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猎人去哪学习驯化恐角龙

猎人去哪学习驯化恐角龙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生产习俗新中国成立初期,独龙族社会还处在原始的父系家族公社解体时期,他们的社会经济以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为主,采集和渔猎还占相当大的比重,生活消费来源的一半左右来自采集和渔猎。这种生产方式,在过去生产力比较低下、家庭人口稀少的独龙族社会中十分盛行,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家庭、人口的增多逐渐被伙有伙耕和单个家庭私有自耕的形式所替代。
生产习俗_中国独龙族

第一节 生产习俗

新中国成立初期,独龙族社会还处在原始的父系家族公社解体时期,他们的社会经济以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为主,采集和渔猎还占相当大的比重,生活消费来源的一半左右来自采集和渔猎。

一、传统原始农业和耕作习俗

(一)耕地类型

独龙族的原始农业主要种植玉米、旱(稻)谷、荞麦、小米、小麦青稞,土豆、芋头、稗子、豆类等作物。生产工具十分简陋,铁制农具如砍刀、小铁锄、斧头等虽然已经广泛地使用,但一些木制工具也还在使用,处在铁、木器并用的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耕地大部分不固定,轮歇与半轮歇地很普遍。耕地主要有火山地、水冬瓜树地、手挖地和园地四种类型。

1.火山地

img11

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火山地就是刀耕火种的耕地,靠草木灰的肥力使庄稼生长,不需要施肥。开垦火山地一般是在春季,主要选向阳,阳光普照的坡地上的灌木丛、小树林砍伐,等砍倒的草木晒干后放火焚烧,再播种。火山地主要耕种玉米、荞麦、芋头以及一些瓜类和豆类,气候比较暖和的南部还种旱(稻)谷。火山地一般种植一两年后便丢荒,隔三五年等草木重新成长,再重新砍伐,进行第二次耕种。在家族公社的领地内,火山地的使用权是不固定的,甲家今年丢荒的耕地,若干年后乙家可以重新开垦、耕种。

2.水冬瓜树地

水冬瓜树地也是火山地的一种,但这是一种比较固定的半轮歇耕地。水冬瓜树是当地的一种生长快,质地软,容易砍伐的树种。水冬瓜树地多在村寨附近,一块地,如果有人种上了水冬瓜树就表示这块地归他所有,别人不能随意砍伐、耕种。水冬瓜树一般过三四年就可以长到10多米高,直径20厘米左右,头一年砍伐焚烧后,因灰烬多而肥效高,种植产量较高的玉米,第二年种荞麦,第三年种粟或稗子,此后种上水冬瓜树便休耕,过几年等树重新长成再进行下一轮的耕种。水冬瓜树可以用做家畜圈的材料,也可以当木柴烧,平时砍掉的树枝、树叶可以放入家畜圈里作为肥料。水冬瓜树地是独龙族人在长期生活中的一项很有用的发明,既解决了耕地的问题,又满足了建材、木柴和肥料的需要,是一种有效保持水土,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好办法。

img12

牛 耕 摄影:刘开弟

3.手挖地

手挖地是一种固定的耕地,这种耕地地势较为平坦,土质肥沃。因通常使用小铁锄、锄头翻地,故称手挖地。手挖地主要种植土豆、玉米以及一些瓜类、豆类和各种蔬菜,一般都是间种,即在一块耕地上间隔地种上一两种作物,如两行玉米之间种一行土豆。这样的耕地一般都是精耕细作,要施大量的绿肥和粪肥,产量也比较高。

4.园地

园地是房屋周围小块的耕地,面积在一亩左右,也是手挖地。独龙族都习惯在自家房屋的四周建小块的园地,四周筑起石墙或围上篱笆围护。园地也是精耕细作,以火塘灰、绿肥、粪肥等做肥料,园内种植玉米、芋头、芭蕉芋、土豆作物以及辣椒、白菜、黄瓜、南瓜、蒜苗、葱等各种蔬菜。1935年8月份,我国的民族学家陶云逵先生到了独龙江,在他的日记《俅江纪程》中曾感叹:“俅子(即独龙族)虽不知种(水稻)米,但园艺甚精,各样蔬菜种类甚多。今晚吃到扁豆炒和小米粥……实出意外也。”独龙族建园地的目的是为了方便,随季节的不同,随熟随吃,如果有客人到来,即刻取来招待。独龙族园地的历史是很悠久的,在氏族或家族的迁徙传说中常常提及,大概在独龙族先民迁入独龙江流域以前就已经存在很久了。

(二)耕作方式

独龙族的家族公社之间一般都有明确的界限,只有公社的成员才能在本家族的领域范围内从事开荒种地、采集和渔猎等生产活动,越界则受到限制。家族公社的土地名义上归全体成员所有,但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已逐渐有了从家族公有向伙有以及个体家庭占有发展的趋势,并相应地产生了公有共耕、伙有伙耕、私有自耕等三种耕作方式。

1.公有共耕

公有共耕是整个家族成员集体开垦、集体耕种的方式。这是原始集体生产的残余形式。共耕地多为火山地,由族长组织耕种,种子由各户平均分摊,收入也按户平均分配。这种生产方式,在过去生产力比较低下、家庭人口稀少的独龙族社会中十分盛行,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家庭、人口的增多逐渐被伙有伙耕和单个家庭私有自耕的形式所替代。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公有共耕地只占到总耕地的4%~6%,许多大的家族公社已经不存在这种共耕关系了。

2.伙有伙耕

伙有伙耕就是由同一家族公社的几户成员合伙占有、合伙耕种土地的方式,伙有耕地由各户平均出劳动力、平均出种子、收获平均分配。伙耕的组织规模通常在2~4户,最多不超过五六户,这是过去独龙族社会中最重要的生产方式,伙耕地的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50%~80%。伙有伙耕方式与公有共耕比较,是一个大的进步,它是在突破了家族公社的公有共耕方式后,在生产力仍十分低下,单个家庭力量薄弱的条件下的产物,对促进生产起着积极的作用。

3.私有自耕

独龙族的每个家庭既参加伙耕或共耕地的生产又都有一些自耕地,就是私有自耕。家庭私有自耕地一般是水冬瓜树地,小面积的火山地和园地。园地是真正的私有耕地,没有伙耕的情况;私有的水冬瓜树地一般也不实行伙耕,如果别的家庭要求伙耕,必须要送礼,礼品通常是一些粮食和一两竹筒水酒,或者是砍刀、毯子、火塘上用的铁三角之类,没有土地买卖的情况。如果自耕地面积比较大,或是由于某种原因主人家不可能在播种季节之前完成,按照独龙族的习俗,就要请其他家庭成员或姻亲来帮忙。互帮互助是独龙族的传统,别人家来帮忙,主人家要招待酒肉和饭食,帮忙一天招待一天,这种习俗独龙语叫做“迪里哇”。

4.解放后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

解放以前,独龙族一直沿袭着千百年来传统的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生产方式,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帮助独龙族人民整修河滩、坡地和台地,兴修水利,开渠引灌,独龙山乡出现了一片片肥沃平整的耕地、梯田、水田,独龙族人吃上了自己生产的大米

独龙江地区常年雨量充沛,野草比庄稼长得快,加上当地各种野生动物繁多,一到庄稼成熟就漫天铺地来糟蹋粮食,粮食收成总是不好,农业生产问题一直是独龙江地区最难以解决的难题。

