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难忘的中秋,净化心灵

难忘的中秋,净化心灵

时间:2022-07-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哦,今天是中秋节,顿时感到一阵温暖。会上,韩院长首先代表子洲县医院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祝苏州支医队员中秋节快乐。从门诊到病房,从医疗区域到行政区域,无论是楼道还是拐角处,地面都非常整洁,窗明几净。田医生一个人兼着会计、药剂师、护士、医生四个角色,每个月乡财政支付她3000元工资。

一大早我和卫平还在睡梦里,迷迷糊糊就听见“嘭、嘭”的敲门声。“爱民、卫平起来啦!快开门!”我一看手表,7点半了,估计昨天赶路累了,睡得很沉。我俩赶紧起床,穿好衣服打开门,只见王浩、静东和子洲县医院医务科张科长三个人精神抖擞地站在门外。张科长说:“两位专家,今天上午我们医院要召开欢迎会,现在韩院长等几个院领导在食堂等我们一起过去吃早饭呢。”“好,谢谢张科长还特意过来迎接。”我俩抓紧洗漱完毕,五个人一起往医院走去。

参观子洲县人民医院

医院食堂不大但很整洁,热腾腾的小米粥和金灿灿的油糕盛放在洁白的碟碗里,餐桌中间还摆放着象征团圆的月饼。哦,今天是中秋节,顿时感到一阵温暖。子洲县人民医院的韩院长和白副院长、刘副院长已经在等候我们了。见我们进了屋,韩院长热情地走上前握住我们的手说:“早听王主任和高主任说你们两位支医专家要来子洲,我代表子洲人民医院欢迎你们啊!这次可要多住几天,先坐下吃早饭吧,我们边吃边聊。”

大家落座后,我说:“感谢韩院长及各位领导的盛情,本来我们只想四个支医弟兄私下聚聚的,没想到惊动了你们。神木那边还约着好多病人,我和沙主任明天就要回去的。”“不管在神木还是子洲,你们都是来支援我们陕北的,是陕北人民尊敬的专家、贵客,我们理应招待好。”韩院长喝了口小米粥继续说道:“今天上午为你们开个迎中秋的座谈会,然后参观一下我们医院,再带你们出去,在周边看看子洲的风景,晚上一起吃个便饭,明天医院安排车送你们回神木,可好?”坐在一旁的王浩接过话说:“太感谢韩院长了,昨天晚上我们四个商量过了,我们想到敬老院去看望一下孤寡老人,给他们送点礼物,再帮他们做个体格检查,问候一下老人们的身体状况。这是我们医院中秋节的一项优良传统,我们认为在革命老区更应该延续下去。”韩院长对我们投来了赞许的目光,点点头说:“这个想法不错,不过子洲县城里没有敬老院,我们医务科张科长老家村上倒是有一家,而且办得不错,很有影响力。”他皱了一下眉说:“只是那里离县城很远,位于和米脂县交界处而且有一段黄土路很灰,又颠得很。”坐在对面的张科长朝我们点了点头。我说:“这不碍事,正好看看沿途不一样的风景,嘿嘿……”大家边吃边聊着。

9点钟,韩院长率领院领导班子及内、外科主任在会议室举行了简朴而热烈的欢迎会。会上,韩院长首先代表子洲县医院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祝苏州支医队员中秋节快乐。随后由白副院长为我们介绍了子洲县医院的情况。子洲县人民医院建造于1989年,占地20余亩,建筑面积9000余平方,现有床位200张,职工211人,是承担着榆林市卫校、延大医学院临床教学和实习任务的二级综合性医院。

会后,韩院长带着我们参观了医院。由于子洲县还属于贫困县,加上医院建得较早,因此各种硬件设施还比较陈旧,但位于行政区二楼的操作训练室倒是装备得很好。各类教学图片、操作模型一应俱全。沙卫平边看边嘀咕道:“这个比我们张家港一院都好嘛。”随行的张科长说:“我们医院非常重视教学和人才培养,虽然医院的财力有限,但对教学的投入还是不少的。”从门诊到病房,从医疗区域到行政区域,无论是楼道还是拐角处,地面都非常整洁,窗明几净。院子里绿化修剪得整齐划一,看得出子洲县人民医院的管理水平还是非常出色的。

