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安哥拉山羊与中国马海毛研究进展

安哥拉山羊与中国马海毛研究进展

时间:2022-02-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土耳其政府为垄断安哥拉山羊生产,于1880年颁布禁令,严格控制安哥拉山羊出口。因此,至今世界上饲养安哥拉山羊的国家仍很少。安哥拉山羊毛即称马海毛,其特点是光泽强、强伸度大、同质性好、纤维长而极富弹性。
安哥拉山羊与中国马海毛研究进展_科技创新探索之

10.安哥拉山羊与中国马海毛研究进展

一、世界安哥拉山羊与马海毛生产概况

安哥拉山羊(Angora goat)是世界珍稀家畜品种,所产山羊毛,商业上称马海毛(Mohair)。13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人首次从Hargem将类似安哥拉山羊的羊只带入靠近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高原中部的安卡拉地区(安哥拉省)和黑海东部地区。在其优越的条件下,使安哥拉山羊的特征得到进一步发展(ode等人,1974,1983,1940),最终培育而成,故称安哥拉山羊。

1836年南非首次从土耳其引入安哥拉种羊,引入羊中仅有1只母羊在途中出生1只公羊,由于采用了正确的育种方法,使这只公羊最终成为南非安哥拉山羊和马海毛的基础。直至1986年又多次从其他国家引进安哥拉山羊。美国于1849年从土耳其引入16只成年羊和2只羔羊到南卡罗来纳州改良本地山羊,后来推广至其他草原地区,尤其是得克萨斯州,级进杂交到第四代,其特征类似纯种安哥拉山羊,自1925年以来,南非和美国之间就进行交换育种资料,使两国安哥拉山羊品质跃居世界首位。1853年澳大利亚从土耳其引进安哥拉山羊,与本地野化山羊杂交到4~5代,转入自群繁育,培育出新品种。20世纪初阿根廷从美国得克萨斯引入安哥拉山羊。19世纪和20世纪初,苏联先后从土耳其引进安哥拉山羊,1936年又从美国引种与本地山羊级进杂交到F2-F3横交,育成了苏联毛用山羊。1980年以来,又从澳大利亚引种,提高本地毛用山羊品质。

土耳其政府为垄断安哥拉山羊生产,于1880年颁布禁令,严格控制安哥拉山羊出口。因此,至今世界上饲养安哥拉山羊的国家仍很少。目前全世界安哥拉山羊饲养量约1500万只,占世界山羊只数的3%左右,主要分布在土耳其(占45%)、美国(占21%)、南非(占16%)、阿根廷(占6%),以及俄罗斯、莱索托、澳大利亚、新西兰、伊朗等国。其中以美国得克萨斯品质最好,但羊毛品质仍以土耳其为最佳。

安哥拉山羊毛即称马海毛,其特点是光泽强、强伸度大、同质性好、纤维长而极富弹性。在组织结构上,皮质层发达,有髓纤维少,鳞片面积大,表面光滑,紧贴于毛干之上。因此,在毛纺原料中把马海毛、山羊绒、羊驼毛、驼马毛、长毛兔毛等归属为特种动物纤维。全世界马海毛产量每年约为1.5万~2.0万吨,毛纤维越细,其品质越优。马海毛独特的染色特性及能同其他纺织纤维混纺,使马海毛被广泛用于时装、装饰织物及工业布料。

二、中国安哥拉山羊引种与杂交改良

(一)安哥拉山羊引种

中国安哥拉山羊引种始于1985年。同年10月,陕西省黄土高原治理研究所首批从澳大利亚引进安哥拉山羊20只(公羊8只),之后,又于1989年从新西兰引种128只(公羊19只);山西省于1987年从澳大利亚引种24只(公羊8只);内蒙古自治区于1987年从澳大利亚引种43只(公羊8只)。三省(区)先后共引进原种羊215只,其中公羊41只,母羊174只,这些种羊已成为中国安哥拉山羊培育和马海毛生产的基础。现纯种繁殖达1500只,安哥拉山羊改良已涉及陕西、内蒙古、山西、宁夏、甘肃、四川、江苏、湖北、青海9省(区),生产各类杂种羊只达60000余只。

引种观察与适应性研究证明,安哥拉山羊在中国中北部较大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表1)。

(二)杂交改良试验

目前,中国利用安哥拉山羊开展杂交改良的主要组合有:安×中卫山羊、安×陕北山羊、安×阳城与太行山羊、安×内蒙白绒山羊、安×凉山山羊或藏山羊、安×海门山羊、安×襄樊山羊。其中安×陕、安×中、安×阳已进展到F3代,其余主要改良到F1代。由于中国各地区山羊(母本)生产性能与品种特征差异较大,改良进展和效果也不相同(表2、表3)。