1998年以后,国家实行天然林保护过程,独龙江两岸山林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建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独龙江地区采取了固定耕地面积,保护生态平衡,远抓林果,近抓畜牧,逐步缩小、消灭火山地的措施。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云南省政府有关部门,不断地派遣农业专家、技术人员直接到独龙族地区指导农业生产,在固定耕地的基础上,推广塑料地膜,大篷技术,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不断地加大科技含量。美丽的独龙江,正逐步实现由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移。

img13

梯 田 摄影:刘开弟

二、采集习俗

(一)采集块根(茎)植物

独龙江河谷两岸的高黎贡山和担当力卡山,原始森林遮天蔽日,莽莽无边,有各种各样的块根或块茎植物,以及各种野菜、蜂类和菌子、蘑菇。在过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采集曾经是独龙族社会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独龙族采集的野生植物有30多种,有竹叶菜、山野菜、蕨菜、大百合、葛根、野山药、野芋、藤瓜、茅栗(野板栗)、野蒜、竹笋、董棕等,还有许多汉语叫不出名字的植物。例如有一种叫做“芒”的野葛,肉呈红色,形似山药,味甜,含有淀粉、葡萄糖等成分,是独龙族最喜欢采集的植物之一。这些野生植物大多是块根、块茎,叶子和花次之。块根可以加工成淀粉,储藏在粮仓里。采集块根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砍刀、小铁锄、木棍和竹尖,要采集的植物块根大多深埋在地下,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挖出来,比较费力。因此,这种采集工作多由男子承担,女子则多负责采集一般的茎、叶和花果

把野生的植物块根加工成食品的过程也比较复杂。许多好吃的野生块根含有苦味,必须先煮熟,泡在水里两三天,去掉苦味,晒干捣成粉储藏。有一种叫“阿吞”的树,高约3米,直径约30厘米,采集时先将树根挖倒,剥去树皮,再用石块砸碎成粉,用水拌和,等几天糟烂后,作成粥或饵吃,营养十分丰富。董棕,俗称“面包树”,高20~30米,直径约1米,生长在独龙江下游的亚热带河谷,成熟期一般是20多年,在比较热的地方17~18年就可以成熟,独龙族往往用它来纪年,成熟之日,木质变成淀粉。采集时先将董棕树砍倒,分成长约1米的若干段,再从中间劈开,然后用砍刀、斧头、刨子之类的工具把木质挖出,再将木质砍、砸碎,碎末放在覆盖树叶的篾芭片上,浇水,并不停地手捏或是脚踩,黄白色的液体就会渗流到底下木槽上沉淀下来,即成董棕粉。董棕粉晒干后可以长期储藏,吃起来味道鲜美似藕粉,可以用开水冲成粥,也可以制成饼烤食。一棵大的董棕树可以采出上千斤的董棕粉。独龙族人家往往在房屋四周栽种十几株董棕树,砍一棵再种一棵,如此反复。在雨水过多,庄稼收成不好,野生动物又常年糟蹋田地的独龙族地区,董棕树真是大自然赐予独龙族人民的“面包树”。

img14

董棕树

独龙江河谷雨量充沛,森林里盛产许许多多菌类植物。森林里许多菌类、蘑菇是有毒的,别看它们艳如桃花、味道鲜,可吃下去,轻者令人呕吐不止,重则能取人性命。独龙族人在长期的采集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自然知识,对这些菌类、蘑菇,哪些是有毒的,哪些是可以吃的分得很清楚,但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独龙族为此不知付出了多少生命的代价。远古时代中国有神农氏尝百草的传说,如果说独龙族是一个“神农族”,那是一点也不过分的。采集菌类要受季节的限制,一般是在每年的六七月份,特别是在雨季,山林里遍地是各种各样的野菌,独龙族采食的菌类多达20多种,有青头菌、腊栗菌、荞面菌,鸡油菌、喇叭菌、虎掌菌、香菌、胭脂菌、白参、冷菇、包谷菌、牛肝菌、鸡纵、鸡纵花、松菌、干巴菌、黑木耳、银耳、扫帚菌、羊肝菌、树窝等,这些菌类给独龙族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许多菌类、蘑菇做汤时根本就是清炖,不需调料,放点盐就行,味道鲜美无比,是名副其实的山珍。

(二)采集各种蜂蛹、蜂蜜

采集各种野蜂蛹、蜂蜜也是独龙族采集活动的重要内容。独龙江地区有30多种野蜂,它们有在山崖上吊巢的岩蜂,有在树上挂巢的马蜂,有打土洞牛角蜂、火黄蜂、葫芦蜂、七星蜂、土甲蜂;有白天活动的,有夜间飞来飞去的,真可谓种类繁多。

img15

采蜂蜜 摄影:李金明

独龙族地区过去没有种植甘蔗,蜂蜜就是独龙族的糖。蜂蜜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家养的蜜蜂,另一种是岩蜂,又叫做野蜜蜂。

1.采集家养蜜蜂

独龙族饲养蜜蜂的历史是很悠久的,养蜜蜂可以追溯到神话传说的年代。

天神格蒙把女儿木美姬嫁给薪丹嘎普的时候,陪嫁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其中有一个竹筒,女儿临行前,天神格蒙夫妇叮嘱女儿木美姬说,这个竹筒盖路上可千万不能打开,到了自己家里再打开。木美姬是个很好奇的姑娘,暗想爸爸妈妈给我带的是什么东西呀?这么神秘兮兮的!没到家,就在半路上打开了想看个究竟,这可倒好,各种蜂种从竹筒里嗡嗡嗡地飞了出来,木美姬急忙盖上竹筒盖,只盖住了蜜蜂。

这就是为什么人类今天只养一种蜜蜂的由来,而其他的蜂类飞到了树上、岩石上、地上,变成了各种各样的野蜂。

神话归神话,家养的蜜蜂其实原本也是来自野外。独龙族饲养蜜蜂一般是用掏空的空心树干一段,两端用木片堵塞,留出两个小孔作为蜜蜂的出入口,这就是蜂房。蜂房一般放置在烟火熏不到的房屋底下、粮仓旁、大岩石上、庄稼地旁或是捆绑在树桠上。引蜂群入蜂房的一般方法是在蜂房内涂上蜂蜜或是一些盐分,出门劳作的工蜂发现了,就会引来蜂群搬入。有时候,人们发现野外有蜜蜂窝,特别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蜂群由于新的蜂王的出现,蜂群会分离,家养的蜂群也会分离,人们就全身裹上衣布跟随,抓住蜂王,剪掉翅膀再放入新的蜂房。蜂王个体比较大,呈暗黑色,抓住了蜂王,蜂群就会自动跟随搬入蜂房。采蜜一般是在春夏之交或是深秋有蜜之时,先用火烟熏蜂房,使蜂群飞散,再打开木片取出蜂蜜。蜂蜜不能全取,否则蜂群就会搬迁或者在严冬里饿死。独龙族几乎家家都饲养蜜蜂,少则一二窝,多则五六窝甚至十几窝不等。养蜂所获的蜂蜜,可以冲着喝,又是拌食野生植物淀粉的绝妙佳品。独龙族人十分爱怜蜜蜂,父母常常告诫年幼顽皮的孩子,蜜蜂是天神格蒙所赐,也是格蒙的后代,不能打杀;采蜂人往往即使被蜇得鼻青脸肿,也不伤害一只蜜蜂。

