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南会府宋桂林

西南会府宋桂林

时间:2022-0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它们共同形成环城之势并且疏通桂林城区四经八脉。种植桂树使桂林之名有桂树之实以配合,桂林因此名副其实。南宋时期整个广西共十所书院,桂林就有五所,这也是因为桂林与湖南相邻,受湖湘文化影响的缘故。广西排名全国第八。作为桂林三宝中的第一宝,它已有千年历史。桂林傩队,宋代时名闻京师,被称为静江军傩。
西南会府宋桂林_历史文化名城桂林

八、西南会府宋桂林

北宋时,德高望重的桂林文人张仲宇写过一篇《桂林盛事记》,摩崖石刻于中隐山佛子岩。文章开宗明义指出:

桂林为广右二十五州之都会,风俗淳古,分野宁固,自秦汉以来无干戈之患。和气所薰,山川秀发。

的确,与战争带给人类的创伤相比,和平是那么值得珍惜和褒扬。在宋代,北方连年战争不断。与北方频繁的战事相比,桂林倒是有过长久的偏安局面,宋城桂林的建设因此有了长足的进展。

《桂林盛事记》专门记载了当时桂州知州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王祖道在桂林办学兴教、引水通城的事迹:

王公祖道来帅是邦。念郡庠湫隘,风教未敷,乃辟而广之,诱进学者。又采堪舆家之说,洫子癸之流,以注辛戌,环城有水,如血脉之荣一身,遂闻之朝。

桂林山水甲天下。但也有人认为桂林“山有余而水不足”。中国人对水是很重视的。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能治水者能治天下也。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可见水与人的智慧、灵性有关。对于社会,水畅则政通;对于个人,水畅则慧明。唐代桂林开发了西湖,桃花江、西湖、榕湖、杉湖连成一片。王祖道采用风水学者的理论,将正北方向漓江的水,引到西北方向,注入西北面和西面的护城河。桂林从杉湖到溜马山,从老人山至鹦鹉山,有了一条既宽又深的护城壕——桂湖。

《桂胜》对此也有记载:

朝宗渠,宋人于城北当道穿渠,使有流,东有漓江,西入西湖,达于阳江,用补形胜之所不及。

朝宗渠连接着从虞山,经回龙山、老人山到隐山的水上通道,与桂湖相连。它东接漓江,西接隐山西湖。当时,伏波山南也开凿了一条渠道,经独秀峰前通达西濠塘,伏波山和叠彩山之间在宋代时本是一片风景秀丽微波荡漾的平湖。宋代的桂林实际有三条贯通东西的水道和三条贯通南北的水道:东西水道为榕杉湖、平湖和朝宗渠;南北水道为漓江、桂湖和桃花江。它们共同形成环城之势并且疏通桂林城区四经八脉。桂林终于形成了“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局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山水城市。

由是,桂林四面环水,东西南北互相沟通,就像人的血脉四通八达,周身涌流。王祖道此举意在将城市水系沟通,以达到通民智的目的。

南宋,伏波山还珠洞西侧珊瑚岩口石壁下,刻有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兼静江知府范成大的《鹿鸣燕诗并记》,全文如下:

淳熙元年秋九月,桂林鹿鸣燕。太守范成大赋诗以劝驾云:

淮南吾国最多儒,耸观招招赴陇书。

竹实秋风辞穴凤,桃花春浪脱渊鱼。

月宫移种新栽桂,江水朝宗旧凿渠。

况有龙头坊井在,明年应表第三闾。

郡人曹邺桂诗云:我向月中收得种,为君移向故园栽。今年用故事种桂正夏、进德二堂,又复朝宗渠水,以符文章应举之记。赵观文、王世则两人皆魁天下,今状元坊存焉,故拙句中悉及之。

