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子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

影子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而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着重系统地研究我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四个方面的影响。再对我国以利率作为中间目标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影响。第七章是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

1.3.1 研究思路

从前面的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国内外关于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各有侧重,不是十分系统。本书着重以我国的影子银行为研究对象,从我国影子银行的概念界定入手,分析影子银行的产生及比较中外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进而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着重系统地研究我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四个方面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本书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明了本书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本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是影子银行概述。首先对影子银行的概念进行界定,归纳影子银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接着分析影子银行产生的背景及演变历程,阐述影子银行产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第三章是中美影子银行发展比较。首先,分析我国影子银行的产生及影响,接着回顾其发展历程、运作机制和监管现状。其次,研究美国影子银行产生的原因、分类、运作方式及特点与监管现状。最后,对中美两国影子银行进行比较研究。

第四章是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首先阐释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而回顾从新中国成立到目前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进历程;最后分别阐述影子银行对各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主要对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政策、窗口指导五种工具进行研究。

第五章是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影响。首先分析货币供应量、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特点及传导机制。接着回顾西方国家和我国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历程。再对我国以利率作为中间目标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供应量、利率)的影响。

第六章是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在阐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现状。再运用CC-LM模型,就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展开理论分析。然后,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 regression,简称VAR)模型,利用ADF单位根检验(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约翰森(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实证分析方法检验理论研究的结论。

第七章是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首先阐释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关理论。再从理论上分析影子银行对保持物价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其中,重点研究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机制和金融修正机制,以及影子银行与经济周期的关系。最后通过实证方法研究影子银行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的影响。

第八章是影子银行对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相关性的影响。首先梳理不同学派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与最终目标相关性的不同观点。接着分析影响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的因素,进而分别研究影响利率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相关性的因素以及影响货币总量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相关性的因素。在此基础之上,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等对前述理论研究展开实证分析进行验证。

第九章是结论及政策建议。主要从影子银行和货币政策两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3.2 主要研究方法

历史与逻辑的方法。本书运用历史与逻辑的方法,对影子银行的产生、演变及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从理论上阐述影子银行定义、风险、监管、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比较分析法。本书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我国影子银行与欧美等国家影子银行在组成形式上的差异,并且比较两者产生历程与发展现状的不同。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前人货币政策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研究我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各个环节的影响。

定性分析的方法。在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上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研究影子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窗口指导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实证分析的方法。本书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统一口径的数据和分析工具,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讨论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各个方面和环节(包括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与最终目标相关性)的影响。

【注释】

[1]姜镇:《影子银行的监管问题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2]数据来源:http://wallstreetcn.com/node/15354。

[3]数据来源:http://www.cnetnews.com.cn/2008/0716/988445.shtml。

[4]参见http://news.jinku.com/20121204/1595187.html。

[5]数据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12/16/content_1232657.htm。

[6]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7]范大路:《“影子银行”应尽快走出影子》,载《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5期。

[8]中国人民银行:《年金融稳定报告(2013)》。

[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全球金融稳定报告(2008年)》。

[10]参见http://www.financialstabilityboard.org/2011/04/shadow-banking-scopingthe-issues/?page_moved=1。

[11]McCulley P.:“Teton reflections”,PIMCO Global Central Bank Focus,2007.

[1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稳定报告2013》。

[13]巴曙松:《加强对影子银行系统的监管》,载《中国金融》,2009年第14期。

[14]周莉萍:《论影子银行体系国际监管的进展、不足、出路》,载《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第1期。

[15]夏荣静:《关于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及监管的讨论综述》,载《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第42期。

[16]齐萌:《后危机时代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金融法制变革》,载《财经科学》,2013年第4期。

[17]祁永忠、栾福茂:《我国影子银行风险及其监管改革》,载《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18]王海全、郭斯华:《影子银行、货币政策传导与金融风险防控》,载《金融与经济》,2012年第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