img16

蜂 箱 摄影:李金明

2.采集野蜂

岩蜂也产蜂蜜,但它不是家养的,躯体也比蜜蜂大近一倍。岩蜂喜欢在一二百米的山崖上筑巢,它们的巢长长的,椭圆形状,采集很不容易。采集岩蜂蜜必须冒险,从山崖顶上伸下几十米的软梯,凌空腾挪,还是先用火烟熏跑蜂群,才能采到蜂蜜。岩蜂每巢有数万只,产蜜数十斤不等。独龙族人对岩蜂也十分的爱怜,从不会随意打杀。这大概是由于它们秉性的原因,因为岩蜂也像蜜蜂一样,靠辛勤的劳作养活自己,靠采花蜜营造自己的家园,而不去侵犯别的生灵。说来也很有意思,岩蜂虽然比蜜蜂大一倍,有时顽皮的孩童抓只岩蜂放到蜜蜂房,蜜蜂与岩蜂却相安无事,用触角相互碰碰宛如故友。若换只一贯以抢劫蜜蜂生命为生的马蜂、土甲蜂试试,就马上可以明白什么叫做“蜂拥而至”了。

除蜜蜂、岩蜂以外,独龙族采集的野蜂都是取蜂蛹。马蜂是独龙族人经常采集的对象,马蜂一般冬季休眠,到春季开始筑巢繁殖,开头是一个结在树桠上的小疙瘩,到秋末可长成箩筐大小。如果春季发现了马蜂的小疙瘩窝,独龙族人就会在树底下插一截削了皮的醒目树枝,表示这窝蜂是自己先发现的,别人不能染指。马蜂是白天活动的,取蜂蛹要在夜间,先要小心翼翼,用长竹竿捆绑的火把烧死蜂群,才能取到蜂蛹,否则,捅马蜂窝的滋味是很不舒服的,甚至是疼痛难忍,对蜂毒敏感的人,就是一条汉子也要歇一两天,甚至是嗷嗷号叫。另外,独龙族人找马蜂窝也有好的办法,马蜂喜食肉类,妇女们常常在庭院用竹竿挂一小块肉,马蜂飞来大快朵颐,敏捷的独龙族妇女则趁机迅速用轻盈竹膜系在马蜂的细腰。马蜂叼到肉块,首先要升空,然后就朝蜂巢的方位直飞,而它的身上还挂着竹膜白旗,人们凭这一点就可以确定蜂巢的方位。马蜂蛹高蛋白低脂肪,可以油炸吃,贪嘴的人则生吃,是一种非常好的营养品。

img17

马蜂蛹 摄影:李金明

除马蜂以外,所有取蜂蛹的野蜂当中,土甲蜂是最厉害的。土甲蜂体围粗约成年人的拇指,飞起来嗡嗡嗡地,仿佛飞机掠过头顶。土甲蜂不好惹,它的嘴上长着一副硕大的锯齿,蛰人时先用锯齿咬住皮肉再使劲蛰,人如果被蜇,轻者疼痛难忍,起一个大包,重则全身浮肿昏迷不醒,要躺好几天,甚至会死亡。土甲蜂筑巢在土里,排出的土堆成小山。土甲蜂是名副其实的掠夺者,它去侵犯蜜蜂可不像马蜂那样,只是在蜂窝旁抓只蜜蜂了事,而是直接闯到蜜蜂窝里,蜜蜂窝一旦被土甲蜂发现,往往被迫搬迁,大的蜜蜂群要杀死一只入侵的土甲蜂,要付出数百条生命。烧取土甲蜂蛹须用大把大把的柴火,而且必须是在夜间趁土甲蜂睡眠时,堵住洞口烧,不能让一只飞出来。一窝大的土甲蜂窝可以采到上百斤甚至几百斤的蜂蛹,除赠送亲朋好友以外,足可让全家人享用一阵子。

三、狩猎习俗——猎人传说

20世纪80年代国家在独龙族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前,狩猎也曾经是独龙族生产活动的重要内容。独龙江两岸的深山密林中有野牛、野猪、山驴、麂子、岩羊、猴子、马鹿、獐子、虎、豹、狼、黑熊、豺狗、水獭、竹鼠、松鼠、飞鼠、野鸡、雪鸡、野鸽子等近千种大小飞禽走兽。这些野生动物给独龙族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肉食品。独龙族每个家族公社一般都有一定的领地,领地内家族成员可以自由地从事狩猎活动。捕猎的对象大到野牛、野猪、马鹿等几百斤甚至上千斤的大型动物,小到野鸽子、竹鼠、松鼠等小型动物,种类繁多,捕猎的方式也五花八门。正式的狩猎季节一般是在冬季和夏秋之际,冬季主要进行集体围猎,夏季放扣索,其他的季节则设地弩、竹签等,方式不限。

img18

出猎准备

(一)夏季狩猎活动

夏季重要的狩猎活动是放扣索,扣索是坚韧的细麻绳做成的,一端系在结实的树桩上,一端是圆圈状的死结作为圈套,安放在猎物的过道上,猎物经过被套住脖子,一挣扎,扣子会越收越紧。这些是用于套没有利齿的草食性动物或是野禽的。如果要套的是狼、野猫等有尖利牙齿的动物,就不能这样放置了,扣索的圈套要平放在地上给猎物踩踏的一个支撑物上,扣索的另一端系在深插在土里的一根坚硬、有弹性的竹竿或是木干末端上,竿的末端另有一根绳弯住竿,并与野兽要踩踏的支撑物扣连成机关,野兽路过踩中圈套、踩塌支撑物,扣连机关发动,弯竿弹起,野兽随即就被高高地吊在竿上下不来,也咬不到圈套的绳索。

img19

祭猎神 摄影:宋林武

放扣索有时是在离村寨不远处猎取一些像野鸡、雪鸡、麂子之类的猎物,但主要还是要到几天甚至是十几天路程的高山上,主要猎取对象是獐子、岩羊等猎物。獐子取麝香,岩羊取胆,这些都是名贵药材。去高山上下扣索很不容易,要身负近百斤的行李、口粮。山上根本就没有路,有时要翻越山脉,有时要跨越河谷,为了抄近路节省时间,还必须经常走天梯,攀缘数百丈的悬崖峭壁。放扣索一般是两三个人结伴而行,到达猎场的第一天晚上要祭猎神“仁木达”,在没祭猎神之前猎人是不能吃东西的,也不能喝茶水,因此到达猎场的头一晚,猎人要赶紧在宿营地生火,用荞面捏成各种祭祀猎神的野兽模型,设祭台,摆上酒水,供上祭品先祭猎神,意思是:猎人是来交易的,就像做生意一样,祈求用祭品换取猎神豢养的猎物。据说,猎人的祭品虽然小,但到了猎神那儿,就会变成百倍、千倍大。猎人还要对猎神自我介绍,告知猎神此次自己要到何地去放扣索。祭过猎神以后,猎人才能吃东西,祭猎神的荞面野兽模型也可以吃。第二天,首先约好吃午饭和晚上相聚的宿营地点,猎人就各自分头去放扣索,一人走一条山脊或山脉,在悬崖峭壁边安放扣索,因为獐子、岩羊等猎物都是在悬崖边活动觅食的。分头放扣索有规矩,如果头一天午饭是在一起吃的,那么以后几天就必须天天等所有的人到齐了再一起吃,如有人违规,没到相聚的地点,没等所有人到齐就自己先吃,那么这个人的扣索会什么也套不着。这是山规,但其暗含的意思是猎人们到远离家园的高山上去,必须相互照应,有人不能按时到达,肯定有什么事情,或是发生了意外。