用安哥拉山羊改良中国地方山羊,杂一代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其共同特点是:外貌已具备安哥拉山羊的主要特征,体质健壮,生长发育快;体重和体尺较地方山羊增加15%~20%;被毛显著趋向于安哥拉山羊,羊毛密度大幅提高,绒毛产量明显增加,而绒毛细度也较当地山羊绒增加4.5~4.7微米,强度和伸度也明显提高。这种改良效果与世界各地改良效果相吻合,即用安哥拉山羊改良澳大利亚野山羊(Feral geat),生产的直径19微米以上的绒纤维(称开土哥拉—Cashgora、Stapleton,1978),安×美国得克萨斯的西班牙山羊(Miller,1973,Thempson,1978),安×印度土种山羊(Singhs,1982)等。这些杂交羊有双重被毛,被毛重约1.5公斤(净毛率50%),绒纤维直径17~24微米。

表1 中国安哥拉山羊饲养地区的生态条件

img41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山羊品种生产性能差别较大,杂交二、三代后,其杂交效果接近安哥拉山羊亲本特征的程度也不相同。随着级进数增加,毛辫结构越来越明显,被毛也更接近纯种安哥拉山羊,但个体差异较大,体质有下降的趋势。就培育中国马海毛山羊品种而言,因依据不同组合的杂交效果作出科学定论。

表2 不同组合F1代体尺与毛纤维主要指标

img42

表3 不同组合F2、F3代体尺与毛纤维主要指标

img43

三、中卫山羊在培育中国马海毛山羊品种中的特殊作用

中卫山羊是生活在中国西北宁夏中卫香山及其相邻地区干旱半荒漠草原生态环境中的优良裘皮型山羊品种。中卫山羊毛属马海毛类型的特殊动物纤维,氨基酸组成和纤维伸度等品质接近马海毛,其鳞片排列规划,可见高度17.1微米,表面光滑,光泽度和强度(62.08克)优于马海毛,也具备较好的染色和混纺性能。

自1978年首次采用安哥拉山羊冻精开展改良试验以来,累计杂交改良2379只,其中F1代1396只,F2代619只,F3代355只。同时,还对安哥拉山羊、中卫山羊及其杂种F1、F2、F3代皮肤毛囊结构、血清LDH、红细胞EsD同工酶谱和基因频率及毛纤维织物开发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这些研究为确定级进横交固定代数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杂交改良研究

安×中F1代改良效果与其他组合所表现出的特征相类同。F2代外貌特征酷似安哥拉山羊,体质健壮,适度,性格温顺,毛纤维产量1~1.5公斤,无髓毛含量达93.86%~97.62%,接近安哥拉山羊,基本达到同质。毛纤维细长而光亮,弯曲明显,平均直径为20.08微米,属高档马海毛。同中国其他地区杂交组合的改良效果相比较,安×中F2代表现出的特征与其他组合F3代效果相同。F3代外貌特征虽与安哥拉山羊无明显差别,毛纤维同质性又有所提高,但体质有弱化趋势,放牧适应性较F1、F2代差。

(二)皮肤毛囊结构研究

羊毛是皮肤的衍生物,其产量和质量取决于皮肤毛囊结构,并受遗传和环境影响,有显著的品种特征。宁夏引进纯种3岁安哥拉山羊毛囊密度为16.1±0.6个/平方毫米,次/初级毛囊比9.71,有效毛囊总数估计值达119.3万个/只,这些数值说明安哥拉山羊在宁夏有良好的遗传适应性并具有生产量多质优羊毛的皮肤毛囊基础。

中卫山羊真皮厚度与安哥拉山羊相近,但表皮层较薄,毛囊群间隔较大,皮下组织不发达。3岁羊毛囊密度为15.42±0.65个/平方毫米,较安哥拉山羊少0.75个/平方豪米,有效毛囊总数估计值仅占安哥拉山羊的60.36%,次/初级毛囊比6.14,这就是中卫山羊产毛量偏低,被毛粗纤维含量高的重要原因。安×中F2代毛囊密度为29.00±0.41个/平方毫米,次/初级毛囊比13.65,有效毛囊估计值达110万个/只,皮肤结构很接近安哥拉山羊。

(三)同工酶与基因频率研究

基因通过控制酶和蛋白质成份来实现控制生物的性状。对中卫山羊母本、安哥拉山羊父本及杂交F1、F2、F3代血清LDH、红细胞EsD同工酶和基因频率研究结构表明:中卫山羊和安哥拉山羊的LDHH、EsD基因频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中卫山羊和安哥拉山羊亲缘关系较近。F1、F2、F3是一种杂合体,同工酶各酶带Rf值愈来愈接近安哥拉山羊,LDHH、EsD基因频率均向父本递增,F3代含父本血统较多,毛的品质和长度更接近父本,但体质不如F2,故F2比较符合人们的愿望。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中卫山羊具有独特的品种性状,其杂交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山羊组合,安×中F2代所呈现的品种特征,其他组合F3才能达到。因此,选择优良安×中F2代横交固定,可为培育中国马海毛山羊品种提供一个更为快捷的途径。中卫山羊对培育中国马海毛山羊品种具有特殊作用和贡献。

〔井玉平,庞琪艳.《宁夏农林科技》1995(4):23-3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