鹿鸣宴是地方政府长官为考中举人的士子设立的宴会。这段诗文涉及范成大在桂林做的两件事:一是在桂林种植桂树,据认为这是桂林广种桂树的开始,从此桂林桂树成林,桂花飘香;二是修浚城北朝宗渠,使渠水绕城环流,水脉畅通。植树通渠,范成大做这两件事的寓意都与崇教兴学有关。植树通树人,撒播的是文明的种子。通渠象征通智慧,期冀的是人在科举考场的通达。当然,范成大所为除了他本来的用意之外,还产生了其他的效果。种植桂树使桂林之名有桂树之实以配合,桂林因此名副其实。修浚朝宗渠不仅美化了城市景观,方便了城市交通,而且起到了通民智、倡文明的作用。

通民智、倡文明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学校教育的发达。宋城桂林的官办学校除了静江府学之外,其所辖县如灌阳、全州、兴安、灵川、永福、义宁(今临桂)、阳朔、荔浦都有自己的县学。除官学外,宋城桂林还兴建了一批私人创办的书院。其中以全州的清湘书院和桂林的宣成书院最为著名,宋理宗专门给这两所书院御赐匾额。宣成书院由广西经略使朱禩孙为纪念张栻(谥宣公)和吕祖谦(谥成公)创办于南宋景定三年(1262)。此外,全州还有太极书院、昇乡书院和明经书院。南宋时期整个广西共十所书院,桂林就有五所,这也是因为桂林与湖南相邻,受湖湘文化影响的缘故。宋代湖南有书院四十六所,排名全国第四。广西排名全国第八。

宋城桂林不仅具备了完善的城的格局,而且营造了繁荣的市的氛围。桂林人生活在这片得天独厚的土地上,努力将自己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我们今天无法找到一幅类似《清明上河图》那样的艺术作品直观感受当时人们的生活风貌,但是,从各种文献中,我们还是可以体会到当时桂林人生活的诗意。这种诗意不仅体现为一叶扁舟畅游桂林的山水自然之乐,更体现为饮食、娱乐等的社会人文之乐。

桂林乐于将自己的生活酿造得清爽醇和,就像驰名全国的桂林三花酒。这一中国米香型白酒的代表,晶莹清亮,醇厚芳香,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洌,回味怡畅。其酿造历史可追溯到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专门有《志酒》一节:

至燕山,得其宫中酒号金兰者,乃大佳。燕西有金兰山,汲其泉以酿。及来桂林,而饮瑞露,乃尽酒之妙,声震湖广,则虽金兰之胜,未必能颉颃也。

这里所说瑞露,即桂林三花酒。它用桂北优质大米、甘甜而无杂味的漓江水以及当地香菊药草制成的传统酒药,发酵酿制而成。因其酿制要蒸熬三次,摇动可泛起多层细细的酒花,俗称“三熬堆花酒”,简称三花酒。作为桂林三宝中的第一宝,它已有千年历史。

市的功能不仅要满足人的口腹,还得满足人的情感。宋代桂林人已经拥有划着小船、品着三花、观看傩戏的生活享受。傩,是驱逐疫鬼的意思。古代有傩礼、傩舞、傩戏。傩礼是宫中的礼仪。傩舞和傩戏是民间的活动。傩舞的主要特点是舞蹈者都经过化装或戴面具,以腰鼓作为伴舞乐器,有节奏地做出驱逐疫鬼的舞蹈动作。傩戏是傩舞的发展,加入了情节和唱腔。桂林傩队,宋代时名闻京师,被称为静江军傩。

周去非著《岭外代答》专门有一段文字写桂林傩:

桂林傩队,自承平时,名闻京师,曰静江诸军傩,而所在坊巷村落,又自有百姓傩。严身之具甚饰。进退言语,咸有可观,视中州装,队仗似优也。推其所以然,盖桂人善制戏面,佳者一直万钱,他州贵之如此,宜其闻矣。

陆游《老学庵笔记》也有记载:

