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岛古角龙的鉴别特征

大岛古角龙的鉴别特征

时间:2022-02-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鉴别特征 小型基干新角龙类。早白垩世,阿尔布期。下白垩统,阿尔布阶,中沟组,红色层。眼眶大,眼睑骨发育,侧视为长三角形。头骨的最前端是扣在两前颌骨上的角龙类特有的一块龙吻骨。上颌骨主要被眶前窝占据。轭骨发育,前端达眶前窝的后缘,后端向腹外侧延伸形成轭骨角,并几乎遮蔽内侧的方轭骨。产地与层位 甘肃,酒泉,俞井子盆地。
新角龙类_甘肃早白垩世恐龙

古角龙属 Genus Archaeoceratops Dong et Azuma,1997

模式种 大岛古角龙Archaeoceratops oshimai Dong et Azuma,1997。

鉴别特征 小型基干新角龙类。仅轭骨侧面皱褶不平,而不像在Auroraceratops中轭骨、齿骨和上隅骨都有皱褶发育;方轭骨侧视几乎不见;上隅骨背侧缘向外发育一棱嵴并且向前延伸至齿骨,而在Liaoceratops中无此棱嵴,在Auroraceratops中此棱嵴未延伸至齿骨。

分布与时代 甘肃,酒泉。早白垩世,阿尔布期。

大岛古角龙 Archaeoceratops oshimai Dong et Azuma,1997

模式标本 正模,标本登记号IVPP V 11114,一近完整的头骨(带下颌),部分脊柱和腰带。

副模,标本登记号IVPP V 11115,较正模略小,一个体的部分脊柱(包括较完整的一串尾椎),部分腰带和后肢(包括一完整的右后足)。

鉴别特征 吻骨向前腹侧下垂使其最末端低于下颌齿列,前颌骨前半段无齿,后半段着生3颗牙齿,上颌齿列约有12颗牙齿,轭骨表面有瘤状结节发育,方轭骨侧视几被轭骨遮蔽,三角锥形的眼睑骨固着于前颌骨后缘;未见鼻骨角突和眶后骨角突,顶饰不很发育。12块背椎,6块荐椎;髂骨长而低,其背缘窄未见横向扩展,髋臼前突和后突长度相当且背视向外侧伸展,髂骨的坐骨柄远较耻骨柄发育且其侧面有一凹陷;第Ⅰ跖骨尤其是其近端纤细,趾式为2—3—4—5—0,各趾最末趾节均为爪状。

产地与层位 甘肃,酒泉,公婆泉盆地。下白垩统,阿尔布阶,中沟组,红色层。

标本记述

头骨(带下颌) 头骨小,从吻端到方轭骨的末端长为145 mm。顶视呈三角形,有一尖的吻部(图3—38、图3—39),是典型的角龙类。眶前区短,外鼻孔高位。眶前凹三角形,位于眼眶的前下方;窝内未见眶前孔。眼眶大,眼睑骨发育,侧视为长三角形。头骨的最前端是扣在两前颌骨上的角龙类特有的一块龙吻骨。它侧视下垂,但后部保存不全;顶端似乎未与鼻骨相接。前颌骨相对较大,其后部着生3~4颗棒状牙齿。前颌骨和上颌骨的关节面直且高,上颌骨的最前端未着生牙齿,有12颗牙槽的齿槽部内置在其外侧留出一个“颊”。上颌骨主要被眶前窝占据。泪骨围成眼眶的前腹缘并且构成眶前窝的背后缘。鼻骨在其后下角与上颌骨和泪骨都稍有关联。前额骨围成眼眶的背上缘。轭骨发育,前端达眶前窝的后缘,后端向腹外侧延伸形成轭骨角,并几乎遮蔽内侧的方轭骨。上颌骨外侧面上的水平横嵴向后一直延伸到轭骨。轭骨外侧面上布满瘤状结节。额骨也参与围成眼眶。眶后骨只围成了下颞孔的前上缘。鳞骨没有向方骨后方的延伸。

前齿骨和其上对应的前颌骨一样较长,并且上翘。齿骨槽也和上颌骨齿槽一样内置。下颌最重要的特征是沿上隅骨的背外缘发育了一道向外侧突出的棱嵴,它与其上的轭骨腹外缘相对应。

图3—38 大岛古角龙的正模标本 a.头骨(带下颌)左侧视;b.正模标本骨骼埋藏照。

图3—39 大岛古角龙的头骨照片及线条图 a.右侧视;b.背视;c.后视。

头后骨骼 正模保存了1块颈椎、12块背椎和关联的6块荐椎(图3—38b)。个体略小的副模保存了3块背椎、荐椎和3块尾椎。通过荐椎的对比认为它们属于同一种。所有椎体都是双平型的。荐椎缩小明显,第6荐椎的后关节面约为第1荐椎前关节面的1/3大小(图3—40)。第2~5荐椎椎体腹面有一纵沟。