猎人放扣索,是一天放一个地方,每天放好扣索,吃晚饭前都要祭猎神,没祭猎神之前照例不能吃喝。两三天后山回路转,就到了头一天放扣索的地方,再沿着原来的路去看是不是套住了猎物。取到猎物后,如果近期内还再来看扣索,就重新安放好,再祭猎神。不来看扣索要空放。

猎人去放扣索,家人也有许多忌讳,猎人出发当天,家人一整天不能打扫房屋,也不能让别人进屋,更不能说家人去往何方。猎人回到家来,家人当晚不能叙述猎人出门期间的一切事情。否则猎人放的扣索会落空。别人看见猎人家人拒绝进屋,自会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猎人去放扣索的路线,常常沿着山脉、山脊行走,可以站在最高顶上俯瞰四周云雾缭绕的茫茫群山。

(二)冬季狩猎活动

每年冬季,高山上白雪皑皑,林海和草丛被冰雪覆盖,气候寒冷,各种猎物因觅不到食物下到半山腰一带,这时是集体围猎的旺季。集体围猎有全家族成员全体出动的,也有几个猎手合伙去出猎的。集体围猎一般由族长或有丰富经验的老猎人组织、指挥,率领青壮年,携带弩箭、砍刀、长矛、角叉等武器,领着猎犬到达猎场。开始出猎之前,要祭猎神“仁木达”,用荞麦、玉米、小麦等面粉捏成野牛、麂子、山驴、野猪、岩羊、野鸡、雪鸡等各种飞禽走兽的模型,它们有的张牙舞爪,有的展翅飞翔,有的悬蹄亮角,有的引颈欲鸣,个个栩栩如生。这些祭品要摆放在一个也是用面团捏成的山峰模型前,由老猎手主祭,大家齐声祈祷。

祭祀完毕,大家要举行实箭演习。实箭射击要选择距离树木四五十米的地方,剥开树皮,在树干上画上各种禽兽图形,大家再一一张弩射击。独龙族猎人认为,在实箭射击中射中什么目标,此次出猎就会猎到什么。实际上,这样的演习也有其现实意义,就是试验弩箭的准确性和弓弦的牢靠性。当然,他们更希望这些演习的结果能变成现实,才不虚此行。独龙族猎人集体围猎,猎取的主要对象是野牛、麂子、山驴、岩羊等草食性动物。虎、豹、狼等猛兽一般不刻意去猎捕,除非它们来伤害家畜。

1.猎野牛

野牛是独龙族猎人最喜欢猎取的动物,能打到野牛的人才能算得上真正的猎手。野牛皮铺在火塘边上,老年人坐着十分舒适,也可以做成筒靴,踏千里雪原;野牛肉放在野外篝火边烘干后,可以加工成肉松,也可以切成小块长期保存,平时在家里做菜或作为出远门时的干粮。成年野牛身长两米多,高一米四五,体重八九百斤,有棕、黑、黄三种颜色,四肢短而粗壮,公牛有驼峰,双角尖利,直冲向前,像两把锋利的钢刀。

img20

房梁上悬挂牛角是富裕的象征 摄影:陈黎生

野牛是群居性的动物,少则十几头,多则上百头。在高黎贡山和担当力卡山上,有数处含有盐分的卤水,独龙语叫“董”,野牛群喜欢喝卤水,都要定期成群结队来饮卤水。凶猛的公牛总是走在最前头开路,它是角斗的获胜者,因而成为头领,也就是头牛。在野牛群里,小公牛长大后,会被头领赶出牛群成为流浪汉,但它会经常来找老公牛角斗,几经争斗之后,老公牛终因年老体衰战败,只能离群独居,小公牛便成为新头领。牛群的后卫是一头高大凶猛的母牛,与头牛一前一后保护着牛群。野牛对同类的、长角的动物如山驴、麂子、马鹿、岩羊等,不仅不触犯它们,还会加以保护,因此这些动物都喜欢跟在野牛群后去饮卤水,这样,像老虎、豹子等肉食猛兽就不敢来欺负它们了。猎取野牛,山林的卤水盐场一般都在数天甚至是十几天路程的高山河谷,必须是集体行动。猎人要先行一两天出发,随后是背着口粮的妇女们。到盐场要事先派人偷偷去侦察,看野牛群是不是来饮卤水。每次射杀的数目要根据实际需要事先确定,然后派遣相当的射手去,每人只许射一箭。

img21

野牛角斗

牛群饮卤水是排列着长队,紧跟头牛到卤水泉边,不拥不挤,不急不促,饮饱卤水,鱼贯离去。野牛喝足了卤水,遇到胃里的嫩草便发酵,肚子胀鼓鼓的,摇头晃脑,熏熏欲醉,步伐缓慢,这便是射杀的好时机。射杀野牛用的是涂上雪山草乌的毒箭,但绝不能射杀头牛,否则,如果没有头牛的保护,这群野牛就会成为一盘散沙,随意被肉食猛兽吃掉,下次也许就见不到它们了。射牛首先是殿后的母牛,然后第二射手射倒数第二头,根据需要以此类推,不能随意射杀,为的是保证牛群继续繁衍增殖,永远为人们提供肉食。野牛中了箭,片刻后药性发作,就会倒地毙命,猎人可以从容不迫地取得猎物;而野牛群未受惊吓,下次还会再来。

img22

独龙牛 摄影:杨将领

追赶野牛不一定都是到卤水泉边,有时候也到它们经常出没的高山雪原。猎人到山上,不能生火,也不能吸烟,因为野牛的嗅觉非常灵敏,在十几千米以外的地方都能嗅到烟味,等猎人到达时,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在高山雪原追赶野牛,需要很坚强的毅力和耐力,常常要翻几座山岭,靠吃干粮狂奔上百公里甚至是几天才能追上野牛。野牛群遇到猎人会四散而逃,这时要盯住打算猎取的一两头野牛穷追不舍,不管其他的,否则,野牛在茫茫无边的林海雪原实施车轮战法,猎人顾此失彼,很难有结果。追赶野牛要分工,有的猎人在后面循着足迹追赶,有的抄近路,迂回包抄,等野牛被追得精疲力竭,就容易对付了。

