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日寄杜二拾遗

人日寄杜二拾遗

时间:2022-04-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日寄杜二拾遗[1]高 适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安史之乱发生后,拜谏议大夫。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2]。转年人日这天,高适写了这首诗,寄到成都草堂。杜甫接到这首诗时,竟至“泪洒行间,读终篇末”。笔锋由写杜甫转向写自我,抒发忧国伤时之怀。

人日寄杜二拾遗[1]

高 适

【作家作品简介】

高适(约700—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tiáo)(今河北景县)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高适一生的经历比较丰富。他早年生活困顿,二十岁时西游长安,以后约有十年滞留宋州,过了多年“混迹渔樵”的落拓浪游生活。四十六岁时应试中“有道科”,得汴州封丘尉之职。三年后任河西节度使哥舒翰的掌书记,随军转战西北边塞地区。安史之乱发生后,拜谏议大夫。至德元年(756),受肃宗命征讨永王璘,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此后数任地方大员。代宗即位后,先后入朝为吏部侍郎、刑部侍郎,进封渤海县侯。

高适性格狂放不羁,又长期沉沦于社会中下层,使他了解了许多现实问题。他对自己的抱负和才能充满自信,常以“谋略”自许。渴望得到明主的赏识和重用,常借古代人事抒发自己的情怀。他的诗语言朴实精练,气势雄健高昂,感情真挚爽朗。诗体以古体见长,尤以七言为胜。粗犷豪放,遒劲有力,具有独特的风格。有《高常侍集》。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2]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3]
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4]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5]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6]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7]

【注释】

[1]此诗是高适晚年诗作中最动人的一篇。高适与杜甫青年时就结为知交,意气相投。高适于上元元年(760)任蜀州(今四川省崇庆县)刺史,杜甫从成都赶去看望。这时,高适年将六十,杜甫也将五十。他乡遇故知,短暂的聚会,更加深了别后的相思。转年人日这天,高适写了这首诗,寄到成都草堂。杜甫接到这首诗时,竟至“泪洒行间,读终篇末”(《追酬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杜二拾遗:杜甫排行第二并曾任左拾遗。

[2]草堂: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的居处。怜:怜惜。此处应解作“同情”。

[3]弄色:显露出(新绿的)颜色。断肠:形容悲痛、忧伤到极点。

[4]南蕃:唐代的南方地区。预:参与(朝政)。

[5]相忆:怀念你。相,这里作第二人称代词。

[6]东山:东晋谢安曾隐居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山,后人遂以“东山”代指隐居的地方。书剑:古代文人随身携带之物,因以指文人生涯。风尘: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景况。

[7]龙钟:身体衰老、行动不灵便的样子。这里指将进入老年。此时,作者已近六十岁。忝(tiǎn):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二千石(dàn):折合二千石粮食的俸禄,唐代刺史官俸二千石。此处数量短语用作动词,意为:领取二千石官俸。东西南北人:杜甫四处漂泊,所以作者以此称杜甫。

【阅读提示】

这是一首怀友思乡的诗。诗人发自肺腑地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抒发了忧国伤时之感。全诗围绕诗眼“怜”字展开叙写,可分三层。前四句为第一层,抒发怜友思乡之情。“遥怜”可见对友人的感情之深,同情之切。“断肠”说明乡情之厚,乡愁之浓。以“不忍见”之景色,抒不可控之乡情,收到了“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的艺术效果。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感叹身世。笔锋由写杜甫转向写自我,抒发忧国伤时之怀。诗人因身在南蕃,不能参与朝政,为国建功立业,以至“百忧复千虑”,深深的忧虑之中隐含着多少苦闷与惆怅!一片爱国之心可鉴。这一层是诗意的拓展和深化。第三层,以“书剑老风尘”作比,借物言志,感慨自己将入老年而无所作为。“愧”字既宣泄了匡时无计的忧愤,又流露了对杜甫命运的关切。全诗将怜友思乡、忧国伤时、感人叹己、忆昔虑远融为一体。语言朴实,情真意切。

(黄良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