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深化内涵办刊

深化内涵办刊

时间:2022-02-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期刊出版工作是军队气象水文科技工作和军队科技期刊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刊的办刊宗旨是为气象水文装备研制生产、维修管理人员的学术研究服务,为军队气象水文事业建设服务,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将办好期刊作为军地气象水文专业领域科技工作者达成共识、凝聚力量、合力支持的共同事业。
深化内涵办刊_以《气象水文装备》为例_中国科技期刊新挑战:第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

彰显期刊特色 深化内涵办刊——以《气象水文装备》为例

周树道 游大鸣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气象水文装备》编辑部江苏南京211101)

作者简介:周树道,教授,《气象水文装备》主编;

     游大鸣,副研究馆员,《气象水文装备》副主编

摘 要:介绍了积极推进与气象水文专业领域发展相适应,彰显期刊“四小”、“四大”特色,深化内涵办刊,着力把期刊打造为面向军地气象水文专业领域开放平台的做法。

关键词:《气象水文装备》;特色;内涵;办刊

《气象水文装备》期刊(以下简称“期刊”)是解放军理工大学主管、气象海洋学院主办,面向军队发行的气象水文专业领域科技期刊。创刊于1990年,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32-1752/P,2013年7月期刊出版达到一百期。

期刊出版工作是军队气象水文科技工作和军队科技期刊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刊的办刊宗旨是为气象水文装备研制生产、维修管理人员的学术研究服务,为军队气象水文事业建设服务,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其主要读者群是广大军地气象水文专业领域科技工作者。期刊的办刊宗旨、专业平台、服务主体、读者定位等,决定了其作为小窗口、小单位、小刊物、小阵地的“四小”地位。多年来,通过着力打造面向军地气象水文专业领域的开放平台,逐步形成具有深刻期刊内涵的特色期刊,通过“四小”特色引领出大视野、大舞台、大学科、大国防的“四大”作用。2010年,期刊在第五届总参出版奖评选中获“总参优秀出版物提名奖”;2011年,编辑部被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评为“军队院校期刊先进集体”。

本文以期刊百期办刊回溯为契点,提出了办刊实践中一点见解,仅供参考。

1 小窗口彰显大视野

厚重凝练的气象水文专业领域背景极大地开阔了办刊视野,凸显了期刊的学术个性文化特色。通过调整期刊栏目,把“学术与技术研究”、“气象水文探测”作为特色栏目进行精心打造。密切跟踪国内外气象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预报模式、传感器、探测手段、系统集成等。

例1,2012年第4期“气象水文探测”栏目刊发何少敏等的《资料同化伴随方法的改进》[1]一文,介绍了利用数值模式切线性模式的逆模式对同化方法进行改进,在同化窗口末端生成最优初始场,实现了最优初始场的实时产生。同化后的初值与预报模式协调,对同化窗口中的不同观测资料作了最佳拟合。

例2,2012年第4期“学术与技术研究”栏目刊发周小珂等的《卫星遥感监测低云大雾研究》[2]一文,介绍了国内外在卫星遥感监测低云大雾方面的主要应用方法及进展。指出其覆盖范围广,信息量丰富,时间分辨率高,客观真实性强,信息源可靠,成本投入低等优势,是任何常规监测手段所无法替代的。

例3,2013年第3期“气象水文探测”栏目刊发吴渊亮等的《COSMIC掩星资料在云宏观参数判识中的应用》[3]一文,介绍了基于相对湿度廓线出入云层时发生突变的思想,利用高精度、高分辨率的COSMIC掩星湿空气数据实现云底高、云顶高和云厚等云宏观参数的反演。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实现对云宏观参数的判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例4,2012年第3期“学术与技术研究”栏目刊发武斌等的《气象应用云计算信息平台的研究和设计》[4]一文,分析了气象信息系统应用云计算技术的可行性及优越性,介绍了构建云计算气象信息平台的方法以及气象信息系统应用云计算之后的功能特性,提供了使用开源云计算平台架设专用云平台的关键技术和步骤。基于云计算的气象信息共享平台能起到气象信息整合和无缝隙共享的作用,还能为发展气象服务提供便捷强大的支撑平台。

2 小单位搭建大舞台

组成强有力的期刊编委会。编委会由总参和各军兵种气象业务领导机关、科研院所等部队单位领导和地方相关军工企事业等单位领导组成(参与办刊单位简称联办单位)。将办好期刊作为军地气象水文专业领域科技工作者达成共识、凝聚力量、合力支持的共同事业。牢牢把握为部队气象水文工作服务的方向,突出对基层气象台站特别是边疆、海岛、戈壁、山区等边远艰苦地区气象水文技术保障内容的介绍;努力做好为地方军工企事业单位服务,突出对其气象水文装备新产品研发生产、售后服务内容的介绍。

以开放办刊的理念,突破以学院作为主办单位办刊的局限。主要体现在:搭建了院校与部队的桥梁,搭建了各军兵种之间的桥梁,搭建了军工企事业单位与部队的桥梁,搭建了气象水文专业“技师之家”。