髂骨长而低,背缘窄而上拱,髂骨前后突近等长且侧偏(图3—40、图3—41)。坐骨柄远较耻骨柄发育。坐骨柄的侧面有一凹陷,在其内侧面的基部有一内伸的短架。股骨只保存了近端部分。距骨和跟骨保存完好,距骨前缘上升支低而宽,后缘缺失上升支。跟骨小并和距骨紧密关节,两者远端面共同构成与原列跗骨的关节面。右后足保存完整(图3—42),第Ⅰ跖骨片状,近端尤甚。趾式为2—3—4—5—0。

俞井子古角龙 Archaeoceratops yujingziensis You,Tanoue et Dodson,2010

模式标本 正模,标本登记号IGCAGS VD003:右侧头骨下半部和完整的右下颌支,1块背椎椎弓,1块荐椎椎体,3块近端尾椎,部分右肩胛骨,两侧股骨,2块跖骨和3块趾节骨。

图3—40 大岛古角龙的荐椎和关节的髂骨素描图 a.背视;b.左侧视;c.腹视。

图3—41 大岛古角龙(副模IVPP V 11115)的右侧髂骨素描图 a.背视;b.左侧视;c.腹视;d.内侧视。

图3—42 大岛古角龙(副模IVPP V 11115)的右足素描图(背视图)

鉴别特征 与A.oshimai相比,A.yujingziensis上颌骨前段略向外侧扩张,使吻端背视呈匙状,而且前颌齿列置于上颌齿列外侧;前颌齿略指向外侧且其齿冠上有纵饰条纹;上颌齿无主嵴;下颌齿冠底部有一水平切迹。

产地与层位 甘肃,酒泉,俞井子盆地。下白垩统,阿普特阶,下沟组,灰色—杂色层。

标本记述

头骨(带下颌) 头骨小,主要保存了右侧的前颌骨、上颌骨、前部轭骨、腭骨和外翼骨(图3—43a—c)。前颌骨前部未保存,腭面视可见前颌骨向内侧伸展并且与另一侧的前颌骨向内伸展部分相接,这之上应是鼻孔所在。在前颌骨后半段可见3个齿槽,其中前两个较大并带牙齿,而最后一个齿槽较小,未带牙齿,并且位于前颌骨的最末端,其侧面和后面已被上颌骨最前端包裹。上颌骨保存了腹侧部分,包括构成眶前窝的底部。上颌骨前端外偏,后部被外翼骨覆盖,内侧的后部被腭骨包裹。轭骨主要保存了前半段,它构成眼眶的底部,内侧与外翼骨相接。

右侧下颌保存基本完整(图3—43d—f)。尽管前齿骨吻端没有保存,但可推测它会略上翘,而不是像在黎明角龙中那样基本水平。齿骨是下颌的主体,它也构成冠状突的大部,包括其顶端。在尺骨侧面的上部可见一非常发育的侧嵴,它开始于尺骨中部偏前,向背后方延伸并在冠状突下最粗壮;然后继续延伸至上隅骨的侧面直至下颌最末端。在上隅骨部分的侧嵴略向上拱并且没有像齿骨部分那样粗隆。在大岛古角龙中侧嵴似乎更发育,从背视看上隅骨部分的侧嵴向外侧突起,而在俞井子古角龙中是一直线。在黎明角龙中上隅骨的末端有一突起,但它并未与齿骨侧嵴连在一起。冠状骨内侧视清晰可见,在它和上隅骨之间似乎还夹有一块小的间冠状骨。关节骨背视近四边形,它的长轴前外—后内向延伸。关节骨的大部和上隅骨内侧的一小部分构成关节面。末端的关节骨和上隅骨的最末端形成一短的反关节突。

图3—43 俞井子古角龙 部分头骨:a.右侧视;b.背视;c.腹视。右侧下颌:d.外侧视;e.内侧视;f.背视。

头后骨骼 保存了1块背椎椎弓、1块荐椎和3块关节的尾椎(图3—44)。其中只有第1尾椎保存了椎体,尾椎神经棘高度约为椎体的2倍,并向背侧伸展。残余的右侧肩胛骨长约38 mm,宽约 11 mm,内侧面发育较明显的嵴(图3—45a,b)。两侧股骨保存近乎完整,左侧长约102 mm,右侧远端风化后长约99 mm(图3—45c—h)。右侧股骨头保存较好,股骨头轴向压缩,长度约为宽度的2倍。大转子轴向膨大,使股骨近端呈T形。右侧第Ⅲ、Ⅳ跖骨保存,第Ⅲ跖骨远端关节面呈矩形,第Ⅳ跖骨远端关节面近方形。第Ⅳ趾的1~3枚趾节保存,长度分别为17 mm、12 mm和8 mm。

