇到什么民族就是什么民族了。现在我们瓦窑小组,有些人家找了白族媳妇,有些找了汉族媳妇。那些找纳西族本民族媳妇的人家也找的是那些离得比较远的纳西人。奉科、宝山、大具、石鼓等各乡镇的纳西媳妇都有,找得远啦。

问:您会写族文字吗?

答:没有白族字吧。我从来没见过白族字。纳西族有东巴文,纳西族的东巴文是比较常见的。

问:谢谢您,范阿姨!

答:不客气!

古城区第二中学年级组长洪林访谈

访谈对象:洪林,男,33岁,汉族,共和村委会木光小组人,古城区第二中学年级组长

访谈时间:9月6日下午2点

访谈地点:丽江市古城区第二中学

访谈者:和智利、李旭芳

整理者:李旭芳

问:洪老师您好!请您介绍下您的个人经历。

答:我是共和村委会木光小组的人。2002年毕业于蒙自师专。现在已经有10多年的教龄。到二中已经9年了,现在是中学一级教师。

问: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学校。

答:我们古城区有5所中学。这是古城区唯一的一个农村全寄宿制中学。整个学校现有500多名学生,57个教师。教室、运动场、教师办公室、学生宿舍等硬件设施完善。古城区二中不仅是我现在的工作单位,也是我的母校,1993年至1996年间我就读于这个学校。近10年来学校的变化,整个七河镇人民有目共睹。

问:学校里生源能得到保障?

答:最近几年学生生源有所减少。前几年学校有1000多个学生。近几年机场高速公路建成,七河镇居民凭借丽江旅游业发展的春风,生活水平、经济条件普遍提高。此外,因为二中和城区的学校相比,在软件和硬件设施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有许多家长和学生都选择到丽江市城区的学校就读。

问:这里是寄宿制学校,那么学生的伙食是由学校提供吗?

答:是的。这里有学生食堂。现在国家给学生供应营养餐,加上古城区政府相应地给补助,所以学生吃饭基本不用交伙食费。学校方面保证了学生的伙食,饭量保证每个孩子能吃饱,营养搭配合理,味道也不错,能够满足中学生的身体所需。

问:学生中存在辍学现象吗?

答:辍学现象还是有的,但是只是少数。过去学生辍学多数是因为家庭经济紧张,没有条件上学,现在学生辍学的很少。偶尔有一两个辍学的学生,也是因为学生成绩不好厌学。七河镇凭借机场、火车站等区位优势,观音峡等旅游资源,烤烟等经济作物,镇里居民的收入得到了保障。经济上一般都没有什么困难。

问:这里的学生和老师主要是什么民族?

答:这里的学生中有五分之一是纳西族,五分之一是白族,五分之三是汉族。

问:老师上课使用什么语言?

答:普通话是学校的教学用语。老师上课都会强调学生使用普通话。

问:学生能使用普通话和老师交流吗?课后学生用什么语言交谈?

答:学生现在会使用普通话。现在的孩子五六岁就会用普通话和别人交流了。校园里我们提倡使用普通话。但是学生们大多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他们在一起还是倾向于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

问:学校里的少数民族学生会说自己民族的语言吗?

答:当然会。毕竟在家里、村子里家长和长辈们都使用民族语言交谈。只要不脱离这个语言环境,一直在七河镇上小学或中学。孩子们说流利的民族母语一点问题都没有。这里的白族学生除了会使用白语,还会使用纳西语。部分纳西族学生也能使用白语。

问:为什么学生可以使用两种到三种语言呢?

答:因为现在不同民族结婚的现象比较普遍。纳西族人家找白族、汉族媳妇,白族人家找纳西族、汉族媳妇都很正常。不同民族居民之间的往来增多,不同民族的亲戚也很多。所以可以在纳西族人家中听到白语,白族人家中听到纳西语。课后大家各自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语言环境提供了学生掌握这些语言的有利条件。

问:丽江有提倡使用民族母语的相关政策吗?

答:有啊。我们丽江还是比较提倡使用自己民族母语的。响应教育局的号召,小学里都开设了纳西语母语课。主要是教学生写写东巴文,说说纳西语。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十分可取的。可以起到传承民族语文和文化的作用。

问:纳西、白族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有困难吗?主要体现在哪里?

答:纳西族、白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成绩上和汉族学生差不多。不同民族的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量较少,书写、拼音、表达能力等稍差的问题。但是纳西族、白族学生在交流和使用普通话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

问:谢谢洪老师,耽误您不少时间。

答:不客气!

七河中心完小学生访谈

访谈对象:罗世强,男,11岁,纳西族,五年级学生

李雨楠,女,8岁,白族,二年级学生

访谈时间:9月4日下午5点

访谈地点:七河中心完小大门口

访谈者:和智利、李旭芳

整理者:和智利

问:你们好,能给我做个自我介绍吗?

