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为何淮河流域多洪灾

为何淮河流域多洪灾

时间:2022-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淮河流域灾情极为严重,淫雨兼旬,洪水所到之处,圩堤尽溃。据统计,1901年到1948年的48年中,淮河全流域共发生42次水灾。现代灾害科学研究表明,这种气候过渡地带是地球上典型的灾害多发地区。从1194年至1855年,黄河夺淮长达661年,给淮河流域带来了灾难性的变化。除了黄河侵淮造成淮河巨大的历史变迁,为洪水提供了温床以外,淮河流域多发洪灾还有其他因素。沙颖河为淮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伏牛山区。
为何淮河流域多洪灾_自然灾害可怕

1931年,“中原大战”的尘埃尚未落定,关外,日本帝国主义4个月内侵占了整个东北,同时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开始波及中国。内忧外患交织的背景下,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也悄悄袭来。

1931年的6月至8月,北方冷空气势力强盛,活动频繁。江淮流域处于低压槽间,相应地面不断有波动产生并发展成气旋。长江、淮河流域为冷暖气流交汇之地,降雨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笼罩面积广,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江淮并涨的大洪水。淮河流域灾情极为严重,淫雨兼旬,洪水所到之处,圩堤尽溃。从淮阴到扬州,纵横三四百里,一片汪洋,淹没了庄稼,冲毁了房屋,人畜尸体漂浮在洪水之中。沿淮大堤自河南信阳至安徽五河主要决口64处,决口长度累计17.3千米,全流域淹没农田7700余万亩,“麦收三成秋无收,濒淮各县成泽国”,受灾人口达2100余万,死亡7.5万多人,经济损失3.64亿银元。

灾民四处逃荒,当时又逢瘟疫流行,因患疫致死者达数万余人。滔滔的淮河水孕育、滋养了勤劳朴实的淮河儿女,却又在这场洪灾中“翻脸不认人”,使淮河儿女辛苦劳作的家当转眼化为乌有。

据统计,1901年到1948年的48年中,淮河全流域共发生42次水灾。最突出的大灾有1916年、1921年和1931年3次,淮河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

淮河流域位于我国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之间,流域面积27万平方千米,以废黄河为界,分为淮河和沂沭泗两大水系。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区,以南属北亚热带区,早在《晏子春秋》中就有“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记述。总体来看,淮河流域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1~16摄氏度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888毫米,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再加上便利的交通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淮河流域成为我国经济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自古以来,民间广泛流传着“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赞誉,唐朝时还有“天下以江淮为国命”之说。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的繁荣,淮河流域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岳嵩山位于淮河最大支流颖河之源,其嵩山书院则是我国古代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安徽的寿县和江苏的淮安都曾经成为军事重镇;具有4000年历史的徐州古城更是历来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成为我国古代文化中的光辉一页。

但是,反过来说,因为淮河流域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南北平均降雨相差500~600毫米,多雨年与少雨年的降雨量相差3~4倍。冬季干旱少雨,夏季降雨集中,汛期暴雨持续时间长。现代灾害科学研究表明,这种气候过渡地带是地球上典型的灾害多发地区。

1194年开始的黄河夺淮是淮河流域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黄河与淮河流域之间有一段没有山脉分隔,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的黄河下游河道经常变迁摆动,左右堤交替决口,黄河泥沙不仅淤积破坏了济水水系,使一部分济水流域成为淮河流域,而且影响了淮河及其北部支流。从1194年至1855年,黄河夺淮长达661年,给淮河流域带来了灾难性的变化。

1936年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发洪水的情景

1986年斯洛克梅发洪水

1997年罗伯韦勒斯发洪水。

由于淮河流域存在着孕灾的气候条件,加上黄河长期夺淮的恶劣影响等因素,淮河流域从一个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古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变成了一个“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多灾多难的穷地方。黄河水带来的大量泥沙到处泛流,不仅淤塞了淮河干流河道,而且倒灌、淤塞了各支流河口,使淮河中游河道比降变缓,并在盯胎与淮阴之间的沿淮两岸壅积成湖荡。原来的淮河入海通道逐渐被淤成一条地上悬河,即现在的废黄河。特别严重的是,黄河侵占了淮河中下游河道,致使淮河上中游洪水没有疏泄的渠道,极易在洪汛期间造成洪灾发生。