政和中大傩,下桂府进面具。比进到,称一副。初讶其少,乃是以八百枚为一副,老少妍陋,无一相似者。乃大惊。至今桂府作此者皆致富,天下及外夷不能及。(大意是,北宋年间,宫廷举行大傩礼,下诏桂州府进贡戏面。当时的桂州府只送去一副戏面,宫中百官大为不解。仔细看时,发现这一副戏面是由八百枚戏面组成,有老有少,有妍有陋,形态各不相同,穷极工巧,令人惊叹。)

两段文字说明了桂林傩的几个特点:一是名气大,闻名京师;二是桂林人热爱傩戏,日常生活经常有傩戏;三是桂林傩队表演出色;四是桂林制作傩面具的工艺精湛;五是桂林傩面具价格昂贵,桂林人以此致富。

紧跟着桂林傩,《岭外代答》还介绍了桂林腰鼓:

静江腰鼓,最有声腔,出于临桂县职由乡,其土特宜乡人作窑烧腔。鼓面铁圈,出于古县,其地产佳铁,铁工善煅,故圈劲而不褊。其皮以大羊之革,南多大羊,故多皮。或用蚺蛇皮之。合乐之际,声响特远,一二面鼓,已若十面矣。

傩戏是一种综合艺术,融美术、音乐、舞蹈于一体,傩面具显示了桂林美术工艺的精良,腰鼓则表明桂林音响工艺的卓越。桂林人对音乐的热爱是很令人惊讶的。他们不仅在爱情中有歌声作伴,而且他们能够将艰苦的劳动奏成美妙的音乐。《岭外代答》的两则记载很生动地描述了宋城桂林的音乐氛围:

岭南嫁女之夕,新人盛饰庙坐,女伴亦盛饰夹辅之,迭相歌和,含情凄婉,各致殷勤,名曰送老,言将别年少之伴,送之偕老也。其歌也,静江人倚《苏幕遮》为声,钦人倚《人月圆》,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凡送老,皆在深夜,乡党男子,群往观之,或于稠人中发歌以调女伴,女伴知其谓谁,以歌以答之,颇窃中其家之隐匿,往往以此致争,亦或以此心许。

这是送亲时的山歌对唱。

静江民间禾,取禾心一茎藁,连穗收之,谓之清冷禾。屋角为大木槽,将食时,取禾椿于槽中,其声如僧寺之木鱼。女伴以意运杵成音韵,名曰椿堂。每旦及日昃,则椿堂之声,四闻可听。

这段生动的描写,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宋代桂林人诗意生活的画面。

桂林瑞露的声震湖广,桂林傩的闻名京师,山歌的曼妙,椿堂的诗意,从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两方面表现出宋城桂林的繁荣程度。汪应辰在《桂林馆记》中描写桂林:

逾衡湘而南,靖江为一都会,崇墉复宇,显敞壮丽,通衢之广泛,众之阛阜盛,称其为都会之府。

可以想像,宋城桂林极尽繁华,俨然西南会府。

可惜,这种和平的生活总是被人类的一种负面欲望侵犯,盛极一时的西南会府最终遭遇了灭顶之灾。

鹦鹉山西南山腰处有一幅高三百三十厘米、宽二百九十七厘米的大型石刻城池图,称《静江府城池图》,是我国现存形制最大、历史最早的摩崖石刻地图。它详尽绘制了南宋末年桂林的城池、兵营、官署、街道、山川名胜。

静江府城池是在南宋末年蒙古兵长驱直入,从云南打到邕州(今南宁),即将迫近桂林的紧急形势下,由宋理宗下令建筑的。从公元南宋宝祐五年至咸淳六年(1257—1270),李曾伯、朱祀孙、赵汝霖、胡颖四任广西经略使主持,用十四年时间接力完成了这项规模庞大的城防工程。

《桂林简史》详细介绍了这次修城的范围:

从李曾伯开始,由城东北隅的雪观(伏波山附近)起,沿河到马王山脚(今叠彩山木龙洞)一带,再由宝积山顶(今师院附中后山)起北至今陈公祠一带,修了两道新城墙,全长七百多丈,城高两丈,面宽两丈,脚宽四丈五。在古南门西边新修月城一座,将伏波山自北而南至杉湖北岸的唐宋旧城,重加修筑,又将南阳江(今杉湖)沿着城西至鹦鹉山脚的壕塘挖宽挖深。到了朱经略任内,又从今榕湖北沿今翊武路北至今桂林地区专署大楼一带,新筑一道城墙与旧城连接,面宽四丈,脚宽八丈,高三丈,比其他城墙厚而高,还开浚壕塘五百多丈。到了赵经略任内,主要修筑由今阳桥沿漓江至叠彩山的泊岸,全长七百多丈。到了胡经略任内,主要筑新城四处,共长四百多丈,此外还开凿城北新壕塘,其中无水的壕塘五十多丈,有水的壕塘百多丈,还将旧壕塘挖宽挖深,有的宽达二十五丈,深达二丈到二丈五尺。……城墙上都建有女儿墙、楼橹之类的防御性军事建筑。……耗费之巨,可谓空前,桂林成为“雉堞相望,流水莹带,群山耸立”的军事重镇。

从《静江城府图》可以看到,桂林东临漓江,西到桂湖,南到榕、杉湖,北到鹦鹉山、铁封山,四面有河环护,四周被坚固的城墙所包围。城墙规模宏大,北起铁封山,沿宝积山向南至今翊武路南端,折而向东至漓江边,转伏波山、叠彩山,再转铁封山,全长六千多米,高六至九米。墙上筑大小楼橹五十多座。以至有“铜铸重庆府,铁打桂林城”的说法。至今人们还可以看见翊武路、宝积山残留的宋代城墙,东镇门连接铁封山、叠彩山一段保存基本完好。

越坚固的城墙带给城市的越可能是生灵涂炭。静江城的修筑给桂林带来的正是空前的浩劫。六年后,元军大将阿里海牙率兵南征,马墍坚守静江城长达三月,誓死不降。《宋史·马墍传》记载:“前后百余战,城中死伤相藉。”阿里海牙筑堰断大阳江、小溶江的水,打开静江城东南的堰坝,使静江城周围的护城河干涸。失去护城河的屏障,静江城终于被元军攻占。《元史·阿里海牙传》记载:

民闻城破,即纵火焚居室,多赴水死。

阿里海牙以静江民易叛,不重刑之,则广西诸州不服,因悉坑之。

这种焦土式的城池攻守战,桂林后来还遭遇过多次。双方将士可能会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书写,但不断遭受重创洗劫的是城市,牺牲与损失最惨重的是城市里的百姓。

宋代,桂林山水已经享誉整个中国,出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说法。

这句诗最早出自南宋桂林地方官员王正功刻在独秀峰读书岩上方的一首诗歌,全诗如下: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

士气未饶军气振,文场端似战场酣。

九关虎豹看劲敌,万里鲲鹏伫剧谈。

老眼摩挲顿增爽,诸君端似斗之南。

诗写于1201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

更早的唐代,距今一千一百多年,柳宗元于唐元和十二年(817)曾游桂林,写了《訾家洲亭记》。在文中,他发出感慨:“遍行天下者,唯是得之。”意思是桂林山水之美天下第一。

南宋,范成大曾在桂林任职三年,淳熙二年(1175),在离开桂林前往四川的路上,他写了一本书《桂海虞衡志》,明确指出:“桂山之奇,宜为天下第一。”

范成大专门解释了他所理解的“天下”的含义:“予生东吴,而北抚幽、蓟,南宅交、广,西使岷峨之下,三方皆走万里。”由此可见范成大的“天下”指的是东到江浙、北到河北、南到两广、西到四川的范围。在这么辽阔的大地上,范成大专门将桂林的山与他见过的太行山、九华山、黄山、雁荡山、巫峡等诸多名山胜景进行比较,再次强调他的结论:“桂之千峰,皆旁无延缘,悉自平地崛然特立,玉筍瑶簪,森列无际,其怪且多如此,诚当为天下第一。”

二十六年后,王正功以诗的形式为桂林山水作了终极性的定论:桂林山水甲天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