罗:我叫罗世强,今年11岁,五年级。我在七河中心完小上学,我家住在七河镇共和村委会次蓬小组。

李:我的名字叫李雨楠。我是七河中心完小二年级的学生。我8岁了。我家在丽江市古城区七河镇共和村委会太平小组。

问:你们是什么民族?请简单介绍你们的家庭情况。

罗:我是纳西族。我家有六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和妹妹。爷爷、奶奶、爸爸、我和妹妹是纳西族,妈妈是汉族。

李:我是白族。我们小组大多数人都是白族。我家有五口人:爷爷、爸爸、妈妈、哥哥和我。我们家除了爸爸是汉族外,其他人都是白族。我爸爸是丽江市永胜县的汉族。

问:你们俩会说几种语言?最先学会哪种语言呢?

罗:我会说纳西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我最先学会的是纳西语。

李:我会说三种语言:白语、纳西语和汉语。我最先学会的是白语。

问:你们是怎么学会这些语言的?在这些语言中,哪种语言最熟练?

罗:我在家学会说纳西语。上幼儿园后,自然而然就会说汉语了。我会使用的两种语言都一样熟练。

李:我在家里学会说白语。上学后几乎同时学会汉语和纳西语。三种语言里汉语最熟练,白语和纳西语水平差不多,不是特别熟。

问:李雨楠,作为白族人,为什么你的汉语水平最熟练?

李:虽然我先学的是白语,但是奶奶要照顾我和姑姑家的女儿,所以上幼儿园前的两年时间,我在昆明姑姑家生活。姑姑家都讲汉语,所以我的汉语更好。后来我回丽江七河镇上幼儿园。幼儿园老师上课用汉语普通话。幼儿园里大多数小朋友是纳西族,课后他们都说纳西语。幼儿园中班时我就能用纳西语和小朋友交谈了。总的来说,我讲汉语时间最长,所以我掌握的三种语言中汉语水平最好。

问:平时你们在家使用什么话交谈呢?

罗:我们家主要说纳西语。妈妈是汉族,但她会说汉语和纳西语。偶尔我和妹妹会和妈妈说汉语,大多数的时候妈妈和我们说话都用纳西语。

李:爷爷和妈妈会说白语、纳西语和汉语。哥哥和我会说白语、汉语和大部分纳西语,哥哥的纳西语说得比我好。我们在家里通常使用白语。爸爸是永胜汉族,他会说永胜汉语和白语。爸爸跟爷爷和妈妈说话用白语,他跟我和哥哥说汉语。

问:你们在村小组里使用什么语言呢?

罗:我们是纳西族村小组,村里人之间说话都用纳西语。有些从外村嫁到我们村的汉族人和白族人,她们开始不会听说纳西语。但是过了一两年她们就会听纳西语甚至可以熟练地使用纳西语了。

李:我们村是共和村委会唯一的一个白族小组。我们小组的人互相交流都用白语。旁边的村子都是纳西族,我们村小组的人去村外讲白语,别人都听不懂。所以我们村的人和其他村小组的人说话就会用纳西语或汉语。几乎我们整个村小组的人都会说三种语言:白语、纳西语和汉语。

问:请谈谈你们学校的语言使用情况。

罗、李:学校里老师上课用的是汉语普通话。在课堂上,老师要求我们使用汉语普通话。幼儿园中班时,我们就会说普通话。课后,我们有时说汉语普通话,有时说汉语七河方言、纳西语。同自己村小组的同学说话,我们通常用自己的民族语。但是学校里80%的学生都是纳西族,所以讲纳西语的时候比讲汉语、白语的时候多。

李:我是白族。但是我们班只有3个白族同学,我们说白语其他同学听不懂。我们经常听纳西族同学讲纳西语,慢慢地我们也会说纳西语了。现在我们课后基本不说白语,说纳西语或汉语大家都听得懂。

问:班级里都有什么民族的学生呢?

罗:我们班35个同学中,有3个白族同学,汉族同学10个,纳西族同学22个。

李:我们班也是纳西族的同学多。总共31个同学中,纳西族同学有20多个,白族同学和汉族同学加起来都不到10个。

问:你们学校有没有给你们开纳西母语课?

罗:老师给我们发了普通话和纳西语都有的双语课本。但是只有语文双语课本。我们是从三年级开始上纳西母语课的。老师在母语课上教我们说纳西语。但是有些我们原先就会,一点都不难。而且纳西母语课不用考试。

李:我们这学期也发了二年级上册语文的双语课本,但是我们还没有开始上。我给你看看我的课本吧!

问:谢谢!你们有没有觉得自己所掌握的语言中哪一种最容易学?

罗、李:我觉得几种语言都差不多,没有特别难学的。学一两年就会了。我们的小朋友和同学都会说这些语言。

问:相对而言,班级里哪个民族的同学学习成绩好一些?

罗、李:班上纳西族、汉族、白族同学的学习成绩都差不多。前五名里有纳西族同学,也有白族和汉族同学。谁用功,谁的成绩就好。

问:谢谢你们,快回家吧!

罗、李:好的,再见!

