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学家陈达

社会学家陈达

时间:2022-02-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44年,陈达应乌克朋推荐,在美国《社会学杂》志发表人口问题研究报告。陈达在人口、劳工问题的研究中,一贯坚持根据事实说话的原则。陈达1923年从美国回到清华不久,在讲授“社会学原理”的同时,就开始对校内工人的生活费用进行调查,写成报告在校刊上发表。各种社会调查开始增多了。根据以上情况可以说,陈达的主要著作成果,都是建立在大量的调查统计数据之上的。陈达对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贡献很大。
社会学家陈达_中国社会调查史

(三)社会学家陈达

1.生平

img28

陈达

陈达,字通夫,1892年4月4日出生于浙江省余杭县东乡里河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母均不识字。

1899年,在里河村的私塾读书

1909年,由于高小毕业成绩优异,由学校保送到浙江省城杭州府中学读书,并跳班插入初中二年级。

1911年,在杭州考上留美预备班。

1912年,离开家乡,入清华学校。陈达在校学习四年,于1916年毕业。同年,由清华公费保送美国留学。

1918年,毕业于俄勒冈州波特兰市(Portland)的立德学院,获学士学位。1919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最后又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读书,在社会学大师乌克朋(W.F.Ogburn)指导下,1923年夏毕业,获博士学位。在学习期间,曾作为实习生担任过美国劳工统计局职员。

1923年秋,受清华学校聘请,回国在母校任教。

1929年,《中国劳工问题》在商务印书馆出版。

1934年,《人口问题》在商务印书馆出版。

1938年,《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在商务印书馆出版。

1938年4月,抵达昆明。西南联大原设历史社会学系,1940年改为历史学与社会学分别独立成系,社会学系属文法学院。

1944年,陈达应乌克朋推荐,在美国《社会学杂》志发表人口问题研究报告

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回到北京清华园。

1948年,拒绝跟随国民党去台湾,迎接大陆解放

1952年,院系调整,先后成为中央财经学院劳动经济专修科教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劳动经济专修科教授。

1954—1957年,任劳动部北京劳动干部学校教授兼任副校长。

1975年1月16日逝世,享年84岁。

2.陈达的教育思想和治学精神——实事求是,注重调查

“以浅持博,以一持万;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这是梁启超为陈达亲笔题写的一副对联,书法谨严苍劲。陈数十年如一日,把这副对联悬挂在家里,并且悬挂在极其重要突出的位置。如果要问为什么陈达非常珍贵喜爱这副对联,答案就是这副对联恰恰是对陈达的教育思想和治学精神的生动写照。

陈达在人口、劳工问题的研究中,一贯坚持根据事实说话的原则。常说:“你有一份材料,便说一份话;有两份材料,便说两份话;有十份材料,可以只说九份话但不可说十一份话。”他常常强调“靠资料立论,用数字说话”。他的所有著作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资料丰富,叙述简要。为了把一个问题研究清楚,他总是不怕付出最大劳动,尽量全面搜集资料。举例说,抗战前,他为要了解天灾对人口的影响,就对我国水灾和旱灾进行过一次系统的研究,搜集材料的范围包括《通志》、《通典》、《图书集成》、《文献通考》、《海关十年报告》、华洋义赈会刊物、各地赈务机关报告以及新闻报纸等。从搜集来的大量材料中求得的结论却很简单:自公元前203年至1933年,共计2 136年间,每百年中有旱灾或水灾的共66年,剩下没有旱灾和水灾的只有34年;按朝代说,这个比例数越往后越严重,辛亥革命后更是年年有旱灾,也年年有水灾。但陈达对这项研究成果并不感到满足,他同时表明:这种系统研究只是“第一次的尝试”,不见得全面精确[30]

陈达1923年从美国回到清华不久,在讲授“社会学原理”的同时,就开始对校内工人的生活费用进行调查,写成报告在校刊上发表。这次调查范围虽不大,时间也不长,但意义却不小,因为这在当时的社会条件和风气下,为知识分子的研究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各种社会调查开始增多了。从此以后,陈自己在国内还调查了清华附近的成府市镇情况、上海工人生活状况、华洋闽粤侨乡状况、昆明呈贡及附近地区的人口和农业状况、重庆工人生活状况等;其中对上海工人在1931年和1946年两次进行调查。另外,在国外也亲自考察或调查了日本和朝鲜的劳工状况、南洋和夏威夷华侨的社会生活状况、印度加尔各答地区的农业状况、德国和意大利的工人生活状况、苏联的市镇工人和集体农民状况等。据估计,他从1923年至1952年的29年中,一共主持和参加过24种调查。其中有小型的,也有大规模的;调查时间有的短到三四个星期,有的长达六七年。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查,是抗战时期在云南昆明湖区的人口普查,参加调查工作及联络的人员达1 300余人,被调查的对象包括三县一市的60万人口。1946年对上海工人生活状况的调查,规模也很大,调查范围包括工厂最集中的黄浦、沪南、闸北、法华、洋泾五区。先是普查,包括工厂1 582家、工人148 026人,然后从中进行选样调查。被挑选出作比较深入调查的对象,包括纺织、面粉、榨油、火柴、造船、五金、卷烟等40种工业的240家工厂;对每个工厂的调查内容,包括工人种类、工作时间、工人实际收入、工人计时工资、工人计件工资、工人效率、工人管理、工人福利、安全卫生、艺徒训练、工人生活史、工会等12个项目。所有调查材料,一般要经过审核、复查、改正,然后进行分类和统计。根据以上情况可以说,陈达的主要著作成果,都是建立在大量的调查统计数据之上的。