明清时期,淮河堤旁曾铸立起高大的“九牛二虎”,以示镇压淮河洪水这条千年不驯的孽龙就范。铁牛腹部还铸有铭文:“维金克木蛟龙藏,维土制水龟蛇降;铸犀作镇奠淮扬,永除昏蛰报吾皇。”其意思是,借助牛虎神力,镇堤压浪,驯服洪水。可是,每当洪水暴涨时,“龙虎相斗”,肆虐的“蛟龙”常将“牛虎”击于水下。被“蛟龙”冲得七零八落的“铁牛”在1949年后找到了5头,成了历史文物。其中两头放在今三河闸管理处大门口,两头放在高良涧进水闸旁,还有一头在淮阴县(现为淮阴区)高捻渡口,其余的牛虎不知被洪水冲到哪里长眠于地下了。

除了黄河侵淮造成淮河巨大的历史变迁,为洪水提供了温床以外,淮河流域多发洪灾还有其他因素。

淮河支流多。淮河上中游水系呈不对称的扇形分布,南岸支流众多,均发源于山区和丘陵区,源短流急,较大的支流有史灌河、淠河、东淝河、池河等。史灌河、淠河是南岸的主要支流,均发源于大别山区。北岸主要支流有洪汝河、沙颖河、涡河、包浍河等。沙颖河为淮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伏牛山区。每降暴雨,众多支流很快将广大地区内的地表水汇入淮河主干道,势必给淮河主干道泄洪造成巨大压力

安吉斯洪水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流经河南、安徽,至江苏扬州的三江营入长江,全长约1000千米,总落差200米。而从淮源到洪河口的上游364千米河段,落差就有178米,占总落差的89%。由于中下游地势平缓,洪水下泄十分缓慢。因此,中游也成为治理淮河最关键的河段。

在上中游的许多河段,由于河道弯曲狭窄,支流洪水迅猛汇集后,极易造成行洪不畅,专家称其为“卡脖子”。据专家介绍,常常在淮北各支流洪水缓慢汇入淮河的同时,淮河干流上游与淮南山区各河又接连发生洪水,这种双向洪水组合对淮河干流的威胁最大。

上游基本上是山区丘陵地带,坡大流急,而淮河水系最大的湖泊洪泽湖由于多年泥沙淤积、逐年加高加固,湖底已高于淮河河床许多年,形成特殊的河上湖——“地上湖”,情形类似黄河下游。这样就形成了淮河“两头翘”的形势。再加上从洪泽湖中渡以下全长150千米的下游,落差只有6米,致使淮河洪水越到下游越缓慢,往往一次洪水过程长达30天甚至更长。

另外,淮河流域的暴雨多发生在6月到8月,其中6、7月主要受梅雨锋影响,梅雨期的长短、雨量的大小,基本上决定了淮河全年的水情,如1931年梅雨期长、雨量多,就形成了全流域性大洪水。8月份主要受台风影响。淮河干流及其支流上游的桐柏山、伏牛山、大别山和沂沭河上游的沂蒙山区,都是经常发生暴雨的地区。暴雨频繁也是造成洪灾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千百年来,由于黄河夺淮给淮河流域带来的灾难性影响难于彻底消除,加上不利的气候因素,以及淮河流域特定的地理环境,致使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时有发生。1949年以后,淮河流域还先后发生了1950、1954、1991、2003年流域性洪水和1957、1968、1974、1975年局部大洪水,均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因此,淮河流域仍是全国洪涝灾害的重灾区,淮河的治理任重道远。

1950年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号召,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治理,淮河流域得到了全面治理,淮河的水患得到了有效控制。

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随着沿淮乡镇企业大规模发展,大量工业污水不经任何处理径自排入淮河,导致淮河水质迅速恶化,沿淮人民的生活用水受到直接影响。

2003年8月美国的一场洪水使来往车辆寸步难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