七河镇共和村太平小组李万年访谈录

访谈对象:李万年,男,61岁,白族,初中毕业,太平小组老年协会会长

访谈时间:2013年9月2日下午

访谈地点:访谈对象家中

访谈、整理者:李旭芳

问:爷爷,请您介绍一下您和家人的情况。

答:我今年61岁,是白族。我家里有8口人。老父亲、老母亲,我和我媳妇,我大女儿、女婿,还有两个孙子。我二女儿嫁给了永胜汉族,现在在城里工作。小儿子也娶了永胜姑娘,是个纳西族,也住在城里了。

问:您是白族,您除了会说白语、汉语,会说纳西语吗?

答:会说。村里很多人都会纳西语,我们村虽然是白族,但周围都是纳西族村子,所以我们经常要用到纳西语。

问:那您家里人都会纳西语吗?

答:我的老父亲、我女儿和女婿都会,我两个孙子会一些。我老母亲和媳妇不会,她们是来自鹤庆的白族。

问:您女婿是什么民族?他除了会纳西语,也会白语吧?

答:我女婿是汉族,会说纳西语,白语也会说。这是我们这里常见的事情。都是在平时跟纳西族、白族打交道时学会的。

问:您两个孙子那么小就会三种语言,是怎么学会的?

答:白语不用学,出生后听家里人说多了也就会了。汉语和纳西语是在学校里学的,村里也有嫁进来的汉族和纳西族,跟他们多交流就会了。

问:那您的外孙、外孙女还会说白语吗?

答:不会了。他们从小跟着父母在城里长大,都只说汉语了。

问:您觉得白族人学纳西语困难不困难?

答:不困难。平时多交流,自然就会了。

问:您知道这个村子是怎么来的吗?

答:据说以前这里没有白族,后来从鹤庆甸南来了一个烧土罐的白族工匠在此定居下来,他姓彭,有两个女儿,后都在家里招了女婿。然后由这两个支系慢慢扩大,成了这个共和村唯一的白族村子。

问:我看咱们村有很多嫁进来的纳西族、汉族媳妇,您怎么看待这种民族联姻?

答:这种民族联姻新中国成立前就有了。我知道我们村西边的瓦窑村有一家,他们是纳西族,好几代都跟我们村有联姻。所以,我们村几个家族的婚丧嫁娶,他们都还有来往。我们家也有汉族的女婿、儿媳,纳西族的也有。我们老一辈还是同意的,只要孩子喜欢就可以了。我们村不仅有汉族、纳西族,还有藏族。反正只要合适,就没有什么问题。

问:咱们村是这里唯一的白族,您担不担心白语会衰退、遗失?

答:会的,有这个可能。你看我们旁边的新民共和村,有个下坡子小组,里边姓刘的人家都是白族,但现在只有老人说白语了,年轻一代都说汉语和纳西语了。以前经济落后,村民都在家里务农,没有人出去。现在不同了,很多村里人出去打工、工作,然后就在外面定居了,他们的小孩就不会说白语了。

问:怕不怕白族会被同化?

答:怕。但是没有办法,我们老百姓也没有能力管,失传了没有办法。我们还在的时候就尽量教孙子,但等他们出去了我们老一代去世了,那他们要讲什么话我就没办法了。

问:我们在村里看到很多家大门贴的瓷砖上都写着“家和万事兴”“出入平安”等一些吉祥的话语,也看到有的门上还贴着孝联。我们都觉得白族是个很能干、孝顺的民族。是吗?

答:白族人聪明、勤劳、善良、好客。我们村以前地是很少的,但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也在这里有了立足之地。

问:不好意思,耽误了您那么长时间。谢谢爷爷。

答:不用谢!

参考文献:

[1]张波.丽江民族研究第一辑[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6.

[2]张波.丽江民族研究第二辑[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12.

[3]张波.丽江民族研究第三辑[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12.

[4]张波.丽江民族研究第四辑[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12.

[5]木春燕.丽江民族研究第五辑[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

[6]李劼.丽江纳西族文化的发展变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6.

[7]杨福泉.杨福泉纳西学论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7.

[8]杨福泉.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M].北京:民族教育出版社,2005.5.

[9]姜竹仪.纳西语简志和即仁[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

[10]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11]张大群.略论丽江纳西族历史上的学校教育[J].昆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6).

【注释】

[1]作者简介:和智利,女,纳西族,云南丽江人,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生,专业:地理语言学。
李旭芳,女,白族,云南丽江人,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生,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2]和洁珍整理,《纳西拼音文大事辑要1951—2011》《丽江民族研究》第五辑,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

[3]参看管学宣:《修丽江学记》,(乾隆)《丽江府志略.艺文略》。

[4]张大群,《略论丽江纳西族历史上的学校教育》,《云南民族教育研究》,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

[5]杨福泉,《论丽江古城纳西文化和汉文化的相互影响与整合》,《纳西学论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6]李劼:《纳西族的三多节》,《百科知识》,1996第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