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后纵韧带骨化脊髓损伤

后纵韧带骨化脊髓损伤

时间:2022-07-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因发育性、退变性或其他原因所致颈椎骨性或纤维增生致一个或多个平面管腔狭窄,引起脊髓血液循环障碍、脊髓压迫症为颈椎管狭窄症,通常矢状径<12mm。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椎弓短小、椎板下陷致矢状径缩短,椎管各径线均小于正常。椎管呈扁三角形,硬膜囊及脊髓呈新月形。

【概念】

因发育性、退变性或其他原因所致颈椎骨性或纤维增生致一个或多个平面管腔狭窄,引起脊髓血液循环障碍、脊髓压迫症为颈椎管狭窄症,通常矢状径<12mm。多见中老年人,好发于下颈椎,以颈4~6多见。根据病因分:发育性椎管狭窄;退变性椎管狭窄(最常见),包括椎间盘退变、关节突肥大、椎板、黄韧带和后纵韧带骨化;医源性椎管狭窄系由术中或术后引起的椎管狭窄;其他病变和创伤所致的继发性颈椎管狭窄,如颈椎结核、肿瘤和创伤等所致的颈椎管狭窄。颈椎管狭窄症病理改变包括:椎弓根变短,导致椎管矢状径小,当出现轻度退变或其他原因所致颈椎损伤即引起脊髓受压;椎体后缘增生、后纵韧带骨化和椎间盘膨出、突出,可造成脊髓前方受压;小关节增生或黄韧带增厚引起脊髓后方受压。

【临床表现】

1.感觉障碍 四肢麻木、发凉。可四肢同时发病,也可先一侧出现症状,上肢症状出现早。常有“束胸”感。发病多呈进行性加重。

2.运动障碍 多在感觉障碍之后出现,表现为锥体束征,为四肢无力、僵硬不灵活。大多数人下肢无力、沉重、脚似踩棉花,重者站立行走不稳,症状加重至四肢瘫痪。

3.大小便障碍 早期大小便无力,以尿频、尿急及便秘多见,晚期尿潴留、大小便失禁。

4.体征 颈椎无压痛,活动受限不明显;痉挛步态,行走缓慢、不稳;四肢及躯干感觉减退或消失,肌力减退,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霍夫曼征阳性,严重者可出现髌阵挛、踝阵挛及巴宾斯基征阳性。

【影像技术】

1.影像学检查对确诊颈椎管狭窄症极为重要,X线平片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2.CT与MRI可直观显示椎管狭窄的原因,如韧带肥厚骨化等。

【诊断要点】

1.侧位X线 颈椎生理曲度消失、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后纵韧带、黄韧带骨化;关节突增生、椎弓根短而厚等(图5-1-6)。发育性椎管狭窄表现为颈椎管矢状径减少:Pavlov比值[椎体后缘中点到椎板连线中点和(或)椎体前缘中点至椎体后缘连线]<0.75;Murone法(椎体后缘至棘突基底线的最短距离):<12mm相对狭窄、<10mm绝对狭窄。

2.CT 显示颈椎管狭窄程度及表现。

(1)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椎弓短小、椎板下陷致矢状径缩短,椎管各径线均小于正常。椎管呈扁三角形,硬膜囊及脊髓呈新月形。

(2)退变性颈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赘;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骨化呈对称的山丘状,多两侧对称。骨赘或骨化物厚度>5mm可压迫脊髓,黄韧带关节囊部骨化可向外延伸致椎间孔狭窄。

3.MRI 椎管均匀性狭窄;椎间盘突出伴骨赘形成;黄韧带退变增厚形成折皱突入椎管,多节段受累呈搓板状;硬膜囊和脊髓受压节段形成前后钳夹或狭窄(图5-1-7)呈现蜂腰状或串珠样改变。

图5-1-6 颈椎椎管狭窄

X线侧位片(A)示:颈椎生理前屈减小,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箭头所示);MRI矢状位T2WI(B)示:硬膜囊受压,脊髓未见明显受压改变(箭头所示)

图5-1-7 颈椎管狭窄

MRI矢状位T1WI(A)、T2WI(B)示:硬膜和脊髓受压节段形成前后钳夹或狭窄,呈现蜂腰状或串珠样改变(箭头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