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化遗产日

文化遗产日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皇宫显示现世帝王的威严,陵墓则表现已逝帝王的威严。大型的人体石刻创作被认为是发轫于秦文化,并用作建筑和陵园的艺术装饰。
文化遗产日_现代节日解读

(6月第二个星期六)

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所保护的物质文化遗产都界定为历史的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具体规定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

(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三)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四)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

(五)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

根据《文物法》第三条,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简要介绍如下:

①古建筑

建筑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它主要是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古建筑与它所处的历史、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古代建筑闻名于后世的莫过于万里长城。它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延绵万里,是世界规模最大的防御工程。其次是宫殿建筑。宫殿是显示帝王之威的建筑,因此有高、大、深、庄四大特点。

高:以北京故宫为例,史书记载:“营建北京,凡庙社、效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于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故宫的天安门大大高于一般房屋,这主要是为了显示帝王的威严,外面以高大的宫墙环绕,使人感觉高不可攀。

大:是指占地面积大。故宫城周长6里,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有房屋9 000多间,其规模之巨、气魄之大、风格之美、建筑之堂皇、装饰之豪华,都是世界上少有的。

深:为体现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力,显示庄重威严的气概,采用了突出中轴线的布局方法,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南北纵深发展,次要建筑则严格对称地布置在中轴线两侧,恰如一大队金盔红袍庄严群立的战阵,使人深不可测。

庄:从大清门到天安门到午门到太和殿、乾清宫,出神武门,正是在这种由建筑的变化形成的节奏起伏中,不断地加重着人们对帝王的敬畏心理。“庄”以建筑完全沿中轴线对称排列和墙柱门的深红色显示出来,使人内心会有一种肃穆之感。

②古墓葬

皇宫显示现世帝王的威严,陵墓则表现已逝帝王的威严。只是陵墓与另一个世界相连,不以房顶的金色表现现世的光辉,而是以青土暗示永恒的宁静。为了显示帝王的余威和永恒的宁静以及庄严肃穆的特有纪念性气氛,古代帝王往往把陵墓作为永恒的建筑来营造,因此陵墓一般选择在四周秀丽的山川,给人一种不同凡响的心理感受;陵墓建筑设计要结合周围地势山坡以及地质水文等特点,推敲构思,作出陵墓总体平面和竖向布局以及各单元建筑的设计,营造出一个十分适宜于举行谒陵、祭祖仪式的环境。

陵墓建筑方案必须呈给现世帝王御览钦准后,由礼部钦天监使用刻漏慎重选择吉日良辰,并经皇帝批准定下兴工动土时日。届时,行典礼祭告山神、后土之神、司工之神,而后破土动工。

③古寺庙

中国寺庙建筑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汉永平十年建立的洛阳白马寺。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与佛教的交流与斗争中建立道观。随着佛教的中国化,道观与佛寺在建筑上外形渐趋一致。

公元1世纪前后,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后,塔建筑应运而生。塔起源于印度窣堵波(梵文“Stupa”的音译)。窣堵波意为“高显处”或高坟,原是印度的一种纪念性坟墓的通称,它造型简单一致,覆钵形上立长柱形标志“刹”。塔随佛教传入中原,这时汉族本土的木结构建筑体系已经形成,匠人在设计塔时就以本民族习见的、传统的高台楼阁重楼为蓝本,同中国原有的建筑技术和形式相结合,衍化出多种类型塔式。

我国现存最古的塔是公元520年建的河南嵩山嵩岳寺十二角十五层密檐式砖塔。由唐玄奘创建的(652年)西安和平门外四公里远的慈恩寺内的大雁塔用以存放其由印度带回的佛经。五代后重修的大雁塔,即现存塔为7层高64米,底边各长25米,整体呈方形角锥状,塔内有盘梯可至顶层,可凭栏远眺。佛教徒便把舍利子(佛教中僧人火化后所产生的结晶体)供奉于传统的楼阁中。那高耸挺拔的楼阁塔影,对那些向往佛香天国的凡人无疑起着皈依佛门的教化作用,成为弘扬佛法的建筑物。

④园林

中国园林的发展和壮大是在春秋到秦汉这一时期,但这时的园林,其功能和旨趣与宫殿一样,即显示帝王的伟大威严。魏晋以后士人园林兴起,中国园林才获得了自己的独特品格。园林的核心情趣,在结构上绝没有使人紧张起来的对称。其亭台楼阁均随地赋形,巧夺天工。廊榭台池,山石花木,一切布置都考虑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而且通过园林揭示和领悟自然之美。

⑤石刻

《说文·刀部》:“刻,镂也。”《书·顾命》:“雕,刻镂。”“镂”字解释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石刻,顾名思义,就是以石头作为材料,雕刻成各种人物、动物或花草形状,或在平面石板上雕刻各种文字等。石刻是以刀代笔的一门绘画艺术,是人类包罗万象的艺术形式中最古老的艺术形式。

