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退行性腰椎滑脱

退行性腰椎滑脱

时间:2024-07-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症多伴有椎间盘及小关节的退变。腰椎滑脱中,先天性腰椎滑脱占33%,峡部崩裂引起的滑脱占15%,最多见的是退行性腰椎滑脱。腰椎的退变可引起关节突磨损和前方畸变,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出现椎体滑脱,但峡部仍保持完整。故又称假性滑脱,区别于因脊椎椎弓缺损引起的真性滑脱。多于50岁后发病,女性发病率是男性3倍,以L4、L5椎体多见。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间歇性跛行和坐骨神经痛;严重的神经损害罕见。

【概念】

指上下椎体之间移位滑脱,多表现为一个或多个椎体连同椎弓的前、后或侧移。本症多伴有椎间盘及小关节的退变。腰椎滑脱中,先天性腰椎滑脱占33%,峡部崩裂引起的滑脱占15%,最多见的是退行性腰椎滑脱。退变滑脱的病因及其机制一般都认为和先天发育异常、外伤或退行性变等因素有关。腰椎的退变可引起关节突磨损和前方畸变,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出现椎体滑脱,但峡部仍保持完整。故又称假性滑脱,区别于因脊椎椎弓缺损引起的真性滑脱。多于50岁后发病,女性发病率是男性3倍,以L4、L5椎体多见。滑脱程度一般在30%以内。

【临床表现】

多发于L4~5节段,由于椎体结构完整,又称假性滑脱,多数患者没有症状,当出现椎管狭窄等并发症时会出现腰腿痛。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间歇性跛行和坐骨神经痛;严重的神经损害罕见。临床检查示局部椎旁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膝腱反射减弱、浅表感觉减退等表现。

【影像技术】

1.X线片 对评价腰椎峡部裂、腰椎滑脱、骨性椎管序列非常重要。

2.CT 清楚显示椎体、椎间盘、椎管、神经根、小关节异常。

3.腰椎管造影 观察硬膜囊、神经根的充盈情况,明确椎管狭窄及神经受压的部位和程度。

4.MRI 观察椎管内外的解剖状态有无变异。

【诊断要点】

有腰痛等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椎体退变、椎体间移位滑脱,即可确诊。

1.X线片 滑脱椎体间隙狭窄,相邻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椎间盘及韧带骨化,椎体滑脱前后径不变。

2.CT 滑脱椎体于CT横断呈“三明治”征(图5-3-7)。

图5-3-7 退行性腰椎滑脱

CTMPR重建(A)示:L5S1不稳,L5前滑,S1椎体弧状关节面变化;CT平扫横断(B)示:可见“三明治”征,即上、下节段滑脱椎体(黑箭头)与相邻椎间盘(白箭头)在同层出现

3.MRI 显示滑脱导致椎间盘病损状态(图5-3-8)。

图5-3-8 退行性腰椎滑脱

MRI矢状位T1WI(A)、T2WI(B)示:L4椎体向前滑脱,椎体形状变形;MRI轴位T2WI(C)示:椎体向后突入椎管内,硬膜囊受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