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非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朝鲜族的农乐舞、秋千和跳板榜上有名,而第二批名录中,更是有朝鲜族洞箫音乐、鹤舞、长鼓舞等8项列入其中。2009年,朝鲜族农乐舞成功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人类的共同遗产。朝鲜族每逢节庆日或婚礼、花甲、生日等庆典活动,就会有洞箫演奏。洞箫艺术已经成为具有浓厚朝鲜族特色的民俗文化艺术品牌,极大地促进了民俗旅游业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_中国朝鲜族

第七节 非物质文化

国务院于2006年和2008年发布了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朝鲜族的农乐舞、秋千和跳板榜上有名,而第二批名录中,更是有朝鲜族洞箫音乐、鹤舞、长鼓舞等8项列入其中。

“农乐舞”是朝鲜族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9年,朝鲜族农乐舞成功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人类的共同遗产。

洞箫演奏艺术于19世纪传入吉林延边地区,于20世纪初得到继承和发展,从而形成具有延边特色的民间乐器演奏形式。朝鲜族每逢节庆日或婚礼、花甲、生日等庆典活动,就会有洞箫演奏。

img64

民俗乐器洞箫摄影:金仁善尹贤俊

延边的洞箫艺术家们先后创作了许多以“散调”为主的音乐作品,其中有不少作品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朝鲜族民众与日本侵略者英勇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气魄。新中国成立后,又出现了《伐木歌》《丰收歌》等表现劳动和生活的快乐和自豪感的乐曲。

改革开放后,洞箫演奏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保护、传承和普及。2006年,延吉市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延边洞箫节,并引导本地爱好者成立了“洞箫爱好者俱乐部”,从而大大促进了洞箫演奏艺术的发展。洞箫艺术已经成为具有浓厚朝鲜族特色的民俗文化艺术品牌,极大地促进了民俗旅游业的发展。

【注释】

[1][韩]玄奎焕:《韩国流移民史》上卷,语文阁,1967年,第438~439页。

[2]许青善:《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促进跨越式发展》,延边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页。

[3]《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概况》,延边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74~175页。

[4]这里的“说话”并不是我们平常的“说”和“话”构成的双音节词,而是一种固定词组,它是一种朝鲜语口传文学的形式。下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