陈达对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贡献很大。他的研究态度是客观的,方法是科学的。他摒弃抽象式的悬想,采用实验式的观察,其根本方面就是由自然科学推及于社会科学的科学方法。在陈达那里,这种方法通常由五个步骤组成:“(1)事实搜集。把要紧事实收集起来,注重观察,不注重臆想。(2)测量。将所搜集的事实,精确测量或记载。(3)分类。将所收的事实按照同点或异点分门别类。(4)结论。如果所收的事实有下结论的可能则下结论,否则将研究的结果暂作一种假设,以备将来研究的根据。(5)证实。但是在上列四种步骤里,无论哪一步有了错误,必须将错误改正,然后再进一步研究。”[31]社会现象是球式的,方向不好确定,要反映这种现象,只求一种趋势,则属于统计学的范围。因此,陈达认为,劳工问题既是社会现象之一,应当采用统计学的方法,统计学也是科学方法,但适用于社会现象,而其精确的程度不如实验法之高。陈达在研究劳工问题时,采用科学方法和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

而根据调查研究主体的需要和客观的具体条件,陈达在研究华侨问题时,采取了多种调查研究的方法[32]。(1)比较研究:一是社区比较,对华侨社区、非华侨社区、南洋华侨社区进行三角式的比较研究;二是分类比较,在华侨社区(丙)和非华侨社区各选定100个家庭,按家庭的经济状况及社会地位将这100户分成上、中、下、贫四等,进行生活费比较研究。(2)问卷访问调查。(3)专题调查法。(4)实地观察法。(5)文献的搜集。包括民间文字资料和正式的官方文献,收集有关的报刊、书籍、政府报告等。(6)综合的分析与研究,内容涵盖了从经济生活、衣食住、婚姻与家庭到社会觉悟(包括治安、都市化、交通)、教育、卫生与娱乐方式等各个方面。这些是建立在陈达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相关的整体上的。

陈达的治学作风是严谨的,这主要体现在:(1)明确的调查目的和重点。(2)明确规定调查的范围,限于太平洋区域中移民数量较大的地区,而且这些地区的移民仍与祖国维持关系。(3)专家亲自选点并指导实地调查。(4)界定重要的概念,“生活方式”是人群对于环境的适应与顺应,包括三个方面,即地理、社会与心理。(5)实事求是的态度。(6)严谨的科学作风,征求对研究计划的批评与建议,并审慎地整理材料。

陈达《现代中国人口》以云南呈贡县四年多的人事登记实验资料、云南环湖示范区普查工作、昆阳县人事登记工作等为基础,并与中外相关资料作了比较。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朋称其“开中国现代人口普查之端”。这部书总结了中国历史上人口发展的规律,阐述了国情普查所的基本观点与工作方法,并针对其现代人口普查方法,肯定了国情普查所的调查结果。

3.主要著作

(1)《中国劳工问题》,商务印书馆,1929年。

(2)《我国工厂法施行问题》,上海科学管理协会,1931年。

(3)《人口问题》,商务印书馆,1934年。

(4)《人口变迁的原素》,清华大学出版社,1934年。

(5)《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商务印书馆,1938年。

(6)《浪迹十年》,商务印书馆,1946年。

(7)《现代中国人口》,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

(8)《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市镇工人生活》,中国劳动出版社,1993年。

(9) Analysis of Strikes in China,from 1918—1926,Shanghai Bureau of Economic Information.

(10) Chinese Migration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Labor Conditions,Bulletin 340,U.S.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also Issued as Document 19.House of Representative,69th Congress,first session,1923.

(11) Japanese Emigration in China,New York,1927.

(12) Labor Movement in China,International Labor Office,Geneva,1927.

(13) Depopulation&Culture,Canton,1934.

(14) Emigrant Communities in South China,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N.Y.Ipr.,1940.

(15) Population in Modem China,University of Chicago,194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