图3—44 俞井子古角龙部分中轴骨骼 背椎神经弓:a.背视;b.腹视;第1荐椎椎体(c—e):c.背视;d.腹视;e.前视;3块近端尾椎(f—i):f.左侧视;g.背视;h.前视;i.后视。

黎明角龙属 Genus Auroraceratops You,Li,Ji,Lamanna et Dodson,2005

模式种 皱褶黎明角龙Auroraceratops rugosus You,Li,Ji,Lamanna et Dodson,2005。

鉴别特征 属基干新角龙类。眶前区短,鼻骨宽大,泪骨向背端膨大呈蘑菇状;轭骨、齿骨和上隅骨表面粗糙皱褶;上轭骨存在,方轭骨发育,侧视清晰可见;翼骨突水平向后伸展,腹侧遮蔽基蝶骨和基翼骨的关节处;前齿骨水平发育形成一尖锐的吻端,沿上隅骨后部背缘发育一侧突,下颌外孔存在;前颌齿3或4颗,呈圆柱状略膨大,且表面发育纵嵴。

图3—45 俞井子古角龙部分附肢骨骼 a.部分右侧肩胛内侧视;b.部分右侧肩胛外侧视;左股骨(c—h):c.近端面;d.远端面;e.外侧视;f.后视;g.内侧视;h.前视;i.右侧第Ⅲ跖骨远端背视;j.右侧第Ⅳ跖骨远端背视;k.第Ⅳ趾第1~3趾节背视。

分布与时代 甘肃,酒泉。早白垩世,阿尔布期。

皱褶黎明角龙 Auroraceratops rugosus You,Li,Ji,Lamanna et Dodson,2005

模式标本 正模,标本登记号IG—2004—VD—001,一近乎完整的头骨(带下颌)。

鉴别特征 同属。

产地与层位 甘肃,酒泉,公婆泉盆地。下白垩统,阿尔布阶,中沟组,红色层。

标本记述

头骨 头骨相当宽且低,吻骨及右上轭骨缺失,其保存部分长约197 mm,宽约192 mm(图3—46)。吻部呈高的圆形轮廓,前颌骨较大,围绕的外鼻孔大呈近圆形。眶前孔不大,眼眶似矩形且长度大于宽度。下颞孔呈矩形,略微小于眼眶。矩形的上颞孔相当长且大,接近头骨长度的一半。外下颌孔保留。前颌齿3或4颗,发育纵向纹。

图3—46 皱褶黎明角龙的头骨带下颌及线条图 头骨带下颌照片(a,c),线条图(b,d);左侧视(a,b),背视(c、d)。英文缩写:an.隅骨;ar.关节骨;d.齿骨;ej.上轭骨;ept.外翼骨;f.额骨;j.轭骨;l.泪骨;m.上颌骨;n.鼻骨;p.顶骨;pd.前齿骨;pm.前颌骨;po.眶后骨;poc.副枕突;prf.前额骨;pt.翼骨;q.方骨;qj.方轭骨;r.吻骨;sa.上隅骨;sq.鳞骨。

鼻骨长且宽,构成鼻孔边缘的1/3。鼻骨在长度的一半处达到最宽,在此与前额骨和前颌骨接触。前额骨不明显,构成眼眶的前背部边缘,以及背缘的一小部分。泪骨呈前背向倾斜的杆状(左侧长约45 mm),在左侧背端强烈膨大呈蘑菇状,宽约26 mm,泪骨后腹部收缩为一钝圆端。额骨宽而薄,在眼眶间形成一平面,并构成头骨背侧边缘的中央部分。顶骨长而尖,背缘薄(约2.5 mm)或呈嵴状。上颌骨是一块长的不规则状骨骼,连接泪骨背部。上颌骨腹侧边缘深深凹入,发育一条强烈的纵向上颌嵴,向后直至轭骨腹缘。眶前窝位于眼眶前腹侧,呈明显三角形,上颌骨构成其腹缘和内壁。上颌骨伸出一向前颌骨内侧的吻突,在前颌齿列间构成一短于2 cm的次生腭。12颗上颌齿占据约61 mm的空间。

