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引文网络时序研究杂交水稻发展史的可靠性分析

引文网络时序研究杂交水稻发展史的可靠性分析

时间:2022-02-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4.3 讨论:引文网络时序研究杂交水稻发展史的可靠性分析为了确定引文网络时序研究鉴别出的反映杂交水稻研究过程中重要事件的文献的可靠性,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表,选择图4-4中的60篇节点文献的题录作为基础,再加入60篇被引频次较低的有关杂交水稻的文献题录,总计120篇文献的题录,设计成表格。在那次研究中,加菲尔德发现根据引文网络确定出的代表重要事件的重要文献与相关专家所做专著中提到的重要事件有65%的重复。
引文网络时序研究杂交水稻发展史的可靠性分析_基于引文分析可视化的知识图谱构建研究

4.3 讨论:引文网络时序研究杂交水稻发展史的可靠性分析

为了确定引文网络时序研究鉴别出的反映杂交水稻研究过程中重要事件的文献的可靠性,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表,选择图4-4中的60篇节点文献的题录作为基础,再加入60篇被引频次较低(被引频次在5次以下)的有关杂交水稻的文献题录,总计120篇文献的题录,设计成表格。在表中这120篇文献题录顺序是随机排列。文献题录包含的信息有著者、篇名、文献所在刊名、年、期。把这份表格发给了河南、天津、江苏、浙江4个省市的10位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专业研究人员,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在这120篇文献中挑出60篇他们认为对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具有重要影响的题录,做上标记。这10位专业研究人员中技术职称研究员(简称正)的有3位,副研究员(简称副)4位,助理研究员(简称助)3位。对回馈过来的调查表进行统计,主要关注他们挑出的60篇文献中有多少篇与图4-4中的文献重合,即有多少篇是在引文编年图识别出的60篇节点文献范围内,统计结果见表4-6。

表4-6 专家挑出的文献与节点文献重合统计表

img41

从表中可以看出,专家9挑出的重要文献的数量与编年图中节点文献的符合率最低,为36/60=60%;而专家1挑出的重要文献的数量与编年图中节点文献的符合率最高,为48/60=80%,这和加菲尔德在1964年所进行的研究[9]结果相吻合。在那次研究中,加菲尔德发现根据引文网络确定出的代表重要事件的重要文献与相关专家所做专著中提到的重要事件有65%的重复。

进一步对表4-6进行观察分析,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这10位具有不同级别技术职称的专家中,随着专家技术职称的升高,挑出的重要文献与编年图中节点文献的符合率越高。对这种现象我们认为可以这样解释,那就是:按照我们国家现行的科技管理制度,专家的技术职称表现出了他从事本专业研究的资历,技术职称越高,从事本专业研究的资历越深,对本专业的了解也就越充分,他们的认识更能反映真实的情况。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根据引文网络时序分析,对中国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历史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1983年以前是三系杂交水稻推广应用的阶段,专家们关注较多的是如何增加杂种优势、提高产量、提高杂交种的制种质量和水平,并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1981年,石明松报道了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的发现,这直接启发了袁隆平对于中国杂交水稻育种的研究思路,因此,1987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提出把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个战略阶段,即三系、二系和一系,并提出如果把光敏核不育基因和广亲和基因结合起来就可以实现籼粳亚种间有利基因的重组,通过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来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的单产,这对我国杂交水稻的育种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987年,汤圣祥发表文章《我国杂交水稻蒸煮与食用品质的研究》,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品质育种得到重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杂交水稻育种开始借鉴分子育种技术,并形成了研究热点,中国的杂交水稻育种研究总体方面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把这一结论与专家认识对比分析,二者具有高度的重合性。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对某一专业学科的引文时序网络进行研究,配合编年图,对图书馆员而言,可以用来鉴别出有关某一专题的某一阶段的重要文献,从而为用户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对学者们来说,可以迅速获得某一专题的大量重要文献,这不论是对撰写综述文章还是了解本专业研究动向都是很有用处的;对研究科学史的专家来说,通过研究这些重要的文献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对整个专题的发展轨迹和走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它不但可以极大地简化事件序列和关系网络的构建工作,而这些工作正是作为历史研究本质的评价、阐述和解释的起点,同时也提供了一种识别关键事件的编年排列、事件之间的关系和相对重要性的方法,这也是编写某一特定的科学活动史的非常有用的工具。

参考文献

[1]孙宗修,程式华.杂交水稻育种———从三系、两系到一系.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

[2]李泽炳,肖翊华,朱英国等.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实践.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3]尹华奇.袁隆平思路与杂交水稻的产生和发展[J].杂交水稻,1994,(3-4):55-57

[4]李成荃.三系和两系杂交水稻育种进展[J].作物杂志,1998,(3):3-6

[5]袁隆平,唐传道.杂交水稻选育的现状、回顾与展望[J].中国稻米,1999,(1):3-6

[6]李继明.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1996,(1):9-11

[7]陶爱林,周文华.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水稻科学,1997,11(2):107-112

[8]姜健.水稻籼粳杂交育种研究进展[J].吉林农业科学,2003,28(1):9-14

[9]Garfield E.,et al.The use of citation data in writing the history of science[R].Philadelphia:The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Report of research for Air Force 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under contract,1964,F49(638):1 256-1 270

[10]E.Garfield.Using HistCite to map the output of small world,Watson-Crisk 1953,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and gene flow[R].Presented at MRC Toxicology Unit Seminar,University of Leicester,U.K.Friday,July 11,2003

[11]E.Garfield,et al.Why do we need algorithmic historiograph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4,54(5):400-212

[12]E.Garfield.Historiographic mapping of knowledge domains literature [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004,30(2):119-145

[13]E.Garfield.Histriograph complication HistCite guide[EB/OL].[2007-4-10]http://garfield.library.upenn.edu/histcomp/guide.html

[14]尤金·加菲尔德著;侯汉清等译.引文索引法的理论及应用.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