大公牛也就是头牛,是猎人最忌讳追赶的,它十分凶猛危险,牛群被追赶时殿后,它会一面不断地踩踏同伴的脚印不让猎人追踪,一面伺机攻击猎人。头牛经常故意落在后面,让猎人看见并追赶它,然后躲藏在密林里,等猎人走近,突然咝的一声猛冲过来刺死猎人;有时候,它又往陡直高高的雪坡爬,在顶上等候,等猎人在坡下吃力地往上爬时,它居高临下猛扑下来,这样的情况下,经常会引发雪崩,猎人必死无疑。过去,许多独龙族猎人在野外遇难,往往是丧生在公牛锋利如钢刀的尖角之下。独龙江河谷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勇敢的猎人,一生当中猎过无数的野牛,其中也有许多大公牛,但他最后一次去追赶野牛群时,遇到一头大公牛,他穷追不舍,公牛与他周旋几天,最后公牛赢了,同伴远远看见公牛把他挑在了角上,在雪原上奔驰了几公里才把他甩掉。人们说,这个猎人猎杀的野牛太多了,多得可以换取他的性命,是猎神“仁木达”收去了他的灵魂。猎人们说,野牛是否危险,追赶时要看它回头观望的动作,有的野牛看人是扭脖子回头看,这样的野牛不会伤人,可以放心追赶;有的则是站住弯下头,从四条腿底下看人,这样的野牛十分危险,会伺机致人于死地。

猎人们对野兽的足迹分辨得很清楚,发现大动物的足迹,就要召集所有的家族男子集体出动围猎。到了发现野兽足迹的地方,先放出猎犬,让猎犬跟踪兽迹嗅找。猎犬钻入密林之中闻到野兽的气味,便狂吠追击,野兽听到猎犬的吠声,立即惊慌逃窜,猎犬尾追不放,猎人们跟着犬吠声去寻找。猎犬是成群的,少则五六只,多则十几、几十只不等,争先恐后;而猎人是以口哨、号角相互联络,从四面八方合围。经过几番围堵,把猎物围困在中间,步步进逼,渐渐缩小包围圈,趁困兽与猎犬对峙、格斗、撕咬之际,猎人或张弩射击或投矛刺杀。猎人集体围猎往往是利用悬崖绝壁,飞瀑深涧等有利地形,最后将猎物围赶、驱逐到绝壁、深涧边缘,把惊慌失措、成群的猎物驱下悬崖深涧,再从容地去收拾。这种围猎的对象,多是马鹿、山驴、野猪等比较大的猎物。

猎人也有单独去狩猎的,或者是伙同一两个兄弟、朋友。这就不分季节了,只要有时间,想起就去。狩猎的场所一般是离村寨不远的山林,那里麂子、山驴很多,有时还会游荡到村寨附近。单独狩猎,猎犬是最好的搭档。到了山林,放出猎犬,训练有素的猎犬会自动去寻找猎物,嗅到猎物的气味就狂吠着追踪。猎人听到猎犬的叫声就立即下山,到江边守候。猎物被猎犬追踪,一开始是在山林里兜圈子,听听犬声比较远就吃一两口青草,听到犬声接近就赶紧奔跑,猎犬是嗅着气味追踪的,因此总和猎物保持着二三百米的距离。这样追踪几个小时以后,太阳已经偏西,猎物也被追得又累又饿,只好下山准备跳江游到对岸,摆脱猎犬的纠缠。这正好撞到早已守候在那里的猎人的弩箭上。山林里的猎物被迫下山跳江一般都有规律,都是选择同一个地方下江,猎人只需要在那儿等候就可以了,不需要满山奔跑。猎物被追下山跳江,在急流中游泳时,猎人要眼疾手快,一箭不中要快如闪电般再补一箭,如果射不中,猎物游到对岸,除非有伙伴在对岸守候,不然,这一天算是白忙活了。猎物中箭后,过十几分钟,药性发作就倒下了。猎取的猎物,兽头和皮必须给射中的人,兽肉则是大家平分,这是独龙族猎人的规矩。

img23

老猎人和他的老伴 摄影:杨将领

2.猎黑熊

黑熊是猎人常常要打交道的对象,秋季庄稼快要成熟的时候,它经常趁着夜色到地里偷吃,一块几亩的玉米地,一头黑熊一夜的工夫就会糟蹋得颗粒无收。黑熊还会捕杀牛和羊,而且是毫无节制任意杀戮,不管是不是够吃。黑熊还会偷吃蜂蜜,有时干脆把蜂箱背走,找个僻静的地方再慢慢享受。在地边,猎人对付黑熊的办法是设地弩和插竹签。地弩又叫翻弓,不是弩,但原理是与弩相同的,在黑熊可能经过的地方选择、设置一个固定点,绑上一根末端系着锋利竹签的弹木,弹木有线引在黑熊可能经过的过道上,熊路过触动引线,弹木就弹出竹签刺中熊的胸膛,可以立时毙命。地弩的设置要根据熊的脚印判断大小而调整高度,如果猎人经验不足而高度不符,熊即使被刺中也是不会死的。竹签也是对付偷吃庄稼的黑熊的一种办法,竹签的设置要选在熊跳跃落地的地方,上面覆盖草叶隐藏,熊来偷吃庄稼,跳跃落地时扑在满地的竹签上,一般都即刻毙命。

秋季,满山的野果成熟。熊是杂食动物,喜欢吃各种野果增肥准备过冬,这是猎人猎熊的好时机。熊吃野果很会享受,它爬上高高的树,把树枝折断、并拢,再躺在上面慢慢享用四周围拢来的野果,猎人趁机偷偷接近并用毒箭射击。冬季,是猎人找黑熊晦气的大好时机,熊冬眠于雪原的大树洞内,它的窝很讲究,有木头做的枕头,床铺上厚厚的各种鸟毛、猴毛,懒洋洋地呼呼大睡,猎人寻找到它,射一只箭就立即跑开,等熊药性发作后再来找它。熊在冬季都肥肥胖胖的,它身上的油足够一家人用上一年半载的,熊皮可以缝制箭包,也可以铺在床上,很暖和。

3.猎猴子

猴子,是经常光顾庄稼地的主儿。有道是“猴子掰包谷”,这一点也不错。猴子都是成群的,一到玉米地里,右手掰一个玉米棒夹在左腋下,左手再掰一个夹在右腋下,左掰右掉,右掰左掉,吃不了多少尽糟蹋了。在地边对付猴群的办法是设置竹签,只要伤到一只,其他的就不敢在近期内再来偷吃了。有时,猎人发现有猴群光顾庄稼地,就要带上猎犬满山驱逐,把它们赶得远远的。有时,猎犬会把一两只猴子逼上大树围困起来,猎人趁机用毒箭猎杀。不过,猴王可不那么好对付,也不怕猎犬,猴王直立身高约1.34米,体重百斤左右,长着一副锋利的獠牙,它常常在后面阻挡猎犬,突然扑来抱住猎犬就咬,往往把猎犬的头和长嘴咬得千疮百孔,鲜血淋漓;有时,猴王还会在悬崖峭壁的树枝上倒挂悬荡着,等猎犬围攻上来,快如闪电般地将其抓住,抛落深涧,即使是五六条猎犬也会被猴王一一抛落深崖。只有富有格斗、抓捕经验的猎犬才能对付猴王,遇到猴王挡路,有经验的猎犬并不急于攻击,而是在急于决斗的猴王周围跳跃周旋,寻找机会,瞅准时机猛扑上去,一口咬住猴王的脖颈,死死不放,并不断地收紧利齿,直到咬断猴王的喉管。