例1,2012年第2期“装备训练与管理”栏目刊发程琳等的《刍议毕业综合演练中的人装管理安全工作》[5]一文,介绍了军校学员进入毕业综合演练阶段,应结合任务,坚持动中抓稳,紧盯人、车、枪、弹、密等,搞好风险评估,不间断开展排查隐患,确保演练期间人装安全,为学员适应未来岗位任职需要奠定良好基础。提出要牢固树立“课堂就是战场,练好就是打赢”思想,还提出完成毕业综合演练与部队长远发展的关系。

例2,2012年第1期“技术保障”栏目刊发孔凡龙等的《陆航部队气象台站提升保障能力若干问题的思考》[6]一文,指出陆航部队气象业务部门为确保飞行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提出了提升保障能力的建议。

例3,2012年第2期“装备训练与管理”栏目刊发冯皓等的《应对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气象保障问题的思考》[7]一文,分析了进行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气象保障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应对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气象精细化保障能力建设的对策。针对遂行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气象保障行动时间紧、任务重、环境复杂、条件艰苦的特点,提出处置重大突发自然灾害应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多要素的立体、连续、精细化气象保障。指出这种气象保障具有三军联合、军地联动、力量构成多元、配属关系多变的特点,必须增强协同意识,利用各种力量和资源,分工负责,密切协调,提高一体化联合保障能力。

例4,2012年第2期“学术与技术”栏目刊发林育生等的《超声波风速风向传感器的研制》[8]一文,介绍了利用超声波测量风速风向的技术研究过程,通过建立超声波传播距离、时间、声速与风速相对应的函数关系计算出风速风向。该军工企业研发的超声波风速风向传感器,已被选为某型船舶气象仪配套风速风向传感器。

例5,2013年第1期“技术保障”栏目刊发曹文兴等的《野外气象台组网方案初探》一文,景嘉州等的《空间天气智能手机应用软件》一文,余建波等的《K/XY01型机场能见度仪调制解调器的一种替换方法》一文,秦静等的《应用Chart1et控件绘制气象数据图表》一文。作者均是各军兵种部队基层气象台站的技师,通过期刊——“技师之家”,各自介绍了气象水文装备应用方法,交流了工作经验,开阔了学习视野。部队官兵们反映:这是一份让我们间接听到专家授课,经常给我们指导帮助、答疑解惑的专业刊物;这不是一份学术水平很高的刊物,但一定是与实际贴得最近、与基层距离最短、与工作联系最紧密的实用性刊物;这是一个包容性很强、覆盖面很广,提供与各位专家、同行交流技术经验,探讨技术方法的“技师之家”,对基层台站人员管好装备、用好装备,充分发挥装备效能提供了直接指导和帮助。

3 小刊物融入大学科

期刊发展应与学院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学科建设相结合,为期刊发展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目前,学院设有大气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院大气科学学科积极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队气象水文信息化建设需要,注重科技创新,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统计结果来看,近3年来学院“气象与大气科学”学科共有×××篇科技论文被SCI收录,有×××篇论文被CSCD收录)。

期刊发展应该融入大气科学发展,从源远流长的大气科学发展进程中汲取营养借以充实期刊的学科专业底蕴。大气科学是研究地球大气中各种现象的时间、空间分布及其演变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一门学科[9]。大气科学依据大气探测资料的时空密度,大气探测涉及光、电、通信、计算机等技术。特别是空基和地基遥感等大气探测新技术,赋予大气科学新的概念。期刊选题注重探讨“十二五”期间大气科学发展中关于大气探测、卫星气象、雷达气象、数值预报、人工影响天气等方向的深刻影响,重点突出对大气科学大气探测新技术的分析研究。

例1,2013年第3期“专家特稿”栏目刊发高太长的《微波链路测量降水新方法及关键技术分析》[10]一文,分析了微波链路反演降水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频段选取、降水起止时间判别、反演建模等关键技术,为促进微波链路反演降水在我国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这一研究主要在以色列、荷兰等少数国家展开,尚未实现业务化。

例2,2011年第3期“学术与技术研究”栏目刊发陈凤贵等的《临近空间天气及其探测装备与技术》[11]一文,指出临近空间的大气比较稀薄,临近空间在军事上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对临近空间的探测装备和技术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

例3,2011年第3期“学术与技术研究”栏目刊发李济生的《美军空间天气保障及其装备发展趋势分析》[12]一文,从空间天气监测系统、预报系统和保障应用方面,分析了美军空间天气保障现状和发展趋势。

例4,2011年第3期“学术与技术研究”栏目刊发刘建强等的《南海温跃层特征量计算方法比较》[13]一文,利用美国国家海洋数据中心气候平均态的海洋温度资料,采用垂向梯度法和拟阶梯函数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海温跃层特征量进行计算。指出温跃层与海上活动、渔业生产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有着密切的联系。

4 小阵地连接大国防

树立国防意识,创新为气象保障服务的理念。现代高技术武器装备对气象依赖越来越大,航空航天需要,走向深远海需要,经济建设需要等。办刊中牢牢把握为部队服务的方向,积极关注为军地气象保障相互融合和互动发展服务。

