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学家办刊的模式

科学家办刊的模式

时间:2022-02-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气象科学》期刊从编委会负责制入手,把稿件的全部审理过程交给科学家,并让更多的科学家参与到期刊的稿件审理过程中,尝试一种科学家办刊的模式。《气象科学》采用这一模式已经整两年了,本文介绍《气象科学》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并分析其可行性与优越性。
科学家办刊的模式_中国科技期刊新挑战:第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

科学家办刊的模式

宋 静1倪东鸿2

(1.《气象科学》编辑部江苏南京210008;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江苏南京210044)

作者简介:宋静,《气象科学》副主编、副编审;

     倪东鸿,《大气科学学报》副主编、编审

摘 要:对于学术性专业期刊,读者、作者都以本专业的科学家为主,期刊被科学家的关注程度以及关注本期刊的科学家的数量,都会直接影响到期刊的学术质量。《气象科学》期刊从编委会负责制入手,把稿件的全部审理过程交给科学家,并让更多的科学家参与到期刊的稿件审理过程中,尝试一种科学家办刊的模式。由科学家办刊在国外的专业学术期刊中较常见,国内近几年也陆续有期刊在采用,但具体操作方式还是有很大差异。《气象科学》采用这一模式已经整两年了,本文介绍《气象科学》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并分析其可行性与优越性。关键词:科学家办刊;编委会;审稿

1 编委会负责制的稿件流程

各个期刊编委会的作用差异非常大,编委会发挥作用的大小,直接影响期刊质量,这在期刊界已经达成共识。编委会不再只是一种荣誉,让编委会每个成员都承担起责任与义务,提高其主人翁意识,并将编委会负责制贯穿到稿件审理的全过程。

1.1 严格的初审

由专业编辑首先对来稿初审:①直接退掉有抄袭、剽窃、重复发表等学术不端行为的作者的稿件和不符合本刊宗旨及研究起点太低的稿件。②对认为该工作有创新,但论文写作质量不高的稿件,直接退修,指导作者论文写作规范,既保证呈现在审稿专家面前的稿件质量,又不放过有创新的论文。③通过了初审的稿件才能送给值班主编再审。

值班主编对明显达不到发稿水平的稿件可以直接退稿,对通过了值班主编初审的稿件送给相关分支专业的常务编委;常务编委熟悉本分支专业的研究前沿,容易辨析来稿的创新性,对创新性不明显或重复他人的稿件还可以直接退稿。经过了3次初审的稿件,才送审稿老师,即高水平的稿件才能赢得高水平审稿专家的审读。

1.2 常务编委为责编

常务编委收到稿件后就意味着受到值班主编的委托,成为该稿件的责任编辑。常务编委可以①直接退稿;②自己作为该稿的审稿专家之一,再送一位专家;③送两位审稿专家。

待两份审稿意见都回来以后,根据审稿意见及稿件质量,决定退稿或退修;若退修,就组合两位专家的意见,再加上自己的意见,退作者修改;修改稿回来后,还要决定是退稿还是送专家复审,或是录用,总之每一篇录用的稿件都由常务编委决定,不再需要编辑部在作者与编委中间做二传手。

1.3 主编轮流值班

主编签发被采用的稿件,并和副主编轮流值班,每次值班两个月(一期),主要有两项工作,一是对新来的待审稿件按文章的内容,委托给相关分支专业的常务编委,并解决值班期间内疑难稿件问题;二是在已经录用的稿件库中,组合出下一期要刊发的稿件。

2 编委会负责制的可行性

2.1 物质保证

远程稿件处理系统投入运行使科学家办刊成为可能。近30位主编、副主编、常务编委和几百位审稿专家,如同在网络上的同一间办公室工作,分别按照各自的权限在线处理稿件。

编辑部就像这间办公室的物管,协调、协助、管理、维护这个办公环境,协调主编、常务编委、审稿专家、作者之间的关系,协助科学家们准确完成系统操作,管理稿件流水线通畅,维护系统运作正常,监控稿件在流水线上运行。

2.2 人员保证

《气象科学》新一届编委会,由一位主编、5位副主编、22位常务编委组成,全部是年富力强、工作在教学和科研一线的中青年科学家,都是各自分支专业的领军人士。编委会的组成已经充分考虑了分支专业的合理分配,可以保证对稿件把关的质量。

熟练使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需要一个过程,现在要求编委会成员都能熟练掌握责任编辑权限的操作,年轻化的编委会组成,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2.3 时间保证

分解任务,分散压力,使主编、副主编、常务编委都不至于影响自己的本职科研、教学工作。

(1)常务编委:本刊每年刊发110篇左右的稿件,经过初审送到编委会的稿件总量为250篇左右,平均每位编委会成员每年处理稿件量控制在12篇以下,也就是平均每人每个月不到一篇,不会给编委会成员带来过重的负担。

(2)主编:副主编们和主编一起每年值一期班,分担了主编稿件审定的日常工作量,保证主编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创建期刊品牌、扩大期刊影响、提高期刊质量上。

(3)审稿专家:审稿专家由常务编委选定,两年中审稿专家在数量上翻了两番,地域扩展到全国各地乃至境外;增加了一批顶级专家,还发展了一大批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授、副教授加入审稿专家队伍。以前由编辑部送审,编辑部人员常利用会议等各种途径结识专家,尽量与专家沟通交流,但能结识的专家毕竟有限,审稿人数量相对偏少,水平高、审稿认真、周期短的专家送审的稿件过多,容易造成审稿疲劳而间或影响审稿质量。

3 结语

(1)常务编委不再只是一种荣誉,更体现了责任,并将这种责任感发散、扩展。因为他们都是本分支学科的领军人士,以他们的学识、威望甚至人脉,送审的稿件拒审的很少,审稿质量得到提高。

(2)对于学术性专业期刊,读者、作者都以本专业的科学家为主,把稿件审理的全过程交给编委会,编委会又吸引了几百位科学家参与到期刊的稿件审理过程中,提升了科学家们的主人翁意识。这个新的审稿专家队伍也将成为本刊的优质稿件的投稿队伍,进而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

(3)期刊都是主编负责制,主编不仅要制定办刊方针、把握办刊方向、开拓期刊发展,还要参与每篇稿件的终审。对于主编而言,不仅精力有限,并且专业有分支,再博学的主编,也不可能了解每个分支专业的创新前沿,从而发现每篇来稿的创新点。其实稿件是否存在科学性错误、是否具有创新点,以前主要靠审稿专家完成。而一旦因为各种原因收回审稿质量不高或评价有偏差的审稿意见,又刚好不是主编熟悉的专业,就难免对稿件的评价出现偏差。

(4)专业编辑的作用不能削弱,其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初审和编校阶段,在审稿阶段要关注审稿流程,防止各个常务编委稿件把关尺度不一的问题,发现问题在系统中设定的送责编邮件模板里及时提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