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肝豆状核变性是慢性铜中毒引起的吗

肝豆状核变性是慢性铜中毒引起的吗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缺陷病,其发病率为1/100万~1/50万,以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害、脑退行性病变和角膜边缘有铜盐沉着环为其临床特征。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已知其基本代谢缺陷是肝不能正常合成铜蓝蛋白及胆汁排出铜量减少。约15%本病患儿在出现肝病症状前可发生溶血性贫血,这种溶血过程常常是一过性的。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缺陷病,其发病率为1/100万~1/50万,以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害、脑退行性病变和角膜边缘有铜盐沉着环为其临床特征。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已知其基本代谢缺陷是肝不能正常合成铜蓝蛋白及胆汁排出铜量减少。患儿肝内铜的蓄积在婴儿期即已开始,但很少在6岁以前出现临床症状,且其发病年龄和临床症状变异较大。

整个病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出生后不久的无症状期,在此期间,患儿除有轻度尿铜增高外一切正常,甚少被发现。

6-8岁以后,随着肝细胞中铜沉积量的增加,逐渐出现肝受损症状,发病隐袭。初时因症状轻微,易被忽视,或可反复出现疲乏、食欲缺乏、呕吐、黄疸、水肿或腹水等。其中有部分病例可能并发病毒性肝炎,多数与慢性活动性肝炎不易鉴别,亦有少数病情迅速发展至急性肝功能衰退。约15%本病患儿在出现肝病症状前可发生溶血性贫血,这种溶血过程常常是一过性的。患儿在本阶段内尿铜浓度明显增高,血清铜蓝蛋白含量低下,一般角膜边缘尚无铜盐沉着环。继而,铜开始在脑、眼、肾和骨骼等肝外组织中沉积且日趋严重,尿铜浓度更高,血清铜蓝蛋白含量明显低下。

患儿在12岁以后逐渐出现其他器官功能受损的症状:神经系统的早期症状主要是构语困难(讷吃)、动作笨拙或不自主运动、表情呆板、吞咽困难、肌张力改变等,发展到晚期时精神症状更为明显,常见行为异常和智能障碍;肾病症状包括肾结石、蛋白尿、糖尿、氨基酸尿和肾小管酸中毒;角膜色素环常伴随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开始时铜主要在角膜周缘的上、下方沉积,逐渐形成环状,呈棕黄色,初期须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约20%患儿出现背部或关节疼痛症状,X线检查常见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或骨赘生等病变。

本病是可治的,治疗开始愈早,预后愈好,但由于本病的早期症状常较隐匿,容易延误诊断。因此,对有本病家庭史如父母是近亲结婚,同胞兄弟姐妹中有人罹患此病,原因不明的肝病、溶血性贫血、肾脏病变或精神神经症状的患儿,都要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并采取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治疗的原则是减少铜的摄入和增加铜的排出,以改善其症状。

(1)低铜饮食:每日食物中含铜量不应大于1毫克,不宜进食动物内脏、鱼虾海鲜和坚果等含铜量高的食物。

(2)铜络合剂:青霉胺是目前最常用的铜络合剂,能与铜离子络合,促进尿铜排出,剂量为每日20毫克/千克体重,分次口服。治疗期间应监测尿铜,通常在治疗第一年内要求每日尿铜排出量大于2毫克。一般在服药数周后神经系统症状可见改善,而肝功能好转则常须经3~4个月。本药的不良反应为药物疹、血小板减少、肾病、关节炎等,但发病率不高。

硫化钾与铜反应后形成不溶性硫化铜,因肠道不能吸收,随大便排出。用量:每餐服用20~40毫克。连四硫代钼酸铵是近年来应用的另一高效铜络合剂,可与铜形成络合物自尿液排出,短期内即可改善症状。

(3)锌剂:口服锌制剂可减少肠道对铜的吸收。除了前面已经讨论的锌制剂还有醋酸锌,胃肠反应较少,每日口服量以相当于50毫克锌为宜,分2~3次,餐间服用。

(4)其他支持治疗:针对肝功能受损、高铜血症可给予清蛋白输入;左旋多巴可用于改善神经系统症状。

(5)肝移植术:本病所致的急性肝衰竭或肝硬化失代偿期患儿,如经上述各种治疗无效,可考虑进行肝移植。

笔者曾接诊一家三兄弟先后罹患肝豆状核变性,均在10岁前起病,由于诊治不及时、不规范,都在15岁前不幸离世。症状首见肢体震颤、痉挛,继而出现角膜缘色素环,历数年,最终死于肝硬化。这三兄弟的父母乃同父异母的兄妹;由于错综复杂的家庭变故和不可抗拒的社会原因,他们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结婚。亲代体内的两个隐性基因到了子代体内,便会合二为一引发疾病。而远缘结婚的遗传倾向就微乎其微了,即使发病,症状也轻。所以说,杜绝近亲结婚,可以有效减少该病新病例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