一个人的卫生院

在医院简单吃过午饭,我们四个支医队员集资到附近超市买了月饼、核桃粉等适合老年人吃的食品,带上血压计、听诊器,装了满满一后备厢。越野车载着我们在乡间公路上飞驰,虽说也是县级公路,但由于年久失修路况很差,颠得我们东倒西歪。毕竟是陕北老区的公路,路上汽车很少,但不时要避让成群过马路的羊群以及老乡们赶的驴车。汽车驶离县道后就进入了乡镇公路,这里的路况就更差了,石子铺就的路面到处坑坑洼洼,一座贴着白色瓷砖的两层楼楼房在满眼窑洞式民居中显得特别突兀,墙上鲜红的十字标告诉我们这是所医院。不同的职业造就不同的习惯,我们马上问张科长:“这是什么医院?我们想去看看。”

来陕北一个多月,一直工作在县医院,很少出城,今天碰巧路过,正好了解一下当地的一级医院是什么样子。汽车在医院门口停下。走下汽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束绿色的南瓜藤,从医院门前的花坛里攀上了二楼的栏杆,橘色的花朵点缀在绿叶中,瓜园则湾卫生院几个字在绿叶中若影若现。花坛就挨着马路边,里面种着西红柿、辣椒等蔬菜,累累硕果已挂满枝头,可路边的扬尘使它们蒙上了一层黄土。张科长说:“这是我们子洲县瓜园则湾乡卫生院。”

医院沿着马路,没有院子更没有围墙,三开间的一幢两层楼房。这真的是医院吗?带着疑惑往前走。门口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正在吃饭。小伙子蹲在地上耐心地喂小孩吃。也许又想起了家里的妻儿,对眼前温馨的一幕我特别有感触。“田大夫,才吃饭呐!”张科长上前打招呼。“张科长,哎哟,还有韩院长,你们今天怎么有空来这里?还带着客人。”那名年轻女性赶紧回屋放下碗筷出来和我们打招呼,看来她就是田大夫。张科长开始介绍了起来:“这是苏州来榆林支医的四位专家,想去我老家的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正好路过这里,他们想了解下情况,你就给介绍介绍吧。”随后指着田医生对我们说,“几位专家,田医生在我们医院进修学习过,现在基本上一个人在维持着一个卫生院,不容易啊!”

随后田医生领着我们边参观边介绍。原来这家卫生院有四个编制,两个长病假,一个院长,还有一个她。楼上是办公区域,楼下第一间是门诊兼挂号,第二间是药房,第三间是病房,里面摆放着像是好久没用过的四张病床。田医生一个人兼着会计、药剂师、护士、医生四个角色,每个月乡财政支付她3000元工资。由于乡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了,因此留下来的老老少少也就2000来人,一天也看不上几个病人,住院病人基本没有。丈夫没有上班,就在医院帮帮忙,周边的空地上种点蔬菜,一家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田医生还告诉我们,由于交通不便,待遇又差,乡医院很难留住人,没有好医生病人自然就不会来就诊了,尤其是各个村卫生室,虽然房子造得不错,可基本都是空的,没有医务人员去,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她本人因为是当地人,舍不下这么多乡亲父老,而且这样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没有压力,只要心态好,过得也挺舒心。她带着期盼的眼神,对我们说:“希望支医的专家能把农村的情况向市里反映,让政府尽快考虑出台优惠政策把医务人员留在农村,农民还是更需要家门口的医生的。”告别瓜园则湾卫生院,我们继续赶路,心情突然有些沉重,一个人的卫生院,那是怎样一种坚守。田医生才是我们医务人员的榜样。为了家乡父老的健康,她坚守了入学时的誓言,守住了那份清贫。

义务院长,一名令人尊敬的老书记

差不多又开了半个多小时,汽车一转弯驶上了一条单车道的村间公路。这条公路弯弯曲曲通往大山深处。路西侧是黄土高坡,东侧是十几米深的山沟。由于路面由陶渣和黄土铺成,今天又下过雨,因此汽车一路压着水洼往前开,颠得我们东倒西歪。忍不住向车窗外探出头去,一侧便是幽深的山沟,不禁让我们有点胆战心惊。