传说,远古时候,猴类是和人类居住在一块的,猴子看到人盖的房子很羡慕,也想学盖房子,但人却使坏。人是用竹篾条捆扎房屋结构的,却故意在竹篾上面用长草叶覆盖、捆扎。猴子信以为真,就用长草叶捆扎房屋,新房盖好了,猴群就到新房歌舞欢庆,新房总是突然“哗啦”一声倒塌,猴子一看总是这样,就到野外去看是不是适合生活,派去观察的猴子回来说,野外有各种各样的野果可吃,有的野果吃起来苦一些,有的吃起来很甜,只要习惯了,看来是个好去处。这样,猴类从此就到野外生活了。猴类与人类共同居住的时候,猴子常常给人当保姆照看人的孩子,猴子看孩子十分细心,把人的孩子照料得白白胖胖的。保姆期满,猴子离去之时,人送了猴子一把小刀和一个箭筒盖子作为报酬,小刀就是今天猴子的獠牙;箭筒盖,猴子把它贴在了屁股上,这就是猴子腚部红硬红硬的那一块,猴子常常在竹林里以屁股磨蹭地面,用它来触找埋在草丛下面的竹笋。人还觉得过意不去,就对猴子说,等庄稼成熟之时,你就从地边探头吧。意思是让猴子来吃庄稼,这就是今天猴子常常来偷吃庄稼的缘由。

4.猎野猪

野猪也是经常糟蹋、偷吃庄稼的家伙。大野猪体重五六百斤,长着一对又长又锋利的獠牙,发怒时鬃毛直立,非常凶狠。人们说“头猪、二熊、三老虎”,就是说野猪比熊和虎还厉害,排在第一位。野猪扑向猎人时挥舞着又长又锋利的獠牙,所过之处,碗口粗的树会一排排地倒下。打野猪时猎人不能从正面射击,否则野猪直冲过来,会一口咬断猎人的腰。打野猪要从背后或侧面射击,野猪中箭,会愤怒地直冲上面,在树丛里撞得头晕目眩,过一会儿药性发作就倒下了。生活在高山松树林里的野猪,经常靠在松树上蹭痒,身上黏上一层厚厚的松脂,很坚硬,铁镞箭射中它也会弹开。雨季,独龙江河谷的山林大雨连绵,是打野猪的好时机,此时,野猪会躺在堆得像小山的草窝里呼呼大睡,上面直冒热气,猎人手持长矛蹑手蹑脚轻轻靠近,瞄准野猪的心脏部位猛刺,随即急忙躲避,野猪挣扎几番就毙命了。刺杀野猪要有经验,没有经验的人是不敢去刺的。野猪肉的味道有点像家猪肉,但比较精瘦,也很鲜美,腌着吃,更是妙不可言。如果猎人打到一只野猪,那是值得炫耀的事情,肉分给大家吃,野猪头颅和獠牙则挂在门口炫示,独龙江下游的独龙族,则把野猪的獠牙挂在藤竹编的帽子上做装饰。

5.猎老虎

老虎是山中之王,它啸居山林,出没于雪原,总是那么神秘不可接近。虎一般都远离人们居住的村落,偶尔会闯入村寨伤害牛、羊、猪等家畜。人们猎虎一般都是在它伤害家畜的情况下,或者是在野外不经意之间遇见,并不刻意去找它们的麻烦。家畜被伤害,猎虎要使用地弩,在还没被吃完的家畜尸体旁,根据虎的脚印判断身高设置地弩,务必刺中它的胸膛。虎吃饱后会找个僻静的地方歇息睡觉,或者发现有人来则远远躲避,等人走后再来吃剩餐,老虎遇到有经验的猎人设置的地弩必死无疑。虎一般不会主动伤人,如果有老虎吃人的情况,这样的老虎已养成恶习,是必须猎杀的,要出动所有的猎人去寻找它,不择手段地猎杀它。猎人在野外遇到老虎,按照独龙族的传说,这是要猎杀的,因为它是猎神“仁木达”送来的,如果猎神舍不得,猎人是根本不会遇见老虎的;如果老虎在睡觉,在醒目的地方先悄悄地挂上衣物、蓑衣等,再扔石块或木棍过去唤醒老虎再射,老虎醒来被射中了,狂怒暴跳去扑咬挂着的衣物、蓑衣,猎人可趁机上树躲避,等老虎中毒身亡再去捡它。

过去,独龙江地区多虎,猎虎的英雄也不少。有一个叫做孔千都里的猎人,大约是在20世纪40年代,有一次和伙伴上山去挖贝母,挖贝母的地方一般都很远,要翻山越岭走好几天。有一天傍晚,他们在一个荒无人烟的河谷准备露宿,去寻找柴火时,突然听到虎的吼声和搏斗的声音,孔千都里和伙伴循声轻轻过去,发现在距离他们100米左右的一棵枯倒的松树旁,一只老虎和一头野牛在搏斗,野牛在大树的一边试图逃跑,老虎则在另一边咬住野牛的一条后腿拼命拉扯,野牛后腿的骨头已经被虎咬断了,只有皮肉连接躯体,野牛挣扎不开,老虎正在大口大口地喝野牛血。见此情景,孔千都里的同伴忙着想先找躲藏的地方再射击,孔千都里则毫不犹豫地一面拔出刀放在前面准备自卫,一面张弩搭箭先射老虎,再射野牛。老虎被射中,立即窜入密林之中逃跑,野牛则摇摇晃晃地走了。第二天清晨两人去寻找,发现老虎跑了仅半里地就倒下了,野牛则跑到四五千米以外的地方才倒下。孔千都里因此声名远扬。还有一个猎人,靠的全是运气,他进山追撵麂子,正准备放出猎犬,突然听到山谷里传来天崩地裂般的吼叫声和撕咬声,猎犬竖起耳朵,鼻子里呜呜响,告诉主人这是猛兽。猎人唤住猎犬轻轻走下山谷,原来是一只老虎和一头黑熊正在舍生忘死苦斗,一会儿老虎压在熊身上,一会儿熊又骑在虎身上,翻滚着,撕咬着,吼声、撕咬声地动山摇,所到之处灌木丛、草丛被夷为平地。猎人静静坐山观熊虎斗,并不急于出手。熊虎斗了半个时辰,已经是伤痕累累,精疲力竭难分胜负,只好慢慢地各走各的,猎人趁机各射一箭,无意之中,竟然坐收渔翁之利,同时捕到一只老虎和一头熊。

独龙族的猎人是山林真正的主人。猎人们常常围坐在火塘边聊天,讲起野外各种惊险故事、趣闻,最后哈哈大笑:这世上有什么鬼神呀,猎人才是真正的鬼神!独龙族猎人对大自然的索取是非常克制的,他们遵循着自然的法则,从不会焚林而猎,竭泽而渔。今天,独龙族的家园由于生态多样、物种丰富,已经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猎人们放下了传统的弩箭、长矛,成了护林员和看山员。