例1,2013年第2期“专家特稿”栏目刊发刘健文的《航空危险天气卫星监测预报技术进展》[14]一文,介绍了国内外大气温湿廓线和云参数反演、危险天气监测、卫星资料同化及预报应用等研究进展情况。随着全球气象卫星观测体系的建立和探测时空分辨率、光谱分辨率的提高,为充分利用天基信息资源、降低航空危险及天气风险、保证飞行安全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例2,2013年第3期“技术保障”栏目刊发李淑君等的《亚丁湾海区西南季风期气象保障做法和启示》[15]一文,介绍了海军第6批护航编队亚丁湾海区西南季风期气象保障的做法。指出这类气象保障应认真做好前期保障工作,多熟悉航经海区的水文气象背景,对航经海区的可能危险天气做到心中有数。

例3,2013年第2期“气象水文探测”栏目刊发任崇等的《近22年来南沙海区的气温变化》[16]一文,运用南沙永暑礁气象观测站1989-2010年的气温资料,对南沙海区的气温变化进行分析。这项工作为南沙海区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例4,2013年第1期“技术保障”栏目刊发常明善等的《浅谈驻香港部队飞行气象保障》[17]一文,介绍了15年来气象保障的经验做法。针对驻香港部队飞行任务的特点,提出要充分考虑香港海域和空域的实际情况,严格遵守香港航道、港口和航空管理等方面的规定。指出其完成飞行任务气象保障的计划性很强,时效性很高,政治影响很大。要充分认识到这种气象保障是在向外界展示我军的形象和战斗力,是驻地部队履行使命的具体体现。

例5,2012年第2期“技术保障”栏目刊发潘立人等的《世博安保期间气象保障工作的特点与主要做法》[18]一文,介绍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航空兵部队飞行气象保障的特点、做法和体会。这次保障经验为今后特殊重大任务气象保障提供了有益借鉴。

例6,2012年第4期“技术保障”栏目刊发陈伟通等的《云南地区人工增雨天气形势特点及飞机机型选择》[19]一文,针对云南地区2010年飞机人工增雨的气象保障特点,介绍了不同天气形势下的机型选择及气象保障措施。指出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发,飞机人工增雨作为人工影响天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呈现作业常态化、人员专业化、范围广泛化、保障精细化、协同全面化趋势。

5 结语

不断丰富气象水文专业背景资源,才能促使期刊平台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不断深化期刊内涵,才能进一步彰显期刊特色、提升期刊品牌价值、推进期刊持续发展。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办刊方向是正确的,步子是稳妥的,成效是明显的。

参考文献

[1]何少敏,赵颖,王璞,等.资料同化伴随方法的改进[J].气象水文装备,2012(4):32-35.

[2]周小珂,严卫,白衡,等.卫星遥感监测低云大雾研究[J].气象水文装备,2012(4):7-10.

[3]吴渊亮,卜秀山,严卫,等.COSMIC掩星资料在云宏观参数判识中的应用[J].气象水文装备,2013(3):26-29.

[4]武斌,李玮,张涛.气象应用云计算信息平台的研究和设计[J].气象水文装备,2012(3):15-19.

[5]程琳,罗杰.刍议毕业综合演练中的人装管理安全工作[J].气象水文装备,2012(2):59.

[6]孔凡龙,李炳章,赵金海.陆航部队气象台站提升保障能力若干问题的思考[J].气象水文装备,2012(1):53-54.

[7]冯皓,常治国.应对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气象保障问题的思考[J].气象水文装备,2012,(2):57-58.

[8]林育生,曹可劲,涂大斌.超声波风速风向传感器的研制[J].气象水文装备,2012(2):30-32.

[9]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气象学会.2009—2010大气科学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2-84.

[10]高太长.微波链路测量降水新方法及关键技术分析[J].气象水文装备,2013(3):1-6.

[11]陈凤贵,王庆东,陈光明,等.临近空间天气及其探测装备与技术[J].气象水文装备,2011(3):6-11.

[12]李济生.美军空间天气保障及其装备发展趋势分析[J].气象水文装备,2011(3):11-14.

[13]刘建强,蒋国荣,李利洋,等.南海温跃层特征量计算方法比较[J].气象水文装备,2011(3):15-20.

[14]刘健文.航空危险天气卫星监测预报技术进展[J].气象水文装备,2013(2):1-6.

[15]李淑君,梁军,刘玉国.亚丁湾海区西南季风期气象保障做法和启示[J].气象水文装备,2013(3):47-49.

[16]任崇,温亚丽.近22年来南沙海区的气温变化[J].气象水文装备,2013(2):25-27.

[17]常明善,伍大洲.浅谈驻香港部队飞行气象保障[J].气象水文装备,2013(1):47-48.

[18]潘立人,卢龙.世博安保期间气象保障工作的特点与主要做法[J].气象水文装备,2012(2):60-61.

[19]陈伟通,徐雪洪,苏俊伟.云南地区人工增雨天气形势特点及飞机机型选择[J].气象水文装备,2012(4):44-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