颠了二十几分钟后,我们终于到了张科长的老家——苗家坪镇徐家河村,敬老院在村子的尽头,一座小山脚下。远远就看见几位老者在院子门口等候着。张科长指着中间的老者说,那就是敬老院的张圣厚院长,是他创办了这所敬老院。车子在门口刚一停下,张院长就上前来开车门,把我们迎了下来。韩院长把我们一一介绍给大家认识。当听完我们的来意后,张院长紧紧握住我们的手感慨地说:“中秋节到敬老院来的支医专家,你们是第一批,我代表这里所有的老人感谢你们。”我仔细端详了一下这位令人尊敬的老人,花白的头发已然稀疏,岁月在他古铜色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热情的张院长一路拉着我的手,带我们参观他的家园,他的双手干枯、粗糙,却温暖有力。

敬老院背靠着山坡,由三幢砖瓦结构的平房围成的院落组成,白色的瓷砖贴面,铝合金门窗,干净又利落。进了院子,就看见屋顶上“晚晴乐园”四个红底金色大字,四周院墙上插着五彩的小旗,彩旗随风飘扬着,给印象中原本沉闷的敬老院增添了许多活跃多彩的气氛。东西相对的两幢平房是老人们的卧室。中间一幢是食堂,院子里还安装着各种健身设施。这里的每间卧室均设一个炕,完全抛却了传统土炕的昏暗、脏乱,上面安置三个铺位,被子叠得整整齐齐,三面墙上贴着粉色的墙纸,地面和炕的侧面都贴着瓷砖,显得干净整洁。

我们四个人分头行动,为每一个屋子的老人们测量血压,发现两个高血压的老大爷血压控制不好,就及时指导他们调整用药,并嘱咐老人们平时要勤测血压,重在预防。然后我们为老人们一一送上礼物,在一旁的韩院长用方言和老人们介绍说我们是苏州来的支医专家,中秋节到了特意买上东西来看望他们。

回到张院长简陋的办公室里,我们聊起了天。原来张院长是这里徐家沟村的老支书,村支书一干就是30多年,虽然现在已经退休,但在附近几个村子中德高望重。5年前他看到村里的孤寡老人没地方养老,于是跑县里、镇上四处筹资筹建敬老院,四邻八乡的百姓听说张书记的善举后,都义务到工地上出工出力,不久建成了这座敬老院。现在这里有工作人员4名,还有一间医务室,目前收住了35名孤寡老人,运转资金由县财政拨款、村里卖果子收入和个人捐款组成。虽然如此,敬老院的运行仍然捉襟见肘。每到冬季烧炕时,张书记还要再想办法筹集买煤的资金。

“由于资金原因,还有部分老人无法入住。”说到这,老人叹了口气,坚毅的眼神中露出几分无奈。我们还了解到这进出村的路也是老书记筹资修建的,以前是窄小不平的黄土路,老百姓进出村子只能靠驴车。路修好后,方便了村里的农产品运出来,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老书记还是这里唯一的常年义工,他靠自己微薄的退休工资生活,义务做这里的院长,维持敬老院的正常运转。我们听后不禁肃然起敬。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现在老人们开始吃晚饭了,今天是中秋节,我们吃羊肉面,几位专家留下来一起吃点吧。”老书记热情地挽留我们。“好啊!正好陪老人们过个中秋节。”我们走进小食堂,只见一口大锅冒着热气,一台简易压面机横架在锅沿上,一位师傅把一坨面扔进机器后用力一压,细长的面条直接出来下到锅里。屋里弥漫着浓郁的羊肉香味。餐桌上放着月饼,四五样拌菜。老人们有的围着餐桌吃,有的端着碗坐在门口的长凳上吃。咬一口月饼,喝一口羊汤,老人们津津有味的样子让谁看了都打心底高兴。

“来,几位专家尝尝我们陕北风味的羊肉面,纯天然,没有一点添加剂哦。”老书记热情地招呼我们几个坐下吃面。我俯身问身边的老人们,大家在这里开不开心,吃得好不好。老人们一个个笑呵呵地说在这里可好了,住得好,睡得好,感谢党,感谢张院长,也谢谢苏州医生来看望他们。我们边吃边聊,虽然不能完全听懂他们的话,但从老人们幸福的笑容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安逸。

吃完晚饭,我们告别老书记,告别老人们,匆匆登上了回城的汽车。我回头望了一眼暮色中的敬老院,心中默念:别了,大山中的老人们;别了,尊敬的老书记。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祝你们晚年幸福安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