石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江苏连云港孔望山将军崖的石刻雕像,据认为是新石器时代的末期作品。到夏商周时代,石刻技艺被广泛运用到实用器具的领域,如石杵、石臼、研磨盘,以及各种石制农具,戈、斧、刀之类的仿兵器,同时还用手雕刻石室类型的墓冢和石椁。

对后者的出现,在中国古代石刻建筑艺术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先秦文字有一项突出的功能,那就是书史记事,但首先是镌刻在青铜器上。到了春秋,刻石文字开始与石雕艺术融为一体。大型的人体石刻创作被认为是发轫于秦文化,并用作建筑和陵园的艺术装饰。

汉武帝时,国力大盛,经济复苏繁荣,拓石雕艺技术是中国古典石刻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后世的石刻创作基础也是在这一时期基本奠定的。汉武帝大肆兴修皇家林园——上林苑,并于苑中昆明池东西两岸,按或牵牛,或织女的形式,设置石刻人像。现在这对石人像仍然留存。这些石刻历经2 000多年的风雨,至今仍以粗朴雄浑的气势,吸引着千千万万的艺术爱好者和游人。

我国目前尚存的最古老的石雕建筑,要首推山东肥城孝堂山石洞。它本为建于坟墓前的石造享堂,石祠的内壁刻满了石雕画像,实为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博物馆。汉代产生的佛教造像艺术也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渗透到石刻的各个领域,石刻艺术不仅是宗教精神的象征,而且也是各种社会生活方式的再现。太原天龙山等地的石窟外廊上,以极其精湛的技艺塑造了石窟建筑形式。装饰精美的飞天是最令人神往的天使形象,风姿各异,飘逸活现,反映出佛教精神的灵性。这种大型石刻建筑的大量出现,无疑为后世石刻建筑的广泛推行奠定了技术上的基础。

到唐代,自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为始,陵前石刻形成定制,其雕刻的内容可分六类,依次为石狮、石人和石马及马夫、双翼兽和六马、蕃王像、华表、碑石和无字碑及述圣记碑。这些作品伟岸雄浑,刻工圆熟,在高大的陵墓前伸展,其恢宏气势恰如其分地衬托出了皇帝的勋业及庄严神圣的凛然姿态。

至宋代,时兴在碑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趋向于工整、细致和柔美的样式风格。宋陵的瑞禽碑,其石面正中刻有劲健矫捷的神鸟,于高山云雾之间,或巍然屹立,或惊空飞翔,或展翅欲飞,姿态各异。小件石刻工艺的创作自宋才日渐发达。当时人们利用各种石料,将其雕刻成花插、花瓶、座屏、山水盆景、图章以及各种小件石刻工艺品。

综观明清的皇宫园林,其建筑石刻运用的广泛,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那就是世界上最优秀、最伟大的建筑都离不开石刻装饰构件。如众所周知的北京天坛、安徽凤阳的皇陵、南京的明孝陵、北京的十三陵、河北遵化的清东陵、河北易县的清西陵等处,都保留有大量的明清陵墓石刻。

⑥壁画

我们对古代的绘画了解都是从出土的彩陶及遍布全国的岩画遗存中得到的。壁画作为绘画艺术的一个分支,壁画作品的始创大多出于宗教和巫术的目的,并不是出于审美和欣赏的需要。如堪称宏幅巨制的内蒙古阴山岩画,苏北连云港孔望山将军崖画遗址,是宗教或巫术的感召下创作的图像。

秦汉时期,大一统的王朝建立,国势强盛,疆域广阔,丝绸之路沟通着中外艺术交流,出现了绘画艺术的发展和繁荣。这时壁画出现在汉代宫廷官署及政治性建筑物上,用以宣扬礼教,褒扬功臣。近数十年来,从我国各地出土的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的汉代壁画,题材极其丰富。如洛阳老城区西北汉墓的壁画中,有《苛政猛于虎》、《二桃杀三士》、《鸿门宴》等历史故事。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绘画的形成期,这时“以形写神”的人物画、“澄怀味象”的山水画,就有了成熟的面貌。1961年在南京地区的南朝墓室中出土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的画像砖,就镶嵌在墓室的壁上。(魏晋间以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为代表的风流名士,因不满暴政,乃逍遥山林,谈玄醉酒,长歌当哭,不与统治者合作,世称“竹林七贤”。)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室,南壁为嵇、阮、山、王四人,北壁为向、刘、阮、荣四人。

北朝时,由于佛教的兴旺,绘画受汉墓壁画及印度阿旃陀壁画的双重影响,绘画艺术多表现在开凿的石窟中,其中甘肃敦煌莫高窟最引人注目。主要绘画内容是,讲述佛祖出世前经历的佛本生故事,与佛出世成道后的说法场景。

新疆开凿的克孜尔千佛洞代表了当时的艺术成就,它的壁画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有菱格图案。在每个菱格中画着不同的佛本生故事、因缘故事、供养故事和千佛故事,皆以单幅的形式表现一个完整的内容。