轭骨长,强烈向后延伸且外侧膨大,这是典型的新角龙类特征。轭骨连接上颌骨,与眶前窝的后侧角接触,构成眼眶的腹缘并形成下颞孔前腹侧边缘的一小部分。轭骨的后缘呈皱褶状。方轭骨大而厚,侧视十分明显,其背缘构成下颞孔大部分的腹缘。方轭骨嵌于方骨体腹侧一半的位置和轭骨之间。方骨背侧末端向后弯曲,方骨体构成下颞孔的后部边缘。枕视可见宽而薄的右侧方骨的翼骨突,以其后面凹口容纳翼骨的方骨突。方骨腹侧有明显横向膨大的两个关节髁(左侧宽约28 mm,右侧宽约32 mm)。眶后骨在下颞孔背缘前部的1/3处叠覆鳞骨,鳞骨较长,与颞区一起拉长。

枕髁呈很小的球形(直径约17 mm),具一短颈。枕髁的构成成分清晰可见,基枕骨构成腹侧的2/3,外枕骨构成背侧的1/3。外枕骨具有副枕突,且构成枕骨大孔,后者直径约14 mm。上枕骨已与外枕骨愈合,很难分辨。

翼骨连结方骨和腭骨,并靠基枕骨的基翼突支撑。后侧可见翼骨环绕基翼突。腹侧可见翼骨同时遮盖基枕骨和基翼骨,并形成一水平板。从围绕上颞孔前缘的下颌突远端至眼眶后端附近的上颌骨内侧面,外翼骨向前背侧弯曲呈香蕉状。腭骨自腭骨孔向吻端扩展,位于翼骨吻端膨大的外侧和上颌骨的内侧。

下颌骨 前齿骨低且长,水平向、粗壮且尖锐突出。前齿骨磨损面外侧倾斜,前部平缓,而后部强烈。前齿骨长约66 mm,宽约39 mm,高约28 mm。齿骨长、直且强壮。每块齿骨都发育两片明显对称的皱褶。外下颌孔小呈椭圆形,但明显贯穿骨骼内外,位于齿骨、隅骨和上隅骨交界处。冠状突强壮,保存了完整的齿列,但牙齿不便于观察。冠状骨形成一宽的内侧板,背视呈圆形,与齿骨的外侧面重合。在下颌后侧,上隅骨外侧发育了一突起。隅骨占据下颌的后腹侧部分,位于上隅骨和关节骨下方,在下颌关节下方向内侧轻微扩张。上隅骨—隅骨缝合自外下颌孔分别向后侧延伸,向腹侧轻微延伸。关节骨占据下颌后内侧末端,关节窝容纳方骨远端内侧的2/3。右侧关节骨后部可见一明显的后关节突,突起超过1 cm。在隅骨背侧,前关节骨接触关节骨的内侧缘。在下颌骨内侧可见,细长的夹板骨自下颌联合延伸至最后端。

黎明角龙未定种 Auroraceratops sp.You,Morschhauser,Dodson et Li,2012

模式标本 标本登记号GSGM—FV—00500(野外编号GSJB07—9—49),一大部分头骨,双侧下颌和部分头后骨骼。

产地与层位 甘肃,酒泉,俞井子盆地。下白垩统,阿尔布阶,中沟组,红色层。

标本记述

头骨 黎明角龙未定种的头骨长约156 mm,轭骨处宽约126 mm(图3—47)。头骨总体上较皱褶黎明角龙长而尖。鼻孔呈卵形且加长,眼眶大而椭圆,泪骨构成其大部分吻缘。下颞孔由鳞骨、方骨、轭骨和方轭骨围成,上颞孔由额骨、鳞骨、顶骨和眶后骨围成。

吻骨缺失,前颌骨构成吻端的大部分侧面,并有3颗牙齿。牙齿呈钝圆的锥状,无锯齿,各面覆盖牙釉质且无磨损面。前颌骨内外侧最宽处位于第二前颌齿附近,这一明显特征在基干新角龙类中很普遍。上颌骨内侧伸出一吻突在前颌骨的颚面上升至第一前颌齿。在一个十分短的齿隙之后,上颌骨着生了12颗牙齿。正如其他基干新角龙一样,齿列弯曲,向后缘外侧偏离。上颌骨的背侧构成了眶前窝的腹缘和侧缘,眶前窝锋利的边缘深深嵌入上颌骨。鼻骨宽大,长约77 mm,右侧宽约22 mm,但窄于A.rugosus。鼻骨的前端中间被前颌骨的后突分离,鼻骨的背侧面由外向中线轻微拱起。泪骨与A.rugosus极相似,拥有蘑菇状的背部膨大和十分微弱的鼻骨—泪骨接触。眶前窝的后腹侧角很深,而前侧和背侧边缘相当浅。额骨的形态类似于其他基干新角龙类,吻缘的大部分已破损,额骨在眼眶间形成一个平的向前倾斜的平板,额骨向后形成一宽而浅的额骨窝。