四、捕鱼

独龙族男子上山是猎手,下河就变成了渔夫。在独龙江及其流域数百条大小支流里,有30多种鱼类。独龙江里的鱼都没有鳞片,因生活在冷水里,肉质比较硬,煮熟了也煮不烂,味道鲜美无比。

img24

捕 鱼 摄影:杨发顺

独龙江里的鱼有两大类:一是白鱼,一是扁头鱼,白鱼就像草鱼那样身体是圆条形的,只是没有鳞片,即使鱼背上各种各样的花纹算是鳞片,也不用刮,它就是皮,装饰而已,而且熟了的鱼皮很好吃,尤其是大鱼的皮。白鱼的“白”指的是它们的肚皮白,脊背就不好说了,江里的是白的,山涧里的是黑的,但有时候渔夫们在山涧里偶尔能捞到脊背白的,在江里也偶尔能捞到脊背黑的。独龙族渔夫说,脊背黑的是常住山涧里的,脊背白的是常住江里的。这有一定的道理,常住山涧肯定要形成黯淡的保护色。但还没有人研究过独龙江的白鱼脊背黑白的缘由。白鱼在江河之间脊背黑白交替是自我保护需要的随机变化,这是根据独龙族渔夫的经验说的,是生活区域的不同所致。独龙江里的白鱼大的重达三四十斤,中等的几斤十几斤,小的则只有四五两重。

扁头鱼,是独龙江鱼的一个大类,类似于鲶鱼,因头部扁平而得名,大的扁头鱼头部宽约成人的巴掌大,长约30厘米,重1斤,小的则只有四五厘米长,有的还不到1两重,有黑、红、黄三种颜色,营养十分丰富,不论是煮着吃、烧着吃还是油炸着吃,味道都妙不可言。

捕鱼是独龙族重要的生产活动,但还没有成为一个专业的生产门类,一般都是零星地进行,随季节、时间的不同,使用不同的工具。独龙族男子擅长捕鱼,发明了许多捕鱼工具,有竿网、渔网、渔叉、渔针、渔坝、溜筒、笼等,这些工具都十分简便,易于操作且有效。

(一)竿网

竿网,独龙族称之为“秋”。这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捕鱼方法。传说,古时候人与鬼混居的时候,竿网是人从鬼那里抢来的。人看到鬼用竿网夹鱼很有效,就问鬼最怕什么声音,鬼说它最怕猫头鹰“布都如如”的叫声。于是,有一天趁鬼站在急流边的岩石上夹鱼,人悄悄地跟在后面,突然在鬼背后大叫一声“布都如如”,鬼大吃一惊,掉入水中被急流冲走,人就捡到竿网并学会了制作。

img25

竿网捕鱼

竿网的制作是选择直径3厘米,长约4~5米的两根竹子,用火逐节烘烤,使弯曲的部分笔直,并以此蒸发水分,减轻重量。竿的根部用一根麻绳带相连,网中部宽约2米,长3米,呈椭圆形状,网顶端系在捆扎的竹竿尖上,两侧用细绳与竿扎紧,网的末端再用一根细绳与竿根部麻绳带连接,便制成灵活轻便的竿网。渔夫夹鱼时,下颚前伸压住竿网根部麻绳带,双臂奋力把网撑开下网入水,然后两手交叉把网拖出水面。原来鱼被网触动,不是从前后左右溜逃,而是弯身弓形,向上弹跃,此时渔夫正好把双竿合拢,鱼就被网紧紧缠住了。春夏季节,大雨滂沱,江河水暴涨浑浊,鱼群都游到岸边浅水之处,正是竿网夹鱼的好时机。渔夫泰然站立水边危石上,或是齐腰深的急流之中,奋臂下网,左插右合,右插左合,中插双合,动作利落,得心应手,他们从这一块江石跃向那一块江石,从这一崖边攀向那一崖边。夹到鱼就立即用藤条串上,挎在肩上,或是装入挎包,小鱼他们是不要的,夹上来就立即抛落水中,只挑大的,直到藤条串满、挎包填满为止。有时,一网下去,拖上来几十条甚至上百条鱼,有时混水之中夹到沉甸甸的东西,还以为是根大木头,拖出来一看,原来是几十斤重的大家伙。月朗星稀的夜晚也是夹鱼的好时机,渔夫趁着月色沿江奔跑,月夜夹鱼讲究时辰,时辰不对就不行,有经验的渔夫知道什么时辰鱼会游到岸边觅食,每次去都是满载而归。

(二)渔网

img26

修渔网 摄影:杨将领

独龙族的渔网宽约1.56米,长则2~5米不等,网眼可大可小,根据需要设计,小的仅容两指,大的边长10厘米左右。下网时用长竹竿推,上扎轻木为漂浮物,下系小石块为坠,沉落水流平缓处,鱼群游来碰触网眼,鱼鳃遂被网线钩住,越挣扎越紧,再也挣脱不开。下渔网一般是在秋冬水情稳定期,傍晚下网,次日清晨收回,或是每天清晨、中午、傍晚都收看一次,修补和清理网上的树叶、杂草之后再下。有的渔夫在农闲时间带上十几张网,沿江隔一段下一张网,网线系在竹竿上,有鱼触网,竹竿就会抖动,渔夫来回奔跑,晚上回家,往往是背着几十斤的收获物。男人们还常常结伴,特意到一两天路程的深山河谷去,那里河鱼很多,森林里动物也很多,大伙带上弩箭和猎犬,在河谷露宿两三天,白天下好渔网,就依山打猎,又渔又猎,这既是生产又是一种娱乐活动。春夏期间下网要看天气的情况,江水暴涨期间是不适合下网的,下网要看上游会不会下雨,水位是否会上涨,否则顺江水漂下来的木头会把渔网撕得七零八落。下网要有丰富的经验,要知道哪些地方是鱼群经常游动路过的,哪些地方不是,否则,就是下十几张网,也可能捞不到多少。

(三)渔叉

渔叉也是独龙族渔夫常用的捕鱼工具。鱼叉长约10厘米,尖端削磨成倒钩,以五叉为一束,安装在挺直坚硬的雪山实心竹的尖端,竿长4~5米,形若标枪,渔叉柄上穿空,系20~30米的绳索套住手腕。秋冬季节江水清澈见底,是叉鱼的好季节,可以看到大鱼在深水里黑糊糊地游动,渔夫站在岩石峭壁上等待时机,等大鱼游近,瞄准投刺,每次叉获的都是重八九斤、十几斤的大家伙。如果鱼太大,渔叉柄上的绳索可不能系在手腕上,这样十分危险,会被大鱼拖入江中。以前有一个渔夫,投刺鱼叉十分厉害,每次去叉鱼都能叉到十几条大鱼,非要有人同去才能背得动。有一次,在岸边的沙滩上发现有条大鱼躺在水中,背鳍竟有簸箕般大,露出水面,同伴劝他把绳索延长拴在树桩上,不要拴在手腕,但这个渔夫十分自负,不听劝告。一投刺,大鱼负痛狂奔江中,渔夫随即被拖入江水里,同伴只看见一只渔叉竿在江流中间直立着移来移去,过了一会儿就没入深水再也见不到了。

