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货币政策绩效研究》序言

《货币政策绩效研究》序言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为本书货币政策绩效研究的逻辑起点,主要的研究目的是探明货币政策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基本职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货币政策绩效进行量化分析的参考标准,为以下几章内容的进一步展开奠定理论基础。第四章的主要任务是构建我国货币政策绩效考察的基准理论模型,以及度量指标体系。第六章的主要研究任务是对基于社会福利的我国货币政策绩效以及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优选择展开实证研究。
结构安排_中国货币政策绩效研究:基于社会福利角度的考察

第一章为绪论。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本书通过梳理,将现有文献按照货币政策绩效研究的三个层面——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探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以及货币政策框架具体内容的优化研究——分别进行述评,并通过分析从中发掘我国货币政策绩效研究中尚存的不足或可进一步拓展的方向。

第三章为本书货币政策绩效研究的逻辑起点,主要的研究目的是探明货币政策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基本职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货币政策绩效进行量化分析的参考标准,为以下几章内容的进一步展开奠定理论基础。全章总共分为四部分:第一节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框架的基本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和评析;第二节基于“菲利普斯曲线”理论与“泰勒曲线”理论——货币经济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两个“政策菜单”理论——对我国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基本职责展开讨论;在第二节分析的基础上,第三节对货币政策绩效评价的参考标准进行界定与解析;最后一节为本章小结。

第四章的主要任务是构建我国货币政策绩效考察的基准理论模型,以及度量指标体系。本章主要包括五部分:第一节为基准模型中目标函数的设定,即社会福利损失函数的设定;第二节为约束条件,即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第三节为最优状态下的货币政策操作求解;第四节为我国货币政策绩效量化分析的基本思路与度量指标构建;最后一节为本章小结。

第五章在基准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优选择问题展开理论探讨。参考Poole(1970)使用的研究框架,本书对“普勒规则”进行了适度拓展,探讨了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参考标准。本章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节简述“普勒规则”的提出及发展;第二节阐释“普勒规则”提出的基本研究框架与思路;第三节根据我国现有国情,在“普勒规则”研究框架的基础上进行适度拓展,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优选择问题展开理论探讨;第四节为本章小结。

第六章的主要研究任务是对基于社会福利的我国货币政策绩效以及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优选择展开实证研究。本章主要包括五部分:第一节为本书实证研究所需数据的采集及初步处理;第二节为本书基准模型在中国的实证研究;第三节为基于社会福利的我国货币政策绩效考察;第四节为我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实证研究;最后一节为本章小结。第七章为本书的结论与展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