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体节律与生物钟学说

人体节律与生物钟学说

时间:2022-07-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体节律可分为年节律、月节律和日节律。早在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认识到“人体节律”的存在。这充分说明人体随着昼夜阴阳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人们入夜则寝,天亮则起床,这都是人体节律的作用。现代生物钟学说认为人体节律和体内生物钟息息相关。虽然目前对于生物钟的研究尚未完善,但是对于现代医学科学已经产生很大影响,引起了医学界的普遍重视和关注,尤其是应用于“子午流注针法”更具有实用价值和发展前途。

人体节律可分为年节律、月节律和日节律。早在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认识到“人体节律”的存在。如《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心者……通于夏气;肺者……通于秋气;肾者……通于冬气;肝者……通于春气。”形象地说明了五脏之气的盛衰与四时气候变化是能够相适应的。天热时则腠理疏,天寒时则腠理密,人体能够随着气候冷热的变化而自行调节。此外,从妇女的月经周期也可以明显地看出人体节律的存在。如《素问·八正神明论》中说:“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

一昼夜之间,人体的体温脉搏血压血糖心率、基础代谢率、激素的分泌等均会有不同的变化,这是正常的人体生理节律。祖国医学早已认识到,是从昼夜阴阳消长转化关系而直接影响到人体气血在经脉中循行流注盛衰所形成的一种昼夜节律。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这充分说明人体随着昼夜阴阳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人们入夜则寝,天亮则起床,这都是人体节律的作用。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又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长也,人亦应之。”这是说,一年四季在气候正常的情况下,人体亦会相适应的。

如果人体生病时,所患疾病在一昼夜中也会有不同的节律变化,我们在临床中很有体验。如小儿发热,往往是在夜间加重而白昼较轻。正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所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这是由于不同的时间因素对疾病产生不同的影响。《黄帝内经》中明确地指出了昼夜节律对疾病影响的一般规律,从而可以在不同的变化规律中了解疾病的预后情况。

综上所述,可见人与自然气候及环境的关系较为密切。能够认识到气候及环境因素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才可以正确地了解病情和诊治疾病,能够把握有利时机采取有效的治病措施。

现代生物钟学说认为人体节律和体内生物钟息息相关。如各种生物包括植物均具有定时的睡眠和觉醒的规律,在用药物治疗疾病时,也往往与用药的时间有一定的关系。例如糖尿病患者在凌晨4:00对胰岛素最为敏感,心脏病病人在凌晨4:00对洋地黄最为敏感。抗组胺药物,在一天之内不同的时间用药,其疗效也不尽相同。如早晨7:00给药,药效可维持15~17个小时;若在下午19:00给药,药效只能维持6~8个小时。生物钟现象能使生物对环境、四季寒暑、昼夜周期变化相适应。虽然目前对于生物钟的研究尚未完善,但是对于现代医学科学已经产生很大影响,引起了医学界的普遍重视和关注,尤其是应用于“子午流注针法”更具有实用价值和发展前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