(四)渔针

用渔针钓也是独龙族人传统的捕鱼方法。独龙族传统的渔针叫做“斗柔木”,长2~3厘米,在三分之一处系上渔线,渔针是磨制的兽骨或是削制的竹签,串上蚯蚓等虫作饵,鱼吃下鱼饵想游走,随即被渔针卡住嘴。渔针在铁制鱼钩传入独龙族地区之前非常盛行,鱼钩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传入的,此后渔针就很少用了。独龙族人钓鱼,鱼线上有坠无漂,视竿顶点动,或者是凭手心的触感便知道鱼儿是否上钩。钓鱼的时机是在天气晴朗、水情稳定的时候,可以在大江边钓,也可以到河谷去。到河谷钓鱼,鱼线不用很长,一般是3米左右,跟鱼竿相当。那里的鱼很多,鱼儿觅食的时间根本就来不及换鱼饵,鱼钩一放下去鱼竿就立马抖动个不停,要在一根线上吊上两三个鱼钩才行,有时鱼群争抢鱼饵被线缠住,一条鱼线会吊上来两三条,大鱼收好,小鱼就重新放回水里让它再长。小的河谷里除深潭以外,人们可以涉水过来过去,钓大鱼不一定往深潭下钩,有时在刚没腿肚子的浅水里也可以拉出来重2~3斤、长2尺左右的大家伙,叫你惊喜不已。到河谷钓鱼很讲究,不能任意走动,看好要下钩的地方,轻轻过去,躲在岩石后静静地一动不动,否则,鱼儿看你走来走去,因害怕会四散而逃,或是钻到岩石缝里躲藏,你就是钓半天,除了小鱼以外,可能什么也捞不着。

在江边钓鱼,可以放长线,也可以用长短不一的各种竿线钓,既可以钓到身体圆条形的大小“白鱼”,也可以钓到红、黄、黑等各种颜色的扁头鱼。钓扁头鱼还有特殊的方法。扁头鱼喜欢在水边的岩石下觅食,这种鱼味道好,但又笨又傻,吃到诱饵被刺,不是挣扎着要吐出来,而是越疼越拼命往肚里咽,如果用鱼钩,被它吞进肚子里,取出来很麻烦,所以最好是用传统的渔针,渔针就是被吞进去,用一根小木棍捅一捅就可以取出来。钓扁头鱼的鱼线不用很长,半尺左右就行,系在竿尖上,插到水里的岩石缝隙里即可。渔夫专钓扁头鱼,常常用三四十根鱼竿,沿江边排开,渔夫再背着竹篓来回奔走,直到钓满竹篓为止。放长线钓大鱼,最好的季节是秋冬水位下降的时候,这时候江水里鱼食很少,鱼饵用蜈蚣、螳螂等,去掉头挤掉内脏,用细竹管吹膨弯曲,鱼钩藏在弯曲的诱饵里面。鱼群游来,小一些的鱼见到这些张牙舞爪的家伙只是碰碰,并不敢吃,也吞咽不下,只有重几斤十几斤的大鱼不怕,稍稍试探鱼饵是否是活的,就一口吞吃。钓大鱼要有耐心,不能鱼竿一抖动就拉,鱼竿轻微地抖动,那是大鱼在试探,看虫子是不是死的,或者是小鱼在玩耍。大鱼如果真的上了钩,那是十分明显的,鱼竿会被拉弯,甚至是被拉断。钓到大鱼,最终把它拖上岸是要费一番周折的,大鱼吞下鱼饵游动时被刺疼,就往江心的深潭里钻,而且力气很大,这时候不能硬拉线,否则会脱钩或是线被拉断,反倒要放线,但要一点一点地放,等大鱼放松下来,再慢慢地收线,大鱼再拉再放线,等放松下来再收,这样的较量往往需要十几分钟,最后大鱼筋疲力尽,就可以轻松地拖上岸。

钓鱼并不是男人们的专利,也是妇女、姑娘和儿童们的娱乐活动。妇女们常常趁到江边、河边找猪食,洗衣服的机会钓鱼,或者是干脆跟着男人去钓,她们的技巧一点也不逊色于男子。儿童们在假日里,除了在院子里玩耍外,整日在水边泡了,一会儿半懂不懂地垂钓,一会儿去看看自己放着的牛羊,一会儿又下水嬉戏、摸鱼,常常因牛羊吃了庄稼挨父母的斥责。

(五)溜筒

溜筒是独龙族在春夏季节常用的捕鱼方式。每年的春夏,鱼群从江里溯流而上,接踵拥挤至山涧河流及小溪产卵、觅食,此时用溜筒捕鱼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溜筒的制作是将几十根长4~5米,长短、粗细相近的竹子并排捆扎在两三根野藤上,间隔紧凑,然后将末端收紧捆扎,形成圆锥状,另一端敞开,这就是溜筒。溜筒的安放要选择河流入江附近,上宽上窄的地形,两边用石块筑坝,用青苔、树叶等堵塞缝隙,把河水阻拦成潭,中间用溜筒敞开的一端接着,溜筒身上用粗绳粗藤捆绑,紧系在两边的大树或岩石上,以防止溜筒被水流冲走;溜筒的另一端即圆锥口离地面约1米高,用树根支撑,圆锥口可以张开,吊接小眼的竹篮。鱼群在山涧产好卵,觅饱食顺流而下,就进了溜筒里面,水流在溜筒的两三米处渗漏完,鱼群就滚落入溜筒里。安装溜筒一般是在比较小的河流上,大的河流是拦不住的,只能选择分流安装。安装好了溜筒,看溜筒一般是在清晨,因为鱼群溯河产卵觅食,一般是夜间上溯,清晨又重回江里。孩子们常常两三个搭伙,到大人安装溜筒的附近江边去露宿玩耍,在那里搭起茅棚,下网钓鱼,自己生火做饭,等天亮后看了溜筒再回家。

(六)渔坝

渔坝并不是坝,只是当地汉语的俗称,独龙语叫做“匾儿”(平声)。渔坝是竹篾编织的一种立体“勾”形器具,选择在河流自然形成的小瀑布处用绳索悬挂,瀑布落差一般在1.5米左右或是更高,渔坝紧靠瀑布的一面较高,另一面较低,1米左右,宽度则随瀑布的宽度而定,与瀑布垂直距离约50厘米。春夏季节,鱼儿上溯,遇到瀑布就争先跳跃,都纷纷落入渔坝之中不能逃脱。

(七)渔笼

img27

渔 笼 摄影:李金明

渔笼,独龙族叫做“阿桑”,是独龙族经常使用的捕鱼工具。渔笼是用竹篾编织的圆锥形器具,口大屁股小。渔笼口部向里呈漏斗形,漏斗口竹篾刺尖锐,也向里排成圆形,鱼挤入时竹篾被张开,随即吻合如初,鱼只能进,不能出;渔笼的尾部,留下来的是一条条未被编织的竹篾,放渔笼时捆扎,取鱼时松开。独龙族的渔笼有两种用途:一是用绳索系着,捆绑石块沉深潭,口径、漏斗口及身长根据需要设计。想吃大鱼肯定要沉深潭,那就编长1~2米,口径0.5米,漏斗口径20厘米左右的,里面放置用树叶包着的腥肉,或是捣碎的青玉米做饵,每次收获肯定都是几斤以上的大家伙,还有一些扁头鱼和小白鱼。二是把小河、小溪。渔笼的笼口、漏斗口也要根据河流、溪流的大小设计,笼口朝着水流方向放置。把小河,那就白鱼、扁头鱼一起收,漏斗口在4~5厘米左右;把小溪的季节则是在夏末秋初,渔笼口直径2~3厘米,小溪特别小,有的小溪流量只有水龙头的二三十倍,沿小溪溯流而上的鱼都是长6~7厘米,重一二两的黄色和红色的小扁头鱼种,成群蜂拥而上,清晨收渔笼满满的,少则二三斤,多则十几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