除石窟壁画外,当时的墓室壁画也很发达,如河南邓县南齐墓门彩画砖、河北的东魏茹茹公主墓壁画、山西太原的北齐睿墓壁画等。而以嘉峪关魏晋间墓室壁画最为丰富,6座墓共存壁画6 000余幅,内容包括农桑、畜牧、狩猎、林园、屯垦、奏乐、博弈等。

元代壁画比较兴盛,分布地区也很广,从实物遗存和文献记载看,有元寺观壁画、墓室壁画、皇家宫殿和达官贵人府邸厅堂壁画。山水、竹石、花鸟等题材增多,是元代壁画的显著特点之一。

自五代以后壁画则多了市俗化、民间性、戏剧性,明代壁画创作不如前代兴旺,存世的主要是寺观壁画。

清代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仿照西方的模式开办新学校,接受了新思想和革命洗礼的艺术家倡导“美术革命”,对古代绘画重新加以评定,壁画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以一种新的面貌展现在社会生活中。

⑦石窟寺

石窟是指在陡直的岩壁上人工开凿的洞窟,是我国和世界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石窟建筑来源于印度,属于一种佛教建筑。中国最早的石窟寺在新疆地区,始建于东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经由甘肃河西走廊一带传入中原,并向南方发展。

敦煌石窟位于我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的记载,东晋(366年)僧人包乐僔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莫高窟”。历经南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修建,形成巨大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 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余件古代文物。古代佛教建筑称为寺,所以石窟又称石窟寺。

石窟作为佛教宣传重点,佛教的造像艺术成为寺内的主要表现形式,石窟寺内的造像都是供宗教崇拜者寄托幽思的凭借。云冈石窟中早期的昙曜五窟较明显地反映了外来造像的风格。窟内高达10米以上的本尊造像,面形圆润,高肉髻,深目高鼻,两肩平阔的造型以及身着偏袒右肩、通肩大衣服饰的佛像及排列匀称的三世佛,还有满壁千体佛的龛像显示了以禅观为主的特点。

在太原天龙山等地的石窟外廊上,石工以极其精湛的技艺塑造了仿木结构的石窟建筑形式。这种大型石刻建筑目前在我国中古以前的建筑多已不存,石窟寺留下当时标准的建筑样式,这更加难能可贵。

唐代石窟造像,其代表作是雕造于高宗时期龙门石窟寺中的主尊,通高17.14米,容貌丰腴、面相慈祥、微露笑意,两侧雕有弟子、菩萨、天王和力士,整体造像气势雄伟。

在敦煌石窟中塑像同样表现出宏伟的气势,其中造于延载二年(695年)的北大像高33米,造于开元(713—741年)年间的南大像高26米,是莫高窟中特别引人注目的大型塑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已于2004年8月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要求缔约国采取法律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弘扬和展示。为履行公约规定的义务,我国已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11年2月25日通过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根据《非遗法》第二条,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同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是,它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非遗标准是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联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重视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从两方面来讲,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文化载体。文化的传承载体很重要,普通人了解文化往往都停留在载体这一层。比如有佛像大家就知道这是佛教,但是佛教的内涵并不是我们所关心的,但是有物质的基础,佛教就得以传播。而非物质文化往往是某种手艺,我们也只关心它做出的产品,手艺的内涵也不是我们所关心的。没人关心,学的人少,手艺就越来越失传了。

另一方面,是我们的文化品味下降了,或者说是对中国传统缺乏认同。近代外国入侵,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是显然的。关键是,新中国建立后,为了彻底地消除中国的封建残留,进行了几次大的群众运动,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彻底的否定,并且摧毁了中国社会传统文化的根基——传统的道德伦理价值。紧接着就进行了改革开放,西方文化迅速征服了文化缺乏的中国。这样一来,还没重建自己的文化,就接受了外国的文化,再重新拾起中国传统就很难了。就拿戏曲来说,我们不爱听不是戏曲不好而是我们不能够欣赏。欧美歌剧很盛行,有很多人能够欣赏是很重要的基础,我们就缺乏这样的基础。

世界非遗端午节

端午节是被赋予了人文意义的时间仪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传统的民俗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民间所形成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共同习俗,来表达对人和事的思想感情,如挂艾、插蒲、采百药、带香包、系五色线、吃粽子、划龙舟等活动。它以古代先民对于五月的时间认识为基本框架,以五月时间段为基础,吸纳了历史上各个地域曾经存在的五月的民风民俗,它是一个典型的复合型节日。

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在韩国申报“江陵端午祭”的文本中,第一句话是“端午节原本是中国的节日,传到韩国已经有1 500多年了”。承载着几千年历史底蕴的古老民族——中华民族为世界创造了丰富多彩、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世界文化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数年后中国正式启动“端午节”申报世界非遗程序。受文化部委托,湖北省于2008年10月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申报表和相关材料,其中申报材料由鄂、湘、苏三省联合“打包”。申报的遗产名称为“中国端午节”,由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4部分内容组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于2009年9月28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第四次会议上,审议并批准了“中国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端午节入选世界非遗名录,是名正言顺、众望所归,它将提醒国人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并加以传承和发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