眶后骨呈三射型并构成眼眶的整个后缘,向后嵌入叉状的鳞骨吻突。鳞骨的吻突呈水平向,鳞骨体并未突出于方骨后方,鳞骨的腹突呈分叉状并容纳方骨头。顶骨发育强烈而狭窄的矢状嵴,右侧顶骨保留的部分碎片显示顶骨至少厚1 mm。和其他基干新角龙一样,轭骨向前端变细,并形成眼眶的整个腹缘。轭骨背向伸出一个薄而细的眶后骨突将眶后骨排除于下颞孔的组成。皱褶在黎明角龙未定种中并不十分显著,但发育区域与A.rugosus相同。右侧保存了小而卵圆的上轭骨,牢固地愈合于轭骨,并向外发育一尖锐的轭骨角。方骨具一长柄,其背端向后弯曲,构成下颞孔的大部分后缘。关节下颌的远端包括被一条窄沟分隔的两个低矮骨髁。

枕髁愈合良好,基枕骨和外枕骨的构成不明。外枕骨向外伸出一个薄而向外延伸的副枕突,在其与鳞骨关节的腹面接触方骨。枕骨大孔高而窄,呈近三角形轮廓。

腹视上,翼骨水平呈板状遮盖基蝶骨。向后侧,翼骨呈叉状向后伸长至基部结节。短的基翼突多见于新角龙类,但伸长的基翼突是黎明角龙的独有特征。腭骨位于上颌骨的外侧和翼骨的内侧之间,每个腭骨的L形部分都得以保存。外翼骨构成了翼骨—腭骨孔的后缘。

下颌骨 前齿骨未保存(图3—47h)。齿骨较直,占据下颌总长度的2/3~3/4。齿骨上发育有两个结节,分别在腹缘的中部和冠状突的前腹侧,这些结节在A.rugosus的相同位置中描述为皱褶。冠状突强烈发育,背侧呈圆形。齿骨具有14颗牙齿,在前齿骨和第一齿骨间具一小的间隙。上隅骨构成了下颌的后背侧部分,并在夹板骨外侧发育一巨大的结节,在此结节和齿骨的后腹侧结节间为一马鞍状区域,此区域没有嵴,为黎明角龙属特征。背视上,关节骨为一块强壮的矩形骨骼,并构成超过一半宽度的关节窝。关节骨形成一个短而矩形的后关节突,其后部构成后关节突腹侧的一半。位于关节骨吻侧的前关节骨关节牢固。隅骨构成高而窄的肾形下颌窝的后腹侧边缘。

图3—47 黎明角龙未定种的头骨带下颌 a,b.右侧视;c,d.背视;e,f.腹视;g.左侧视;h.右侧下颌的右侧视。英文缩写:bo.基枕骨;f.额骨;j.轭骨;l.泪骨;m.上颌骨;n.鼻骨;p.顶骨;pl.腭骨;pm.前颌骨;po.眶后骨;prf.前额骨;pt.翼骨;q.方骨;qj.方轭骨;sq.鳞骨。

头后骨骼 保存了关联的7块背椎,若干零散的后部背椎和尾椎(图3—48)。背椎的椎弓和椎体连接紧密,但是愈合线依旧可见。最前面的背椎神经管呈近三角形,而其他呈半圆形。背椎神经棘呈矩形,横突在椎弓上位置较高。尾椎双凹型,神经棘未保存。

肱骨比较细,长约11.9 cm,不向内侧偏转,发育一个长且低的矩形三角肌嵴。髂骨没有侧面的Ⅴ形嵴,左侧髂骨保存长度约16.6 cm。右侧耻骨近端和右侧坐骨保存,后者长约18.9 cm,略微呈弓形。股骨长约15.3 cm,股骨头向背内侧强烈突起,股骨颈达1.25 cm。

图3—48 黎明角龙未定种的头后骨骼 a.7块背椎的右侧视;b.最后1块背椎的右侧视;c.1块单独尾椎的右侧视;d.4块关联尾椎的右侧视;e.左侧肱骨的前视;f.左侧髂骨侧视;g.右侧肋骨侧视;h.右侧坐骨侧视;i.右侧股骨后视。

玉门甘肃鸟复原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